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的统计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874.50 KB
- 文档页数:20
猪肉质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近年来,猪肉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而对于猪肉的质量问题,科学家们也开始制定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和预测。
一、猪肉质量的影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猪肉质量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制定研究模型。
猪肉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分为两类: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其中,猪肉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猪的品种、年龄、性别等基本生理特征,对于猪肉的肉质、肌肉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环境因素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种类、饲料成分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猪肉的质量,而量化这些影响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实现。
二、猪肉质量的数学模型对于猪肉的质量预测,科学家们常常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猪肉质量的数学模型。
最初,科学家们所建立的猪肉质量模型主要基于经验,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最终形成一个可信度较高的模型。
这类模型主要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适用于大量的实验数据,但缺乏可解释性和可靠性。
而现在,科学家们也开始制定基于物理学原理的猪肉质量模型,这类模型基于猪肉肌肉组织的物理特性,对猪肉的质量进行预测。
这类模型可解释性强,可靠性高,但对于实验数据的依赖较小。
三、猪肉质量模型的优势猪肉质量的数学模型具有诸多优势,如高效、高预测精度、稳定性等。
对于猪肉的肉质、营养成分、美味程度等相关问题,这些模型均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另外,这些模型的预测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猪肉质量的检测、选育和饲养等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猪肉质量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由于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猪肉质量预测模型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未来,猪肉质量预测模型将更加注重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
这些模型在实现猪肉质量预测和相关分析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猪肉质量的数学模型越来越精准和可靠,为猪肉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猪肉价格的统计模型摘要本文就猪肉价格预测的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三个模型。
模型一为简单的直线方程模型;模型二是在采用灰色关联度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后,利用关联度返算,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模型;模型三是建立养猪场盈亏平衡点等式模型。
通过求解这三个模型,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在问题一中,利用半数平均法,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模型。
首先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我国猪肉价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呈线性增长趋势,然后用直线方程拟合该时间序列(猪肉价格随时间变化的序列),在完全确定直线方程模型后,通过该方程求出时间序列的各趋势值,接着运用EXCEL 软件作出二者的曲线并进行比较,证明该直线方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在此基础上,预测出200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的趋势值。
在问题二中,确定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
首先使用季节平均法得出猪肉价格的季节指数(1234'1,'0.98,' 1.08,' 1.13S S S S ====),其次对猪肉价格与玉米价格时间序列图进行观察比较,易知两者变化呈正相关,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以往年的猪肉价格作为参考序列,以往年的玉米价格和季节指数作为比较序列,求出玉米价格和猪肉价格和季节指数与猪肉价格的关联度分别为0.755和0.972。
最后,利用关联度返算,推导得出猪肉价格的预测公式: 2.92109.26'i X G S =++.在问题三中,首先根据猪的不同重量,将猪分为三个成长阶段:1Kg ~15Kg 为幼年期;15Kg ~90Kg 为成长期;90Kg ~100Kg 为成年期。
由于猪的体重从5到100公斤呈正态分布,可以算出三个阶段的猪的数量分别为5,990,5。
然后根据猪场收入与成本建立猪场盈亏平衡点等式模型,可以得到猪粮比为6.5:1,即该养猪场的盈亏平衡点。
基于蛛网模型的2007年猪肉价格问题分析本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蛛网理论”的特征,并用蛛网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2007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过高的真正原因,指出现行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导致猪肉供求难以实现稳定均衡。
应通过建设以期货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完善信息统计、加大储备等方案来减小猪肉生产和销售中的波动性。
标签:蛛网理论数学模型生产周期价格波动稳定方案我国猪肉价格从2007年5月开始突然以历史最大的涨幅攀升,部分地区猪肉批发价短时间内翻番。
在联动效应作用下,肉、蛋、油价格迅速蹿高。
于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四个月大幅上涨,8月涨幅创下6.5%这一10年新高。
猪肉现在已经大多数人必须的消费品之一,猪肉价格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从“蛛网理论”出发,来分析和研究猪肉价格的有关问题。
一、简述“蛛网理论”蛛网理论分别由美国经济学家H.Schultz、意大利经济学家U.Ricel和荷兰经济学家J.Tinbergen提出,1934年由英国经济学N.Kaldor命名的。
它的基本内容是:把时间引入均衡分析中,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
由于这种变化过程在坐标图中表示出来形如蛛网,故称之为“蛛网理论”。
运用蛛网理论通常分析具有下述特点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这些商品开始生产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在这期间生产不能变更。
所以,价格和产量的关系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或者说上期价格决定本期产量,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
反映了市场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考虑到分析的问题的直观性,假设需求、供给和价格具有线性关系,其动态模型可表示为:Dt= a-bPt(a>0,b>0)⑴St= -c+dPt-1(c>0,d>0)⑵Dt= St⑶其中,⑴式为(非滞后)需求函数表达式,表示t期需求依赖于同期价格,价格与需求为减函数关系,Dt为t期需求量,Pt为t期商品的价格,b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极限问题。
猪肉产销问题的蛛网模型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这样的的循环现象:若去年的猪肉产生量供过于求。
猪肉价格就会降低;价格降低会使今年养猪量减少,造成今年猪肉产生量供不应求,于是肉价上扬;价格上扬又使明年猪肉产量增加,又造成新的供过于求……例1.8.1 据统计,某城市1991年的猪肉产量为30万t,肉价为6.00元/千克。
1992年生产猪肉25万t ,肉价为8.00元/千克。
已知1993年的猪肉产量是28万t 。
若维持目前的消费水平与生产模式,并假定猪肉产量与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问若干年以后猪肉的生产量与价格是否会趋于稳定?若能够稳定,求出稳定的生产量和价格。
解:设第n 年的猪肉产量为n x ,猪肉价格为n y ,由于当年产量决定当年价格,故n y =)(n y f ,而当年的价格又决定第二年的产量,故)(1n n y g x =+。
在经济学中,n y =)(n x f 称为需要函数,而)(1n n y g x =+称为供应函数。
产销关系呈现出如下过程:→→→→→→→→44332211y x y x y x y x ……令 点1P 的坐标为(1x ,1y ),点2P 的坐标为(2x ,1y );点3P 的坐标为(2x ,2y ),点2P 的坐标为(3x ,2y );…………点12-k P 坐标为(k x ,k y ),点k P 2的坐标为(1+k x ,k y );…………将点列1P ,2P ,3P ,……描在平角直角坐标系中,发现点k P 2在曲线)(y g x =上,点12-k P 在曲线)(x f y =上。
如图1.8.1所示,这种关系很像一个蛛网,故被称为蛛网模型。
图1.8.1(略)现在回到猪肉产销问题上来,将1991年的猪肉产量记为1x ,1991年的猪肉价格记为1y ,依次类推。
根据i x ,i y 可作出点列:1P (30,6),2P (25,6),3P (25,8),4P (28,8)…… 根据线性假设,需求函数)(x f y =是直线,且1P ,3P 位于该直线上,故得需求函数n n x y 5218-=(n=1,2,……)。
基于分类模型的生猪价格预测吕逸鹏,林旭东*(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南方某养殖企业2000年7月—2015年11月生猪价格的涨跌规律,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未来每月生猪价格和趋势的模型,为企业的调整和布局提供参考。
本文先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Xgboost模型对样本进行涨跌分类,再根据分类结果使用不同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生猪价格预测。
结果显示:使用BPNN_Xgboost的组合模型在涨跌分类中的正确率达到94.59%,先分类再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64%。
先分类再预测方法与直接预测方法相比可以降低预测的误差。
关键词:涨跌分类;BP神经网络;生猪价格预测;组合模型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191120-03猪肉是我国居民餐桌上的主要肉食来源,2006年我国猪肉产量已达5 197.2万t[1]。
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12月我国猪肉月均价格相比于2019年1月上涨了172.42%。
据学者统计,不仅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周期”、存栏量等因素会影响生猪价格[2-5],疫情也会长期影响生猪价格[6]。
如果可以预测未来生猪价格,那么企业可以在未来价格过低时减少生猪存栏量,降低亏损,在未来价格处于较高区间时提前扩大生产,创造更多盈利。
目前众多学者常采用价格分解、经验模态分解、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机(SVM)、灰度模型、ARIMA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生猪价格预测、风险预警、走势分析和波动分析等研究[7-14]。
较为典型的方法是使用经验模态分解将价格序列分解成不同频率,再逐个使用SVM或神经网络算法分别进行预测[15]。
另一种是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再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16]。
基于ARIMA模型对山东省生猪出场价格变动的预测
李哲远;张成鹏
【期刊名称】《当代农村财经》
【年(卷),期】2024()5
【摘要】猪肉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对于生猪生产和消费至关重要。
为预测未来生猪出场价格,推动生猪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本文基于2012年11月—2024年2月山东省生猪出场价格,运用ARIMA模型对山东省2024年3月-12月的生猪出场价格变化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能准确地预测山东省生猪出场价格短期波动。
本文建议政府应该从调控能繁母猪保障底线、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制度、强化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优化生猪库存管理、控制生猪生产成本、落实生猪补贴政策和拓宽生猪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的发展。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李哲远;张成鹏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基于ARIMA模型的股票价格变动规律和预测的研究
2.基于ARIMA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生猪价格预测比较
3.基于ARIMA模型对广东省生猪价格的短期预测
4.
基于ARIMA模型的上海市生猪价格预测5.基于ARIMA-SVR模型的中国生猪价格预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与模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肉类供应之一。
然而,猪肉市场的价格波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一些预测猪肉价格波动的模型。
一、供需关系猪肉价格会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当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时,猪肉价格往往会下降;相反,当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时,猪肉价格则会上涨。
供需关系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增长、经济状况、消费习惯的变化等。
二、饲料成本饲料成本是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饲料成本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进而影响到猪肉的市场价格。
主要影响饲料成本的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农产品价格、能源价格等。
三、疾病爆发猪肉价格还会受到猪瘟等疾病的爆发影响。
当疾病爆发导致猪肉供应减少时,市场上的猪肉价格通常会上涨。
因此,疾病对猪肉价格的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也可能对猪肉价格波动产生影响。
贸易壁垒的加强或取消都可能导致供应量或需求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猪肉的价格。
因此,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需要被纳入猪肉价格波动的考虑因素之一。
模型部分:为了预测猪肉价格的波动,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些模型,其中最常用的是时间序列模型和基于供需模型的回归分析。
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是ARIMA模型。
ARIMA模型是一种统计模型,可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它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趋势、周期和季节性,并根据这些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
另一种常用的模型是供需模型的回归分析。
这种模型基于供需关系,通过考虑供给变量和需求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猪肉价格的波动。
例如,可以将猪肉价格作为因变量,饲料成本、消费者收入、国际贸易政策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通过该方程来预测猪肉价格的变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模型都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来进行预测的。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生猪价格预测及控制模型摘要本题目的在于建立描述饲料商、养猪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生猪价格定价策略的数学模型, 给出调整养殖结构的方法和原则,并讨论政府调控手段对生猪市场价格的作用。
该题实际上是一个预测模型,在已知的条件和合理假设下,首先建立GM(1,1)模型,用以预测各主要因素(玉米价格(代表饲料商),猪肉价格(代表消费者),仔猪价格(代表养殖户))的价格趋势;接着在采用灰色关联度建立生猪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后,利用关联度返算,建立生猪价格预测模型并得出其表达式。
最后是建立养猪场盈亏平衡点等式模型。
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题目的主要意图也就达到了。
1.,建立GM(1,1)各主要因素的价格预测模型。
首先通过对2010年3月21日至2010年5月25日我国玉米,猪肉,仔猪价格数据的分析,得出各主要因素价格在短期内的趋势,然后GM(1,1)中方程拟合该时间序列(猪肉价格随时间变化的序列),在完全确定方程模型后,通过该方程求出时间序列的各趋势值,接着运用MATALAB作出各主要因素曲线并进行与真实值比较,可得到该方程模型的可行性,接下来就可以预测出2010年5月25日后的个主要因素价格的趋势值。
2.确定影响生猪价格的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建立生猪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
以所得的数据中生猪价格作为参考序列,以玉米价格,猪肉价格,仔猪价格作为比较序列,求出玉米价格,猪肉价格,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的关联度分别为γ2,γ3,γ1。
最后,利用关联度返算,推导得出生猪价格的预测公式3.首先根据猪的不同重量,将猪分为三个成长阶段:1Kg~15Kg为幼年期;15Kg~90Kg为成长期;90Kg~100Kg为成年期。
由于猪的体重从5到100公斤呈正态分布,可以算出三个阶段的猪的数量分别为5,990,5。
然后根据猪场收入与成本建立猪场盈亏平衡点等式模型,可以得到猪粮比为6.5:1,即该养猪场的盈亏平衡点。
4.从最终得结果来看,使我们不但了解一些主要因素在影响生猪价格的作用,还会联想到其他一些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作者:华晓丽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36期【摘要】基于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集贸市场月度猪肉价格数据,利用GARCH、GARCH-M、TARCH和EGARCH等ARCH类模型对我国猪肉价格的波动、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猪肉价格波动表现出明显的集簇性与非对称性,价格上涨信息引起的波动大于下跌信息引起的波动,而猪肉市场没有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于此提出,应充分利用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对未来猪肉价格的波动进行预测,建立、完善猪肉价格预警系统;应对能引起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给予特别的关注,采取适当的措施稳定猪肉价格;推进金融化工具,不断完善猪肉市场。
【关键词】猪肉价格波动性 ARCH类模型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是中国人民肉食的最重要的来源,年人均猪肉消费量在人均肉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
1985年之前,中国政府采取统销统购的政策对猪肉市场进行价格管制,猪肉的价格水平在这个时期维持平稳。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1985年以后中国的猪肉市场逐渐放开,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对猪肉价格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猪肉市场经历了频繁的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如2006年猪肉价格的大跌,跌至10.71元/kg,2007年猪肉价格的大涨,涨至22.95元/kg,尤其在2008年1月时猪肉价格达到最高的25.53元/kg。
而一年后,在2009年6月时猪肉价格又降到15.46元/kg这样个低谷,进入2011年以后猪肉价格又开始反弹,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在9月时达到30.35元/kg的顶峰。
这种大幅度和频繁的猪肉价格波动,一方面极大地干扰了消费者的生活,另一方面对猪肉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且在传到机制的作用下对猪肉生产的产前和产后的相关行业产生影响,甚至波及整个产业链。
可见,从现实社会需求来看,很有必要对猪肉价格波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借以提出维持猪肉价格稳定的政策建议。
基于统计分析理论的猪肉产量及价格指数预测四川大学杨利锋、陈秋燕、许小静摘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往往受到多个指标的影响,各指标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往往对政府部门的决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旨在关注市场经济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产量及价格指数,以我国猪肉市场为实例,在统计分析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我国猪肉市场的,对影响我国猪肉市场的两个指标的因素加以分析,考虑到产量及价格指数因地而异的特点,搜集历年统计年鉴及农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对于各类分别建立了产量的时间序列模型及价格指数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成功地预测了2011年产量及价格指数,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聚类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猪肉产量价格指数一、问题的提出新的经济政策的提出,不断修正和完善着现有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从而赫然屹立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众所周知,工业为强国之本,然而,农业为民生之本,受历史因素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大国,1952、195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346亿、381.4亿,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96%、46.603%(国内生产总值679亿、824.2亿),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有所发展,直至近年(如2007、2008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大幅增加(28627亿、34000亿),依然占国内生产总值较大的比重:11.13%、11.31%(国内生产总值为257305.6亿、300670亿),因此,在我国,对于农业的关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很大的必要性。
作为农业一大支柱的畜牧业,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需品,例如食物、绒毛产品等。
自1985年以来,我过猪肉产量及平稳增长,猪肉价格指数趋于稳定,然而,在2008年,由于受到禽流感等疾病的影响,猪肉市场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猪肉产量猛降,猪肉价格在2008年大幅上涨,导致其价格指数起伏较大,因此,研究我国猪肉产量以及价格指数的走势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猪肉产量的走势,能够预测未来的猪肉产量。
猪肉价格走势的综合预测分析摘要1985年后,我国猪肉计划流通体制开始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过渡,国家放开猪肉供销价格管制,猪肉价格问题开始出现并一直困扰着我国猪肉市场。
本文就猪肉价格走势的综合预测分析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四个模型。
模型一为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二是在采用灰色关联度,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后,算出各因素关联度所占的权重,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模型;模型三是建立GM (1,1)模型进行长期预测;模型四是指数滑动模型,在模型三不足的情况下,对未来猪肉价格的预测。
通过求解这四个模型,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对于问题一,我们先分析出,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出栏猪的价格、猪仔的价格以及玉米的价格。
然后,描绘出各自的价格与猪肉价格的变动情况,发现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猪肉的价格。
对于问题二,我们选取了2000年1月到2009年6月各月,共114个猪肉的实际价格,来对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matlab 进行拟合,得到猪肉价格与时间的拟合图像的线性拟合方程:1 1.4832 2.8564y x =-,并消除数据随机性,得到猪肉价格周期拟合图像,并推断出我国猪肉价格的变动周期近似为3年。
对于问题三,对于短期预测,我们先将各因素与猪肉价格单独分析,拟合得到各因素与猪肉价格的线性拟合方程,并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算出各因素关联度所占的权重,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方程:1230.36(1.4313 3.8942)0.34(1.4832 2.8564)0.3(19.020319.2491)y x x x =⨯++⨯-+⨯-并进行短期预测。
对于长期预测,我们建立了GM(1,1)模型,并求解得到其预测方程:0.00955(0.00955)7.65192ˆ(1)(9.3)0.00955i x e e ---=---,进行了长期预测。
在模型改进中,对于短期,我们进行多项拟合,将线性拟合后的平均相对残差3.1%下降到2.6%,显然后者更精确。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
在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中,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
1. 生猪存栏量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生猪存栏量的变化趋势,包括生猪的出栏率、死亡率、转栏率等因素的影响。
2. 饲料配方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计算饲料成本、猪只体重、猪只品种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饲料配方,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猪只性能模型:该模型可以评估不同品种的猪只的性能表现,包括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等因素,以帮助决策者选择最适合的品种。
4. 猪只营养需求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不同年龄、体重、性别的猪只的营养需求,以帮助决策者确定最佳的饲养方案。
5. 生猪价格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市场上生猪价格的变化趋势,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最佳的销售策略。
- 1 -。
猪肉价格的统计模型摘要本文就猪肉价格预测的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三个模型。
模型一为简单的直线方程模型;模型二是在采用灰色关联度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后,利用关联度返算,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模型;模型三是建立养猪场盈亏平衡点等式模型。
通过求解这三个模型,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在问题一中,利用半数平均法,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模型。
首先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我国猪肉价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呈线性增长趋势,然后用直线方程拟合该时间序列(猪肉价格随时间变化的序列),在完全确定直线方程模型后,通过该方程求出时间序列的各趋势值,接着运用EXCEL 软件作出二者的曲线并进行比较,证明该直线方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在此基础上,预测出200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的趋势值。
在问题二中,确定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
首先使用季节平均法得出猪肉价格的季节指数(1234'1,'0.98,' 1.08,' 1.13S S S S ====),其次对猪肉价格与玉米价格时间序列图进行观察比较,易知两者变化呈正相关,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以往年的猪肉价格作为参考序列,以往年的玉米价格和季节指数作为比较序列,求出玉米价格和猪肉价格和季节指数与猪肉价格的关联度分别为0.755和0.972。
最后,利用关联度返算,推导得出猪肉价格的预测公式: 2.92109.26'i X G S =++.在问题三中,首先根据猪的不同重量,将猪分为三个成长阶段:1Kg ~15Kg 为幼年期;15Kg ~90Kg 为成长期;90Kg ~100Kg 为成年期。
由于猪的体重从5到100公斤呈正态分布,可以算出三个阶段的猪的数量分别为5,990,5。
然后根据猪场收入与成本建立猪场盈亏平衡点等式模型,可以得到猪粮比为6.5:1,即该养猪场的盈亏平衡点。
最后,文章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在更全面了解影响猪肉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已存在的猪肉市场相应的政策与机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半数平均法 季节平均法 灰色关联法 猪粮比 盈亏平衡点一、 问题重述我国猪肉价格从2007年5月开始突然以历史最大的涨幅攀升,部分地区猪肉批发价在短时间内翻番。
在联动效应作用下,肉、蛋、油价格迅速蹿高。
于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连续四个月大幅上涨,2007年8月涨幅创下6.5%这一10年新高。
猪肉现在已经是大多数人必须的消费品之一,猪肉价格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猪肉价格的大幅上调直接影响到了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如此之大的呢?有关部门与专家认为:一是饲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二是生猪收购价格偏低,导致养猪户积极性不高。
因此,猪肉市场出现尴尬现象。
猪肉市场供不应求,最终导致了猪肉价格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次肉价上涨并不是没有先兆的,老话说,未雨应绸缪,防患于未然。
假设有关部门之前早早地就积极组织调配各地货源,保证货源充足,就能改善这种状况。
根据题意,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有:问题一:根据题目所给的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我国猪肉价格月数据[2](见附表一),简单分析猪肉价格变化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建立猪肉价格模型,并对200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进行简单预测;问题二:分析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从而预测猪肉价格的变化趋势,并与第一问所建的模型进行比较,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问题三:设现阶段有某中型养猪场(1000头猪从5到100公斤呈正态分布,其中猪体重的期望值为50kg )。
根据猪肉价格和饲料价格波动特点,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计算该养猪场的盈亏平衡点(猪粮比)。
问题四: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研究,谈谈你对保持猪肉价格稳定的问题有何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字数限制在一千字以内。
二、 问题的分析猪肉价格事关民生,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4],既伤农,又伤民。
由于生猪养殖既有周期性,又有疫病发生等不可预测因素,因此仅靠市场来调节猪肉价格极易造成06年大量屠宰能繁母猪以及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CPI 上涨的被动局面。
在此情况下,保持生猪生产的供需平衡及猪肉价格的稳定尤为重要,而其中把握及预测猪肉价格变动及其走势的信息更是重中之重。
对于问题一,首先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我国猪肉价格月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呈线性增长趋势(2007年8月是一个例外),而且由于该时间序列观察值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所以运用半数平均法[1]将数据拟合成一条直线:ˆ14.040.116;57,56,55.......tX t t =+=---然后根据时间编码规则,得出各月份猪肉价格的趋势值。
再对趋势值与实际值进行分析,运用EXCEL 软件画出二者的曲线并进行比较,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下半年的猪肉价格进行了预测,得出各月份对应的猪肉价格趋势值;对于问题二,考虑到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为:季节变动和玉米价格。
首先,考虑季节变动因素,使用季节平均法[1]得出猪肉价格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234'1,'0.98,' 1.08,' 1.13S S S S ====,易知猪肉价格受到季节的影响,且呈周期性变化。
其次,考虑玉米价格因素,根据2000年1月到2009年6月的猪肉和玉米价格月数据[7]画出时间序列图,并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清楚得看出猪肉价格和玉米价格的变化呈正相关,所以,玉米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猪肉价格。
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以往年的猪肉价格作为参考序列,以往年的玉米价格和季节指数作为比较序列,分别求出玉米价格、季节变动与猪肉价格的关联度,分别为0.755和0.972。
最后,根据其关联度返算,推导得出猪肉价格的预测公式: 2.92109.26'i G S =++X,其中G 为玉米价格,'i S 为季节指数;对于问题三:根据猪的不同重量,将猪分为三个成长阶段:1Kg~15Kg 为幼年期,15Kg~90Kg 为成长期,90Kg~100Kg 为成年期。
由于1000头猪的体重从5到100公斤呈正态分布,可以算出三个阶段的猪的数量分别为5,990,5。
则成年期的猪所创造的当日猪场收入=生猪价格×5×100。
而成长期的猪所吃的饲料为主要的饲料成本=玉米价格×990×平均采食量[5],根据饲料所占比例为总生产成本之62%[6],可以列出等式:62%×生猪价格×5×100=玉米价格×990×平均采食量,可以得出:生猪价格:玉米价格=6.5:1,即猪粮比为6.5:1。
可以推导出猪粮比计算公式:2.0310062%⨯=⨯⨯成长期猪数量猪粮比成年期猪数量; 对于问题四,通过对猪肉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客观提出几点为稳定猪肉市场,妥善解决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民生问题,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三、 模型假设1) 在预测期间内,不发生大的疫情,灾难或国家政策干预等引起猪肉价格急剧变化的事件;2) 预测期间内,饲料价格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可以以往年平均值来预测未来价格变化趋势;3) 在问题研究中不考虑玉米以外的猪饲料;4) 假设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量不发生巨大变化;5) 忽略猪肉的出入口对国内猪肉价格的影响。
四、 符号及变量说明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1 分析数据图中描绘了2000年1月到2009年6月我国猪肉价格的走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5月时,猪肉价格到达最低近两年的最低点9.68元/公斤,随后猪肉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2~14元/公斤,但当到达2006年5月时,价格暴跌知10.71元/公斤,随后,价格有所回升,但当到2007年8月时价格一跃升至24.02元/公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随后价格一直一路攀升,到2007年12月时,价格已达到28.8元/公斤。
随后价格有所下降。
但仍然比历史的平均猪肉价格高出很多。
由于以下原因:(1)2006年猪肉价格过低,降低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南方省市蓝耳疫病的爆发,造成大量生猪被杀,这被认为是猪肉价格猛增的主要原因;(3)2007年世界粮价猛增,加之有的国家将猪饲料的主要成分玉米作为其他的用途,引起2007年猪肉价格的急剧上升。
综上所述,2007年由于蓝耳疫病的影响,使我国猪肉价格从2007年8月便开始猛增。
所以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对于2007年8月到2009年1月的数据不作考虑。
5.1.2 拟合预测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我国的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呈线性增长趋势。
因为该时间序列观察值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所以可以拟合直线方程:ˆtX a bt =+ 由于所给的资料是奇数,为了能够平分时间序列,去掉2004年10月的数字15.03,运用时间编码及半数平均法估计a 和b 的值,各月份的编码及猪肉价格的趋势值及有关计算见附表二。
由公式 2t t t a X tX b t ⎧=⎪⎪⎨=⎪⎪⎩∑∑ 得 14.040.116a b =⎧⎨=⎩所以拟合直线方程为: ˆ14.040.116;57,56,55.......tX t t =+=---根据题中的编码规则,2009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编码分别应为57,58,59,60,61,62,从而得到各月份的猪肉价格趋势值:57ˆ14.040.1165720.657X =+⨯=元/公斤; 58ˆ14.040.1165820.768X =+⨯=元/公斤; 59ˆ14.040.1165920.884X =+⨯=元/公斤; 60ˆ14.040.1166021.000X =+⨯=元/公斤; 61ˆ14.040.1166121.116X =+⨯=元/公斤; 62ˆ14.040.1166221.232X =+⨯=元/公斤。
则对200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的预测值如下表:表5.1.1 200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预测值图5.1.1 2000年1月—2009年6月我国猪肉实际价格与线性拟合价格趋势值的对比20.520.620.720.820.92121.121.221.32009年8月2009年9月2009年10月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图5.1.2 200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预测图通过建立的直线方程模型求出时间序列的各个观察值(实际值)的趋势值,将其与观察值进行比较,并用EXCEL 将二者的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进行比较,得出该直线的拟合度比较好,从而证明了该直线模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