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与隐身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98 MB
- 文档页数:35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战场军事侦察的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技术化。
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这就促使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现代战争中,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高技术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隐身技术首先应用于航空领域,在本世纪30年代初,随着无线电技术特别是雷达的问世,最早的“隐身”材料也出现了,如荷兰科学家研制的雷达用吸波材料,以及日本人开发的铁氧体材-硅钢片。
二战期间,美国及纳粹德国,开始研制新型吸波材料,并在飞机和舰艇上使用,使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大大缩短。
50年代,为了获取情报而又能隐蔽飞行,美军在侦察飞机上涂上了吸波材料,以减弱电磁波反射强度。
以后,又采用了更先进的隐身吸波涂层,使其防雷达探测性能有很大提高。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还使用了一种采用红外特征减弱措施的武装直升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苏制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命中率。
随着高技术侦察器材的广泛运用,隐身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竞相开展隐形技术的开发研制工作。
到80年代,美国的多种隐身作战飞机开始装备部队,并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了令人瞠目的巨大作用。
隐身技术的出现已使伪装技术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不仅可以由于“隐真”而保存自己,也可以因“示假”而迷惑对方。
一、隐身技术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隐身外形技术外形是目标暴露的主要特征,现代兵器对外表形状处理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防可见光和雷达侦察效果。
目前对武器装备的外形设计是以防雷达侦察为主,兼顾致对付可见光侦察。
(1)反雷达探测隐身外形技术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与雷达探测距离的4次方成正比,它直接决定着雷达的探测能力。
因此,要想缩短雷达的探测距离,防雷达探测的外形设计也必须把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作为武器系统隐身的重要措施。
在外形设计时,避免出现任何边缘、棱角、尖端、缺口等垂直相交的面,将这部位设计成锐缘或弯曲缘,以抑制强天线型反射和谐振反射。
伪装与隐身技术
(教案)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授课人:恽安平
教学时间: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教案提要
教学题目:伪装与隐身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进一步提
高军事高技术对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学
好科技知识献身国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
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方法:战(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引导、问题思考
《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设计。
现代伪装与隐身技术一、 概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战场军事侦察的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技术化。
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这就促使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现代战争中,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高技术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重要组成部分。
1. 什么是伪装与隐身技术伪装技术是为了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军事伪装和隐身技术有很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光学、电学、声学、热学、化学、植物学、仿生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等。
针对高技术侦察的特点,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是为减少目标和背景在光学、热红外、无线电波等方面的反射或辐射能量差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
2. 现代伪装的分类伪装按其在作战中的运用范围,可分为战略伪装、战役伪装和战术伪装。
战场目标的隐身技术属于战术伪装。
按伪装所对付的高技术侦察器材的工作频谱范围,可分为防光学探测伪装、防热红外探测伪装、防雷达侦察伪装和防声测伪装。
目前,各种隐身兵器是以防雷达侦察为主,兼顾到对付可见光侦察。
3. 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发展伪装自古就为兵家所重视。
《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是关于在战争中如何运用伪装的最早论述。
在古代战争中,曾有许多实施伪装的成功战例。
如:我国春秋时期的平阴之战、战国时期的即墨之战。
到了近现代,伪装得到进一步的广泛运用,成为保障军队作战必不可少的战斗措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战中、在朝鲜战争中、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伪装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得到广泛运用,所采用的隐蔽、佯动、设置假目标、施放烟幕和兵器隐身等技术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1216伪装与隐身技术总结伪装与隐身技术(教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授课人:悍安平教学时间:二0—三年十二月教案提要教学题目: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军事高技术对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学好科技知识献身国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二、军事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方法:战(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引导、问题思考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伪装与隐身技术》教学设计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消耗与南联盟损失对比战例教学隐形技术的重要意义少武器装备的目标特征信号,提高生存和突防能力。
伪装自古就为兵家所重视。
《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是关于在战争中如何运用伪装的最早论述。
在古代战争中,曾有许多实施伪装的成功战例。
如三国时期的草船借箭就属烟幕伪装、假LI标伪装的应用。
【案例】在生活中,动物自身的伪装保护现铁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如变色龙为御敌能根据所处环境的颜色随时变成与环境相似的颜色:青蛙身上的颜色分布也很富有伪装作用,后背颜色通常为绿色,有灰色斑纹,X袭击來自上部时,后背的绿色与田间地边的背景融合:而腹部为白色,主要是抵御來自水下的袭击,因为这种情况下,其背景为天空,不易被來袭者发现。
迷彩伪装便应运而生。
(二)军事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1.军事伪装的分类第一种,按照运用的范围来分,军事伪装可以分为战略伪装、战役伪装和战术伪装;战场目标的隐身技术属于战术伪装。
第二种,按伪装所对付的髙技术侦察器材的工作频谱范围分,可分为防光学探测伪装、防热红外探测伪装、防雳达侦察伪装和防声测伪装。
U前,各种隐身兵器是以防雷达侦察为主,兼顾对付红外侦察和可见光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