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4节 氨_硝酸_硫酸(第1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47
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知识补充]:介绍氨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
氨易液化,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常用作致冷剂,举例说明液氨的用途。
如:首都体育馆的制冷设备。
[迁移试问]:NH3和H2O互溶解的情况如何?[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问题:(1)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2)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强调指出]:只要能够引起烧瓶内气压迅速下降的情况,都可以产生喷泉。
[深化知识]:氨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即一水合氨,是弱碱,氨水具有碱性。
它能够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NH3+H2O⇌NH3·H2O⇌NH4++OH-NH3·H2O⇌NH3+H2O氨与酸反应,演示“魔棒生烟或者空杯生烟”,并加以解释。
NH3+HCl=NH4Cl补充NH3与O2的反应:4NH3+5O2=4NO+6H2O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氨的催化氧化。
铵盐的不稳定性:参照课本内容铵盐的检验:加强碱共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能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方程式训练。
NH3的实验室制法:展示装置,2H4Cl+Ca(OH)2= CaCl2+ 2H3+22O补充实验室快速制取NH3的方法:(1)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在烧瓶中加入2~4 mL浓氨水,加热即可得到氨气。
此法也可用于做喷泉实验。
(2)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
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按下图所示安装好装置。
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喷泉实验,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喷泉实验。
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1、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收集方法:(喷泉实验)观察思考:烧瓶内发生什么现象?氨气溶解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吗?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描述现象;分组讨论现象发生的原因。
实验现象:现象解释:a、实验成功的关键?b、进一步阅读教材实验4-8,利用该实验装置完成喷泉实验时,叙述引发喷泉实验的步骤。
c、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具有那些性质?2、氨的化学性质a.氨气与水反应①写出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②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水中存在那些微粒?分组讨论分子:离子:③氨水与液氨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④如何证明氨水中有OH-?用什么方法检验氨气的存在?分组讨论b、与酸反应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思考:将浓盐酸换成浓硝酸或浓硫酸还会看到白烟吗?为什么?分别写出NH3与硝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完同位互批NH3+HClNH3+HNO3NH3+H2SO4c、氨催化氧化思考: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那些性质?能与那些物质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3、氨气有哪些用途?4、怎样检验氨气?当堂检测:1、在1L1mol/L的氨水中()A、含有1mol NH3分子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C、含1molNH3•H2OD、含NH3、NH3•H2O、NH4+之和为1mol2、下列气体易液化,遇挥发性酸冒白烟,而适宜作制冷剂的是()A. N2B. NH3C. NOD.NO23、在下面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成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可能分别是表中的()A(干燥气体)B(液体)A NO2水B CO24mol/LNaOH溶液C Cl2 饱和NaCl溶液D NH3 1mol/L盐酸4、以空气和氢气为原料,写出工业生产硝酸的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