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滴定分析方法在标准溶液制备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4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它在工业、环境、药物、食品等多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分析化学也不断发展着。
电化学分析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非破坏性等特点,在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技术概述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以电化学状态变化作为分析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包括电位滴定法、极谱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电位滴定法是指在电位控制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加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测量溶液电位变化,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测量中,需加入指示剂来检测电位变化,使其更加精准。
极谱分析法则是通过测量电极电位与电极电流关系的变化,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不同于电位滴定法使用标准溶液来检测电位变化,极谱分析法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进行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则是利用高频振荡调制离子能量,从而产生等离子体,该方法通过离子质量进行分析。
二、1、环境分析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
如利用电解法对水中汞的含量进行测量,或通过环境中钴、铁等金属离子含量的测量,判断环境中的环境污染状况。
2、化学合成电化学技术也可用于化学合成方面。
如利用电解技术来进行金属的电积沉积,该方法在制备纳米材料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同时,也可用于催化剂的制备等。
3、生物医学方面电化学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如利用极谱法检测DNA,或采用电子转移技术进行蛋白质结构研究,或利用阴离子标记技术进行药物检测等。
4、食品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利用电化学成像技术来对食品中微量成分的含量进行测量,或通过电化学检测技术来检测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等。
三、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电化学分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中。
其中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微型化。
研究人员已经着手将电化学分析技术应用于微系统中,以便于实现快速、高效的分析。
实验5 电位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滴定的原理和方法;3.熟练制备标准物质溶液;4.掌握化学计量学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利用电位滴定仪对被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电位滴定仪是用电极法律测定被测溶液中的化合物数量浓度的轻便实验仪器。
它利用滴定试液溶质参与电位反应而容易确定终点。
电位滴定法因效果准确、反应灵敏快捷、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
2.醋酸含量测定原理醋酸是一种有机酸。
在一定浓度的醋酸酸性溶液中,用强碱性草酸钠溶液作标准滴定溶液,可以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醋酸的酸度。
如下所示:CH3COOH+Na2C2O4 (标准滴定溶液)=CH3COO-Na+(CH2(COOH)(COONa))用紫酸钾作为指示剂,草酸钠溶液的滴定终点为pH8.1,滴定过程中,试剂反应快,终点尖锐,误差小。
三、实验步骤1.制备0.1mol/L的草酸钠溶液称取4.15g草酸钠(粉末)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溶液至刻度,混匀即为0.1mol/L 的草酸钠溶液。
草酸钠不易溶于水,搅拌约30min即可。
实验时用0.1mol/L草酸钠溶液作为标准滴定溶液浸泡电极。
称取6.0mL稀醋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至90mL,混匀后加入0.1mol/L的HCl溶液至刻度,摇匀即为0.1mol/L醋酸溶液。
千万不要把HCl加入稀醋酸中,因为稀醋酸很容易挥发,加了HCl后,稀醋酸会剧烈挥发,造成浓度偏低。
3.进行电位滴定(1)置入电极法化电极的三个滴头分别放入试剂瓶、标准溶液瓶和样品瓶中,将电极泡“(+)-AgCl”能接触溶液的电极头首先摆放于标准溶液瓶中。
(2)标定电极用0.1mol/L的草酸钠溶液标定电极,使其显示读数为0。
(3)电极反应将电极头和试剂瓶中的紫色铁钾指示剂之间挤入一滴草酸钠溶液,熟练搅拌、静置,使电极反应平衡。
读出电极的电动势值。
(4)样品反应将电极头首先摆放于样品瓶中,将0.1mol/L醋酸溶液滴入到试管中,50-100mL左右,滴入草酸钠溶液后,灵敏搅拌,使其反应均匀稳定,使草酸钠溶液与醋酸中的氢离子反应完全,每滴要搅匀,直到铁钾指示剂由紫变褐即结束反应。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ic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其它相关信息。
该方法基于物质溶液中存在的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反应电势的变化来获得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基于电池原理,即由电化学电池产生的电势差与物质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常用的电极有标准氢电极(SHE)和玻璃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被用作参照电极,其电势被定义为0 V。
通过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氢电极接触,测量产生的电势差,可以推算出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两种电池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势差。
根据Nernst 方程:Ecell = Ecell - (0.0592/n) * logQ其中,Ecell 是电池的电势,Ecell 是标准电势,n 是电子的转移数,Q 是反应物浓度比值。
2. 酸碱滴定反应:使用酸碱指示剂通过碱酸的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当滴定终点到达时,反应液呈现颜色变化,从而停止滴定。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水质分析、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酸碱滴定: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测定酸碱物质的浓度,用来分析水质、土壤、颜料等领域。
2. 离子选择电极:通过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反应,可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常见的应用包括测定氟离子、钠离子、铅离子等。
3. pH测定:电位分析法能够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4. 化学动力学研究:电位分析法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
5. 药物分析:电位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测定药物的浓度、药物相互作用等。
电位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便易行:电位分析法的仪器设备简单,使用方便。
2. 灵敏度高:电位分析法可以在极低浓度下进行分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KOH+HOOC-(C 6H 4)-COOK →KOOC-(C 6H 4)-COOK+H 2O 邻苯二甲酸氢钾与氢氧化钾反应时化学计量数为1:1,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为:c (KOH)=101000mol/L ()204.2m V V ×−× (1)式中:c (KOH)为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1为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mL);V 0为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mL);m 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204.2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1.4 基准物的前处理在有机热载体酸值测定中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来标定氢氧化钾-异丙醇溶液,由于基准物放置在空气中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增重,因此如果使用未干燥恒重的基准物对氢氧化钾-异丙醇溶液进行标定时,标定结果会不够准确。
本实验中所使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需要在110±5℃烘干至恒重,恒重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应及时放置在干燥器中备用。
1.5 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配置称取1.5~2.5g 氢氧化钾,加入到500mL 异丙醇中剧烈摇动,使氢氧化钾尽量溶解,然后加热回流,当加热至微沸时加入适量氢氧化钡(半匙左右),继续微沸回流10min 。
将此溶液静置2天,吸出上层澄清液,将澄清标准溶液装入耐碱的试剂瓶中待用。
1.6 氢氧化钾-异丙醇溶液的标定1.6.1 自动电位滴定仪标定法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的电位突跃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标定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来标定,是根据氢氧化钾-异丙醇溶液与用60mL 新煮沸冷却不含二氧化碳的二级水溶解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发生酸碱滴定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二钾,随着氢氧化钾-异丙醇溶液的滴入,电位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仪器会自动绘制滴定曲线并找到0 引言有机热载体中主要的酸性物质为有机酸、酚类化合物、多元酸的酸式盐等,有机酸主要有环烷酸和脂肪酸,它们少部分是石油炼制过程中没有完全脱尽引起的,大部分是石油炼制和油品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被氧化而生成的。
电位滴定法标定高氯酸滴定液及其应用
陈慧菊; 周建华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12(033)005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用电位滴定法标定高氯酸滴定液的分析方法,并将其结果运用于多种化学原料药的分析。
方法:采用电位滴定对高氯酸滴定液(用DG113-SC 电极)进行标定,再以相同方法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硝酸硫胺和甘氨酸的含量。
结果:用电位滴定法标定,线性关系好(r=0.9999),精确度更高,重复性更好,并且可以避免人为视觉误差。
用电位滴定法标定与传统的酸碱指示剂法标定相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将其运用到化学原料药的分析,两种标定方法的结果对含量测定存在系统误差。
结论:在药物分析过程中,对于使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滴定液,应使用电位滴定法来标定其浓度,可以减小方法误差,使测量结果更严密。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陈慧菊; 周建华
【作者单位】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5.2; TQ460.7
【相关文献】
1.电位滴定法标定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 [J], 高芹
2.电位滴定法标定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 [J], 高芹
3.电位滴定法测定高氯酸钾成品的主含量 [J], 吴俊芳
4.高氯酸电位滴定法测定对氨基苯甲酸正丁酯的含量 [J], 祝清兰
5.电位滴定法标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模式选择 [J], 李晓凡;王凤蛟;单红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它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测定被滴定溶液中的电势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电位滴定法常用于测定酸碱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准备好一种适当的指示剂,用于指示滴定过程中的终点。
常用的指示剂有酸碱指示剂、金属指示剂和草酸指示剂等。
在进行电位滴定法测定时,首先需要对滴定溶液进行标定。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进行滴定的方式来完成。
通过测定终点的电势变化,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在进行电位滴定法测定时,需要使用一种电位滴定仪器,常见的有自动滴定仪和半自动滴定仪。
在滴定过程中,滴加的速度和滴定终点的确定非常关键。
滴加速度过快会导致无法准确确定终点,而滴加速度过慢则会增加测定的时间成本。
在使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时,需要制定一定的实验方案。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电位滴定仪器。
其次需要确定滴加速度以及滴定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以便准确测定终点。
电位滴定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
通过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
它在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和医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电位滴定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对滴定终点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和滴定速度。
其次,对于某些物质,如颜色较深或溶解度较低的物质,电位滴定法可能不适用。
此外,电位滴定法在处理不均质样品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总之,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通过测定滴定溶液中的电势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虽然电位滴定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仪器,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外加剂氯离子含量电位滴定法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外加剂在混凝土和水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会对混凝土和水泥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测定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对于保证混凝土和水泥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电位滴定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利用电位计测定电极在溶液中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反应的终点。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外加剂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然后用电位计测定沉淀生成的终点电位,从而计算出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三、实验步骤1.制备标准氯化银溶液取1g氯化银,加入去离子水中,并用少量浓盐酸调节pH至4.0。
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得到1mol/L的标准氯化银溶液。
2.制备外加剂样品将外加剂样品取适量加入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3.测定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取10ml外加剂样品,加入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几滴甲基红指示剂,用1mol/L的标准氯化银溶液进行电位滴定,直到甲基红变色。
记录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值,计算出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四、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汇总如下表所示:| 样品编号 | 电位终点值(mV) |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g/L)|| -------- | ---------------- |-------------------------- || 1 | 189.5 | 0.015 || 2 | 199.0 | 0.012 || 3 | 192.5 | 0.014 || 平均值 | 193.7 | 0.013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为0.013g/L。
这个结果表明,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较低,不会对混凝土和水泥的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位滴定法有许多优点,如测定精度高、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等。
电位滴定法原理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之一,而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成分和污染物,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电位滴定法基本原理
电位滴定法是指根据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滴加标准试剂时观察溶液电势变化,并根据其变化量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或者存在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 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
电位滴定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例如,可以通过电位滴定法来检测饮料中防腐剂、甜味剂等添加剂的含量。
2. 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电位滴定法也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它们进行准确地检测非常重要。
3. 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
电位滴定法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例如重金属、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对它们进行准确地检测也非常重要。
四、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优点
1. 灵敏度高
电位滴定法可以检测非常微小的物质含量,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非常有用。
2. 准确性高
电位滴定法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或存在量,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非常可靠。
3. 适用性广
电位滴定法可以用于检测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五、总结与展望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进步和方法改进,相信这种分析方法将会更加精确、灵敏和可靠,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福祉。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用途自动电位滴定仪是一种化学分析仪器,可以用于滴定分析、电位测量、标准溶液的制备等多种应用。
自动电位滴定仪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质量控制等领域。
1.普通滴定分析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含量的多少、溶液中分子的浓度等参数。
传统的手动滴定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精度受到人为的误差、视觉判定的局限等问题的影响,不能满足现代分析的要求。
自动电位滴定仪采用了自动控制和电位测量技术,能够高精度地完成滴定,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pH值测量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通过电极测量的方式检测样品的酸碱度(pH值),进一步精细地掌握样品性质和反应条件。
在化学反应、生物学研究、水质监测等领域中,pH值的测量常是必要的。
3.标准溶液的制备在质量控制和分析试验中,标准溶液的制备至关重要。
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根据设定的分析目标(如溶质的浓度、反应条件等),自动计算标准溶液的配制比例和体积,快速、准确地制备标准溶液,提高了化学分析的效率。
4.互协校准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分析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准体系,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采用互协校准的方式,在与其他仪器配合的同时,时时刻刻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金属离子含量分析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用于测定水中、土壤中、食品中的微量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锌离子等等。
这些物质的含量对于环境保护、食品质量检测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自动电位滴定仪在化学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既可以实现普通滴定分析、pH值测量、标准溶液的制备等基本功能,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自动电位滴定仪必将在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标准缓冲溶液的基准溶液制备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标准缓冲溶液的基准溶液的制备过程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探讨了基准溶液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详细描述了制备标准缓冲溶液的基准溶液的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基准物质、精确称量、溶解和定容。
最后,我们讨论了标准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包括在酸碱滴定、分光光度法和其他分析方法中的使用。
一、引言在化学实验中,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需要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和比较。
其中,标准缓冲溶液是一种具有确定pH值的溶液,被广泛用于酸碱滴定、分光光度法和其他化学分析方法中。
为了制备这些标准缓冲溶液,我们需要使用基准溶液。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缓冲溶液的基准溶液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基准溶液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基准溶液是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准确度的溶液,其浓度或pH值已经通过严格的方法进行了确定。
这些溶液被用作其他溶液的参考标准,以确保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备标准缓冲溶液时,我们需要使用基准溶液来确保所制备的缓冲溶液具有准确的pH值。
因此,基准溶液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制备标准缓冲溶液的基准溶液的步骤1. 选择合适的基准物质选择合适的基准物质是制备基准溶液的第一步。
在选择基准物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纯度、稳定性和溶解度等因素。
常用的基准物质包括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硼砂、草酸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且易于制备成基准溶液。
2. 精确称量精确称量是制备基准溶液的关键步骤之一。
我们需要使用精确的天平来称量基准物质,以确保所制备的基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或pH值。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将基准物质称量至0.001g 的精度。
3. 溶解将称量好的基准物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以确保其完全溶解。
在溶解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玻璃棒或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以加速溶解过程。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控制溶解的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对基准物质的性质造成影响。
第49卷中国井矿盐Vol.49 CHINA WELL AND ROCK SALT电位滴定分析方法在标准溶液制备中的应用何劲渊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0)摘要:标准溶液的制备是化学分析检验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基于标准溶液浓度测定原理,通过电位滴定法与化学滴定法实验对比分析,探讨了电位滴定法应用于标准溶液浓度测定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电位滴定法;标准溶液;准确性中图分类号:TS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0335(2018)03-0036-04Application of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Analysis in Preparation ofStandard SolutionHe Jin(Yunnan Province Salt Industry Co., Ltd., Kunming, Yunnan, 650200)Abstract: The standard solution preparation isan important part of t he chemical analysis oftheprocess of t est. Itis related to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and chemical titration experimental comparative analysis,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in standard solution concentration.Key words: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standard solution, accuracy1前言容量分析法(手工滴定法)常采用化学指示剂作为容量分析法的终点指示,在滴定过程中,化学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常被称为滴定终点,滴定终点与等当点(定量反应完全)不一定恰恰符合,由此所造成分析的误差叫做滴定误差,终点判定、滴定管读数等都会带来人为的滴定误差。
而电位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不断加入,电极电位E不断发生变化,电极电位发生突跃时,说明滴定到达终点,从而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引起的滴定误差,提高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电位滴定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指示电极,可以进行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合滴定和沉淀滴定,本文利用电位滴定分析法和手工滴定法分别对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进行标定,通过对两种方法标定结果的对比,以探讨电位滴定分析方法在标准溶液制备中应用的可行性。
2实验方法2.1仪器与试剂仪器:瑞士万通Metrohm809型自动电位滴定仪(0.001pH,0.1mV,0.1 益)、50mL烧杯、10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500mL量筒、OHAUSAdven-tureTM电子天平(±0.001mg,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干燥器、电子烘箱、马弗炉、银电极、pH电极、饱和甘汞电极试剂:硝酸银(AR)、无水硫酸钠(UG)、无水氯化钠(UG)、邻苯二甲酸氢钾(UG)、氢氧化钠(AR)、36%盐酸溶液(AR)2.2基准物的前处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所标定的溶液有着不同的基准物质,常用来标定硝酸银的基准物为氯化钠,用来标定盐酸的基准物为无水碳酸钠,用来标定的氢氧化钠的基准物为邻笨二甲酸氢钾,由于基作者简介:何劲(1989-),男,云南昭通人,本科,助工,主要从事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36May 2018 No.3准物在放置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增重,而我们在实验中使用基准物质时必须称取准确的质量,因此在使用这些基准物质时必须对其进行前处理,即对其进行烘干或焙烧处理。
根据基准物的性质决定,我们对氯化钠基准物在500〜600益的高温炉灼烧至恒重、对无水碳酸钠基准物在270〜300益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对邻笨二甲酸氢钾基准物在105〜110益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恒重后的基准物应及时放置在干燥器中备用。
2.3标准溶液的制备根据公式C待标,制出0.1mol/L硝酸银溶液、0.5mol/L盐酸标准溶液、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4标准溶液的标定2.4.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化学滴定法:氢氧化钠溶液与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发生滴定反应,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生成邻苯二甲酸钾钠,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反应溶液从无色滴至粉红色,保持30s不褪色,滴定结束。
电位滴定法:氢氧化钠溶液与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发生滴定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钠,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反应溶液从中性滴定至碱性,达到设定pH时,pH电极指示终点,滴定结束。
反应方程式如下:NaOH+HOOC-(C6H4)-COOK(PT)—NaOOC-(C6H4)-COOK+H2〇OH-+H+=H2ONaOH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2.4.2盐酸的手工标定化学滴定法:盐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发生滴定反应,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入,反应溶液从黄色滴至橙色,保持30s不褪色,滴定结束。
电位滴定法:氢氧化钠溶液与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发生滴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入,反应溶液从中性滴定至酸性,达到设定pH时,pH电极指示终点,滴定结束。
反应方程式如下:2HCl+Na2CO3=2NaCl+CO2(气体)+H OH++CO32-=H2O+CO2 渊气体)HC1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2.4.3硝酸银的手工标定化学滴定法: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发生滴定反应,以铬酸钾作为指示剂,生成氯化银沉淀,随着硝酸银溶液的滴入,反应溶液从黄色滴至砖红色,保持30s不褪色,滴定结束。
电位滴定法: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发生沉淀滴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随着硝酸银溶液的滴入,溶液中银离子含量逐渐上升,达到设定电位值时,银电极指示终点,滴定结束。
反应方程式如下:NaCl+AgNO3=AgCl(沉淀)+NaNO3Cl-+Ag+=AgCl(沉淀)AgNO3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一3=584窑^10003实验结果及分析3.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化学滴定与电位滴定对比利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结果见表1、图1。
表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手工滴定与电位滴定数据表手工滴手工滴电位滴手工滴电位滴定基准定基准定体积定浓度定浓度质量(g) :质量(g) (mL) (mol/L) (mol/L)(mL)1 1.8643218.17 1.863672 1.8639418.25 1.853833 1.8635018.23 1.863624 1.8168817.79 1.829915 1.8395017.99 1.883666 1.8609318.18 1.869527 1.8125017.7 1.843618 1.8999618.57 1.86376平均浓度极差相对标准偏差18.21160.502420.5011018.12090.500120.5009518.21490.500550.5009917.88650.500090.5009618.41080.500690.5009918.27190.501230.5010118.01820.501430.5010218.21660.501000.500980.50070.50100.00230.00020.1533%0.0092%2018年5月第3期37手工滴电位滴手工滴电位滴 定基准定体积定浓度定浓度 质量(g) (mL) (mol/L) (mol/L)手工滴定基准质量⑷电位滴手工滴电位滴定体积定浓度定浓度(mL) (mol/L) (mol/L)10.5044318.740.5048318.78620.507920.5070720.5040418.760.5045818.77580.506990.5071030.5042118.750.5044418.77260.507430.5070540.5053518.790.504918.78940.507490.5070650.5042618.760.5047618.77310.507210.5073660.5047518.790.5048918.7890.506890.5070670.5050518.740.504818.78520.508550.5070780.5042918.760.5045418.76590.507240.50733平均浓度0.50680.5071极差0.00170.0003相对标准偏差0.1067%0.0254%0.50900 0.50850 0.50800 滴 0,50750 ^ 0.50700 ^ 0.506500.50600 0.50550 0.5050012345678手工滴定浓度(mol /L ) 3丨£姿蹇滴定浓度{mol /L }图2盐酸标准溶液手工滴定与电位滴定对比曲线图38May 2018 No .3图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手工滴定与电位滴定对比曲线图从表1和图1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手工滴定与 电位滴定结果平均值均为0.0003m ol/L 袁但化学滴定 结果数据波动性较为明显,相对标准偏差为 0.1533%袁而电位滴定的结果数据较为稳定,相对标 准偏差为0.0032%,因此可以得出电位滴定氢氧化 钠标准溶液的结果比手工滴定结果较为准确且重 现性较好。
3.2盐酸标准溶液化学滴定与电位滴定利用两种不同方法对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结果见表2、图2。
表2盐酸标准溶液手工滴定与电位滴定数据表0.1191919.70.1203819.86720.103530.103680.1206519.90.1193719.69740.103740.103700.1239320.470.1201119.82610.103600.103660.1224320.250.1198719.79360.103460.103630.1202519.880.1189919.63750.103500.103680.1236520.370.1194619.71640.103870.103680.1224820.20.1199119.78520.103750.103710.1215620.050.1210319.97210.103740.10370平均浓度0.10370.1037极差0.00040.0008相对标准偏差0.1430%0.0239%图3硝酸银标准溶液手工滴定与电位滴定对比曲线图由表3、图3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手工滴定与电 位滴定结果平均值均为0.1037m ol/L ,但手工滴定结 果数据波动性较为明显,相对标准偏差为0.1430%,而电位滴定的结果数据较为稳定,相对标准偏差仅 为0.0239%,因此可以得出电位滴定盐酸标准溶液 的结果比手工滴定结果较为准确且重现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