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案例分析实践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31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进行医疗决策的一种方法。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最新的科学研究为依据,不断优化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循证医学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过程。
病例描述,一名50岁男性患者,因为胸痛和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冠心病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同时,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提示存在冠心病的可能性。
传统医学观点认为,对于这样的冠心病高危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介入治疗。
然而,循证医学的理念告诉我们,医疗决策应该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
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冠心病高危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不是必然的选择。
相反,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是同样有效甚至更合适的选择。
因此,在面对这名患者时,我们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具体病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等。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实现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目标。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的应用过程。
循证医学不是简单地依据传统的医学经验和观点,也不是盲目地追随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是要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科学研究、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进行医疗决策。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医疗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之,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临床实践方法,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证据为依据,不断优化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循证医学作业及课终论文实践作业一:如何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新型医患关系?实践作业二:用某干预措施预防高山反应,实验组130例,有效100例;用安慰剂的对照组120例,发生高山反应的100例。
分别求出EER、CER和可信区间。
(u0.05=1.96)。
EER、CER计算举例:阿司匹林治心梗死亡未死例数试验组 15 110 125(n1) 对照组 30 90 120(n2) 合计 45 200 245(n)计算:EER=15/125=12%CER=30/120=25%CI: P±SE(SE=率的标准误) SE=P(1-P)/n½查u值表,常用95%可信区间, u=0.05=1.96可信区间计算举例:某措施治疗60例某病患者,治愈24例,治愈率为24/60=0.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SE=0.4 (1-0.4)/60½=0.063P±SE=(0.4-1.96x0.063),(0.4+1.96x0.063)=0.276,0.52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0.276,0.524),即27.6%-52.4%。
实践作业三:分层分析与ROC曲线ROC曲线是雷达屏幕上飞行物的一种方法,故称工作器工作特征曲线。
现用来做临界值及不同试验临床比较。
ROC曲线意义:1 确定参考值范围2 诊断试验“有病”或“无病”临界值确定3 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比较ROC曲线制作:1 将测定结果按组分层(大于5个连续分组)2 分层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3 以真阳性率(敏感度)为纵座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座标,将各层结果绘图,并连接各点使成曲线。
4 判定临界值离左上角最近的一点。
5 比较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价值原则:曲线下覆盖面积与临床价值呈正比。
甲低与血清T4累积频率分布表Mmol/L 患阳累积(%) 正阳累积(%) ≤ 26 5(18.5) 0(0)∼ 51 14(51.9) 0(0)∼ 77 22(81.5) 7(7.5)∼103 27(100) 37(39.8)∼129 27(100) 74(79.6)∼155 27(100) 89(95.7)≥155 27(100) 93(100)课终论文:写出循证医学研究报告(包括自设临床问题、经检索文献和系统评价得出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循证医学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循证医学是通过收集、评估和应用最新的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循证医学的案例,探讨循证医学在现代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某医院收治了一名55岁的患者,患者主要症状是持续性咳嗽和咳痰,体检发现肺部啰音和胸部X光片异常。
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然而,医生想要确定该诊断是否准确,并且希望了解最佳的治疗方案。
于是,他们决定进行循证医学的案例分析。
首先,医生回顾了大量文献,搜集了与COPD相关的研究。
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他们发现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没有治愈该病的药物。
然而,研究表明,吸入式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COPD患者的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接着,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化验。
他们发现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下降,并伴有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下降。
根据这些结果,医生认为患者的COPD已进展到了中期。
然而,治疗方面的选择并没有那么简单。
医生进一步研究了吸入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和疗效。
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他们发现该药物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并且在短期内可以改善肺功能。
然而,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并且并不能完全逆转肺功能的下降。
在考虑了患者的整体状况和COPD的严重程度后,医生与患者共同决定开始使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他们还建议患者戒烟、进行与肺功能相关的运动,并提供了相关的教育和支持。
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进行了定期的随访,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变化进行调整。
通过系统评价治疗的效果,医生发现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肺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他们还注意到患者每次使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后都会有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症状。
于是,医生决定减少药物的剂量并增加口腔护理,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
循证医学作业范文第1篇循证医学是医学界近年提及率最高的词之一。
从临床、科研、教学到学术交流,从做什么检查、下什么诊断到给什么治疗……一些医师开口闭口都是循证医学。
似乎离了循证医学的医学,就不再是合乎时代的医学。
更有些人,虽然也将循证医学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却觉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纱,透着些许“阳春白雪”似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提则提矣,懂却不懂,用更不用。
将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常挂于口,铭记于心,自然好。
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循证医学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需要,所以产生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这是李教授在讲学和接受采访过程中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
她说,如果要用最短的文字来描述循证医学,那就是――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从单因性疾病向多因性疾病改变,因此相应的治疗也就变成了综合性治疗。
在综合性治疗中,每一种干预措施可能都只产生很小的疗效,因此对其评价就必须要借助特定方法,即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1948年,英国人进行了人类第一项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证实链霉素疗效非常好。
如此确切的疗效,再加上如此严格的研究方法,使其结果很快得到公认。
从此,RCT被确立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尽管使用的都是RCT,不同研究者针对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问题就这样产生了:每项RCT都号称是最高级别的证据,都是权威专家做出来的,那么,面对各不相同的结果,临床医师应该相信谁?类似的问题越积越多,于是,方法学应运而生。
方法学可以保证把应用相同干预措施治疗相同疾病的所有高质量临床研究都集中起来,最终拿出一个结论,从而来解决临床医师无所适从的问题。
循证医学的实施也需要一系列方法学来保驾护航。
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需要方法学,以保证设计出来的试验是科学、真实、符合临床实际。
借助方法学,才能把世界上此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临床研究都收集起来,严格评价后进行质量评价,若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量化的结论,若不能做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描述性结论。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是一种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来指导医疗决策的方法。
通过结合临床经验、患者价值和最新的研究证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下面我将以一个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为例,来说明循证医学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面临着复杂的疾病和多种治疗选择。
假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他已经在口服药物治疗下血糖控制不佳。
我们需要在焦虑症而没有抗抑郁药害怕低血糖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和相关的研究证据。
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知识,糖尿病2型的常规治疗通常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药物。
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联合使用胰岛素。
其次,我们需要评估相关的研究证据。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最新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来获取高质量的研究证据。
通过筛选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找到一项最新的系统评价,该评价比较了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2型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根据最新的系统评价,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也增加了低血糖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
考虑到患者的情况,我们决定先调整口服药物剂量和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和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通过运用最新的研究证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循证医学也提醒医生要注意研究证据的局限性,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摘要: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或求证医学,循证医学源于传统医学,最早的记载是我国乾隆年间,“考证”古医书的做法就是祖先对循证医学的实践,可见,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它既重视医生的临床经验,又强调对患者产生最好的临床效果,尽可能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或求证医学。
它是一种努力获取和运用最佳的科学依据来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也是规范医疗服务,制定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经济、高效医疗手段的一门科学。
循证医学源于传统医学,最早的记载是我国乾隆年间,“考证”古医书的做法就是祖先对循证医学的实践。
200多年后,循证医学正式问世。
1992年,加拿大Guyatt博士正式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1993年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了国际Cochrane(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的名字)协作网,开始收集全世界范围内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证据。
循证医学从20世纪90年代得以如此迅速地发展,应感谢人类已进入了计算机的网络时代,现在全世界已发展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13个Cochrane 中心,实施开展循证医学的研究。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它对医学的贡献已崭露头角,它推动医学发展的作用已令人关注。
判别疗效的“金标准” 数十年前,欧美曾盛行过伤寒放血疗法,我国也流行过鸡血疗法和卤碱疗法,如今,一些虚假夸大的药品广告,声称“该药已经过某医院临床试用,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总有效率达95%以上”等。
上述疗法和宣传,都经不起科学的检验,它们缺乏客观的依据,如足够的试验人数、遵从随机原则、设立对照组等。
而循证医学提出临床试验结果必须依据大样本人群(一般在千人以上),必须遵从随机原则,对患者和医生实行双盲法,力求减少主观、人为因素。
因此可以说,循证医学规范了临床试验研究,是判别疗效真假的金标准。
医学检查的“金算盘” 当今,各种临床检验及影象学的诊断方法,如CT、磁共振成象、B超、X线摄片等,种类越来越多,即使同样都是血常规检验,其指标和内容也已今非昔比,增加了许多项目。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在医学决策中,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价值观,来制定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利用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指导医学决策。
在实际的医学实践中,循证医学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真实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反应,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临床实践。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个循证医学案例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
病例,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血压偏高,检查结果显示高血压。
患者平时没有明显不适,但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
医生需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了一些关于高血压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表明,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脏病、中风等。
此外,针对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更需要重视高血压的治疗,以预防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医生的临床经验。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这位50岁的男性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他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重等因素,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也需要考虑患者的意愿和能力,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对于这位50岁的男性患者,医生需要告知他高血压的危害,引导他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同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针对这位50岁的男性患者,医生需要制定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实践作业范文下午,在医生办公室,周大夫皱起了眉头:35床的病人是47岁的绝经期妇女,根据目前的病情建议她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她略懂医药,就拿出一份剪报,该剪报评论了一篇发表在国内著名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并反对使用雌激素,理由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为了说服她,我与她讨论这篇文章,证明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可降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她却指出该期杂志的另一篇文章发现使用雌激素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小李,你说怎么办,这个有什么循证的办法吗?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何从众多的良莠不齐的文献中辨别真伪,如何评价手中的文献的质量,我们如何对病人作出自信合理的解释。
以上的临床问题,我们临床医生如何面对。
这些都需要循证的理念和思维。
这里需要我们明白的是,临床许多文献的发表,并不意味着这种治疗效果的肯定,在临床报道中,参差不齐的文献水平提示我们一定要评价手中的文献,这是循证医学交给我们的思维,相信可信的结果,排除干扰文献。
对于我们具体的临床诊疗中,要树立观念,临床文献并非都可信,同时也要教育患者,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不要过分相信报纸杂志等的报道。
如何评价文献,就是首先利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知识,明确文中的随机,双盲和分配隐藏使用是否正确,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最核心的是评价随机,目前国内的文献,普遍质量不高,这些需要熟悉掌握临我的理想也很实际,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是我的追求,我的循证载体也是踏实面对我的每个病人,并不苛求一定要和循证沾上边,一定要带上循证的光环来赶时髦,就像中医学,并不一定要苛求什么中治率,一定要把毫不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强求保持中医特色。
保持中医特色要在思想里运用,循证医学的实践也一样,最重要的是中医学和循证医学,都要自觉的运用他们的思维和理念潜移默化在面对每一个病人,这是我的终极思考,怎样运用循证的思维为医疗、健康服务,怎样实现我们面前所有医学的整合与和谐统一、这些都需要临床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