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图形格式表现数据

用图形格式表现数据

用图形格式表现数据
用图形格式表现数据

用图形格式表现数据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用图形格式表现数据》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输入和编辑、数据的处理之后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图表的建立和图表的编辑两部分。本课是EXCEL中的关于数据图表的内容,图表功能是EXCEL中的最常用、最重要的功能,它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A、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B、图表的特点分析及应用范围

C、图表修饰的方法

(2)教学难点:

A、图表类型的选择

B、图表选项的设置

C、数据源的选取与修改

D、数据源和图表的关系

E、几种常用图表的适用范围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经过前面两堂课的学习,对EXCEL操作已经

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是这种纯文字、数

字的格调让他们感觉不再新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他们能够运用EXCEL中的“图表”来处理数据,因此他们在学习这堂课的时候,学习兴趣应该会很高,效果也会

很好。但是在这堂课中可能会存在以下一些难点:有些同学可能不能正确选择创建

图表的数据源;对数据图表不能选择正确的样式。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工作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

⑵掌握图表建立的方法,能生成合适的图表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⑶掌握图表的修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演示操作过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⑵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地显示数据,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

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

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⑶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⑵通过学生练习中优秀作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

学生审美能力。

⑶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及方法:

考虑到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下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老师的问题引导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继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同学间的讨论、教师的帮助后解决问题,最终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课堂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演示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广播教学系统、教师制作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设定任务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上机实践,以学生练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扬个性,敢于创新,通过课堂中作品的展示,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示范教案(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教科书结合实例展示了频率分布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对于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重点放在比较它们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适用场合上,使学生能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人通过混用这些(描述平均位置的)统计术语进行误导.另一方面,教科书通过思考栏目让学生注意到,直接通过样本计算所得到的中位数与通过频率直方图估计得到的中位数不同.在得到这个结论后,教师可以举一反三,使学生思考对于众数和平均数,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进一步,可以解释对总体众数、总体中位数和总体平均数的两种不同估计方法的特点.在知道样本数据的具体数值时,通常通过样本计算中位数、平均值和众数,并用它们估计总体的中位数、均值和众数.但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是整理过的数据,比如在媒体中见到的频数表或频率表,用教科书中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总体的中位数、均值和众数的估计. 教科书通过几个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描述平均位置的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描述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通过对如何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使学生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科书通过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样本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阅读与思考栏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布的数字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 1.能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能用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并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领悟“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辨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对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据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体会样本数字特征具有随机性. 教学难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导入新课 思路1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得更稳定些吗?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

数学:《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

1.6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辨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思考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甲运动员:7,8,6,8,6,5,8,10,7,4;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的更稳定些吗?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板出课题)。(二)、探究新知 <一>、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探究〗:P62(1)怎样将各个样本数据汇总为一个数值,并使它成为样本数据的“中心点”?(2)能否用一个数值来描写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一些统计知识,思考后展开讨论)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各种数字特征,应当说,这些数字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样本数据的特征信息。例如前面一节在调查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问题中,从这些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2.25t(最高的矩形的中点)(图略见课本第62页)它告诉我们,该市的月均用水量为2. 25t的居民数比月均用水量为其他值的居民数多,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多多少。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教学设计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 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图表化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本节课在初一下学期开设,上课时近母亲节,因此采用感恩母亲这一主题贯串整个教学中.根据本课的特点,主要以任务探究学习的方式贯穿整节课。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之间的互评、点评将本节推向高潮,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很强,鉴于此本节课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三、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是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2章第6节的内容,它是对前面学习中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后的一种主观呈现、凸显数据中隐含的信息。那么内容的明了、版面形式的感染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只是简单地学会做图表就行了。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怎样充分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对信息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这也是为高中学习表格数据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打下基础。 (二)本节主要内容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输入和编辑、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选择图表类型、创建图表和美化图表三部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出常用图标的类型和优势 2.能根据表达的数据确定图表类型 3.能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4.能根据表达的信息修改美化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了解各种类型图表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 2.能根据需求在创建图表的过程中修改图表选项 3.能根据表达的数据意义去美化图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应用图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2.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增进学生与母亲的感情。 五、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 单元检测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单元检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已知样本的数据如下:,,,,,,,,样本的数据恰好是样本数据每个都加,则,两个样本的下列统计量对应相同的是() A.平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众数 2 . 郑州某中学在备考2018河南中考体育的过程中抽取该校九年级20名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便知道下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绩如下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5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2.25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0.072 5 3 . 在一次爱心义卖活动中,某中学九年级6个班捐献的义卖金额(单位:元)分别为800、820、930、860、820、850,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820,850B.820,930C.930,835D.820,835 4 . 已知一组数据6、2、4、、5,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A.1B.2C.3D.4 5 . 小明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最近30天的运动步数,并将记录结果制作成了如下统计表: 步数/万步 1.1 1.2 1.3 1.4 1.5 天数395a b

小明这30天平均每天走1.3万步,在每天所走的步数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3,1.3B.1.4,1.3C.1.4,1.4D.1.3,1.4 6 . 在对某社会机构的调查中收集到以下数据,你认为最能够反映该机构年龄特征的统计量是() 年龄13141525283035其他 人数30533171220923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标准差 7 . 如果一组数据a1,2,a3,,an,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a1,2a2,,2an的方差是() A.2B.4C.8D.16 8 .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值可以是() A.B.C.D. 9 . 在汶上县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歌咏比赛中,我校选手的得分情况如下:,, ,,,,.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94,94B.95,95C.94,95D.95,94 10 . 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则这个图形必定是() A.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B.形状大小均相同 C.大小相同,但形状不同D.形状大小均不相同 二、填空题 11 . 如果样本方差s2=[(x1-2)2+(x2-2)2+(x3-2)2+(x4-2)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样本容量为________.

数据可视化展现

数据可视化展现 A·前言 如何从数据中获取重要的信息或者是可用的信息一直是大部分数据工作人员的一个问题,然而如何从数据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又是一门科学,一般的数据展示有表格和图表展示,然而表格展示数据也有它的优点,就是能将大量丰富的信息放在一张表中,缺点也是又信息过于大量,无法让看表格的人一下子就能找出他们可用的信息,也无法掌握数据走向和趋势。图表展示传统中又有柱形图,散点图,折线图,饼图,堆积图,热力图等,这些图形如何选择,如何在这些图形中加入自己想要表达信息的元素,也是各个不相同的。 B .1散点图 散点图,就是用点再坐标上表示数据,坐标系又分笛卡尔坐标(一般的X和Y 坐标),和极坐标等,大部分的散点图都是笛卡尔坐标来展示数据,比较直观的表达数据信息,但是有时候表达了数据信息并没有表达了自己的信息,如下 这是一个R软件的内置数据diamonds所做出来的图,,这个数据收集了历年卖出去钻石的信息,横轴表示的钻石的克拉数,纵轴表示钻石的数量,我们可以从图中得出得出0.4克拉的钻石是出现最多的,在0.4到1之间的克拉钻石数量高于其他克拉数,如果我们还想从这幅图中得到一些其他的信息呢?在这幅图上,如果我们想探究这个数量有没有和数量该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幅图加上另外一个密度变量进去代表点的大小。

可以代表颜色,不过颜色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非连续变量才能看出效果,连续变量反而容易出现颜色梯度不大,不好区分。下图是一个R软件的内置数据集,横轴表示的是发动机排量,纵轴表示的是,对高速公路耗油量,在根据气缸数给点上色,在根据发动机负载量控制点的大小,可以看出负载量和发动机排量是高度的相关。 如果出现的是大量的数据集,都聚集在图上,一时间上范围很大,无法寻找出有用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该考虑控制该数据集的透明度了。

样本数值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教科书结合实例展示了频率分布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对于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重点放在比较它们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适用场合上,使学生能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人通过混用这些(描述平均位置的)统计术语进行误导.另一方面,教科书通过思考栏目让学生注意到,直接通过样本计算所得到的中位数与通过频率直方图估计得到的中位数不同.在得到这个结论后,教师可以举一反三,使学生思考对于众数和平均数,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进一步,可以解释对总体众数、总体中位数和总体平均数的两种不同估计方法的特点.在知道样本数据的具体数值时,通常通过样本计算中位数、平均值和众数,并用它们估计总体的中位数、均值和众数.但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是整理过的数据,比如在媒体中见到的频数表或频率表,用教科书中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总体的中位数、均值和众数的估计. 教科书通过几个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描述平均位置的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描述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通过对如何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使学生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科书通过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样本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阅读与思考栏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布的数字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 1.能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能用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并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领悟“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辨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对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据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体会样本数字特征具有随机性. 教学难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导入新课 思路1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得更稳定些吗?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

第六节: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

第六节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图表的用途,类型和相关选项设置。 ②掌握图表制作的方法。 ③掌握图表修改、美化的方法。 ④理解用图形表达出来的各种数据的相对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②了解图表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图表的易读性和说服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图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地学习和并借助EXCEL做研究报告,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鉴于此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数据图表与分析》是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2章第6节的内容,本节一方面是对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的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输入和编辑、数据的处理之后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图表的建立和图表的编辑。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动力,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①图表的建立; ②图表的修改美化; 教学难点: ①数据源的选取; ②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创建不同类型的图表,恰如其分地表达数据所包涵的信息; ③图表的编辑美化; ④理解图表中各种数据的相对关系及变化趋势。 4.课时要求:2节课

数据可视化概述

2017 数据可视化概览及其应 用计算机1406班宋世波20143753

目录 CONTENTS 数据可视化概述 Data visualization overview 数据可视化开发工具介绍 Introduction to data visualization development tools 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 Data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可视化应用及参考文献 Application and reference

数据可视化概述?Data visualization overview

可视化(Visualization )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 高效 直观 标准 丰富 将海量数据进行抽取、度量、分析进行高效展现,为及时掌握全局动向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效保障。 利用多维交互式报表、三维图形、大屏投影等高新技术,通过多维视角观察数据形态,显著提升对信息的认知。 通过制定可视化标准体系,实现可视化展现规范统一 从大屏投影到普通PC 桌面、Web 网再到移动终端,接收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明确问题 清晰的问题可以有助于避免数据可视化的一个常见毛病:把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数据集(见表1),其中包含一个机构的作者总数、出版物总数、引用总数和它们特定一年的增长率。图1是一个糟糕的可视化案例,所有的变量都被包含在一张表格中。在同一张图中绘制出不同类型的多个变量,通常不是个好主意。注意力分散的读者会被诱导着去比较不相干的变量。比如,观察出所有机构的作者总数都少于出版物总数,这没有任何意义,又或者发现Athena University、Bravo University、Delta Institution三个研究机构的出版物总数依次增长,也没有意义。拥挤的图表难以阅读、难以处理。在有多个Y轴时就是如此,哪个变量对应哪个轴通常不清晰。简而言之,槽糕的可视化项目并不澄清事实而是引人困惑。 从基本的可视化着手 确定可视化项目的目标后,下一步是建 立一个基本的图形。它可能是饼图、线 图、流程图、散点图、表面图、地图、 网络图等等,取决于手头的数据是什么 样子。在明确图表该传达的核心信息时, 需要明确以下几件事: 我们试图绘制什么变量? X轴和轴代表什么? 数据点的大小有什么含义吗? 颜色有什么含义吗? 我们试图确定与时间有关趋势,还 是变量之间的关系? 选择正确的图表类型 数据的规范化(如本例中的相对活跃 指数)是一个很常见也很有效的数据 转换方法,但需要基于帮助读者得 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用。如在此例 中,仅仅发现目标机构对某个小领 域非常重视没太大意义。 我们可以把出版量和活跃程度 在同一个图表中展示,以理解各领 域的活跃程度。使用图4的玫瑰图, 各块的面积表示文章数量,半径长 短表示相对活跃指数。注意在此例 中,半径轴是二次的(而图3中是典 型线性的)。图中可以看出,B领域 十分突出,拥有最大的数量(由面积 表示)和最高的相对活跃程度(由半 径长度表示)。 将注意力引向关键信息 用肉眼衡量半径长度可能并不容 易。由于在本例中,相对活跃指 数的1.0代表此领域的全球活跃 程度,我们可以通过给出1.0的 参照值来引导读者,见图5。这 样很容易看出哪些领域的半径超 出参考线。 我们还可以使用颜色帮助读者识 别出版物最多的领域。如图例所 示,一块的颜色深浅由出版物数 量决定。为了便于识别,我们还 可以把各领域名称作为标签(见图 6)。

简单明了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当我们需要用书面表达同一件事物时,我们的思维定式就是“能用图描述的就不用表,能用表就不用文字”。这句话充分的表达出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我们更习惯于直接的视觉表达形式—图表。可视化图表有哪些基本类型,我们在选择图表时又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呢? 基础图表及特点 1.柱形图 柱形图利用柱子的高度,能够比较清晰的反映数据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用来反映分类项目之 间的比较,也可以用来反映时间趋势。柱形图的局限在于它仅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数据集,当 数据较多时就不易分辨。一般而言,不要超过10个。通常来说,柱形图的横轴是时间维度,用户习惯性认为存在时间趋势。如果遇到横轴不是时间维度的情况,建议用颜色区分每根柱子。 2.折线图 折线图用来反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当我们需要描述事物随时间维度的变化时常常需要使用 该图形。通常折线图描绘的点越多,越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数据的变化趋势。方便决策者及时 做出决策。 3.饼图 饼图的使用应该慎重,因为肉眼对面积大小感应不敏感。是最容易被误用的。但在具体反映 某个比重的时候,配上具体数值,会有较好的效果。在需要描述某一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时,适合使用饼图。但对比的数量最多不能超过6个,否则会产生视觉的混乱。 4.散点图 散点图的数据为三维数据,使用两组数据构成多个坐标点,分析坐标点的分布情况,判断两 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或分布趋势。适合于观测大量数据的分布特点,对于视觉的直观性更强。 点与点之间的密集度反应着该区域的整体权重比例。 可视化图表应用的领域 可视化图表直观简便的特点使得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BI领域,帆软的Finebi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可视化图表,海量的图表种类满足了企业对于数据展现形式的选择。各种可视化图 表的应用直观的表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Finebi的智能分析系统迅速的生成数据的可视 化图表,满足了企业及时性的需求。智能权限的应用方便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信 未来可视化图表的表现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应用的场景也会更加的广泛。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个人整理版

《统计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序数据和定类数据。定量数据是只能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2)按照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以最直观、最基本的形式体现现象或事物的外在数量特征,有明确的计量单位,是表示直接数量标志或总量标志的形式。 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现象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计量单位的无名数。 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体现现象或事物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5)按照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 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收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或通过实验采集的原始记录数据。 次级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5.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解释(核心、最终目的) 常用的统计方法:大量观察发、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介绍

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介绍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 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在越来越物联化、互联智能化的环境中,政府、企业的基础设施设备正在迅速数字化,使得各系统、各设备产生瞬息万变的海量数据,促使产生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背景概述

?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大数据将成为商业企业宝贵的信息资产,对商业企业经营全过程、各环节产生深度影响,推动传统企业转型,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新的商业模式。 发展趋势 价值表现 ?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 ?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环境下需要大显示,纵览全局,把握数据万千变化。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指的是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用户界面,通过表达、建模以及对立体、表面、属性以及动画的显示,对数据加以可视化解释。 ?数据可视化的核心在于“可视”,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数据是分散的、无逻辑的,将分散的数据进行集合、整理、分析、展示即为数据可视化的全部过程。 ?数据可视化的表现在于将数据信息图形化,通过IT技术将信息整合,综合、直观的展现出来,使无序的数据信息具有可读性,且直观易懂。 数据可视化的现状及发展: ?数据可视化目前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市场化程度有限,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政策背景下,伴随着大数据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公众对数据可视化意识的觉醒,未来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样本与数据的分析初步

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调查问题提出抽样的概念,并通过“做一做”及“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抽样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从中去体验抽样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基本要求,并根据要求编制简单的柚样方案。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事例、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抽样的概念和抽样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本节中的“合作学习”情景比较复杂,学生缺乏抽样的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演示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提出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专家呼吁要保护学生的视力。 此时,教师安排活动一: (1) 调查我们班级近视的学生有多少人? (2) 调查我们学校近视的学生又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只有同学准确地统计自己班级和全校各班近视的学生。就可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 教师指出,像这样为一定目的而全面的凋查叫做普查。例如人口普查; 为引出抽样的概念,此时,教师安排活动二: 想一想: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有人设计了下三种调查方法: (1)对全国所有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 (2)对某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 (3)在全国按东、西、南、北、中分片,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初中进行视力测试。

《绘制大数据的图表》导学案

《绘制数据图表》 一、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图表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呈现结果,并发现数据的规律和价值。而能够采用图表这种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也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非常有益。 二、学情分析 经过实践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WORD、EXCEL等工具软件的能力,但是根据任务需求分析实际问题、恰当解决问题、合理表达意图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在分析任务中蕴含信息需求、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和策略、表达意图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加强引导渗透。 三、教学目标 1.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了解几种常用图表(柱形图、饼形图和折线图)的用途及特点。 3.用图形分析表格数据,并配以恰当的文本内容,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图表(柱形图、饼形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基本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

现方式(如适当的图表类型及恰当的文本内容等)表达意图。 三、学习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创意。 四、学习方法建议 同学们在学习本节的时候,多结合实际的应用(如成绩分析、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统计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学会如何在报告中采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及文本说明来表达结果,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直观。此外,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高质量的创意图表,提高自己的图表呈现水平。

五、学习过程 回顾: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大家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得分统计表”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 任务一:观察上表,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周“评优活动”哪个班级总分最高?哪个最低? 2.第一周“评优活动”年级纪律、卫生、礼仪,哪方面表现最 好? 同样的问题我们用图表来呈现有什么不同呢?

第十章第二节统计图表数据的数字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质量检测

第十章第二节统计图表数据的数字特征:用样本 估计总体质量检测 1 -1个小矩形而积之和的扌,且样本容量为100,那么第3组的频数是()A? 0?2 B. 25 C. 20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第3组的频率是占样本容量为100, ???第3组的频数为100X^=20? 答案:c 2. (2018-湖北高考)样本容呈: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依照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估量,样本数据落在[6」0)内的频数为 ____ ,数据落在[2,10)内的概率约为______ ? 解析:由題易知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200X0.08X4=64:数据落在[2J0)内的 槪率约为(0.02+0.08)X4=0.4. 答案:64 0.4

解析:10个零件的尺寸数据如下:14」9,21,22.25,37,39.40,41,42,那么平均数为 30,中位数为31. 答案:30 31 4. (2018-福建高考)某校开展”爱我海西、爱我家乡"摄影竞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A 给 岀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 复核员在复核时,发觉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 )无法看淸,假设记分员运算无误,那 么数字X 应该是 ___________ ? 解析:假设茎叶图中的X 对应的分数为最离分, 故去掉最鬲分94,去掉置低分8&其平均分为91, 『+9 + 92+93严+“92+9 解得日. 答案:1 5. (2018-福州棋拟)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加的5次预赛 成 绩记录如下: 甲 82 82 79 95 87 乙 95 75 80 90 85 (1) 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2) 从甲、乙两人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求甲的成绩比乙髙的概率: (3)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汁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 合适?讲明理由. 题绢一 茎叶图在估量总体中的应用 它们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不是 5 2 9 2 9 1 4 17 0 9 X 4 品 9 3 那么有平均分= 89 + 89+91+92+92+93+94 7 心91?4工91 ?故最离分应为94. 3

抽样方法样本数据特征

每日作业 抽样方法 一、选择题 1.一个班级有5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10名学生,随机编号为1~10号,为了了解他 们的学习情况,要求抽取每组的2号学生留下来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方法是( ) A .分层抽样法 B .抽签法 C .随机数法 D .系统抽样法 2.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 .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 .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 .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3.为了调查某产品的销售情况,销售部门从下属的92家销售连锁店中抽取30家了解情况.若用系统抽样法,则抽样间隔和随机剔除的个体数分别为( ) A .3,2 B .2,3 C .2,30 D .30,2 4.某校有老师200人,男学生1 200人,女学生1 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已知从女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则n 为( ) A .16 B .96 C .192 D .112 5.某工厂在12月份共生产了3 600双皮靴,在出厂前要检查这批产品的质量,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若从一、二、三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分别为a 、b 、c ,且a 、b 、c 构成等差数列,则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为( ) A .800 B .1 000 C .1 200 D .1 500 6.某高中在校学生2 000人,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人数相同并都比高三年级多1人.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校举行了“元旦”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了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人数情况如下表: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跑步 a b c 登山 x y z 其中a ∶b ∶c =2∶3∶5,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 .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二年级参与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 ) A .36人 B .60人 C .24人 D .30人 二、填空题 7.(2011·湖北卷)某市有大型超市200家、中型超市400家、小型超市1 400家,为掌握各类超市的营业情况,现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应抽取中型超市

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教学设计

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 川教版11、12课 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图表化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本节课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1、12课,上课时近母亲节,因此采用感恩母亲这一主题贯串整个教学中. 根据本课的特点,主要以任务探究学习的方式贯穿整节课。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之间的互评、点评将本节推向高潮,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很强,鉴于此本节课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三、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是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11课制作柱形统计图和12课制作饼形统计图的内容,节内容主要是在利用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中,遵循“简单、直观、清晰、明了”的基本原则,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并通过图表数据的转换及选择图表类型等操作,确定合适的图表类型,从而实现利用图表加工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作用。从本节内容来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向导制作图表的基本方法;知道几种常用图表的特点;学会利用图表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不连续数据区域的选择、图表的修饰、图表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常见的3种图表类型的作用及特点; 2.掌握在Excel中运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的方法; 3.理解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 4.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中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5.学会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表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勇于创新;逐渐形成在社会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

第二章数据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与显示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数据搜集、整理与显示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 1.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搜集方法; 2.了解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统计调查组织形式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3.掌握统计分组方法;4能够编制分布数列;5.能够运用各种统计图表。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数据的搜集 一、数据搜集 数据是人们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所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事实和数字,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数据搜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相应的科学的调查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资料的过程。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四种 定类尺度是按照某种属性对客观事物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的一种测度,定类尺度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可以用数值标识,但仅起标签作用。 定序尺度是把各类事物按一定特征的大小、高低、强弱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定序数据。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定序尺度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并可比较大小,但其序号仍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定距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进行的一种测度。定距尺度不仅

能区分事物的类别、进行排序、比较大小,而且可以精确地计量大小的差异,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 定比尺度是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度,定比尺度能区分类别、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大小差异、可采用加减乘除运算,具有绝对零点。 从不同方面数据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数据反映的现象的特征不同,可以归结为两类:品质数据(亦称定性数据)和数量数据(亦称定量数据)。品质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所形成的数据,数量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所形成的数据。 根据数据反映的现象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数据分为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总体内不同单位的数量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根据数据的搜集方法,可以将数据分为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 根据数据的来源渠道,可以将数据分为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 二、数据搜集的方法 数据搜集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通讯法)、采访法、登记法和实验设计调查法。 三、统计调查的形式 普查是一种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通过普查可以掌握大量、详细、全面的资料。 统计报表制度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地定期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对调查对象总体特征作出科学推断。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的前提是必须存在重点单位。 典型调查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典型调查有解剖麻雀型和划类选典型两种类型。

数据可视化常用的五种方式及案例分析

数据可视化常用的五种方式及案例分析 概念借助于图形化的手段,清晰、快捷有效的传达与沟通信息。从用户的角度,数据可视化可以让用户快速抓住要点信息,让关键的数据点从人类的眼睛快速通往心灵深处。数据可视化一般会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准确性、创新性与简洁性。 常用五种可视化方法 下面从最常用与实用的维度总结了如下5种数据可视化方法,让我们来一一瞧一下: 一、面积&尺寸可视化对同一类图形(例如柱状、圆环与蜘蛛图等)的长度、高度或面积加以区别,来清晰的表达不同指标对应的指标值之间的对比。 这种方法会让浏览者对数据及其之间的对比一目了然。制作这类数据可视化图形时,要用数学公式计算,来表达准确的尺度与比例。 a: 天猫的店铺动态评分天猫店铺动态评分模块右侧的条状图按精确的比例清晰的表达了不同评分用户的占比。从下图中我们第一眼就可以强烈的感知到5分动态评分的用户占绝对的比例。 b: 联邦预算图如下图,在美国联邦预算剖面图里,用不同高度的货币流清晰的表达了资金的来源去向,及每一项所占金额的比重。

c: 公司黄页-企业能力模型蜘蛛图如下图,通过蜘蛛图的表现,公司综合实力与同行平均水平的对比便一目了然。 二、颜色可视化

通过颜色的深浅来表达指标值的强弱与大小,就是数据可视化设计的常用方法,用户一眼瞧上去便可整体的瞧出哪一部分指标的数据值更突出。a: 点击频次热力图比如下面这张眼球热力图,通过颜色的差异,我们可以直观的瞧到用户的关注点。 b: 2013年美国失业率统计在图中可以瞧到,通过对美国地图以州为单位的划分,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失业率等级范围,整个的全美失业率状况便尽收眼底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