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与伪装技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73.50 KB
- 文档页数:12
伪装与隐身技术(二)伪装技术主要包括天然、迷彩、植物、人工遮障、烟幕、假目标、灯火与音响等技术。
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防热红外伪装技术、防激光伪装技术、防雷达伪装技术和防毫米波伪装技术;加速发展隐形伪装技术。
伪装措施:防雷达侦察设置防雷达网和防雷达假目标;防光电侦察利用天然伪装和不良天候,人工遮障覆盖,防紫外线、激光涂料涂敷,变形迷彩遮盖,释放烟幕、气溶胶,制造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第三张PPT看图,动物的伪装与隐身凭着我们的肉眼,乍一看很分辨出图中有一只蜥蜴。
动物巧妙的运用自身的颜色长年累月的伪装着,隐身于自然之中。
既迷惑了敌人,也能不动声色的降低猎物的警觉性。
如此完美,一石二鸟的计谋自然也被聪明的人类运用在各个领域。
所以今天我将十分荣幸的浅析下在军事方面伪装与隐身技术是如何的如鱼得水。
第四张PPT军事伪装和隐身技术有很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光学、电学、声学、热学、化学、植物学、仿生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等。
针对高技术侦察的特点,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是为减少目标和背景在光学,热红外、无线电波等方面的反射或辐射能量差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
第六张PPT伪装自古就为兵家所重视。
《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我国古代战争中就有很多的伪装的成功战例。
例如春秋时期就有平阴之战,战国时期的即墨之战。
在飞机出现后,在飞机出现后,随着无线电技术特别是雷达的问世,最早的“隐身”材料也随之出现。
从而以减小雷达截面为主要目标的实用的第一代隐形飞机——F117A“夜鹰”于1975年问世。
有44架夜鹰参加了海湾战争,共出动1271架次,攻击了巴格达95%的重点目标,无疑损失成为引人注目的高技术武器系统。
同时在那个年代由于它机体表面几乎全部涂覆了黑色的雷达吸波材料被称为“黑色喷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