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53.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用:一块木板,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放大镜、砂纸、线绳、VCD光盘、橡皮泥、水槽。
2、小组:每组记录纸1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感知神奇的摩擦力1、老师借学生两本科学书,相互一页一页交叉2、你们能把这两本科学书分开吗?3、请学生上来试试4、为什么会拉不开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学生说说道理-引出课题(摩擦力))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学生举例6、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点摩擦力吗?学生尝试(用手、书本、笔盒、脚、身体:用手擦桌子、脸等) 7、在制造摩擦力的观察中,你说说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主要讲摩擦力发生的条件:静止的物体没有摩擦力,当物体运动或将要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且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能产生热等)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二、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教师演示:一块木板一端放上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试验后再定)2、猜一猜:把木板一端抬高,那块物体先滑下来?学生猜测3、教师演示抬高一端,不掉下来时,问:这时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吗?(有)继续抬高,观察哪样先滑下来。
4、为什么它们滑下来有快慢说明什么?学生说出理由(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大小)你们认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看法:(如: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物体的轻重、运动速度速度、用力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等)5、谁能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提出建议:实验)三、实验验证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每组选择一个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成立。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册第七章《力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摩擦力”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探索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压力等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板、小车、木块、毛巾、砝码、计时器等。
2. 学具:纸张、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幼儿上台,进行滑板比赛,观察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 探索摩擦力的大小:a. 演示实验:改变物体表面光滑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b.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4.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 讲解:介绍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b.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让幼儿理解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c.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摩擦力2. 内容:a. 摩擦力的概念b.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压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b.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2. 答案:a.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b. 示例:在桌子上放置一个木块,分别用毛巾和光滑的纸摩擦木块底部,观察木块在桌子上的运动情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活动让幼儿通过“猜一猜、试一试、玩一玩、比一比”,发现摩擦力这一科学现象,通过探索实验知道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并能迁移经验,回忆起生活中运用到的摩擦力现象。
完整教案见下方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幼儿园优秀公开课和教案课件,请关注我,长期更新公开课比赛多媒体ppt、节日ppt素材、幼儿园五大领域PPT课件等,让您工作更轻松,欢迎收藏我们!一、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间相互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能与同伴合作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材质对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3.体验探究摩擦力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物体间相互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难点:能与同伴合作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材质对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三、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两种不同表面的“斜坡滑梯”。
2.粘有狐狸的木块16 块。
3.普通木块、粘有光滑即时贴的木块、粘有砂纸的木块、粘有皮筋的木块总共16 块。
4.光滑斜坡与草地粗糙斜坡玩具4 组、光滑斜坡玩具4 组。
5.记录表、活动课件。
经验准备:1.活动前教师可让幼儿体验摩擦力现象,如:尝试在草场地面上推小木箱,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小木箱更好推?(可放进小推车里)初步感受摩擦力产生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受,初步了解身边与其相同现象的事物。
2.幼儿有用各种符号记录来表达自己想法的经历,会用符号以及数字等方式进行记录。
3.家长在家中与幼儿通过观看新闻等方式对中国的科学技术有所关注和了解。
四、活动过程:1.出示《母鸡萝丝去散步》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引出科学实验。
(1)出示母鸡萝丝和狐狸路过稻草堆、路过池塘的故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萝丝是一只非常聪明的母鸡,它总能用巧妙的方法保护自己,今天母鸡萝丝又出来散步了,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2)出示母鸡萝丝和狐狸越过栅栏的故事图片。
提问:狐狸跳进了山坡上的小车里,你们猜,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实验:小狐狸滑斜坡,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滑道摩擦力是不同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进行简单的摩擦实验。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第一节课:摩擦力是什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孩子对摩擦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向孩子们提问: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有什么作用?–介绍不同材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2.第二节课:摩擦力实验–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毛毯、抹布、瓷器、玻璃等,让孩子们进行实验。
–发现物品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探讨摩擦力不同的原因。
–让孩子们探讨如何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3.第三节课:摩擦力的运用–可以在孩子们的生活场景中找到摩擦力的应用,比如,为什么用肥皂能够洗去污渍?–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肥皂与污渍之间的摩擦力作用。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孩子们问问题和探索问题,来让他们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实验。
2.讨论式教学法:让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物品之间的不同的摩擦力大小和摩擦力的原因。
提前准备:1.准备物品:毛毯、抹布、瓷器、玻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
2.准备实验桌和实验器材:平坦安全的桌面、实验尺、小车、滑板、塑料袋等实验器材。
3.准备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孩子们了解摩擦力提供多种资料。
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大班幼儿摩擦力的课程教学。
我认为教学效果不错,孩子们能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够简单进行摩擦实验,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1.实验器材准备不足:实验尺等相关器材不足,影响了课堂实践效果。
2.孩子们的注意力难以保持:本次课程时间较长,孩子们存在一定的疲劳和注意力难以保持。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更加努力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实施细节的准备,提高孩子们对课程的参与度。
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篇一」活动意图:5—6岁的孩子已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并感兴趣,摸一摸、玩一玩是他们最渴望做的事情,学前后期的幼儿对周围生活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的态度,科学积极倡导让幼儿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就是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想象创造等,了解摩擦力特征,激发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发现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1、理解摩擦力。
2、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3个,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鞋底特写图片。
两双鞋底有什么不同?换穿可以吗?为什么?二、第一次实验,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实验。
2、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
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3、四人一组进行。
4、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有什么不一样?(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有不同的结果?出示课件二,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四、讨论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如果会怎样?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为什么要垫防滑垫?(增加摩擦力,防滑)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活动延伸: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活动反思:活动中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实现STS教育。
【教学准备】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木板、砂纸、儿童自行车。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摩擦力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试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试验技能和探究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同学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试验态度,熬炼思维力量、抽象力量,运用物理学问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计算式。
(2)难点:试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观看法、试验法、争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展现几个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车急刹车、冰壶运动等。
通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现象,引导同学思索,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导出新课。
环节二:科学探究问题1:滑动摩擦力什么状况下才会消失?结合前面学的静摩擦力条件进行争论。
同学争论:需要有压力、粗糙的接触面以及相对运动。
问题2:为什么冰壶、火车、孩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呢?试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速度有关,与质量有关,与粗糙程度有关等等。
2.设计试验: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可通过加减砝码转变压力,转变拉动速度,更换接触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
弹簧秤示数便是滑动摩擦力示数,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3.进行试验:6人一组进行试验,留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老师巡察。
4.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沟通争论:共享试验中的数据和试验细节,误差处理等;争论掌握变量法的留意事项,即掌握无关变量相同,只转变探究的'物理量等;试验平安问题、爱护器材问题等等。
6.总结:结合试验结论和教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问题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推断呢?结合示例分析并争论。
示例:木块在地面上滑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并带动木板一起滑动。
同学争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方向有时并不是运动方向。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精选10篇摩擦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教学过程】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题:运动与摩擦力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2、学生交流、讨论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记录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篇二第4、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思想】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引出生活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教材分析】教材出处: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提升学习效果的趣味性实验——神奇摩擦力大班教案。
我们可以采用先锋产品——摩擦防护手套(材质:丝网)来进行这个实验。
准备好细轮子,然后将给定的重物放在轮子上,丝秆套(注:这里学生加入丝秆与轮子)在轮子上建立,使之能够平稳滑动。
接下来,我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准备相同数量的重物。
我们可以将学生组成小团队,然后让他们进行轮子和之间摩擦力的实验。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建立实验场地,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相同的计时器。
然后开始实验。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队长,并把重物放在轮子上。
随后,每个小组依次为每个重物测量摩擦力,然后记录下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实验的精髓就在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算每个物体的摩擦力,这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这个实验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摩擦力,并体会到这个物理定律的重要性。
这个实验并不要花费太多的成本,但它却能够让学生从中乐趣万分。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这将激励他们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说带入物质保护和环保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认为这个“神奇摩擦力大班教案”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不少的欣喜和乐趣,并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物理学习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思考推木箱为什么费力?
什么是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
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是不是能产生摩擦力?
小孩推箱而推不动,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
1.定义: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练习1】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摩擦力的是(
)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
3.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区别:
木块运动方向向上,但它相对于皮带有下滑的趋势,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却是向下的,所以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二、滑动摩擦力
1.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⑴两物体间接触且有压力
⑵接触面不光滑
⑶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5.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⑴增大: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压力
⑵减小:使接触面更光滑、减小压力、以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气垫船、磁
悬浮、加润滑油等)
三、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2.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观看杜老师的演示实验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课堂练习
【例1】
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
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
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
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
【例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例3】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
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
【例4】
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例5】
用手握住重5N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例6】
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
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若减小水平压力。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7】
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
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
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8】
某同学用手把5N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__。
当人手对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9】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
如果拉力增大到6N时,木块将做_____运动,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___N。
【例10】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分别用10N的拉力F甲、F乙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
【例11】
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
现在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1.下列实例中,通过改变压力来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是( )
A.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
B.运动鞋底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拉二胡时使弓弦压紧琴弦
D.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
2.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使火柴头的温度上升而燃烧
B.利用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把货物送到高处
C.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使摩擦大大增加
D.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航行时阻力大大减小
3.用50N的力把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当物体沿墙面匀速下降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
A.50N B.30N C.20N D.80N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 )
A.当t=2s时,物体保持静止B.只有当t=4s时,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4N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