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671.50 KB
- 文档页数:18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2.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比喻与比拟。
3.帮助学生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够准确辨别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2. 举一反三,能力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难点】1.理解修辞手法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2.能够准确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以猜谜语导入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教师过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添我们生活的趣味,在文章的写作中,也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情趣盎然。
就像上则谜语,写出了荷花的娇羞、美丽。
那么请大家想想看,还有谁把荷花写得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呢?[学生思考、集体回答]:朱自清《荷塘月色》大家能不能记得一些呢?(请同学试着背背看。
)[出示幻灯片,全班朗读。
]请同学们思考找出这一段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二、【具体探讨】比喻。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另外还有顶针、互文、双关、通感、反复……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比喻和比拟。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的“比喻”“比拟”,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大理解的地方做一下标记,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一)比喻[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明喻:甲(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暗喻:甲(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
【教师强调】: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现“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比喻句。
(二)[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
(详见幻灯片)(三)品味比喻的妙处。
(四)展开想象,小试身手,恰当运用比喻。
三、[具体探讨]比拟(一)[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定义:把一种事物当作另一种事物。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习重点 1.认识、理解修辞的特点和类别。
2.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格。
思考:引子引用钱钟书的婉言拒绝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修辞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单调乏味的陈述变得异常吸引人,它可以让抽象的事理形象化,甚至可以以恰当的修辞来解决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阅读“广告修辞大擂台”,思考以下问题:1.修辞在广告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广告成了各种传媒中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其自身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广告语之所以丰富多彩,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修辞手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广告语看修辞:当你看到“晶晶亮,透心凉”“万家乐,乐万家”等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时,是否感到很亲切呢?想必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亲切而难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广告语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
它能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运用了修辞格的广告语形象、生动,让人过目、过耳均不忘。
广告语主要采用的修辞格有:双关、顶真、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
2.在广告中运用修辞应注意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写广告语时,一定要注意创新,不能总是生搬硬套,人云亦云,这样的广告只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而不会留下好的印象。
广告中的修辞运用得恰如其分,广告便会脍炙人口,反之,则会成为“败笔”。
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修辞。
写广告时,在认识到修辞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了解修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修辞的目的是更有效地传达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