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中华医学会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10
股骨头坏死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美国每年有 1 .5 ~2.0 万例的 FHN 患者,其中以( D )岁的患者为主。
A.20-30B.25-50C.30-55D.25 ~552. 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因包括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属于()。
[单选题]A.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B.创伤性股骨头坏死B.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D.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正确答案)3. 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不会增加股骨头坏死的患病风险()。
[单选题]A. 性别、年龄B.抽烟、喝酒C.肥胖D.饮食(正确答案)4.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首选的检查()。
[单选题]A. CT检查B.MRI检查C.X线检查(正确答案)D.体格检查5. X线出现新月征、股骨头坏死塌陷变平,属于()期。
[单选题]A.1期B.2期C.3期(正确答案)D.4期6.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标在于(),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生物髋关节。
[单选题]A. 预防股骨头塌陷(正确答案)B.保留髋关节C.预防疼痛D.骨重建7. 创伤比较少、不用开刀、安全性比较好、疗效比较好的手术治疗是()。
[单选题]A. 保髋手术B. 髋部截骨术C.人工髋关节置换术D.介入治疗(正确答案)8.出院后下床活动要扶双拐在()个月以上,保护髋关节,以利股骨头修复及再建。
[单选题]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正确答案)9.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是()。
[单选题]A.CT检查B.MRI检查(正确答案)C.X线检查D.体格检查10.股骨头坏死塌陷变平合并有髋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属于()期。
[单选题]A.1期B.2期C.3期D.4期(正确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
A.CT检查(正确答案)B.MRI检查(正确答案)C.X线检查(正确答案)D.体格检查2.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诊断要求如下:()A.有 6 个月以上的饮酒史;(正确答案)B.乙醇摄入量 >320 g/周;(正确答案)C.除乙醇外,排除其他危险因素(正确答案)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需满足以下 3 个条件可诊断()。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定义: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诊断标准专家建议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
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 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各诊断方法要点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临床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
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
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
第一章骨折一、锁骨骨折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幼儿更多见。
【概述】按解剖部位分类:①内侧1/3骨折,由直接暴力引起。
可以合并第11前肋骨折;②中1/3骨折;③外侧1/3骨折。
大约80%的锁骨骨折发生在中1/3部位。
外侧1/3锁骨骨折义可分成两型:①无移位:啄锁韧带未断。
②有移位:喙锁韧带已断。
【诊断】1.临床表现(1)典型表现:有明确外伤史,以间接暴力多见。
骨折部位肿胀、淤血、疼痛、患肩及上臂拒绝活动。
(2)查体:骨折部位肿胀、淤血、外观可有凹陷畸形.可触及骨擦感.锁骨有叩痛。
幼儿可根据外伤史;检查时,头倾向患侧.下颏部转向健侧.从撇下托起或提拉上肢出现哭闹或痛苦面容,提示可能有骨折。
2.检查X线片可湿示骨折及移位情况,对疑有喙锁韧带损伤者,可加拍对称持重时的X线片判定,即双手持4kg左右之重物譬垂直状态下拍双肩正位片。
如喙突与锁骨间距加大及骨折端移位程度加剧,则表明喙锁韧带断裂。
【治疗】1.内侧1/3骨折三角巾悬吊上肢4~6周。
2.中1/3骨折(1)儿童无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外层用宽胶布加固,固定:3~4周。
(2)有移位者先行手法复位,然后做“8”字形石膏固定,固定时间为4~6周。
老人、粉碎性骨折应延长固定期,疼痛消失.两上臂高举过头时不痛,并可摸到锁骨内侧亦有动作,说明骨折部位已有连接。
锁骨中1/3骨折不强调解剖复位,即使畸形愈合,亦不影响上肢功能。
多次复位会产生骨不连接。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指征为:①开放性骨折;②有血管神经损伤;③骨不连接;④追求美观或早期活动要求手术治疗等情况。
内固定方法有髓内针固定和接骨板螺丝钉固定。
3.外侧1/3骨折依据骨折线与喙锁韧带的关系可分为3型:I型:骨折在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间,骨折相对稳定,无移位,最为常见。
治疗上可选择三角巾悬吊保护6周左右。
II型:喙锁聊带与锁骨近端分离,骨折中度移位。
因骨折段与喙锁聊带分离,骨折移位小易手法复位,原则上考虑切开复位及内周定治疗。
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2 【诊断】
因髋部骨折/脱位、减压病、放射治疗或并发于多种内外科疾病而导致股骨头主要血循环障碍所致,有时坏死病因不明。
可能与血管侧支循环差、导致微细损伤、劳损或不明原因的梗死、骨髓内压升高有关。
病理表现主要为骨坏死与坏死后的修复。
1.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30~50岁,男性多见,约50%病例为双侧发
病。
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和跛行。
疼痛可为急性剧痛或慢性钝痛。
有的局限于髋部,有的还放射到膝关节。
功能受限最初较轻,以后则逐渐加重。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修订版(2002年版)(1)早期有跛行,髋膝酸痛,僵硬感,活动时痛,休息后好转。
(2)髋部活动受限,最早为旋转受限,以后涉及屈曲、外展和内收,患肢肌肉萎缩。
(3)后期呈屈曲内收畸形。
(4)X线片示骨坏死改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1)主要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髋关节痛,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为主,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且内旋时疼痛加重,有髋部外伤史、应用皮质类固醇史及酗酒史。
②X线改变:a. 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b. 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c. 软骨下骨有透光带(新月征阳性、软骨下骨折)。
X线摄片为双髋后前位(正位)和蛙式位。
③核素骨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④股骨头MRI T1加权像显示带状低信号影(带状类型)或T2加权像显示双线征。
建议同时行Tl及T2加权序列,对可疑病灶可另加T2脂肪抑制或STIR序列。
常规应用冠状位与横断位成像,为更精确估计坏死体积及更清晰显示病灶,可另加矢状位成像。
⑤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坏死。
(2)次要标准①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②核素骨扫描示股骨头内冷区或热区。
③股骨头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伴T1加权像的带状改变。
两个或以上主要标准阳性,即可诊断为0NFH。
一个主要标准阳性或三个次要标准阳性,其中至少包括一个X线片阳性改变,即可诊断为股骨头可能坏死。
(二)疾病分期采用1993年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提出的国际分期标准。
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0期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I期 ECT或MRI确诊,X线片、CT表现正常。
2020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摘要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虽然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骨内循环中断和最终骨组织死亡紧密相关。
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保头治疗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进一步规范ONFH的诊断和治疗,2020版指南在"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2016)"的基础上,对ONFH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The 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制订的股骨头坏死分期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估疗效等方面广泛应用,最新的ARCO分期系统(2019版)也引入指南中。
指南不仅建立了ONFH的基本诊断、治疗和评价体系,还提供了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标准、病理分期、预防和治疗选择(包括中医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等方面的专家意见和标准。
根据不同阶段骨坏死的骨内血供变化,推荐相应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存在ONFH的可能危险因素时,建议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指南为骨坏死提供了简要的分类标准和治疗方案。
明确病因、综合考虑不同阶段股骨头坏死的血运状态、髋关节功能、患者的年龄和职业是诊断和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步骤。
股骨头坏死曾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对任何年龄段、任何病理分期的患者,规范的诊疗方案都非常重要。
"股骨头坏死诊疗专家意见(2007)"、"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专家共识(2012)"和"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16)"的制定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对国内股骨头坏死诊疗的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升以及最优诊疗手段的选择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分期规范化的统一认识与诊疗方法的选择方面仍存在不足。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年份2018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大连市医学会推荐意见:我单位认真阅读了该项目的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真实有效。
该项目揭示了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建立了可靠的激素性骨坏死的动物模型,为骨坏死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了研究平台;原创可视性量化股骨头内血管的解剖学方法,精准构建股骨头内动脉网三维结构,提出股骨头内血管相互吻合、相互代偿新理论,此理论对临床防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理论依据;创建早期ONFH静脉淤滞理论;国内最早应用游离腓骨移植治疗ONFH,并在此基础上创立恢复血运的股骨头修复再造理论,建立多种带血管蒂骨瓣(髂骨、大转子)转移重建股骨头的系列治疗方案,大大提升了股骨头坏死早、中、晚期保头治疗的成功率。
项目团队组织骨坏死基础研究、临床治疗领域的专家,制定了《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规范了中国股骨头坏死的诊治。
项目组对新型生物材料进行了基础研究和研制开发,结合创新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使青壮年股骨头坏死得到有效治疗,对于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治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组累计完成逾万例骨坏死保头治疗,相关技术及术式经全国各大医院开展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迟或避免了因骨坏死而导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社会效益显著。
推荐该项目为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股骨头坏死(ONFH)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药物滥用和过度关节置换现象普遍,导致疗效不佳,致残率极高。
项目针对ONFH发病特点、临床防治等关键问题,经过26年系统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等课题26项,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1) ONFH流行病调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ONFH等髋关节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揭示其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ONFH提供科学依据。
(2) ONFH临床基础研究:原创可视性量化股骨头内血管的解剖学方法,精准构建股骨头内动脉网三维结构,提出股骨头内血管相互吻合、相互代偿新理论,依据此理论,首次重建移位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运,制定重建血运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新策略,避免创伤性ONFH发生。
原创可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为揭示ONFH得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3) ONFH保髋手术策略:针对青壮年不适合过早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研创系列保髋治疗策略。
①创建早期ONFH静脉淤滞理论,对早期ONFH患者行髓芯减压术,疗效确切;结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回植治疗术,有效促进骨修复,疗效确切。
②针对中、晚期ONFH,项目组在国内最早应用游离腓骨移植治疗ONFH。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恢复血运的股骨头修复再造理论,建立多种带血管蒂骨瓣(髂骨、大转子)转移重建股骨头的系列治疗方案,多中心合作回顾总结2190例(2690髋)ONFH患者,髋关节生存率提升至88.9%。
○3据此应用成果形成了ONFH诊疗标准专家共识,创建了ONFH的诊疗体系,牵头制定了中国首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规范ONFH 诊疗,并在全国范围普遍应用。
(4) 新型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研发和转化应用:为了提高青壮年ONFH塌陷患者保髋成功率,经过基础实验设计了钽棒联合带血管蒂治疗ONFH的治疗方案,并自主研发了多孔钽,打破了国外垄断;为保证带血管蒂骨瓣持续有效的固定在骨缺损区域进行供血和加速成骨,原创性将可降解纯镁螺钉应用于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技术治疗ONFH,首次证实纯镁金属的生物安全性和促进成骨特性,推动了纯镁器件在骨科领域的临床转化。
项目组系列研究成果发表的20篇代表性论文影响因子102.388,单篇影响因子最高29.886,SCI他引347次,他引431次,主编专著18部,授权专利20项。
建设国家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
参加国际会议60余次,组织讲座及学习班42次,培养技术骨干7000余人,创新关键技术在全国112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
序号类别国别授权号授权时间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发明人1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 2015 10712170.72016-08-31一种医用多孔钽金属材料赵德伟、王本杰、谢辉、黄诗博、尉晓蔚、王威2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 2015 10712216.52016-08-31一种多孔钽金属空心螺钉及其应用赵德伟、王本杰、谢辉、黄诗博、尉晓蔚、王威3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 2013 10447227.62014-08-06一种医用多孔钽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赵德伟、王本杰、尉晓蔚、谢辉、黄诗博、王威4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 2013 10444808.42014-07-16一种多孔钽棒及其应用赵德伟、王本杰、尉晓蔚、谢辉、黄诗博、王威5 中国发明专利中国ZL 2005 10200073.62007-09-05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药口服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赵德伟6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 2016 20406230.22016-12-21一种骨折固定用多孔钽金属螺钉赵德伟;王本杰;谢辉;刘保一;马志杰;王威7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 2014 20475384.82014-12-10一种全螺纹可降解纯镁螺钉赵德伟,黄诗博,王本杰,秦岭,李扬德8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 2014 20475383.32014-12-10一种前置螺纹可降解纯镁螺钉赵德伟,黄诗博,王本杰,秦岭,李扬德9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 2013 20598825.92014-05-07一种多孔钽棒赵德伟、王本杰、尉晓蔚、谢辉、黄诗博、王威10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ZL 2015 20845079.82016-03-16一种多孔钽金属空心螺钉赵德伟;王本杰;谢辉;黄诗博;尉晓蔚;王威代表性论文目录序号论文名称刊名年,卷(期)及页码影响因子通讯作者(含共同)SCI他引次数他引总次数通讯作者单位是否含国外单位1Implant-derivedmagnesium induceslocal neuronalproduction of CGRPto improvebone-fracturehealing in ratsNatureMedicine2016,22(10):1160-117229.886秦岭,郑玉峰31 38否2Vascularized bonegrafting fixed bybiodegradablemagnesium screw fortreatingosteonecrosis ofthe femoral head.Biomaterials2016,81:84-928.402赵德伟,秦岭10 12否3PhytomoleculeicaritinincorporatedPLGA/TCP scaffoldforsteroid-associatedosteonecrosis:Proof-of-conceptfor prevention ofhip joint collapsein bipedal emus andmechanistic studyin quadrupedalrabbits.Biomaterials2015,59:125-1438.402秦岭17 18否4 Treatment of earlystageosteonecrosis ofthe femoral headwith autologousimplantation ofbonemarrow-derived andBone2012,50(1):325-30.4.14赵德伟75 92否cultured mesenchymal stemcells.5 Will a VascularizedGreater TrochanterGraft Preserve theNecrotic FemoralHead?ClinOrthopRelat Res2010,468(5):1316-243.897赵德伟 5 11否6 Recommendation formodifying currentcytotoxicitytesting standardsfor biodegradablemagnesium-basedmaterials.Actabiomaterials2015,21:237-496.319秦岭27 29否7 In vitro and in vivostudies on a Mg-Srbinary alloy systemdeveloped as a newkind ofbiodegradable metaActabiomaterials2012,8(6):2360-23746.319秦岭,郑玉峰112 133否8 Src siRNA preventscorticosteroid-associatedosteoporosis in arabbit modelBone2016,83:190-1964.14秦岭 1 2否9BiodegradableMagnesium (Mg)Implantation DoesNot Impose RelatedMetabolicDisorders in Ratswith Chronic RenalFailureScientificReports2016,6:26341.4.259秦岭 3 3否10Iliac GraftVascularizationfor Femoral HeadOsteonecrosis.ClinOrthopRelat Res2006,442:171-1792.161赵德伟16 23否11 Treatment of Microsurge2013.3 2.15赵德伟 6 8 否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by using the greater trochanteric bone flap with double vascular pedicles ry 3(8),593-599.612Combinedvascularized iliacand greatertrochantergraftings forreconstruction ofthe osteonecrosisfemoral head withcollapse: Reportsof three cases with20 years follow-up.Microsurgery2012,32(7):546-512.156赵德伟 2 4否13A method toquantify andvisualize femoralhead intraosseousarteries bymicro-CT.Journal ofAnatomy2016,229(2):326-333.2.182赵德伟0 0否14A retrospectiveanalysis of the useof cannulatedcompression screwsand a vascularisediliac bone graft inthe treatment ofdisplaced fractureof the femoral neckin patients aged< 50 yearsBone &JointJournal,2014,96-B(8):10242.948赵德伟 4 6否15Revascularizationof the femoral headby anastomosis ofsuperiorretinacularMicrosurgery2016,36:426-4292.156赵德伟 2 2否vessels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a casereport16 Tantalum coating ofporous carbonscaffoldsupplemented withautologous bonemarrow stromal stemcells for boneregeneration invitro and in vivo.Experimental Biology&Medicine2016,241(6):592-6022.688赵德伟 2 2否17Autologous bone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associated withtantalum rodimplantation andvascularized iliacgrafting for thetreatment ofend-stageosteonecrosis ofthe femoral head.Biomed ResInt2015,2015(3):2405062.476赵德伟 4 12否18 Biofabrication of aPLGA-TCP-basedporous bioactivebone substitutewith sustainedrelease of icaritinJ TissueEng RegenMed2015,9(8):961-972.3.989秦岭 4 4否19The effect ofdeferoxamine onangiogenesis andbone repair insteroid-inducedosteonecrosis ofrabbit femoral headExperimental Biology&Medicine2015,240(2):273-2802.688王坤正8 11否20Prevalence ofNontraumaticOsteonecrosis ofthe Femoral Headand Its AssociatedRisk Factors in theChinesePopulation:Results from aNationallyRepresentativeSurvey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MedicalJournal)2015,128(21):2843-501.064赵德伟18 21否主要完成人情况1.姓名:赵德伟排名:1职称:教授,主任医师行政职务:院长工作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项目整体组织者创新点1:率先揭示股骨头内血供网状特点; 创新点2:首次提出骨坏死静脉淤滞期进行髓芯减压有效的理论,创建了BMSCs体外培养回植治疗早期骨坏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