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气相色谱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33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参考)(部分)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请加以简述。
答:a.光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分离分析法 d.其它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法: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
非光谱法是不涉及物质内部能级跃迁,通过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散射、折射等性质变化,从而建立起分析方法的一类光学测定法。
光谱法是物质与光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的量子化的能级间的跃迁,从而测定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的分析方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待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分离分析方法:利用样品中共存组分间溶解能力、亲和能力、吸附和解析能力、迁移速率等方面的差异,先分离,后按顺序进行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利用生物学、动力学、热学、声学、力学等性质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3.仪器分析的联用技术有何显著优点?答:多种现代分析技术的联用,优化组合,使各自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得到克服,尤其是仪器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智能融合,实现人机对话,不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领域。
第二章分子分析方法2.为什么分子光谱总是带状光谱?答:因为当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必须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这些振动的能级和转动的能级跃迁时叠加在电子跃迁之上的,所以是带状光谱。
4.有机化合物分子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那些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答:б→б*、П→б*、n→б*、n→б*、n→П*、П→П*。
其中n→б*、n→П*、П→П*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
5.何谓生色团、助色团、长移、短移、峰、吸收曲线、浓色效应,淡色效应、向红基团、向蓝基团?答:深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原子团或化学键。
助色团:与生色团和饱和烃相连且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强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NH2。
长移:某些有机物因反应引入含有未珙县电子对的基团,使吸收峰向长波长的移动的现象。
第九章色谱分析导论第九章色谱分析导论9.1 色谱分析法简介9.1.1 色谱分析法概述9.1.2 色谱法的发展9.1.3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9.1.4 色谱图及色谱常用术语9.2 色谱分离原理和基本理论9.3 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分离发展史 9.1.1 色谱分析法概述 创始人:Mikhail Tswett 1906年 植物萃取液 碳酸钙石油醚 淋洗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固定相流动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各组分 一个世纪的发展 9.1.2 色谱法的发展◆分离物类型:由“有色”→ “无色”◆流动相:由液体 → 气体 → 超临界流体◆联用技术:由单型色谱分析 → 色谱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分析 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9.1.3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分类依据色谱名称流动相状态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固定相使用形式分离原理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色谱图三要素:◆横坐标:组分出峰时间(min)◆纵坐标:组分的峰面积A或峰高h◆每个峰:表示一个完整结构的待分离纯组分色谱图中的重要信息:◆基线◆保留值◆峰高h和区域宽度(1)基线只有流动相而没有组分通过检测器时的色谱曲线。
正常基线为直线(如下图红线)。
不正常基线会出现漂移/噪声。
【图例】二组分混合样的分离(2)保留值组分从进样到出现峰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tR)或流动相的体积(V R)。
色谱定性的指标调整保留时间死时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体积死体积保留体积(3)峰高和区域宽度峰高h: 与组分的浓度有关区域宽度有三种表示参数:1. 峰宽:W b2. 半峰宽:Y1/23. 标准偏差:σ色谱定量的依据评价色谱柱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