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 格式:ppt
- 大小:878.50 KB
- 文档页数:1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用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提高解题能力。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包含三个已知条件、数量关系较复杂、没有文字叙述的补充问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然后教材在二、三两小节中集中安排了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分析解答问题的探讨,初步认识线段图。
在第四小节中则重点安排了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应用题,能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2.能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难点:正确地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直尺、彩笔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出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
2.导入:刚才我们解答的这道题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有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这类应用题,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策略——画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3.揭示课题:画图(板书)(二)尝试画图,掌握方法1.出示线段图,让学生了解线段图的作用。
(1)出示不完整的线段图(缺少条件),让学生尝试补充条件。
通过讨论与尝试,让学生明确:缺少条件无法画出完整的线段图;画图要根据题目的条件逐步完善。
(2)出示完整的线段图,让学生了解线段图的作用。
讨论:现在我们能看懂这张图吗?为什么看懂了图就能正确地列式解答呢?2.根据题意画图(教科书第74页“试一试”)。
(1)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画图。
然后与同桌讨论所画的图是否能让人看懂。
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
(2)讨论:为什么看懂了图就能正确地列式解答呢?看懂图与正确列式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确:看懂了图就理解了数量关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所画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东升小学赖永红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8——109页二、教材分析从中年级起,教材就编排了列表、画示意图、列举、倒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里教材单独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意在突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形成策略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而画图又是需要重点复习的策略。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策略”一词感到比较抽象。
前面有了零星的画图解决问题的经验,具备了画图策略教学的基础。
但是学生掌握”策略“的难度高于解决问题本身。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复习图的意思,知道画图的作用。
2.遇到问题会想到画图。
3.我会一些画图的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画图的重要性。
难点: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谈话(爱迪生的助理)导入,明确学习目的——复习画图的策略。
师:老师非常荣幸能和六三班的孩子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为了表达老师的谢意,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故事,想听吗?师:你从刚才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生:其实他就是用的转化,把不规则的物体的容积倒在规则的量杯里就解决了问题。
师:是啊!转化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啊!你看只要用对了策略,我们解决问题就能事半功倍呢!师:那我们学了近六年的数学,解决了无数个数学问题,你都会用到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师:对了,画图的确是我们数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画图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环节二:1.我会看图师:要掌握好画图这项策略,老师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先学会如何看图!(课件出示)你能看懂图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吗?(请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生汇报,师注意引导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精确、简洁的表示图形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幅图:一个正方体表示单位一,用1表示;十个一就是一个十,十个十就是一个百,十个百就是一个千;第二幅图: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四分之三,再把它平均又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六分之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画图这一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图示问题的解决,二是画图策略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画图策略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来解决。
同时,学生对于画图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来解决。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画图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来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画图策略。
2.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画图策略的基本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如PPT、教学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画图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蓝的苹果数是小红的3倍,请问小蓝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画图策略,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演示画图策略的运用。
例如,可以通过绘制一个简单的树状图来表示小明、小红和小蓝的苹果数量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成功的感受,进一步感受一些数学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产生对数学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引发策略需要1.口答: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邮票同样多。
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2.改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3.提问:这道题能像刚才一样很快口算出来吗?为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将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呢?4.小结:这道题中已知条件比较复杂,并且有两个问题,不能一下子列式解答,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口答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条件和问题变得复杂,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策略的需要。
)二、经历画图,初悟策略价值需要1.理解题意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指导画图引导:表示两个数量要画几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应该是怎样的?(结合交流,画出两条线段)怎样在线段图里表示题中的两个条件呢?要求的是哪个部分?谁来指一指?(指名学生上来指)请你在作业纸上把线段图填写完整。
(板书数量)3. 引导反思只看线段图,还能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同样能表示条件和问题,你更愿意看图还是看文字来分析这道题?(设计意图:用线段图准确、清晰的表达条件和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由于条件和问题比较复杂,采用“先指导后完善”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一个明确的导向,让学生顺势而为,对线段图快速产生正确的认知。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8-49及P52练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掌握画图的基本技巧,并知道用线段图能够协助理解题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和倍、和差、差倍等实际问题及相关的数学变式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准确线段图,并能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
一、新课导入:1、导入:出示:小宁和小春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共有72枚,小宁和小春各有多少枚邮票?提问:一齐读题。
会解决吗?请你说。
那老师把条件改一下,再读一读。
(例如题)2、激疑:这道题与上一题相比,条件有什么变化?3、揭题:两人邮票枚数不一样多了,数量关系变复杂了。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4、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更加清楚直观吗?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到了画线段图?那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教学例题1、交流线段图的画法:(1)因为是小春和小宁比,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画小宁的线段)小宁的邮票数。
根据题意,想一想表示小春邮票数的线段图怎样画?你说,画得长一些?为什么?(2)(画小春的线段)那仔细观察,表示小春的线段能够看成几局部?这两局部分别表示什么?(3)根据题意,你能将剩下的条件和问题在线段图上补充完整吗?看着线段图,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1)仔细观察,有了线段图的协助,要解决小春和小宁各有多少枚邮票,你能想到解题方法吗?以4人为单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思路一:(2)你来汇报,同学们认真听,你的意思是:把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邮票先减去,因为小春的邮票数减少了12枚,两人的邮票总数也由72减少12枚,得到60也就是小宁邮票数的2倍,先求出小宁的邮票。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画图、列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课学习,将进一步学习用画图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条件、问题,明确解题思路。
同时,通过画图这种策略的学习与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学会了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用假设法、列举法、还原法等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时,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有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有时还不能独立解决,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或载体进行思考与表达。
因此在本课学习中,要充分借助直观的示意图或线段图等策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经历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画示意图或线段图来整理与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并尝试解决。
2.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与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难点:理解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与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五、教法学法本课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引导探究法、操作实验法、演绎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设计的。
同时,在学法上,学生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画图的方法,通过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教学画图的方法。
2. 通过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画图方法,如:线段图、折线图、条形图等。
2. 提问:画图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出示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几个苹果?2.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三、画图方法教学(15分钟)1. 讲解线段图的画法:将线段分成几段,每段代表一个数量。
2. 讲解折线图的画法:将线段连起来,形成一个折线,每个折点代表一个数量。
3. 讲解条形图的画法:用长方形表示数量,长方形的高度表示数量的大小。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出示题目:小华有15个糖果,他要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几个糖果?2.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画图方法。
2. 提问: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画图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画图的方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际应用环节。
实际应用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画图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画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仅考验了学生对画图方法的掌握程度,还考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参与度: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际应用环节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画图策略的含义,并能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本章节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能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能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画图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画图策略的作用。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画图策略,并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数学书,一枝笔,一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画图策略的概念和作用2. 画图策略的应用3. 画图策略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画图策略的概念和应用2. 教学难点:画图策略的注意事项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画图策略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画图策略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画图策略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画图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画图策略的概念、应用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画图策略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3. 教学工具:画图工具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对画图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评价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