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五章_情绪
- 格式:ppt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19
心灵的慰藉通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心理学导论》第五章“情绪与心理健康”为主要教学内容,详细内容涉及情绪的分类与功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灵慰藉的方法与技巧等。
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疏导,提高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心灵的慰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功能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灵慰藉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心灵慰藉的实施。
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与功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灵慰藉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投影仪、白板、板擦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情绪管理和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1)情绪的类型与功能:介绍情绪的分类、作用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阐述心理健康与生活品质的关系。
(3)心灵慰藉的方法与技巧:讲解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疏导,实现心灵的慰藉。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情绪管理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分享。
(2)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心灵慰藉的实施步骤。
(3)随堂练习:设计心理疏导的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情绪分类、功能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心灵慰藉的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与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情绪的类型、功能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的。
(3)针对一个心理压力情境,设计心灵慰藉方案。
2. 答案:(1)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影响生活品质。
(2)学生可根据自身经历,描述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可结合课堂所学,设计心灵慰藉方案。
《心理学》课后作业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五章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规律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们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D)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行为反应D.生理唤醒2.刘老师发现,上课铃响后,学生们会自觉停止聊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拿出上课所需要的课本进行阅读。
这体现了学生们的意志具有(A )。
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性3.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C )。
A.自制性B.果断性C.坚韧性D.目的性4.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
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A)。
A.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双趋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况是(A)。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6.学生放学回家后既想看电视又想做作业的心态体现的是( A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7.科学家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进行试验。
在一次试验中,爆炸空前猛烈,浓烈烟雾冲天,诺贝尔从烟雾中冲出,满脸鲜血淋漓,但他却发疯似地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这种情绪状态属于(B)。
A.心境B.激情C.理智感D.应激8.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时,他们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全部的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该情绪状态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