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9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9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9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是现代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

主要涉及到齿轮的互换性及其技术测量。本文将从互换性和技术测量两个

方面来详细讨论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

一、互换性设计

互换性是指符合一定标准要求的物理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无需进行任何调整。在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设计中,互换性设计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1.齿轮的铣齿截面曲线设计

在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设计中,铣齿截面曲线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好的铣齿截面曲线设计可以保证齿轮的传动精度和互换性。常用的铣齿截

面曲线有准渐开线、标准渐开线和五十齿法曲线等,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

适当的铣齿截面曲线。

2.齿轮的精度等级选择

齿轮的精度等级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齿轮实际传动误差与理论

设计值之间的差别。不同的精度等级对应着不同的互换性要求。在设计齿

轮时,应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精度等级。

3.齿轮的配合公差设计

配合公差是指齿轮与传动轴的配合公差,是互换性设计的重要部分。

齿轮与传动轴的装配间隙对传动精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设计配

合公差,保证齿轮与传动轴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二、技术测量

技术测量是对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可以提供对齿轮精度的准确评估和检验。

1.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的方法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横式齿距测量法、法线式齿距测量法、面式齿距测量法和端面测量法等。这些测量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齿轮的精度。

2.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仪器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需要借助一些特殊仪器设备,如测量仪器、齿测计和齿测仪等。这些仪器可以对齿轮的尺寸、齿距、齿位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

3.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的误差评定

在进行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时,需要对测量误差进行评定。常见的误差包括齿轮齿距误差、齿轮齿厚误差、齿轮间隙误差等。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齿轮的互换性和传动的精度。

总结:

在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设计与检测中,互换性设计和技术测量是两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合理的互换性设计可以保证齿轮的传动精度和互换性要求;而技术测量则可以提供对齿轮精度的准确评估和检验。同时,合理选择好的铣齿截面曲线,精度等级和配合公差等也是保证齿轮互换性和传动精度的重要步骤。通过对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齿轮的传动效果,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一些知识

第一章: 尺寸偏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公称尺寸 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es、ES)=上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下极限偏差(ei、EI)=下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尺寸公差:(公差) 公差=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 零线:在极限配合图中表示公称尺寸的那一条线。 公差带:由公差在图纸上确定的一个区域。 基本偏差:公差带中接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间隙:孔的尺寸-轴的尺寸>0; 过盈:孔的尺寸-轴的尺寸<0; 基孔制:基准孔代号为H时; 基轴制:基准轴代号为h时;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保证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为0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间隙----符号:X) 配合公差:T f=Xmax+Xmin=T H+Ts (孔的公差+轴的公差) 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之下,保证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为0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过盈符号---Y) 配合公差:T f=Ymax+Ymin=T H+Ts (孔的公差+轴的公差) 过渡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两者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配合时既有可能是过盈也有可能是间隙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配合公差:T f=|Xmax-Ymax|=T H-Ts(孔的公差+轴的公差) 重点:孔轴配合公差带图除了孔轴的公差带大小不要标以外其余的尺寸都要标出。 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 注:Js与js的基本偏差,上偏差+IT/2,下偏差-IT/2; 轴的基本偏差:轴的基本偏差是在基孔制的基础上制定的。 轴的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es=ei+IT; 下极限偏差ei=es-IT; 孔的基本偏差:由公式计算得出; 孔的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ES=EI+IT; 下极限偏差EI=ES-IT; 注:上面规则除外的规则:书P21 重点:在较高的公差等级中,孔比同级轴的加工要困难,所以生产中孔的精度等级通常采用比轴的低一级来相配。并要求按基轴制与基孔制形成配合,具有相同的极限间隙或过盈。如式: 基孔制最小过盈Ymin=基轴制最小过盈Ymin;-------h/H,H/h这样的; 轴孔配合注意: 基孔制: 当轴的标准公差<=IT7时,与低一级的孔相配合,大于时与同级相配合; 基轴制: 当孔的标准公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课后题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9学时) 基本要求: 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 圆柱体结合的特点。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体系和结构,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与配合。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不同基准制的应用。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 1.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 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要求: (1)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 max ,X min )或过盈(Y max ,Y min ) 及配合公差。 (2)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 .0098.0--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 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 (1)Φ50H8/f7 (2)Φ80G10/h10 (3)Φ30K7/h6 (4)Φ140H8/r8 (5)Φ180H7/u6 (6)Φ18M6/h5 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 (2)Φ30H8/f7 (3)Φ50K7/h6 (4)Φ30S7/h6 (5)Φ50H7/u6 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 ,X max =+0.086mm ,X min =+0.020mm (2)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 ,Y max =-0.076mm ,Y min =-0.035mm (3)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 ,Y max =-0.032mm ,Y min =+0.046mm 6.根据结构的要求,图1——1所示为黄铜套与玻璃透镜间的工作温度t=-50℃时,应有0.009—0.075mm 的间隙量。如果设计者选择Φ50H8/f7配合,在20℃时进行装配,问所选配合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选哪种配合?(注:线膨胀系数α 黄铜 =19.5×106-/℃,α 玻璃 =8×10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1.1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 1.1.1互换性的含义 所谓互换性,顾名思义即事物可以相互替换的特性。 实际参数值允许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公差。 1.1.2互换性的分类 1.按互换的参数或参数的功能分,互换性可分为几何参数互换性与功能互换性。 2.按实现方法及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又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不完全互换性通常包括概率互换性、分组互换性、调整互换性和修配互换性等几个种类。 3.对独立的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其互换性可分为外互换与内互换。 1.1.3互换性的作用 从加工看,由于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同一部机器上的各个零件可以同时分别按规定的参数极限制造。 从装配看,互换性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进行文明生产的有力手段。 从使用看,若产品具有互换性,则它们磨损或损坏后,可以方便、及时地用新的备件取代。 1.1.5互换性原理 1.互换性生产的目标是获取产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综合最佳效果。 2.产品功能指标由有关互换性参数决定。 3.产品质量由其功能指标的实际波动来评价,应合理规定功能指标的允许波动量。 4.产品功能指标的允许波动量是决定互换性参数允许波动量的依据;通过控制互换性参数的实际波动可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5.控制互换性参数实际值时,必须采用检测方法。 6.互换性生产的实质时按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生产。 1.1.6互换性与精度理论 1.误差公理 在互换性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包括设计、制造、检测、装配、使用),自始至终都存在误差。

2.精度评定机器及其标准化 3.精度设计 机械设计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次设计(系统设计)、二次设计(结构设计)、三次设计(精度设计)。 1.1.7互换性与质量工程 保证产品质量是互换性的基本目的 1.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1产品质量○2使用质量○3产品的实用性○4产品的有效性○5产品的经济性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维修度是指在规定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可修复的产品完成维修的概率。 有效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可修复产品维持其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的概率。 2.质量损失观的基本含义 1.2标准化及优先数系 1.2.1标准和标准化的意义 1.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的内在特性: 1.标准涉及对象重复性。 2.对标准涉及对象的认知性。 3.制订标准的协商性和发布标准的权威性。 4.标准的法规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卢桂萍编写

机械与车辆学院 二0一0年三月 目录 实验一孔轴配合的认识及基本技术测量实验二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 实验三用合象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实验四表面粗糙度测量 实验五齿轮测量

实验一孔轴配合的认识及基本技术测量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2.加深对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的认识; 3.学会选择并组合量块; 4.认识和学会使用几种常用的机械式量仪; 5.了解随机误差的处理。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减速箱中孔轴配合的类型; 2.测量方法分类、测量工具介绍; 2.量块的选择及组合; 4.量仪的使用及测量。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第一节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测量的一般概念 技术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所谓“测量”就是将一个待确定的物理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他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单位和测量精度。 “检验”具有比测量更广泛的含义。例如表面疵病的检验,金属内部缺陷的检验,在这些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测量的概念。 二、长度单位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 为了保证测量 的准确度,首先需要 建立统一可靠的测 量单位。公制的基本 长度单位为米(m), 机械制造中常用的 公制单位为毫米 (mm),精密测量

时,多用微米(μm)为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m=1000mm 1mm=1000μ m 使用光速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准确,但却不便于直接应用在生产中的尺寸测量。为保证长度基准量值能够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去,在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必须建立一套系统,这就是尺寸传递系统。如表1-1为我国尺寸传递图表,它体现了我国尺寸传递的全过程。 表1-1 尺寸传递系统 三、测量工具的分类 测量工具可按其测量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技校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80学时 适用专业及学制:初中六年制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 一、制定依据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满足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移阶段中社会对高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各类要求,探索和建立我国高等学校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专业课程必备科目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程研究机械零部件的精度设计,指导学生掌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齿轮精度,量规等国家标准。本课程是机械、近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大纲依据学生实际特点、近机械类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学生发展需要而制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1、掌握机械零部件互换性、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确切理解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掌握标准的内容和特点。 2、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国标的基本内容,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具备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的能力。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3、具备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机械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设计,掌握和应用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国家标准,学会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误差检测,为后续机械制造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四、课程教学设计 (一)整体教学设计 认真完成教学大纲设定的内容;在保证实验开出率的同时保证实验质量。以实用性和学生将来毕业的岗位为目标,以综合性实践教学和课程实训为主要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学生的操作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让学生到工厂进一步了解现场生产工序与操作要求,从而达到专业实践培训的基本目的。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届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专业课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更强,学生学习更有兴趣,积极性更高,对毕业后参与市场竞争充满信心。 (二)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单元1:绪论、极限与配合 教学要求: 1、了解互换性概念。 2、懂得标准化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1、强调从事机械制造的高级技术工人必须懂得公差与配合。 2、如条件许可,可结合本校(厂)典型的产品,讲述互换性的重要性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及自学来完成。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及自学来完成,并通过实验来强化知识掌握。 学习单元2:技术测量基础。 教学要求: 1、理解计量单位与量值的传递。 2、掌握计量器具的使用。 3、确立误差的概念。 4、初步应用数学原理进行数据处理。 教学建议: 1、讲解本章内容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计量仪器、工具和典型的机械零部件。 2、这部分课程将涉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请提前做好准备。 3、上好习题课,为以后各章节数据处理奠定好基础。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及自学来完成,并通过实验来强化知识掌握。 学习单元3:形状和位置公差 教学要求: 1、掌握有关尺寸、孔、轴尺寸偏差、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计算关系。 2、掌握公差带组成要素,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的代号,会查阅有关表格。 3、了解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一般选用。掌握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及符[代]号含义。 4、理解形位公差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等

公差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统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互换性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对单件及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也同样需要。 2、完全互换性简称为互换性,它是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的,也就是零件能百分之百互换。不完全互换性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选择或调整,但不允许有修理,所以也称为有限互换性。不完全互换性要求就是针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要求低的矛盾来选择的。 3、公差是保证互换性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零件加工后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变化必须通过检测才能知道。公差实质的内容就是一系列国家标准或行业及企业标准,标准化是指这些标准制定到应用的全过程的活动。互换性与前三者在零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的体现。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标准的层次分类,我国的标准的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5、优先数系是由一些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的。代号为Rr;公比为 r r q10 (r取5、10、20、40、80)。例:R5, R10,R20和R40系列。 R5系列的数每隔5位,数值增加10倍。 6、请根据表1-1写出R10 和R10/2系列自1以后的10个数。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 1.6 2.5 4.0 6.3 10 16 25 40 63 7、可装配性和零件的互换性不同。零件可装配不一定有互换性,互换性强调三点:一是按要求(标准)制造、二是可装配、三是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章孔、轴尺寸极限与配合 四、问答题 1、实际尺寸是通过两点法测量所获得的尺寸;它是零件对应两点间的距离。作用尺寸是零件的实际尺寸与其形状误差综合的结果。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范围的两个界限尺寸。极限尺寸控制实际尺寸的变动;作用尺寸的大小与实际尺寸有关;当零件遵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时其实际尺寸与作用尺寸均在极限尺寸的控制范围内。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一章概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公差与配合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系列实验共有尺寸精度测量和形位误差的测量两部分其中形径误差的测量由于涉及到该课程几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而作为综合性实验课。尺寸精度的测量作为公差与配合的测量基础,它与形状误差的测量基本构成了该门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基本理论知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该系列实验对工科学生提高工程理论水平和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验前按要求认真进行预习。 2.准时到达实验室,除与实验有关的书籍文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3.保持室内整洁、肃静,禁止随地吐痰,不准喧哗及打闹。 4.爱护量仪,预习阅读实验指导书,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仪器各部分功用及操作方法之后,方可动手操作仪器。 5.细心维护量仪,不动与本实验无关的量仪,不要正对仪器精密表面及光学镜头呵气或咳嗽,不得用各种形式擦抹光学镜头。尽可能少用手接触精密表面。 6.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要求整洁、准确,独立完成。 7.实验完毕,擦好仪器,摆好椅凳,搞好卫生,方可离开。 8.有事要请假,无故不作实验者,以不及格论。 9.凡不遵守本规定,经指出不听者,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损坏仪器或设备者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量块的使用与维护 1.量块的使用 量块是一种高精度的端面量具,通常用于进行长度值的传递,检定和校正计量器具。在精密测量中,常以量块作为标准尺寸进行比较测量,还可用于检验量规等精密零件。在精密加工中,用于调整机床和钳工划线等。在所开实验中,用量块作为标准尺寸来调整比较仪的零位,进行比较测量(相对测量)。由此可测出被测长度相对量块中心长度的偏差值。 量块的中心长度是以相互平行的上、下测量面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其名义尺寸通常标在非工作面上,且数字右侧为上测量面,左侧为下测量面。当量块尺寸小于6mm时,则标在上测量面上(图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包含几何量公差与误差检测两大方面的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因此它不仅要求学生预先学完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先修课程, 而且要求学生研究如何通过规定公差合理解决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及如何运用测量技术手段保证国家公差标准的贯彻实施。以便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专业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打下初步的基础, 故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不仅负有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技术工作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任务, 并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而且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地处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各种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处理设计与制造、公差与误差之间的关系;掌握常用量 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选择零件精度及选择零件精度检测方法和仪 器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识图、标注、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正确选用现场计量器具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及分析零件质量的初步能力; 3、具有设计光滑极限量规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培养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求知精神。 三、教学内容结构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个单元; 绪论部分(3时) 第1章、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10课时) 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胡凤兰任桂华版)课后完整答案

习题 1 1.1 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是否互换性只适用于大批生产? 答:(1)是指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任取一件,不需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成满足预定使用功能要求的机器或仪器,则零部件所具有的这种性能就称为互换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否。 1.2 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几种?它们有何区别? 答:(1)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2)其区别是: 1)完全互换性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而不完全互换性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2)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性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性,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1.3 何谓公差、标准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 答:(1)零件几何量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保证同一规格零件彼此充分近似,这个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公差。 (2)标准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起草、制订、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标准和标准化是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1.4 何谓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有哪些?公比为多少? 答:(1)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准,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基本系列有R5、R10、R20、R40。 (3)公比q r 习题 2 2-1根据题1表中的已知数值,确定表中其余各项数值(单位为mm)。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编号:1700075Z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专业 学时:32学时 学分:1.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包含几何量公差与误差检测两大方面的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因此它不仅要求学生预先学完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先修课程, 而且要求学生研究如何通过规定公差合理解决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及如何运用测量技术手段保证国家公差标准的贯彻实施。以便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专业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打下初步的基础, 故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不仅负有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技术工作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任务, 并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而且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从机械零件的静力分析入手,进而分析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以及决定构件承载能力的强度问题、刚度问题及稳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等作系统介绍和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充分兼顾了让学生掌握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安排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1.5分。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包括: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课程标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 完成时间:2011年8月29日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机械类、仪器仪表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是过讲课、作业、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互换性生产原则及公差与配合的规律与选用;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的重要性;熟悉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掌握某些极限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初步掌握确定公差的原则和方法;一般了解技术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初步建立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尺寸链的概念和它们的计算方法,为正确地理解和绘制设计图样及正确地表达设计思想打下基础。能够掌握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在结构设计中合理应用公差标准打下基础。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精度设计的基本步骤、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国标的基本内容,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具备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的能力。 3、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4、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调整和使用。 5、具备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3、与其它课程分工 本课程是学习《机械制图》、《物理》是的测量之后,学生具有一定的制识图能力,能够初步的进行尺寸和形状公差的标准,对测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开设的,进一步学习几何参数的互换性与标准化,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应用,进一步学习形位公差及尺寸公差原则,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续课程的教学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锻炼,则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逐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4、课时与学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设计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理论学时需50课时,实验课学时需12课时,总共需62学时。总学分为4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次:4 授课课题: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 课题内容: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 形位公差带定义、特点 本次重点:形位误差的评定、检测 形位公差精度分析 本次难点:形位公差精度分析 作业:4-2 参考资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何镜民主编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忻良昌主编 A 一、 1、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解释概念, 2、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明确内容 二、位置误差和位置公差 1、位置误差:关联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2、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按几何特征分: *定向公差:具有确定方向的功能,即确定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基准要素的方向精度。 *定位公差:具有确定位置功能,即确定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基准要素的位置精度。

*跳动公差:具有综合控制的能力,即确定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两方面的综合精度。 零件的形位究竟是多少,该如何评定呢?提出问题,三、形位误差的评定引导思考 形位误差是指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形位误差值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形位公差值,则认为合格。 1、形状误差的评定 (1)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最小条件 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此时,对被测实际要素评定的误差值为最小。 (2)形状误差值的评定 评定形状误差时,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3个区域比较,引出最小条件、最小区域 的概念,用以评定形状误差。 2、位置误差的评定 *定向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理想要素的方向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 通过定向误差的评定分析,比较定向最小区域与最小区域的差别。 *定位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 1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 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

研合在一起。 4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使其研合。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煤油清洗。 6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 六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ABJD0704 课程中文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英文名称:Exchangeabi1ityandMeasurement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分数:2学分 课程学时数:32学时 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工程制图、金工实习 一、课程简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可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所从事的模具(铸造装备、焊接装备)设计、模具(铸造装备、焊接装备)制造等技术提供支持。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贯彻现行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使学生获得互换性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几何测量等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差与配合应用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 1.导论 (1)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地位。 22)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概况,了解优先数及优先数系。 3.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1)理解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和定义,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的内容。 (2)熟练掌握标准公差及孔、轴基本偏差的内容及表格,掌握公差与配合选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 (1)理解形状公差和误差、位置公差和误差的基本概念,了解各个项目公差带的特征,了解公差原则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5.表面粗糙度

(1)理解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及高度方向的评定参数。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及检测方法。 6.长度测量基础 (1)理解关于测量、尺寸传递、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2)掌握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和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3)了解函数误差处理的基本知识。 (4)了解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及方法。 7.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理解滚动轴承公差带的特点。 (2)掌握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壳体孔的公差带选用原则和方法。 8.*圆柱齿轮传动公差及检测 (1)了解圆柱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以及评定参数。 (2)初步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 9.*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了解普通平键和矩形花键的公差与配合的特点及应用。 10*螺纹公差及检测 了解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及应用。 11.尺寸链基础 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完全互换法、概率法的计算方法。 (二)各章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 1.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①“理解”、“熟练掌握"; ②“了解”、“掌握”:③“了解”、“初步(或基本)掌握"。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要达到“理解”和“熟练掌握"程度。 2.“尺寸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内容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应着重进行讲授。教学过程要采用启发式,并根据内容特点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测量技术部分的内容主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 4.典型零件的互换性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滚动轴承”及“圆柱齿轮”的主要内容,其它的内容作一般了解。 5.自学内容由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一般了解。 (三)课程教学要求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基本掌握本课程中各项公差标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和选用原则; 3.初步学会合理地选择几何量公差与配合,并在设计时具有初步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4.能够正确查用本课程介绍的各项公差表格,在图样上正确标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2.5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8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车辆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考查课。它是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本课程由公差与检测两部分内容组成,前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来完成,后者主要通过实验课来完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必需具备的公差与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初步了解机器制造中互换性原理和标准化的意义; 2.基本掌握各项公差标准中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原则; 3.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各项公差,正确标注图样,能查用本课程介绍的公差表格; 4.熟悉各项误差的检测方法和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量具量仪。 三、先修课程 《工程图学》、《金工实习》等。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7版),甘永立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2]《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杨沿平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王伯平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陈于萍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5版),廖念钊主编,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五、课程内容 绪论 主要内容: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互换性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公差与检测;标准化。 (一)测量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测量过程四要素;量值传递;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二) 尺寸公差与检测 主要内容: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配合的构成;公差配合的选用;未注公差简述;配制配合的方法、步骤;尺寸的检测。 (三)形位公差与检测 主要内容:要素分类,形位公差项目与符号;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及形位公差带;公差原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论文

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关系 一、前言 学习本课程已经半个学期了,虽然掌握的不是很好,但受益匪浅。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是我们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包含了几何量的精度设计和误差检测两方面内容,涉及到机械产品和其零件设计、制造、维修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测量方法,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内容、结构、特征及选用,熟悉与了解公差检测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复杂程度及其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为适应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生产。在这种大背景下,机械设计人员需要在精度设计方面力求优化,所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日益重要。 二、互换性历史 互换性由来已久,其原理始于兵器制造。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2)生产的兵器便能符合互换性要求。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弩机(当时的一种远射程的弓箭)的组成零件都具有互换性。这些零件是青铜制品,其中方头圆柱销和销孔已能保证一定的间隙配合。18世纪初,美国批量

生产的火枪实现了零件互换。随着织布机、缝纫机和自行车等新的机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又出现了高精度工具和机床,促使互换性生产由军火工业迅速扩大到一般机械制造业。20世纪初,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由于批量大和零部件品种多,要求组织专业化集中生产和广泛的协作。工业标准是实现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基础。机械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是公差与配合标准。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编制出版的“极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差与配合标准。30年代前后,各工业国家都颁布了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192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成立,1935年公布了国际公差制ISA草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2年颁布ISO/R286-1926 极限与配合制。中国于1959年颁布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GB159~174-59,1979年颁布公差与配合新标准GB1800-1804-79,已有尺寸、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基本要素的公差和轴承、螺纹、齿轮等通用零件的公差与配合等整套标准。 三、互换性定义 现代化生产的分工协作要求遵循互换性原则。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经过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到达规定的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例如,日常生活中,电灯、台灯的灯管就是按互换性原则生产的。当灯管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特点:专业技术课重要性:承上启下性质:互换性属于标准化的范围,而测量技术属于计量学,本课程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参考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陈于萍、高晓康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胡风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1章绪论第2章测量技术概论第3章圆柱公差与配合第4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第5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第7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第8章螺纹公差与配合第9章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第10章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第11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传动的互换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1章绪论1.1.1 什么是互换性?1.定义:在制成的同一规格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钳工修配)或再调整就可装上机器(或部件)上,而且达到原定使用性能要求。 1.1 互换性概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互换性有不同的分类形式1)按照互换的范围分为几何参数互换和功能互换几何参数互换是指零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及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具有互换性。功能互换是指零部件的几何参数、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参数都具有互换性。本课程主要研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按照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绝对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若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仅不需

辅助加工与修配,而且不需选择,则具有完全互换性。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尺寸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高,甚至无法加工。这时对某些形状误差很小而生产批量较大的零件,可将其制造公差适当的放大,以便与加工,而在加工完毕后再用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将零件按实际尺寸大小分为若干组,使同组零件间的差别减小,按组进行装配。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与使用要求,又可解决加工困难,降低成本。此时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互换,故叫不完全互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1.2 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什么作用?1.在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 制造,及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3.在使用、维修方面:减少了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军工产品易损件:子弹、炮弹都具有互换性; 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备胎、电子元件等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1.3 怎样使零件具有互换性? 作为机械行业人员,要牢牢掌握两点:1.加工的产品要满足使用性能;2.加工产品要有合理的经济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为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制造的经济性,设计时要给出合理的公差值,把加工误差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加工误差的分类:按照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可以把误差分为:1.尺寸误差:按照同一规格加工的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对理想尺寸的偏移量。2.形状误差:指零件上几何要素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偏移量。3.位置误差:指零件上几何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偏移量。4.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微观的高低不

互换性和检测技术

互换性与检测技术 一.填空题 1.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要求是:装配前,装配中,装配后。 2.影响零件互换的几何参数是误差、误差、误差和外表粗糙度。 3.从零件的功能看,不必要求零件制造得,只要求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该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 4.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变动量的要素称为要素。 5. 形位公差用于限制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对要素通常只需给出形状公差要求, 对要素那么应给出位置公差要求。 6.形位公差带是限制要素变动的区域,它由、和、四要素构成。 7.对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采取彼此无关的处理准那么称为,反之那么称为。 8.理想边界为设计所给定,按其功能要求可分为和和两种。 9.图样上标出的基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种。 10.外表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轮廓的高度参数有3个〔填名称和代号〕、、。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 11.评定外表粗糙度的主参数是参数,附加评定参数是参数和参数,它们也有3个〔填名称和代号〕、、。

12. 外表粗糙度用铣削的方法获得,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um,Ry的最大允许值为12.5 um, 其符号记为。假设用冲压变形方法获得,Ra的最大允许值为6.3 um,记为。 13.某传动轴的轴径尺寸为Ø40 0mm,圆柱度公差为0.004mm,该轴径外表的外表粗糙度Ra 值可选um。 14. Ø55h6圆柱销经磨削加工,该圆柱销长60 mm,设轴线直线度公差等级为6级,外表粗 糙度可选Rz为。 15.测量外表粗糙度时,Ra值用测量,Rz和Ry宜用测量。 16.平键联接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制,矩形花键联接的配合采用制。 17.普通平键联接的三种配合为、、联接。 18.花键联接与单键联接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和。 19. .矩形花键有三个主要尺寸,即、、。GB/T1144-1987规定.矩形花键联接采用定心。 20.矩形花键有联接的装配形式有、和三种。根据规定,花键数为偶数,有、、三种。 21.花键的检测分为和两种。当花键小径定心外表采用包容原那么,且位置公差与尺寸公 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原那么时,一般应采用检测。 22.满足螺纹互换性的根本要求是和。 23. 普通外螺纹中径合格的条件是和。 24.国家标准对内螺纹规定了两种根本偏差,代号分别为和____,对外螺纹规定了四种根本 偏差,分别为、、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