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核心课:14国家自然资源安全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8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B.自然、科学与科技自然、科学与科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几大元素,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科学与科技”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神秘的宇宙奥妙,感受自然、科技的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科技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以助其掌握社会发展及国际变化规则;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社会等议题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探讨与剖析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开拓视野,以更加客观、理性地态度认识世界。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学习,正确领会知、情、意的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坚强意志,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构筑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道路,促进自我人生之路的健康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根本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和领导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领导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09-2010-1)教务处2009年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目录 0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8)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9)文学与人生 (10)数学与文化 (11)科学技术史 (12)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13)逻辑与思维训练 (14)交响音乐鉴赏 (15)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6)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7)天文学史 (18)中外文化 (19)大学语文 (20)民主的智慧 (21)财富与美德 (22)法律与社会 (23)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24)文化的魅力 (25)跨文化交流 (26)英语写作 (27)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8)建筑赏析 (29)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工程经济与管理 (30)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31)脑与机器人 (32)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33)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34)人与环境 (35)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36)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37)工程技术探究 (38)生命科学发展史 (39)大学化学 (40)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41)生命科学导论 (42)药物发展——延续生命的奥秘 (4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4)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4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2009-2010-1) ......... Ⅰ-Ⅷ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法学Law一、专业介绍南京农业大学法律系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6人。
教学方面,除了法学教指委指定的16门核心课程,法律系还设置了涉农特色课程《农业法》、《土地法》、《食品安全法》、《社区法律咨询》、《三农法制问题调查》、《农村经济法治专题》、《循环经济法》。
重视模拟法庭、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教育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目前已在江苏省及安徽省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10余个。
学科建设方面,2006年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承办了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及江苏省经济法学会年会。
2014年,取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资格。
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从事科研活动。
研究方向集中在农村土地法制、农产品、食品安全、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地纠纷解决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教师已累计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编、参编教材20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同时指导学生开展以“三农”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科研训练,目前完成国家创新、江苏省创新及校级SRT训练项目共计22项。
社会服务方面,4名教师担任学校法律顾问;打造品牌活动“法律人在行动”,通过社区法律工作站、送法下乡、青少年法制教育、探访工地、农村法制调研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涉农法律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满足法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又兼具从事涉农法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1)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3)〔一〕通识教育课程 (3)〔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 (4)1、历史学类 (4)2、社会科学试验班 (5)3、经济管理试验班 (5)4、自然科学试验班 (6)5、医学试验班 (7)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7)〔三〕专业教育 (8)三、选课注意事项 (9)四、复旦大学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 (15)附件1:复旦大学2011级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复旦大学教务处2011年8月25日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
我校现有本科学科门类包含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和医学类七个大类;其中2011年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各专业大类与所涉及院系、专业的关系如表1。
表1.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教2,*: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上有独特之处,将单独介绍。
〔二〕课程代码:本科教学三大类课程的代码规则见“课程代码使用说明”〔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9页〕。
1、每门课程有一个由十位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
2、左起第一至四位大写英文字母是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教学单位英文名简写和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
3、左起第五位数字是课程面向学生的代号,“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本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均为本科教育课程〕。
4、第六位数字是课程性质的代号,即“1”代表通识教育课程;“2”代表文理基础课程;“3”代表各专业课程。
5、第七至十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这一个序列的顺序号。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代码“1”后面的4位顺序号的第一位数字为“9”。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 课程代码是:CHIN110001 CHIN 1 1 0001代表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英文名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CHIN 代码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代表课程性质,“1”表示通识教育课程; 表示课程在这一个系列的顺序号。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知识点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资源安全是指保护和管理国家或地区的各种资源,如能源、水资源、农业资源等,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发展的需要。
国家安全则是指保护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以维护国家的独立、安全和利益。
以下是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资源安全保障国家发展: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安全包括保护资源的产出、保障供给和合理利用等方面,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2. 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是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能源安全可以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
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给的可靠性、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能源的多样化等方面。
3. 水资源安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保障水资源安全对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安全包括水资源的保护、供给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同时也需要考虑水资源的跨界分配和合作等问题。
4. 农业资源安全:农业资源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障农业资源安全可以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
农业资源安全包括土壤、水源、耕地、种子等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5. 国家安全综合观: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的保障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从而维护国家的整体安全。
6. 国际合作与竞争: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既存在竞争又需要合作。
在资源有限和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可能会出现资源争夺和竞争。
同时,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也需要国际合作来实现,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各国可以共同保障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
7. 可持续发展: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都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旨在平衡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2:山东大学(威海)课程号编码规则一、课程号编码定义课程号为10位:第1-3第4-5第6-8第9第10位为外语教学类别码③其中①课程类别码:10—通识必修课11—通识核心课—国学修养类12-通识核心课—创新创业类13—通识核心课—艺体审美类14-通识核心课—人文学科类15-通识核心课—社会科学类16-通识核心课—自然科学类17—通识核心课—工程技术类18—通识选修课20—学科基础课31-专业基础课32-专业必修课33-专业选修课②课程教学类型码:1—理论课(可含少学时试验、上机)2—实验课(0.5学分以上)3—上机课(0.5学分以上)4—实习课5—见习课6—课程设计7—其他环节③外语教学类别码:0—普通课程1—双语教学课2—英语教学课二、说明1、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课程名后加“实验”,独立开设的上机课在课程名后加“上机”,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课在课程名后加“课程设计”……,独立开设的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应独立计算学分,独立考核,考核方式可以自定。
2、多学期开设的同课程名课程,在不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名后加(1)、(2)、(3)。
3、不同学分课程在课程名上无区别,如确需区分,可在课程名后加I,II,III,V等罗马数字。
4、学时与学分的换算(1)理论课:1学分=16学时(2)实验、上机、体育、部分综合素质课:1学分=32学时(3)见习、实习、课程设计:1学分=1周或32学时(4)理论课中含讲课、实验、上机三个环节时总学时的计算方法:先按“2实验、上机学时=1讲课学时”折算成讲课学时,从标准讲课学时扣除,用所得实际讲课学时加实验、上机学时即为总学时。
如:2学分课程中有6学时实验、4学时上机,则实际讲课学时=32 - 6/2 - 4/2 =27总学时=27 + 6 + 4 =37。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18-2019-1,2018级)教务处2018年9月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响音乐鉴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西乐理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美国的文化与历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世界文化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语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错误!未定义书签。
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族主义与族群政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302)一、专业简介根据制药行业发展需要,济南大学药学专业于2007年开始本科招生,该专业具有药学一级学科。
本专业具有优异的教学和实践教学条件,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和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种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圆二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谱仪等。
药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硕导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名。
专任教师学缘关系全部为外校。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学相关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化学和药学的科学基础、药学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其他化学品的技术开发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和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设计和制备药物、选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础知识:掌握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问题分析:通过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药学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药物开发与应用:具有设计和制备药物、选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的药学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自然资源领域国家安全工作要点国家安全工作是指保障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工作,是国家最高利益的保障。
在自然资源领域,国家安全工作要点如下:
1.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自然资源是国家安
全的基础,因此要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防止自
然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2.维护自然资源的合法权益。
自然资源的合法权益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维护自然资源的合
法权益,防止自然资源的非法占有、掠夺和侵害。
3.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
率,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4.防范自然资源的安全风险。
自然资源的安全风险
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加强自然资源的安
全管理,防范自然资源的安全风险。
5.强化自然资源的科技支撑。
自然资源的科技支撑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强化自然资源的科技支
撑,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
6.加强自然资源的国际合作。
自然资源是全球性资
源,因此要加强自然资源的国际合作,促进自然资源的
和平利用和共同发展。
7.加强自然资源的综合协调。
自然资源的综合协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强自然资源的综合协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资源安全必备知识点总结资源安全是指保护和管理各种资源,以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在当今社会,资源安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因此,了解资源安全的必备知识点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资源安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1 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可以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有限性和易受损毁。
1.2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原则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原则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和维护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估和调查,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1.3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实践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实践是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监测和保护。
同时,实施可持续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和项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管理2.1 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源。
人力资源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福利。
2.3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是指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人才选拔、激励、评价和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财务资源的保障与管理3.1 财务资源的保障与管理的重要性财务资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和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专题01 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知识点1: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3: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①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①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①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①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石油供需关系变化①20世纪60年代之前,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①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进口国。
③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④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俄罗斯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石油安全问题原因①出口国社会动荡。
②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
③石油长距离运输。
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易错点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
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②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易错点2:资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1)资源供给方面,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2)资源消费方面,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易错点3:金属资源开采一般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稀土为例)1.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