第九章国际货运代理法律
- 格式:ppt
- 大小:5.47 MB
- 文档页数: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条件第三章审批登记程序第四章年审和换证第五章业务管理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秩序,加强对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根据原外经贸部1995年6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以下简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作为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作为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代理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有关业务,收取代理费或佣金的行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签发运输单证、履行运输合同并收取运费以及服务费的行为。
第三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名称、标志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与其业务相符合,并能表明行业特点,其名称应当含有"货运代理"、"运输服务"、"集运"或"物流"等相关字样。
第四条《规定》第四条第二款中"授权的范围"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在商务部的授权下,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国际货运代理业实施监督管理(商务部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统称行业主管部门),该授权范围包括:对企业经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项目申请的初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年审和换证审查、业务统计、业务人员培训、指导地方行业协会开展工作以及会同地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规范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行为、治理货运代理市场经营秩序等工作。
国务院部门直属企业和异地企业在计划单列市(不含经济特区)设立的国际货运代理子公司、分支机构及非营业性办事机构,根据前款的授权范围,接受省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范本一、引言国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是保障国际货物运输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确保运输各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本文将就国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包括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发布的法规以及各国的相关法律。
二、国际公约1. 货物运输国际公约1.1 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公约(CIM)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公约是针对国际铁路运输而制定的公约。
其中规定了托运人、运输人和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货物损失和损坏的责任承担等内容。
1.2 国际货物运输海上公约(Hamburg Rules)国际货物运输海上公约是为了代替海牙规则而制定的,针对海上货物运输而制定的公约。
该公约规定了货物运输的责任、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海上货物损失和损坏的赔偿等事项。
2. 货运代理国际公约2.1 国际货物代理公约(FIATA)国际货物代理公约是国际货运代理业协会(FIATA)制定的公约,旨在规范货物代理行业的运作。
该公约规定了代理人的权益和义务,以及托运人和代理人之间的责任分配。
3. 国际航空运输公约3.1 蒙特利尔公约蒙特利尔公约是旨在保护航空旅客和货物权益的国际公约,规定了航空运输责任、乘客人身伤害和货物损失的赔偿等内容。
三、国际组织发布的法规1. 国际海洋组织(IMO)发布的法规国际海洋组织负责制定和发布与国际海洋运输相关的法规。
其中包括关于船舶安全、海上环境保护、危险品运输等方面的法规和准则,以确保海洋运输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2. 国际贸易法院(ICC)发布的法规国际贸易法院发布的法规旨在规范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活动。
其中包括国际贸易合同的规定、仲裁程序的规则等,以确保国际贸易的公正和合法进行。
四、各国相关法律1. 中国的相关法律中国的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等。
这些法律旨在规范国际货物运输和贸易活动,在保护国内外经营者权益的同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 美国的相关法律美国的相关法律包括《美国联邦海运法》、《美国国际贸易法》等。
货运代理管理规定细则--------------------------------------------------------------------------------第一条为维护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秩序,促进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和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指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以下简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并商务部或其授权的机构备案的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
第三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作为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的代理人或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代理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有关业务,收取代理费、佣金或其他服务报酬的行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承办货物运输,签发运输单证、履行运输合同,收取运费以及服务报酬的行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以无船承运人身份从事经营业务,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商务部负责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的监督管理,完善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管理制度,鼓励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条国家鼓励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加入行业中介组织。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和地方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作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依法自愿成立的行业中介组织,应依照章程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和行业经营秩序。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从事业务活动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经营。
第二章企业设立条件第七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当依法取得中国企业法人资格。
第八条设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二)注册资本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 经营海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2) 经营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万元人民币;(3) 经营陆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或者国际快递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代限额为200万元人民币。
【第九章国际物流】【选择题】1.CFR条款下,买方应:()A.承担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后的风险B.负责租船订舱,支付到指定目的港的运费C.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D.办理出口手续E.办理进口手续【答案】ABE2.交易磋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A.询盘B.发盘C.还盘D.接受E.以上四个环节必不可少【答案】BD3.商品由A国运往B国途中,途经本国,对于本国来说为:()A.进口贸易B.出口贸易C.过境贸易D.转口贸易E.复出口【答案】C3.我国对外贸易商品检验检疫的范围包括:( )A.所有进出口的商品B.船舶C.集装箱D.海运出口危险品的包装E.《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的商品【答案】BCDE5.出境货物最迟于报关或装运前天报检.()A.7B.15C.20D.30E.60【答案】A6.对一般的进出口货物报关时需交验以下哪些单证?()A.进出口货物报关单B.发票C.商品检验证明D.减免税或免检证明E.提货单、装货单或运单【答案】ABCDE7.海上风险包括:( )A.恶劣气候B.流冰C.船舶搁浅D.偷窃E.战争【答案】ABC8.根据我国现行的《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基本险别包括:( )A.平安险B.偷窃、提货不着险C.水渍险D.一切险E.串味险【答案】ACD9.平安险的承保责任范围包括:()A.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B.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C.在装卸转船过程中,被保险货物一件或数件落海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D.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E.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特殊外来原因所造成的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答案】BC10.出口货物的报关报检等工作可由()办理。
A.出口商B.进口商C.国际货运代理D.理货机构E.船方【答案】AC11.以下单证具有物权凭证作用的有:()A.提单B.提货单C.货协运单D.航空货运单E.多式联运单据【答案】A12.根据货物外表状况有无不良批注可将提单分为:()A.记名提单B.指示提单C.不记名提单D.清洁提单E.不清洁提单【答案】DE13.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有关国际公约有:()A.《海牙规则》B.《海牙/维斯比规则》C.《汉堡规则》D.《华沙公约》E.《海牙议定书》【答案】ABC13.国际集装箱运输中,拼箱货的装拆箱业务是在进行的。
国际货物运输的适用法律与法规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物运输成为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国际货物运输的适用法律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际货物运输的适用法律和国际法规两方面进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和规定。
一、国际货物运输的适用法律1. 国际公约法律适用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有一系列的国际公约适用于各类运输方式,如《联合国公约货物国际运输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等。
这些公约法律为国际货物运输提供了一般性规定,确保各方在运输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护。
2. 国际贸易惯例法律适用国际货物运输的合同往往按照国际贸易惯例进行订立,因此国际贸易惯例法律也适用于货物运输。
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规定了各类交货条件,确保了购买方和销售方在交货过程中的权益。
3. 国家法律法规适用尽管国际公约和国际贸易惯例为国际货物运输提供了基本规则,但各国的国家法律和法规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发生争议时,应根据相关协议中的选择法和引用法来确定适用的国家法律,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二、国际货物运输的法律规定1. 运输合同国际货物运输的首要文件是运输合同,它规定了货物的运输方式、责任转移时间和风险分担等重要事项。
运输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争议的发生。
2. 货物保险国际货物运输中,货物保险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运输过程中,货物可能会面临丢失、损坏等风险,货物保险可为货主提供赔偿保障。
根据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规定,货主可以选择投保运输保险,以保证自身的权益。
3. 运输文件要求国际货物运输需要涉及一系列的运输文件,如提单、舱单、装箱单等。
这些文件为货物的提供者、承运人和收货人之间的责任关系提供了依据,确保运输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4. 货物验收与索赔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收货人应对货物进行验收,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索赔。
国际货物运输的法律规定中,对货物验收和索赔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护收货人的权益。
进出口贸易实务简答题绪论1、国际货物买卖的特点2、国际货物买卖业务的特点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国内贸易合同的主要区别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内容: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法律6、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约束力问题: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公约四个部分8、我国于1986年12月11日核准《公约》时所作的两项重要保留:9、《1990年通则》与《1980年通则》的区别有哪些?10、国际贸易惯例对国际贸易有哪些指导作用?11、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是什么?它对贸易实践有哪些指导作用?第一章商品的名称和质量12、列明合同标的物的意义。
13、列明商品名称的方法14、规定品名条款的注意事项15、商品质量在国际贸易中重要性16、对进口商品质量的要求17、对出口商品质量的要求18、在对外贸易中,对出口商品品质有何要求?19、什么是品质增减价条款?有何种规定方法?20、表示品质的方法21、凭样品买卖的注意事项22、良好平均品质的其具体解释和确定办法:23、国际上两个常用的标准24、买卖合同中的品质条款的基本内容25、品质机动幅度(Quality Latitude):26、品质机动幅度定义作用如何?27、规定品名条款时的注意事项28、我国对于品质增减价条款有何种不同的规定方法?29、品质条款的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商品的数量(PPT第二章)31、重量的计量单位32、数量条款基本内容33、《公约》关于商品数量的规定34、订立数量条款应注意问题35、数量机动幅度是什么?它的规定方法有哪些?36、简述溢短装条款的计价方法。
37、对于“约量”应如何掌握?38、什么叫溢短装条款?39、要正确掌握进口商品的成交数量,应考虑以下因素?第三章商品的包装(PPT第二章)40、包装分类41、联合国制定标志运输标志的原因是什么?其作用有哪些?出口商品包装有哪几种?其各有何作用?42、简述进出口商品包装的重要性。
43、出口商品销售包装的设计和制作应体现哪些要求?44、运输包装的作用45、运输包装种类46、运输包装的标志47、运输标志的三项基本内容:48、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运输标志的四要素:49、销售包装的作用50、国际上通用的条码种类:51、包装条款的主要内容及其规定52、简述国际贸易中包装的重要性及约定包装条件的意义。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货物运输成为了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顺利和公平,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国际货物运输活动。
本文将概述国际货物运输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国际运输公约国际运输公约是规范国际货物运输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海牙规则》(Hague Rules)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
1.《海牙规则》《海牙规则》于1924年通过,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海运领域。
该公约规定了运输人(船舶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包括货物损坏、延误或丢失的赔偿责任等。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0年通过,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该公约明确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交货期限、付款条件、货物质量等,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规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保护货物免受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意外损失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
1.《国际货物保险条款(C)》《国际货物保险条款(C)》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条款,多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采用该条款。
它规定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保险金额、免赔额、保险费率等。
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不同国家制定了各自的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以规范保险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这些法律法规通常包括对被保险人信息的要求、保险索赔的程序等内容,确保货物运输保险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三、国际货物运输安全法规为了保障国际货物运输的安全,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法规。
以下是国际货物运输安全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
1.国际海上运输安全公约(SOLAS)国际海上运输安全公约是确保海上船舶运输安全的核心法律依据。
公约规定了船舶的安全要求,包括船舶建造标准、装备要求、船员培训、船舶检验等,以防止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述一、国际货运代理基础1. 定义:国际货运代理是指在货物进出口过程中,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办理与货物运输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
2. 起源与发展:国际货运代理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3. 货运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货运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代理合同关系,代理人必须遵循委托人的指示办理业务。
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1. 企业类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包括货运代理公司、报关行、船务代理公司等。
2. 设立条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需要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专业人员和办公场所。
3. 业务范围: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包括揽货、订舱、报关、报检、保险、仓储、装卸、中转、多式联运等。
三、国际货运代理责任及其责任保险1. 责任类型: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包括合同责任、过失责任和严格责任。
2. 责任限制: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可以通过合同条款、国际公约等进行限制。
3. 责任保险: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购买责任保险,以转移因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四、国际货物运输保险1. 保险类型: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包括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航空货物运输保险、陆上货物运输保险等。
2. 保险条款: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主要包括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险期限、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等。
3. 保险办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代理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保险,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概述1. 定义: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是指通过海上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个国家(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国家(地区)的运输活动。
2. 特点:运输能力大、运费低廉、运输速度相对较慢、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较大。
3. 海上运输方式的分类:班轮运输、租船运输、海上集装箱运输等。
二、海运货物、海运集装箱和海运船舶1. 海运货物:分为普通货物、大宗货物、危险货物、冷冻货物等。
2. 海运集装箱:标准集装箱、特殊集装箱、冷冻集装箱等。
国际货物运输法__
国际货物运输法__
国际货物运输法是指一系列关于货物在国际贸易中的运输权利、责任、义务和保障的国际性协议的总称。
它是根据《海牙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规定,由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发布的一系列文件组成的。
该法主要规定了国际货运代理(IFAs)承担的责任,以及运输货物时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包括货物运输前的行为、运输期间的行为和运输后的行为。
此外,它还规定了国际货运代理如何获取货物,以及货物运输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故应如何处理。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当货运代理进入新的国家时,必须采取的合法行为,以及货运代理可能承担的责任,以及在货物运输期间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情况应如何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