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08.31 KB
- 文档页数:4
冲击波治疗在骨科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85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冲击波治疗,其中疾病类型有肩周炎、网球肘、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腱鞘炎,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有效率提高。
结论:对于骨科疾病患者,采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具有较好的软组织穿透能力,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冲击波;骨科疾病;疼痛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117-02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性脉冲压强波,是通过空气或是气体进行的传播,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安全性[1]。
我们应在临床上不断的探索治疗骨科的方法与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更多的治疗舒适度,为探究将何种治疗方式应用于此类疾病患者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特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385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385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0例,女性患者180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为(67.98±5.73)岁。
骨科疾病肩周炎100例、网球肘190例、足底筋膜炎50例、跟腱炎25例、腱鞘炎20例。
1.2 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冲击波治疗,德国Ems冲击波疼痛治疗仪每次每个部位2000次,治疗后病变位置敷冰20分钟。
3天内该位置禁止使用热疗。
一个星期内,尽量减少运动量。
一个星期治疗一次。
一个疗程3~5次。
根据每位患者的疼痛部位不同,选择软组织较厚的部位进入治疗。
应用冲击波治疗时,采取弹道原理,治疗疼痛时,应用冲击波治疗可改善刺激点所影响区域的功能障碍,将代谢产物分解,阻止疼痛感向心传导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激痛点的选择需要临床医生来确定,对于一些更深的组织,也可应用冲击波来定位。
【1C+】第六代高能聚焦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自20世纪90年代初文献报道应用体外冲击波技术促进骨折愈合以来,国内外有关该技术治疗骨肌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并已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及完善,该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
由于该疗法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已在骨肌疾病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
进行冲击波治疗时,关键是将适宜的能量作用于准确的部位。
采用适宜的能量和选择准确的部位直接决定疾病的治疗效果。
能量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而能量过高则产生不良反应。
按照冲击波波源传递方式可划分:聚焦式冲击波、水平聚焦式冲击波多用于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股骨头坏死等成骨障碍性疾病和位置较深的骨软骨损伤性疾病;发散式冲击波多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浅表的骨及软骨损伤疾病及缓解肌肉痉挛;平波式冲击波多用于治疗位置表浅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伤口溃疡及瘢痕等。
第六代高聚能体外冲击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疾病治疗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在精准的基础上微创及无创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冲击波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根据国际冲击波协会最新资料,目前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骨科疾病的冲击波设备以发展至第六代。
智能无创、打破传统第六代高聚能冲击波技术是目前国际冲击波治疗最新应用于临床的诊疗技术,主要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无创保髋治疗,具有精度高、创伤小、时间短等优势。
相对于传统外科治疗第六代高能聚焦冲击波可以通过智能分析精准定位坏死灶,通过无创等非侵入性方式进行治疗,同时突破传统外科治疗的瓶颈,操作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风险低、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费用相对低廉,是一种更科学、更安全的技术,被业内专家形象的称为“不流血的手术刀”。
精准定位、直击病灶第六代高能聚焦冲击波能在可视条件下精准定位到坏死灶,运用产生高能聚集声波能量靶向“打碎”硬化骨,诱导血管介入到病灶内形成毛细血管网。
体外冲击波疗法-骨科治疗的新思路简介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最早是从泌尿外科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发展而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方式。
时至今日,ESWT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不连、股骨头坏死、膝骨关节炎、足底筋膜炎、肱骨外上髁炎等骨肌系统疾病。
物理学机制冲击波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声波,具有峰值压力高、周期短、波频广等特点。
传统冲击波分为液电式、压电式、电磁式,统称为聚焦式冲击波(focu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f ESW),f ESW波峰压力大,可达100 MPa,而单个波周期不足1μs;近年来另一种冲击波设备也被生产并投入使用,称之为发散式冲击波(radial extrac orporeal shock wave, rESW),与f ESW相比,r ESW波峰压力较小(<1 MPa),单个波周期较长(>1000μs)。
f ESW和rESW均具有以下特性:物理特性(机械压力、空化效应)、化学特性(自由基扩散效应)及生物学特性(增加生物膜通透)。
图1 体外冲击波各种类型模式图生物学机制体外冲击波在作用于骨不连断端时可以在局部产生微骨折,刺激机体启动相关损伤修复程序,进而促进自身骨骼再生。
使细胞骨架附件被激活,这导致细胞核释放出mRNA。
随后是细胞器官的激活,如线粒体和内质网以及细胞囊泡,它们释放出骨折愈合过程中所需要蛋白质:如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
ESWT已被证明可以激活几种基因,如TGF-b1、BMP-2、BMP-3、BMP-4及BMP-7,这些基因与骨形成有关,以及显著上调人类成骨细胞样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骨钙蛋白和TGF-1的表达,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随后的骨基质产生。
体外冲击波的临床应适应症及优势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利用高能量压力波作用于人体组织来产生生物效应,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体外冲击波的临床应适应症及其优势。
一、临床应适应症1.骨科疾病:体外冲击波在骨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骨刺、跟腱炎、肌腱炎、滑膜炎、骨不连、骨间隔性坏死、股骨头坏死等疾病都可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尤其对于顽固性骨刺和难以治愈的跟腱炎患者,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泌尿系统疾病:体外冲击波在泌尿科的草根性疾病中也有广泛应用。
比如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病症,都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3.硬化性疾病:体外冲击波对于一些硬化性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例如,冠心病、动脉硬化、勃起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疾病,都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起到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4.皮肤病和创伤修复:体外冲击波在皮肤病和创伤修复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例如,对于瘢痕疙瘩、皮肤纹路的改善、术后伤口愈合慢等问题,体外冲击波在激活组织修复机能、促进胶原增生和结缔组织再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优势1.非侵入性: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注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创伤,减少了术后的恢复时间。
2.无痛及安全: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中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且治疗过程较为安全。
患者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者无麻醉治疗,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
3.疗效显著: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尤其对一些顽固性疾病,如难愈性骨刺、慢性前列腺炎等,在其他疗法无效的情况下,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4.应用范围广:体外冲击波不仅可以应用于骨科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泌尿科、心血管科、皮肤科等领域的治疗。
适应症范围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治疗需求。
股骨头坏死专栏《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院内杂志(电子版)》2015年第6卷第1期专栏组稿专家——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骨科专家 侯洪涛侯洪涛,男,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骨科专家,从医30多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特色临床医学杂志编委,出身医学世家、祖孙三代人均受不同年的高等医学教育,秉承传统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股骨头坏死患者解除病痛,使其重返工作、社会。
对骨病的治疗有着很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中华中医学会会员,《临床特色医学》杂志首届编委,《河北中医杂志》特约编委,参与我国《千家妙方》、《中外名医》、《盛世中华》、《中国临床医药》医书的编写工作,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
“我本人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骨科医学工作者,对宏观医学相比微不足道,承家训及个人愿望,只想为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较大的努力,为祖国医学的发展略显微博之力。
”——侯洪涛冲击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侯洪涛,曹志光(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骨科中心关节四肢外科,北京100009)【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冲击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通过在pubmed上检索关键词“shock wave”与相应的专科名词,如“骨科学(Orthopedics)”、“心血管病学(Cardiology)”,得到相应的文献,去掉与冲击波关联不大、年代久远、内容重复的文献,共得到40篇文献。
通过对这些文献分类、整理,发现近年来对冲击波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再生医学、骨科学、心血管病学上,报道较多的是冲击波能够通过调节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局部缺血状态,从而促进组织再生,缓解疼痛,这在冲击波治疗骨肌系统疾病、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心肌缺血的相关报道中均有涉及。
冲击波具有无创、安全、廉价、易行的优点,再加上较好的治疗效果,相信冲击波在医学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冲击波;医学冲击波应用于医学已有30余年的历史,最先应用于治疗尿路结石,后来逐渐开始应用于治疗骨肌系统疾病、溃疡皮肤愈合、心肌缺血、胆囊及胰腺结石,近年来,人们又尝试把冲击波应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1,2]、卒中和脑瘫引起的肌肉痉挛,甚至还有人尝试用冲击波治疗肿瘤[5]。
这从侧面反映出冲击波疗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否则它不会得到发展壮大。
冲击波之所以有这种的效果,击波特殊的性质及作用效果。
界面处产生压应力(结石前界面)和拉应力(结石后界面),使结石从表面逐渐剥脱。
另外一个“空化效应”,即冲击波波谷的负压在水中(或液体中)可以产生拉力,从而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聚集在结石表面,当气泡破裂时能量就被释放出来,使结石破碎。
1冲击波的物理学特性及生物学效应1.1冲击波的物理学特性冲击波是一种兼具声、光、力学特性的声波,它的特性在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高达500bar的高峰压,而且周期短(10ms),频谱广(16~2×108 Hz)。
按照冲击波产生的方式可以将冲击波波源分为液电式、电磁式、压电式,按照是否聚焦可分为聚焦式、非聚焦式。
常用的评价的指标有压力分布、能流密度、总能量等。
2.1.2冲击波碎石(ESWL)的临床应用ESWL技术使尿路结石的治疗在过去的3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体外冲击波碎石伴随输尿管镜和经皮技术的进步已经逐渐取代开放式外科手术,研究者正在1.2冲击波的生物学效应当冲击波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当冲击波作用于缺血心肌组织时,会增加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上调编辑血管生长因子的mRNA数量,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密度,改善微循环,缓解心肌缺血状态[6]。
当冲击波作用于肌肉和纤维组织时,能促进血管生<A href="/">北京骨科医院</A>长及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包括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缺血状态,最终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7]。
当冲击波作用于溃疡创面时,会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其机制也是改善缺血状态。
通过增加eNOS的分泌,促进VEGF 的分泌,最终能起到促进软组织愈合的作用。
当eNOS基因被敲除后,冲击波的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将不再出现,这表明冲击波是通过上调NO的表达来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8]。
同样,冲击波能够加快烧伤伤口的愈合速度,同时还能增加烧伤区域血管化和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聚集,促进代谢[9]。
也有研究者证明冲击波能够促进损伤神经细胞轴突努力使ESWL可以更高效,安全,结果更加优化[12]。
既然冲击波能够治疗尿路结石,毫无疑问它也能治疗胰腺或胆囊结石。
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经过中期(24~60个月)和长期随访(>60个月),发现冲击波碎石治疗特发性钙化性胰腺炎胆管结石后,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13]。
另外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ESWL 可以使84%的患者避免手术,50%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85%的患者疼痛部分缓解,对戒烟的患者,预后更好[14]。
2.2在骨科的应用当冲击波作用于结石时,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把体内不该有的物质分解掉,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
当冲击波作用于其他组织时,它就不单单起分解作用了,更多的是“重建”,或者是激发机体的重建程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时冲击波更像催化剂,加速机体内某些生物化学反应,促进机体的损伤再修复。
利用冲击波治疗骨肌系统疾病利用的就是这一原理。
2.2.1冲击波治疗肌腱末端病一般认为,冲击波对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钙化性肌腱炎、跟再生,从而促进神经损伤愈合[10]。
当冲击波作用于骨组织时,于骨的表面释放机械能,在骨的顶端产生微骨折,并触发骨折愈合机制,从而促进骨折腱炎及髌腱炎有60%~90%的有效率[15]。
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侧髁或内侧髁炎时和注射类固醇激素具愈合[11]。
概括来说,冲击波作用于机体时,会促有相似的效果,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却很少[16]。
冲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骨形成,从而使其在泌尿外科、消化科、骨科、皮烧伤整形科、心内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击波在治疗足底筋膜炎时能够明显的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并且具有剂量累积效应,能够成为一种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17,18]。
冲2冲击波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击波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2.1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并被证明能够缓解疼痛,增加肌肉力量,减少钙2.1.1冲击波碎石的机制冲击波对结石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机体组织和结石两者声阻抗不同,在[19]化面积。
冲击波对髌腱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73.5%[20]。
2.2.2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冲击波●骨科专栏●31[31]。
在状,生活质量及运动中对缺血的耐受能力具有成骨作用[21],因此被用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另外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体外冲击波能够缓解及不愈合。
其机制可能有3个:①冲击波能促进间心绞痛,改善难治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心肌功能[32]。
2.4在烧伤整形科的应用冲击波能促进溃疡皮肤愈合,在一项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中,研究充质干细胞增加表达成骨基因,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22],同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破坏[23]。
②冲击波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者发现ESWT对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不愈合具有治疗效果[33]。
在动物实验中,体外冲击波联合骨和细胞外因子(Wnt)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有关,同时促进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VE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的表达,这些能促进骨形成。
③在冲击波可产生“微骨折”,达到促进骨形成的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在治疗严重肢体缺血坏死方面具有优势[34]。
冲击波还有助于加快烧伤皮肤的愈合速度,一项前瞻性随机Ⅱ期临床试验表明,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能够加速上皮细目的[11]。
在临床上,冲击波用于治疗胫骨、跖骨、胞再生[35]。
即使对严重烧伤患者,ESWT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6]。
它能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流灌注,股骨等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总体有效率约为76%[24,26],并且肥厚性骨不连比萎缩性骨不连更刺激生长因子释放,降低炎性反应,加快伤口愈合有效。
速度。
还有报称ESWT 有助于烧伤后瘢痕的治2.2.3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一项8~9年的长期临床随访中,冲击波比钻孔减压及植骨具有[37]疗。
同时,通过早期上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及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降低炎性反应,ESWT能够降低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皮瓣存活概更好的效果[28],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率[38]。
即使术前使用ESWT,也能对预防皮瓣坏死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39]。
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它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明,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性。
还有研究者用冲击波治疗ARCO分期Ⅰ、Ⅱ患者,发现它2.5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冲击波在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等方面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一些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体外冲击波能够提高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愈合速度,提高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质量[1],在另外的试验中,研究者发现体外冲击波能够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并且具有时间效应[2]。
还有研究发现体外冲击波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治疗作用,能够延缓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进展并能缓解疼痛[29]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机制是,一方面促进成骨,改善软骨下骨的稳定状态,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另一方面是启动机体的自我修复程序,这从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冲击波治疗后血清中NO水平、VEGF、骨生成细胞因子等水平得到改善可以。
说明[27]。
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发现,口服V型磷酸二酯酶2.3在心内科的应用慢性顽固性心绞痛一直缺乏好的3思考与展望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冲击波具有物理机械作用、组织粘连松解作用、扩张血管作用、神经末梢封闭及镇痛作用、组织损伤修复作用、炎症及感染控制作用、肿瘤靶向治疗作用,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冲击波在医学领域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冲击波在医学中的发展趋势是更加专业心室重建[30]。
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冲击波能够明显改善顽固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
3思考与展望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冲击波具有物理机械作用、组织粘连松解作用、扩张血管作用、神经末梢封闭及镇痛作用、组织损伤修复作用、炎症及感染控制作用、肿瘤靶向治疗作用,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冲击波在医学领域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冲击波在医学中的发展趋势是更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