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乌龙茶茶园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含量及其相关性
- 格式:pdf
- 大小:217.12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福建省茶叶“三品”的发展优势摘要借助卫星图谱解析,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在福建省四大茶叶优势片区8个地市茶叶生产基地采集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污染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以黄、红壤为主,偏酸性。
全省适宜发展有机茶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种植、无公害茶叶生产等农业“三品”的基地分别为42.1%、86.9%、92.5%,基地的主要污染元素分别为汞(Hg)、铅(Pb)、镉(Cd)。
从福建省茶叶农业“三品”发展现状来看,有机茶生产基地认证相对滞后,只认证了 1.1%,无公害食品茶叶认证相对较快,已认证了29.3%。
福建省茶叶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可认证面积的44.5%,为进一步提升福建茶叶的竞争优势,应着力加大有机茶认证步伐,以提高茶叶产品的出口份额和创汇水平。
关键词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茶叶“三品”;优势;福建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我国2009年茶叶出口突破30万t关口,实现创汇7.05亿美元。
福建是我国的茶叶大省,生产有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紧压茶等六大类中的前五大类,在福建省流行一种说法:“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福建是茶叶之乡,长久以来形成了四大产茶区,即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优势区,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优势区,以及闽东绿(花)茶优势区和闽中多茶区。
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是红茶中的名品,白芽奇兰、永春佛手又是乌龙茶的新秀。
茶叶能成为福建省支柱农业产业,除其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高山气候之外,其茶园土壤环境质量与茶叶生长的适应性分不开。
因此,分析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对指导福建省茶叶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简称为“三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福建省茶园分布现状根据通过卫星图谱解析与实地考察,明确了福建省茶园分布状况(图1),把福建省地域分成四大片区,即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优势区,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优势区,以及闽东绿(花)茶优势区和闽中多茶区。
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摘要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
介绍了安溪县乌龙茶生产情况,并就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及其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乌龙茶;生态茶园;技术体系发展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茶叶是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福建省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及其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有关生产部门参考。
1安溪县乌龙茶生产情况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其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 000多年。
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就有种茶、品茶的历史,到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
安溪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位居全国产茶县首位,名列全国产茶大县。
目前,安溪县有乌龙茶茶园面积26.7万公顷,分布于安溪县23个乡镇、430个行政村,年产量4.5万吨,涉茶总产值50亿元。
近15年来,福建省安溪县在乌龙茶品牌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方面已经取得可喜进展。
安溪县1995年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乌龙茶之乡”,2000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1年被农业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县”,200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3年获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县”,2004年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1],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其中“安溪乌龙茶生产科技创新示范引导与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专项资金扶持。
1.1安溪县乌龙茶栽培环境安溪县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长,属于宜茶区。
闽东茶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分析
王兴进;陈巧;林丽容;李明晖
【期刊名称】《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卷),期】2013(009)002
【摘要】检测了闽东地区不同茶区茶叶稀土含量,并对不同茶区和不同类型茶叶残留稀土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闽东地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指标(≤2.0 mg·kg-1),福安市和寿宁县茶区四季茶叶稀土含量平均值高于福鼎市、宁德市蕉城区以及柘荣县茶区;不同类型茶叶中,乌龙茶稀土残留量最高,而白茶残留量最低.
【总页数】4页(P115-118)
【作者】王兴进;陈巧;林丽容;李明晖
【作者单位】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闽东茶区土壤、树根、茶叶稀土含量测定及相关性的研究 [J], 陈巧;李明晖;林丽容;徐秀宁
2.2011年闽东茶区春季茶青中稀土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J], 林丽容;王兴进;陈巧
3.闽东茶区茶叶中稀土和重金属残留量的分析 [J], 林丽容
4.闽东茶区春秋季气候与茶叶品质的差异性 [J], 余会康;黄荣锋;黄文霖
5.贵州石阡产茶区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J], 谢再波;周章明;全丽;初光勇;王成虎;张文;徐远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酒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以其豪华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闻名。
一天,酒店发生了一起因客房钥匙丢失引发的纠纷,涉及酒店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法律适用等多个方面。
二、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2021年10月15日,顾客张先生入住该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后,酒店前台为其开具了一张客房钥匙卡。
当晚,张先生在客房内发现钥匙卡不慎丢失。
次日早上,张先生前往前台寻求帮助,希望酒店能够提供备用钥匙卡。
2. 酒店处理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在核实了张先生的身份后,告知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备用钥匙卡。
张先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酒店应该为其提供免费备用钥匙卡,因为钥匙卡丢失并非其本人故意。
3. 纠纷升级张先生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认为酒店的处理方式不合理。
随后,张先生要求酒店赔偿其因此造成的损失,包括住宿费用、交通费用等。
酒店方面则表示,根据酒店规定,客房钥匙卡丢失需支付一定费用,且张先生在入住时已签署了相关协议。
4. 法律咨询张先生在咨询律师后,得知自己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建议张先生收集相关证据,如入住登记表、酒店规定等,并向酒店提出正式的赔偿要求。
三、案件分析1. 客房钥匙卡的法律性质客房钥匙卡是酒店提供给顾客的入住凭证,具有身份识别和财产保护的双重功能。
在法律上,客房钥匙卡属于财产权的一种,顾客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酒店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在本案中,酒店作为服务提供者,有义务确保顾客的住宿安全,包括客房钥匙卡的安全。
3. 赔偿责任的承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张先生客房钥匙卡丢失并非其本人故意,而是由于他人过错,因此酒店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案件结果在律师的协助下,张先生向酒店提出了正式的赔偿要求。
乌龙茶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作者:郑淑琳石玉涛王飞权张渤王涵林立石元值叶乃兴来源:《福建农业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烏龙茶种质资源中矿质元素含量特征,明确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特征矿质元素,筛选出矿质营养高效的种质,为乌龙茶品种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18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18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K>P>S>Mg>Ca>Mn>AI>Fe>Na>Zn>Ba>Cu>B>Ti>Ni>Cr>Co>Se,变异系数在15.75%~69.43%,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7~2.21.Shapiro-Wilk检验表明B、K、Mg、Mn、Na、Nl、P、S、sc、Zn等10种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Al、Ba、Ca、Co、Cr、Cu、Fc、Ti等8种元素含量呈偏态分布。
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
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8种矿质元素综合为5个主成分,代表了18种矿质元素77.40%的信息。
聚类分析将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分为3类。
[结论]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中18种矿质元素的组成存在差异,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特征元素是Mn、Ca、Mg、A1、K、P、S,可分为高P、Zn,低Al、Ca、Mn、Mg类型,高A1、Ca、Mn、Mg、K、S类型和低K、P、s、Zn类型3类。
矿质元素富集能力强、矿质营养高效的5份乌龙茶种质是芝兰香、本山、瑞香、铁观音、黄旦,可作为推广栽培、新品种选育和产品开发的优良亲本材料。
关键词:乌龙茶;种质资源;矿质元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 5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384(2020)02-0150-110 引言(研究意义)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良好的降血糖、抗氧化、抗突变等保健功效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are Earth Quality Safety of Oolong Tea Production Process 作者: 林锻炼
作者机构: [1]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福建安溪362400
出版物刊名: 标准科学
页码: 50-5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土壤 肥料 茶叶 稀土
摘要:稀土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生物链之中。
自从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实施后,规定茶叶中稀土限量为小于等于2mg.kg^-1后,茶叶中稀土含量就受到广泛的关注。
文章从土壤、肥料、茶叶中稀土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简述其研究概况,并建议对现行茶叶中过于严格的稀土限量加以修订。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李亦军;白婷婷;孙威江;张春;黄伙水;吴洪成;林锻炼;陈磊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加工》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我国茶叶稀土超标较严重。
本文主要研究了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茶叶加工过程各工序存在不显著相关的关系。
因此,加工过程对茶叶稀土含量影响不大。
乌龙茶加工过程不是导致茶叶稀土含量高的原因。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李亦军;白婷婷;孙威江;张春;黄伙水;吴洪成;林锻炼;陈磊
【作者单位】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泉州352800;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泉州352800;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泉州352800;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安溪362400;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安溪3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59
【相关文献】
1.葛根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J], 王灼琛;程江华;闫晓明
2.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色差变化研究 [J], 苗爱清;舒爱民;胡海涛;凌彩金;庞式
3.三唑磷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降解的研究 [J], 张华;黄伙水;钟臻安
4.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研究 [J], 苗爱清;舒爱民;伍锡岳;林智;胡海涛;蒋迎
5.番茄酱加工过程中VC含量变化及控制研究 [J], 张彩芳;罗双群;高愿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龙茶对土壤的要求
乌龙茶对土壤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pH值:乌龙茶对土壤的pH值要求在酸性到中性范围,一般在5.5-7.0之间。
过酸性或过碱性的土壤会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2. 疏松透气性:乌龙茶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土壤中,以保证根系的良好
透气性。
过于湿润或密实的土壤会导致根系受阻,影响乌龙茶的生长。
3. 含水量:适宜乌龙茶生长的土壤应该有适当的含水量,既不过湿也
不过干。
过湿的土壤容易造成茶根窒息,而过干则会导致茶根脱水。
4. 肥力:乌龙茶对土壤的肥力要求适中,过于贫瘠或过于肥沃的土壤
都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土壤中适当的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有助于乌
龙茶的生长和发育。
5. 排水性:乌龙茶对土壤的排水能力要求较好,避免因积水导致根系
腐烂。
土壤排水良好可以有效保持根系所需的湿度和氧气供应。
综上所述,针对乌龙茶的生长需求,适宜的土壤应具备适宜的pH值、
疏松透气性,适当的含水量和肥力,以及良好的排水性。
乌龙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口感,历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热捧。
建瓯市作为福建省的乌龙茶重点产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产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建瓯茶区大力推广应用茶叶“五新”技术,促进乌龙茶工艺创新与发展,茶叶品质有了显著的提高,茶农(企)效益创历史新水平。
笔者长期在建瓯茶区基层一线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对乌龙茶毛茶的品质形成与审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兹将探索与实践情况作一归纳。
一、影响初制毛茶品质的因素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加工过程为鲜叶→萎凋→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毛茶。
鲜叶质量、加工过程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初制毛茶品质。
1.鲜叶质量鲜叶质量是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第一要素,良好的鲜叶是制作高品质茶品的基础。
提高鲜叶质量又与茶园管理水平、鲜叶采摘标准分不开。
(1)茶园生态条件和管理水平从生产实际来看,海拔高度600m 以上,昼夜温差大,漫射光较强,云雾天数全年一般在200d 以上,年降雨量1500mm 的区域,鲜叶品质明显好于其他区域;背面向阳的山场鲜叶质量优于其他朝向山场;茶园植被良好,间、套种一定数量的阔叶树种,同时在四周密植防风林网以及当地森林覆盖率高等都能有效提高鲜叶质量;若当年12月至翌年2月间的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降雨量在50mm 以上,对翌年春茶品质影响较大;土壤呈微酸性,腐殖质含量高、矿物质成分多的壤土等都有利于优质鲜叶的生长。
茶园管理水平高、水土保持良好、生态系统较完善、施用有机肥的茶园生产的鲜叶质量更好,一年采2季的茶园较采4~5季的茶园鲜叶质量优。
(2)采摘标准建瓯茶区90%的茶园实现了机械化采摘,促进了采茶效率的提高,但与鲜叶轻拿轻放的要求存在差距,对鲜叶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因此机作者简介:李锦生,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 -mail :xqljs123@ 。
建瓯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因素及审评技艺李锦生建瓯市瓯宁街道农技站,353100摘要:建瓯乌龙茶毛茶品质主要受鲜叶质量、采摘标准、制作技艺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