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气运动规律作业(全国通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6
2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 1.练高考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2018·新课标Ⅲ卷)13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下图为春季T4分))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1(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2)T 8分)(分)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3)预测分))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4(4)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答案】(1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3(2)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3(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的概念、成因、天气变化和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第(2)题中北部那个冷锋的形成解释较难,需要结合第(1)题得出的图示西北部的冷高压作答,即(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
题。
7、6,读图,回答第百帕):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02为北半球某日4图·北京卷)2018(.6.据图推断.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平洋洋面生成台风D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热带太.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7 .小满.冬至A B .立秋DC.夏至6.B7.A 【答案】【解析】:精准分析该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气压中心的形成。
考点定位:【试题点评】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 思路点拨稀疏的地方,风速越小。
单项选择题20xx年1月28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读甲、乙、丙三地昼长周年变化折线图(①②③④⑤表示二分二至日),回答1~3题。
1.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0″N,122°25′0″W)的华侨,收看北京时间晚8时开始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时,当地的区时是( C )A.1月28日4时B.1月27日16时C.1月27日4时D.1月26日16时2.20xx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期间,甲、乙、丙三地昼长对应图中的位置处于( B )A.①②或②③之间B.②③或④⑤之间C.③④或④⑤之间D.①②或③④之间3.有关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C )A.由南向北:甲、乙、丙B.纬度值:乙>丙>甲C.自转线速度:丙>甲>乙D.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丙>乙【解析】第1题,根据经度122°25′0″W可算出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晚16小时;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的日期是1月27日,而且是晚8时即20时,然后减去时差即可得出旧××区时。
选C。
第2题,图中日期位于②或④位置时,甲、乙地昼长为一年中最长或最短,则②或④可能为夏至日或冬至日,晚会现场直播时间在冬至日后1个多月,若②为冬至日,则对应图中②③之间;若④为冬至日,则对应图中④⑤之间。
选B。
第3题,②可能为夏至日或冬至日,若为夏至日,地球上越向北昼越长,则甲最北、乙最南;若为冬至日则相反,A错。
丙地全年昼夜平分,纬度最低(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乙地全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应最小,B错,C对。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D错。
选C。
二十四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主要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20xx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锋面附近,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锋面逆温。
下图示意a、b、c三个锋面自下而上的气温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锋面逆温出现的原因是()。
A.受地面辐射影响,距地表越近,气温越低B.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剧烈C.锋面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D.锋面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锋面的逆温层较厚,对流运动较弱B.b锋面的逆温层气温垂直变化不大C.c锋面出现逆温层D.由地面至三个锋面的下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解析第1题,锋面的下部为冷气团,上部为暖气团,所以在锋区的垂直方向上,气温是随海拔的升高而上升的。
第2题,由图可知,b锋面的逆温层的气温垂直变化不大。
答案 1.C 2.B(2013·新课标Ⅰ,4)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 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下图,完成第3题。
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环境为背景,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
该区域位于45°N 附近,为西风带影响区域,距海仅有180千米,但西部植被覆盖区与东部高原荒漠区紧邻,显示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B(2013·江苏地理,25~26)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4~5题。
(双选)4.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成因。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题号考点中难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1、2、3 4、5、6大气环流7、8常见天气系统14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12 9、10、11、1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2018·山东济宁一模)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
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长。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
图1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
据此回答1~3题:1.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①降温最快②相对湿度大③气温最低④风速较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A.正南B.东南C.正北D.西南3.在冰雾出现时,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A.14时前后、20时前后B.10时前后、15时前后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D.正午前后、日落前后解析:1.B 2.D 3.D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冬季气温很低时,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
所以冰雾形成于相对湿度较大时,且在气温最低的时候,故B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冰雾出现频率在13时~20时比较低,此时间段应是草苫掀开时间,此时太阳主要位于西南方位,为了获得较好的采光条件,日光温室前屋朝向西南效果比较好。
第3题,读图可得日落前后至次日正午前后冰雾出现频率比较高,说明此时间段气温较低,需盖上草苫;正午前后至日落前后冰雾出现频率很低,说明气温较高,应掀起草苫。
(2018·宁夏银川质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
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
②④正确,选C。
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
选B。
(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
完成3~4题。
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 14.7 14.2 14.1 13.6 13.4 12.8 12.3 12.1 12.0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1.浓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下图为广州市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
读图,完成2~3题。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进而削弱了太阳辐射,使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对能见度没有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不会改变。
故选C。
答案:C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B.d>eC.若e为0 ℃,则河流出现凌汛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3.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 线气压值高于c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
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4.下图是2019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晴朗,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成因。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原创)图甲为某区域相关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PQ为锋线,图乙为图甲中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从C到D的气压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2.关于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向和风速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吹东北风,风速较③④两地快B.③④两地均吹偏南风,风速较①②两地慢C.②③两地间风向一致D.③地与②地风向不同,但风速相同解析第1题,同一纬度地区海拔高的地方地球自转线速度快,则据图中自转线速度等值线与山地的位置关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故A、B项错误;根据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可知,该处锋面系统是南侧气团主动向北侧气团移动,即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属于冷锋天气系统,主要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即锋线南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第2题,结合上题判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结合等压线分布信息可知,①②两地风向是偏西风,故A项错误;③④两地吹偏南风,①②两地间气压梯度力比③④两地间大,风力大,故B项正确;②③两地位于锋线两侧,且②地更接近锋线,则两地风向不同,且风速②地大于③地,故C、D项错误。
答案 1.C 2.B读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 D.④地4.图中④地的风( )A.可能发展成为台风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C.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相同5.图中⑤地盛行风挟带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解析第3题,①地气流顺时针辐散,位于北半球,应为高压中心,气压最高。
专题8 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大气圈 1大气的受热过程3、4气压带、风带及影响2、7、8、11 12天气系统5、6、9、10 13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2013·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2.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解析第1题,山腰比山谷开花早,说明山腰温度比山谷高,局部出现逆温现象;从大气对流层整体来看,仍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只是局部出现逆温现象。
第2题,山东丘陵多是一些低山丘陵,对夏季风阻挡作用不明显,地形雨不显著,所以M地也会受到夏季风的影响;M、N两地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相同。
答案 1.D 2.B(2013·浙江宁波质检)下图为32°N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该周最有可能属于( )。
A.1月B.5月C.7月D.11月4.星期二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主要是( )。
A.阴雨天气B.正午太阳高度小C.太阳活动D.地震解析第3题,图示日平均气温基本在0℃~18℃之间,且位于32°N,不可能是1月、7月。
又因为该周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所以最可能是5月。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星期二气温低是因为太阳辐射强度小,而太阳辐射强度小主要是由于天气的原因。
答案 3.B 4.A(2013·浙江乐清市期末)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网络构建][名师点拨]本讲复习过程中,应围绕“大气运动”这一核心,把握以下几点:(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4)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5)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
核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3.气温的分布规律4.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同高度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 (4) 洋流 方法技巧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
原因是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2.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核心考点练2 大气运动与降水(2024·四川资阳一诊)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剧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某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更。
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A.2时前后B.6时前后C.10时前后D.13时前后2.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山风往往强于谷风,推想其缘由是( )①气候干旱②冰川作用③重力作用④昼夜长短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C.西高东低D.东高西低(2024·山东烟台高三期中)湖陆风是发生在较大湖泊四周,风向和风速存在明显日变更的风。
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及其西北侧五个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图2是五个观测站不同季节的风速日变更曲线,其中纵坐标是与简化湖岸线垂直方向上的风速重量,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全日平均值”为全天的平均风速,是认定湖风与陆风的风速标准。
据此完成4~5题。
图1图24.关于该地气象观测站测到的湖风,描述正确的是( )A.湖风为离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B.湖风为向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C.湖风为离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D.湖风为向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5.该湖西北侧湖陆风强度的季节变更表现为( )A.春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弱B.夏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强C.秋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强D.冬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弱(2024·湖北十一校联考)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
南大西洋某海区因热带洋流的侵入形成了海洋锋,海洋锋表面大尺度背景气压凹凸与水温凹凸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样。
由于海洋锋表面大气受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共同影响,海洋锋旁边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浓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下图为广州市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
读图,完成2~3题。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进而削弱了太阳辐射,使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对能见度没有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不会改变。
故选C。
答案:C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b<cB.d>eC.若e为0 ℃,则河流出现凌汛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3.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线气压值高于c 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
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4.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7·某某池州4月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C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D )A.山谷风B.华北季风C.湖陆风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D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D.下倾,不易登山【解析】第1题,当晴朗白天太阳出来后,碎石坡面升温较快,热空气沿坡面上升,大约上升到峰顶的高度附近开始凝结成云,当云高出峰顶时,受到强烈的西风影响,于是“旗云”飘扬在峰顶。
阴雨天、日出前后及晴朗夜间由于气温较低,热空气不会沿坡面上升,因此不会形成“旗云”。
故选C项。
第2题,“旗云”和山谷风、华北季风以及湖陆风的成因相似,都与热力性质有关;盛行西风是位于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与热力原因联系不大。
故选D项。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若“旗云”上掀,表明对流运动强,高空风小,选项A错误。
若“旗云”下倾,表明对流运动弱,风力大,不易登山,选项D正确。
“旗云”飘动的位置与高空风力有关,与太阳辐射无关,选项C错误。
(2017·某某威海第二次模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 hPa温度≥0.0℃和850 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4~6题。
4.“融化层”位于图中( A )A.①B.②C.③D.④5.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B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6.“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 C )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冻雨自然灾害,通过材料分析熟悉冻雨形成条件,联系诗歌内容,可知冻雨造成的危害。
单项选择题下图是20xx年1月15日1400(世界时)欧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受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此时可能出现大雪天气的国家有( C )A.英国、德国、法国B.挪威、瑞典、芬兰C.英国、法国、西班牙D.冰岛、丹麦、乌克兰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B )A.甲地多云,气温将升高B.甲地晴朗,气温将下降C.乙地降雨,受冷锋影响D.乙地降雪,受暖锋影响3.若此时冰岛中部发生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喷到空中,造成部分欧洲国家被迫关闭机场。
除冰岛外,最先关闭机场的国家(地区)会是( A )A.爱尔兰、苏格兰B.挪威、瑞典C.北爱尔兰、挪威D.英格兰、丹麦【解析】第1题,从题干中获取“1月15日”“欧洲部分地区”的信息,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图中有两个气旋、一个反气旋。
气旋的狭长凸出部分为低压槽,会形成锋面。
偏南部气旋的低压槽处的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该锋面穿过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故C项对。
偏北部气旋的低压槽处为暖锋,暖锋过境可能会带来连续性的降雨,该锋面穿过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故B项错。
德国、冰岛、丹麦、乌克兰四国均不在低压槽处,不会出现降水,故A、D项错。
选C项。
第2题,1400时往往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刻,过后气温会下降。
世界时为1400时,甲、乙两地的区时是1500,气温已在下降中,A项错;甲地位于高压脊处,天气晴朗,B项对。
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暖锋过境后气温回升,降雪的可能性较小,故C、D项错。
选B项。
第3题,根据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的原理判断,冰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的风为北风,北风将把火山灰最先吹向爱尔兰岛和大不列颠岛北部,即爱尔兰和苏格兰。
选A项。
据澳洲网20xx年1月报道,澳大利亚某州一群妈妈决定建立第一所森林学校。
在森林学校里,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尽情享受户外活动。
这一想法得到联邦教育部的回应,称该州相关机构将于3月对这一森林学校进行考察以确定其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