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5:必修4第3单元检测(1)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5:必修4第3单元检测(1)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5:必修4第3单元检测(1)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5:必修4第3单元检测(1)

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一)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吝啬(sè)自诩(yǚ)糟粕(pò)残羹冷炙(zhì)

B.蹩进(bié)赋予(yǔ)讣告(bù)休戚相关(qì)

C.推衍(yǎn)粗糙(cāo)要挟(xiá)冠冕堂皇(miǎn)

D.教诲(huì)幼稚(zhì)一刹那(chà)半身不遂(su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枯燥称颂稍纵即失咄咄逼人

B.惋惜崛起归根结底唉声叹气

C.踉跄找碴坐收鱼利秘而不宣

D.嬉笑犀利世外桃源惹事生非

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只有烟灯和烟枪……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国家文化中的精华)。

B.尼采就自诩(自己认为)是太阳。

C.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互相勉励)。

D.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流血满地)呢?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混蛋。

B.春节快到了,李书记到学校看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并且说:“辛苦了!老师们。”C.“这次矿难事故的发生到底是因为矿工操作失误?还是因为安全管理出现纰漏?”他吼道。D.这孩子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本应该读书的他却早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军此次大规模清剿,不仅扫荡了阿富汗南部地区的恐怖分子,还能牵制巴基斯坦境内

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随着2012年俄罗斯总统大选的临近,梅普之间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两人各怀心事,貌合神离。

D.滨州大乐透1069万元巨奖得主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在体彩中心接待室里等待领奖。不像其他大奖得主都是亲戚朋友全程陪同领奖,此先生只身一人前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A.其实,反对派从今年早些时候就开始在网上举行有关“让普京下台”的请愿活动,称他

们把目标对准普京的原因在于他是“只为一小撮官员和寡头服务,将整个国家引向死胡同的”政治体制的关键人物。

B.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25日报道,为竞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一职,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eBay前任总裁、共和党人梅格·惠特曼已经投入约1.4亿多美元巨资,创下美国历史上除总统竞选外最高竞选费用。

C.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

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D.《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我们只要不动摇、不懈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目标。

二.阅读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拿来主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

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

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

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7.“叫作‘发扬国光’”“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运用了何种修辞?这种修辞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见到,请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举出一例。(2分)

答:。

8.“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

9.选文第三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写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0.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本世纪仍需拿来主义

牛大勇

跨世纪,望五洲,历史烟云去复留,我们应该悟出些什么道理呢?吾生也晚,吾学也浅,只想借此机会略陈管见。

20世纪的历史潮流表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体系的发展和竞争,可以表现为冷战热战,也可以表现为和平共处。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在一个世界体系之下,也难免矛盾和冲突。国际安全体系与国际公正秩序,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重建与调整的过程。

本土化和区域化会继续存在,但全球化更是大势所趋。高科技和信息工程在飞速发展,

世界在变小,许多梦想、甚至没想到的事变成了现实。电脑和网络进了家庭,足不出户就可

以和世界各地沟通,可以办理越来越多的事情。生命科学的突破让人喜忧参半,核技术的发

展把人类送上万仞之巅——距天堂和地狱都只剩一步之遥。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国政府和人

民共同的责任。某一地方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可能、也越来越容易影响到其他地区。总之,想

断开“本土”与“世界’的联系,是越来越不可能的了。

中国在上个世纪之交,正顽强抗拒着帝国主义列强轰开国门。经过百年的革命和改革,这个世纪之交已能够自主地开放国门。眼看就要“入关”了。如果这意味着经济上同国际体

系接轨,那么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又意味着什么?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表明,各民族的特色是不会消失的,问题却在于各有特色的民族应该怎样适应世界潮流?中国人经过一

百多年的探索,对世界先进文明从拒斥转为进取,是先从器物层次开始的,以洋务运动为标志。尔后进到制度层次,以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为标志。尔后又进到思想文化层次,以五四

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对资本主义时代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是一概视为资产阶级独占的产

品加以拒斥,还是有分析地视为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财富,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和利用?这个问题,在器物层次已不复存在了,君不见:“奔驰”满地跑,“波音”满天飞,享用

“世界名牌”成时尚。在制度层次,共和政体早被采用,市场经济迟被采用。在文化层次,

桥牌、传媒文化、卡拉OK等等都已蔚然成风,个人权益包括人权保障也越来越受重视,并

逐步法制化。那么21世纪所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恐怕是还有哪些先进文化、思

想观念等等,只能让外国资产阶级所垄断,不能为中国人民所利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不再需要一百年了吧。

11.“只想借此机会略陈管见”里面暗含了哪一句成语?

答:。(2分)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写第二段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3.“生命科学的突破让人喜忧参半,核技术的发展把人类送上万仞之巅——距天堂和地狱

都只剩一步之遥”,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答:。

14.在作者看来,我们要从资本主义那里拿来什么?请简要作答。(2分)

答:。

三、诗歌鉴赏(共10分)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

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1)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4分)

答:。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四、语言表达及应用(共12分,每题4分)

17.阅读下面一段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12字以内。)

新华社专电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4日开始访问日本,除与日方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外,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寻求推进两国民用核能合作谈判。

按日本媒体的说法,这一谈判让日本取舍两难:一边是经济利益,有利于日本摆脱经济

低迷;一边是日本主张废除核武器,需要安抚核爆幸存者情绪。共同社报道,美国、法国催

促日本与印度签定民用核能合作协定,以利于美、法核能企业在印度投资利用日本技术。答:。

18.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的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

目运神光,浑然不觉。(摘自《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从词性和句式上分析加点词语的妙用。

答:。

(2)仿照划线句子的特点,另选对象再写一句话。

答:。

19.仿照例句,对下面的汉字表达你的看法。

例:“山”对“灿”说:我们以稳重著称,何必发火呢?“间”对“日”说,俺也安上防盗

门了。

(1)“兵”对“丘”说:。

(2)“日”对“曰”说:。

五、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很有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顾客喜爱。可是他的老板从来不给厨师

任何鼓励,这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次,老板有贵客来访,在家里设宴招待贵宾,招呼厨师露一手。酒席上,当老板夹

了一条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腿,他便问厨师,“另一条鸭腿哪里去了?”

厨师说:老板,我们家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老板很诧异!

饭后,老板就跟着厨师到鸭笼去看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

条腿。厨师指着鸭子说:老板,你看我们家的鸭子不都是一条腿吗?老板便举手拍掌,吵醒

了鸭子,鸭子被惊醒后,都站了起来。老板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鼓掌拍手,鸭子才有两条腿呀!

请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寓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

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D(A诩xǔ;B,讣fù;C,挟xié)。2.B(A稍纵即逝,C坐收渔利,D惹是生非)。3.B(自诩:自我夸耀)。4.A(B感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感叹号;C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顿号去掉。)

5.B(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6.A(B“约1.4亿多美元”重复;C句是杂糅;

D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加“走”。)

二、(一)7.反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8.不能。“拿着”“展览”属于中性词,而“捧”“挂”则带有一定的奚落意味,从而能够刻画出“送去主义”者的丑恶嘴脸。9.类比论证。旨在告诫

“送去主义”的危害。10.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二)11.管中窥豹,可见一斑。12.论点:本世纪仍需拿来主义。目的:说明

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的关系,从而为提出“本世纪仍需拿来主义”的观点提供依据。13.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更发达的阶段发展,反之,则会将人类推向灭亡的前沿。14.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

三、16.(1)“飘蓬”、“霸才无主独怜君”、“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二人皆有盖世才华,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2)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前句寄托诗人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了当代的不重人才;后句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

四、17.与印“核”作,让日本两难。18.(1)“散乱”一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强调了

风之猛烈,同时也使得句式更加整齐,语势铿锵有力,形象鲜明感人。(2)蛙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朦胧了他腥松的睡眼,和着轻柔的风扇,把屋子的睡意营造的真真切切。19.(1)战争真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2)哥们,该减肥了。

五、略。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2单元 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乎遑欲何之为故)2()1( B.?? ?????辞不赴命供养无主以臣遂见用于小邑余贫苦以家叔,)2(,)1( C.?? ?????亦若此矣其自视也征一国者而控于地而已矣而时则不至,,)2(,)1( D.?? ?????已是汤之问棘也而昨非是觉今实迷途其未远)2(,)1(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质量检测(二)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所以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ǐ)草芥.(jiè)泠.然(lǐng)覆.水难收(fù) B险衅.(pàn)日笃.(dǔ)盘桓.(huán)北冥.神功(míng) C希冀.(jì)拔擢.(zhuó)晦朔.(shuò)五尺之僮.(tóng) D万仞.(rèn)舂.粮(chōng)陨.首(yǔn)太子洗.马(x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水.击三千里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 .. ..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则将徙于南冥 ..D海运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最新语文必修五测试题

精品文档 第2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而止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故为乎遑欲何之???A.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B.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 ?(2)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D. ?(2)汤之问 棘也是已???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 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 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 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 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6.《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 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 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卷全套 (含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 (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j ī)发 迤.逦(l ǐ ) 仓廒.(áo ) 孤僻. (p ì) B.辖.(qi á)制 怂.(s ǒng )恿 酒馔.(zhu àn ) 吃荤. (h ūn ) C.伶?(l íng )俐 碾轧?(y à) 嘟囔?(nang ) 窸窸窣?(z ū)窣 D.皱褶.(zh ě) 娇嗔.(zh ēn ) 吮.(sh ǔn )吸 战战兢兢.. (j 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辱 沾染 拈轻怕重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 B.讥梢 消失 静悄悄 交头接耳 六神无主 战战兢兢 C.稍稍 树梢 度日如年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 D.皱褶 熠熠 光怪陆离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辖制 嘲笑 制服 B.管制 嘲笑 降服 C.辖制 取笑 降服 D.管制 取笑 制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一)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装在套子里的人》 5.别里科夫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降服柯瓦连科? 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性格? (二)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验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二单元 验收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彭蠡.(lǐ) 癖.好(pǐ) 夙遭闵.凶(mǐn) 衡阳之浦.(bǔ) B .睇眄.(miǎn) 棨.戟(qǐ) 舸.舰弥津(ɡě) 或棹.孤舟(zhào) C .东隅.(yú) 捧袂.(quē) 叨.陪鲤对(tāo) 云销雨霁.(jì) D .期.功(jī) 潦.水(liǎo) 责臣逋.慢(bū) 星分翼轸.(zhěn) 答案 B 解析 A .“浦”读pǔ。C.“袂”读mèi。D.“潦”读l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恨.晨光之熹微 恨:遗憾 B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遄:迅速 C .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D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答案 C 解析 控:投,落下。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彼且.奚适也 ????? ③而御六气之.辩 ④空余报国之.情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D 解析 ①连词,表转折;②副词,将要;③④都是结构助词,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俊采星.驰 ③眄庭柯以怡.颜 ④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⑤悦.亲戚之情话 ⑥谨拜表以闻. ⑦德合.一君 ⑧屈.贾谊于长沙 ⑨目.吴会于云间 ⑩园日.涉以成趣 A.①⑨/②⑩/③⑥⑦⑧/④/⑤ B.①⑤/②⑨⑩/③⑥⑦⑧/④ C.①/②④⑤/③⑦⑨/⑥⑧/⑩ D.①⑤/②③④/⑦⑨⑩/⑥⑧ 答案 A 解析①⑨名词作动词;②⑩名词作状语;③⑥⑦⑧使动用法;④形容词作动词;⑤形容词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问征夫 ..以前路 B.腾蛟起凤,孟学士 ..之词宗 C.腹犹果然 .. D.零丁孤苦 .. 答案 D 解析D.孤苦:古今义都是“孤单无靠,生活困苦”的意思。A.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或远行的人。B.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学位中最低的一级。 C.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6.下列各句中,和“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组是(3分)( )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童子何知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门虽设而常关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质量检测一 B卷 版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一)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阅读鉴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作家对故乡这个地域的理解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与其亲身经历有关,而且他们感触环境的差异性,也决定了结果的千差万别。莫言因构筑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世界而举世闻名,这个地方也因为作家而为世人所知。莫言出生于高密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出身底层。底层社会的挣扎和奋斗,使莫言接触最多的是高密典型的底层文化和民间文艺.蒲松龄的《聊斋》、聂家庄泥塑和高密剪纸,是莫言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高密地域文化给这位家乡子弟最丰厚的礼物。 在莫言家乡,很多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蒲松龄式”的民间作家遍布街巷,这是莫言文学想象力的重要资源之一,莫言就在这种环境接触了地域文化. 与贾平凹受陕西商州和西安古墓、古碑、陶罐和书画等乡土文人地域文化极深的熏陶不同,莫言小学就辍学,使他接触不到更高的文化层级;这一经历,反倒让他沉浸在家乡民间文化和文艺之中。距莫言家乡不远的聂家庄泥塑,憨态可掬,拙朴生动,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高密剪纸则既细密繁复,又粗糙无拘,来去放任,具有作品的“未完成性”,像一件件有待进一步加工的天籁作品.莫言小说风格汪洋恣肆,天马行空,语言粗糙,非常有力量,像是还有待进一步修改细琢并最后完成的作品。看过高密聂家庄泥塑和民间剪纸画之后,人们心里便知道何以如此。民间文艺的魂,早走进了莫言的文学世界,构筑了他的文学王国。这些带有奇思妙想和狂悍之气的高密地域文化,以它千百年非凡的艺术力量,塑造了这位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因此可以说,没有高密地域文化,就不会有作家“莫言”。 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需要通过具有当地特色的语言来实现的.不过,深究起来,这乃是作家整个的气质和灵魂问题。这种气质和灵魂,蔓延到他创作的小说作品当中,就构成了这些作品的一个个关键环节,比如叙述的节奏、语言特点、氛围、人物塑造、色彩旋律,等等。莫言的小说一向长于运用色彩,在聂家庄泥塑和高密剪纸里,这些东西比比皆是。他的语言汪洋恣肆、无法控制,我们看高密剪纸那种粗糙和未完成的任意恣肆,也就一目了然。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我国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以及越南北部。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今人多把“五岭”解释为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五座山的总称。不过,历史上有人认为,五岭并非专指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五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地区属于古代‘五服’之‘荒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恩维说,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岭南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历史上曾长期阻碍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里,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王风未被,春风不度,所以唐杜佑在《通典》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明确指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 唐宋之际,岭南是政府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据统计,两《唐书》所载唐代有名有姓且有具体贬谪地者共211人,其中岭南道就有138人,约占贬谪总人数的65%,此外载有人名无具体地名或有地名无具体人名的岭南谪宦还有200人左右。而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谪宦,仅见于史籍者,即有400多人,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柳宗元《舍弟宗一》诗曰:“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二十年。”在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侯艳看来,“一身去国”是被社会文化主流抛弃和政治追求失败后的无限悲怨,“万死投荒”之“荒”无疑是唐宋文人对于贬所“岭南”的整体印象,此乃地理印象、历史印象与现实印象叠加的产物。 中原文人通常在异化的地理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的感受不大一样,因此岭南带给文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也完全不同。“瘴”是古人对岭南之地描写最多也最具标志性的一个词。何为“瘴”?瘴是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其产生与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 到唐以后,随着贬谪流寓至岭南的文士不断增多,关于“瘴”的描写越来越多。据相关学者统计,《全唐诗》中,“瘴”这个字共出现了288次,其中与岭南相关的超过了200次。“瘴疠”出现30次,“瘴云”出现23次,“瘴烟”出现21次,“瘴雨”出现17次,“瘴海”出现16次……宋之问、刘禹锡、苏轼等人的文作都曾对此做过大量描述,不难看出,“瘴”字在当时已成为流寓文士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 A.咬文嚼字(jué)令人神往(wǎng) 熟能生巧(shú)一蹴而就(còu) B.数见不鲜(shù)锱铢必较(jiào) 举不胜举(shèng)一言难尽(jìn) C.咄咄逼人(duō)轻鸢剪掠(yuān) 清沁肺腑(qìng)醍醐灌顶(tí) D.遥思远怅(chàng)窸窣飘零(xī) 眉眼颦蹙(pín)临渊羡鱼(yuān) 解析:选D。A项,“嚼”应读jiáo,“蹴”应读cù;B项,“数”应读shuò;C项,“沁”应读qì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洗练皎洁协调斩钉接铁自鸣得意 B.摹本流弊词藻叫嚣呐喊包罗万象 C.尺牍纠葛疏郎回肠荡气真知卓见 D.篇辐绵密筹划臭名昭著曲指可数 解析:选B。A项,“接”应为“截”;C项,“郎”应为“朗”,“卓”应为“灼”;D项,“辐”应为“幅”,“曲”应为“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②你如果________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 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________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 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涵义随意教养 B.含意随便教养 C.涵义随便修养 D.含意随意修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解析:选A。B项,成分残缺,应在“全媒体时代”后加上“的 来临”。C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句式杂糅,改为“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历 史的记忆”。D项,递进关系的分句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茶具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两千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______。 __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_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 综合反映。________。________。 ①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的程度 ②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③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酽、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④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2020版高中语文单元检测试卷(一)必修5

单元检测试卷(一)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B卷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质量检测(四)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阅读鉴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从以上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今天,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从现在挖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而正是这种狂迷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3:必修5第2单元检测(1)

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检测(一)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ǐ)草芥.(jiè)泠.然(lǐng)覆.水难收(fù) B险衅.(pàn)日笃.(dǔ)盘桓.(huán)北冥.神功(míng) C希冀.(jì)拔擢.(zhuó)晦朔.(shuò)五尺之僮.(tóng) D万仞.(rèn)舂.粮(chōng)陨.首(yǔn)太子洗.马(x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水.击三千里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 .. ..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则将徙于南冥 ..D海运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 班级:学号:姓名: 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 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 B.行比.一乡(合)海运 ..(海动) 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 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 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D.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 旬有.五日(表存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 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 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奚以.知其然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而后乃今图南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二、翻译句子。(共10小题,共40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配套习题:第一单元检测(B)

第一单元检测(B)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酒馔服侍喝采交头接耳 B.含糊撮合恶梦唉声叹气 C.严峻虔诚委屈成帮搭伙 D.绊倒分辩报歉不假思索 思路解析:A项,“喝采”应为“喝彩”。B项,“恶梦”应为“噩梦”。D项,“报歉”应为“抱歉”。★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前,一名小伙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 ....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 蜂蜇成重伤,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②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连日来,人们纷至沓来 ....,故宫可谓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③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 ....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 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④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理财产品,使资金分流,这对于资 金紧张的银行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 ....。 ⑤省公安厅纪检委工作人员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虎傅翼 ....,私自给黑社会头目办理省公安厅特邀监督员证,性质极其恶劣。 ⑥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 ....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思路解析:①“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此处不合语境。②“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③“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④“釜底抽薪”:抽取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此处望文生义。⑤“为虎傅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⑥“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望文生义。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对夫妇可 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B.学生时代的诸多梦想,最终都会被时光磨蚀成供一套房、买一辆车、养好一个孩子。不管你是否愿意,现实就是如此。 C.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地离开 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D.大量事实证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 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卷,必修5,第2单元检测一

A 迁徙(x ǐ) 草芥(ji è) 泠然(l ǐng ) 覆水难收(f ù) B 险衅(p àn ) 日笃(d ǔ) 盘桓(hu án ) 北冥神功(m íng ) C 希冀(j ì) 拔擢(zhu ó)晦朔(shu ò) 五尺之僮(t óng ) D 万仞(r èn ) 舂粮(ch ōng )陨首(y ǔn ) 太子洗马(x ǐ) A 而后乃今将图南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A 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蟪蛄不知春秋 C 以五百岁为春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皆出于此乎 C 水击三千里 D 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C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奉养无主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必修 5 第二单元检测(一)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 .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此小大之辩也 B 旬有五日而后反 C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D 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 ..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 奚以知其然也 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 33 篇,后人以“内篇” 外 篇”“杂篇”分之。 B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 陈情 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 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 自由。 D 《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11 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 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dī)防怂.(.sǒnɡ)恿怏怏 ..(yànɡ) 气喘吁吁 ..(xū) 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 一惊一咋.(zhā) 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 D.酒馔.(zhuàn) 角隅.(yú)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 B.庇祐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 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 D.洗漱祈祷悸动竟争战战兢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家出修正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所以,要铲除资产阶级思想,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一定觉得可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 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 C.着重注重荒唐荒谬 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 ....,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 不窥园 ...吗? 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心悦诚服 ....,不得不服。 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

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试题 一、基础知识 18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战战兢兢滑稽可笑听信谗言分庭抗礼 B.哀声叹气沽名钓誉噩梦连连推心置腹 C.没精打采通霄做梦安然无恙哄堂大笑 D.立竿见影性情孤癖心神不定周济穷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________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________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以至逐步装B.通知以致逐渐装 C.通告以至逐步包D.通告以致逐渐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感动了无数市民。 B.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 ....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 ....,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让我们深受教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B.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题

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69分) 1.下列画线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轻飏(yáng)壶觞(shāng)出岫(yòu)景翳翳(yì) B.曷不(hé)耘耔(zǐ)登东皋(gāo)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流憩(qì)遐观(xiá)眄庭柯(gài) D.西畴(chóu)盘桓(huán)遑遑(huáng)载欣载奔(zǎi) 2.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鲲鹏(kūn)齐谐(xié)蜩(zhōu)迁徙(xǐ)逋(bū)慢B.冷然(línɡ)舂米(chōnɡ)抟(tuán)晦朔(shuò)祚(zuò)薄C.翱(áo)翔坳(áo)堂仞(rèn)蓬蒿(hāo)期(qī)功D.羊角(jué)夭阏(è)恶(è)乎决起(jué)陨(yǔn)首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涸辙之鲋天高地迥 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穷且益艰青云之志 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钟鸣顶食高朋满座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今是昨非稚子侯门小大之辨茕茕孑立 4.下列各组中“以”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5.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之二虫又何知?童子何知? B.农人告余以春及俨骖騑于上路乐夫天命复奚疑C.怀帝阍而不见彼且奚适也而刘夙婴疾病 D.复驾言兮焉求?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都督阎公之雅望 6.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俨骖騑于上路北冥有鱼而征一国夙遭闵凶 B.云销雨霁旬有五日而后反辩乎荣辱常在床蓐 C.君子见机听臣微志穷发之北千里逢迎 D.俊采星驰小知不及大知零丁孤苦四十有四 7.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闵凶(不幸的事)废离(停止侍奉)沐浴清化(蒙受)B.除臣洗马(解除)表闻(听到)晚有儿息(儿子)C.矜育(怜惜养育)伏惟(俯伏思量)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D.希翼(非分的愿望)夙婴疾病(缠绕)不胜犬马(不能忍受) 8.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朋友) 置杯则胶(粘,着地)行年四岁(经历的年岁) B.矫厉所得(勉强造作)家君作宰(县令) 野马尘埃(游动的雾气)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C.饥冻虽切(急切)彩彻区明(日光、天空) 以久特问(特别)形影相吊(慰问) D.吾生行休(将要结束)北海虽赊(远) 莫之夭阏(阻塞)寻蒙国恩(不久) 9.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保卒余年(死)听臣微志(准许)逮奉圣朝(至,及)日薄西山(迫近)责臣逋慢(逃脱)终鲜兄弟(少) B.人命危浅(危险)茕茕孑立(孤单)门衰祚薄(福分) 举世誉之(称赞)敢竭鄙怀(粗鄙)时则不至(却) C.适百里者(往,到)抢榆枋止(触,碰)行比一乡(合) 志怪者也(记载)知效一官(胜任)恭疏短引(序) D.舸舰弥津(渡口)一介书生(个)时运不齐(有坎坷)命途多舛(乖违)引瓯越(连接)息交绝游(断绝)1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