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物理继电器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2. 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电磁继电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电磁继电器实验器材一套。
2. 电源、开关、灯泡等基本电路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磁继电器的作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实现远距离操纵和生产自动化。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需要电磁继电器来实现这些功能吗?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等。
2. 演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通电时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使触点闭合;断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被弹簧拉起,触点断开。
3. 讲解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自动控制、安全保护、信号转换等。
4. 举例说明电磁继电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电磁继电器在不同电压、电流条件下的工作情况。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特点。
四、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继电器的作用。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情况,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课题】继电器课时数:2【教学目标】能说出继电器的类型、外观结构、工作原理;会识别、会调整、校验继电器,为故障维修打下基础;熟练使用万用表;学会类比、比较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电磁式继电器的类型、功能、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及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教学难点】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通电检验【教学准备】专业教室(实验室有多媒体设备)、两人一组,配有一块配电板(低压电源、汽车继电器、灯泡、开关、熔断器、木螺钉和导线若干)、常用电工工具(起子)、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电流表)【教学时间】周次18星期一二三四五节次3、4、61、6、7 2、7、6、7 3、4班级12汽554 12汽344 12汽4、5 12汽33 12汽5、3【教学方法】情境引题:合作学习:引导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法运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3 分钟引出课题:项目二任务四---继电器运用多媒体演示:汽车发动机点火电路:蓄电池、发电机、灯、继电器、点火开关等。
提问:请学生指出电路中设备名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观察倾听思考回答发现问题:继电器不认识学生感到好奇,猜测本课的内容,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唤起学习情绪,使教学内容“心理化”。
合作讨论10分钟根据学习目标(一组问题:附件1,以讲义形式发给每个学生),阅读课本P82-86页阅读讨论法:在专用教室,学生二人一组,分组阅读讨论,从书本中寻找案,教师巡回指导。
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精讲点拨1、认识继电器:2、继电器的作用3、继电器的类型4、继电器的结构多媒体演示:打开预先设计好的超链接,如:深圳欧瑞克汽车零部件分公司-汽车继电器产品)。
讨论法:围绕学习目标,请学生口答继电器的类型等,教师及时观看口答倾听思考以汽车继电器产品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媒体演示,促使学生感悟汽车上用到的继电器很多,激发学习的教学反思1、对教材分析的反思:(1)对这节课的内容,教材中是完成“继电器控制控制灯光电路连接与检测”这一任务所用到知识链接形式出现的,考虑到继电器知识在后续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所以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来分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掌握汽车继电器的结构、安装和维修方法;(3)熟悉汽车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分析汽车继电器故障的能力;(2)掌握汽车继电器安装、调试和维修的操作技能;(3)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 汽车继电器的结构、安装和维修方法;3. 汽车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 汽车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汽车继电器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性;(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讲解(1)汽车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汽车继电器的结构、安装和维修方法;(3)汽车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汽车继电器安装、调试和维修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3)总结操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1)分析汽车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故障案例;(2)引导学生讨论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3)总结案例分析经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精神;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汽车继电器安装、调试和维修操作中的技能水平;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电子技术》;2. 多媒体课件:汽车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和维修方法等;3. 实验设备:汽车继电器、测试仪器、维修工具等;4. 网络资源:汽车继电器相关技术资料、故障案例等。
继电器(2课时)任课教师:郭强一、教学目的1、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能用万用表对继电器进行检测;2、掌握继电器的本质,理解继电器的保护作用;3、会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4、提高电路图的识读能力,能正确识读桑塔纳2000喇叭电路的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喇叭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分组实训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能用万用表对继电器进行检测;2、提高电路图的识读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掌握桑塔纳2000喇叭电路的电路图,能进行简单的喇叭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难点:1、正确连接继电器控制小灯泡的电路;2、正确识读喇叭电路的电路图;3、正确绘制喇叭电路的结构图;4、喇叭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四、教学准备演示器材、分组实训器材、工作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清点学生人数1、电铃模型引入;2、展示中央接线盒,引入课题,继电器是汽车电子元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3、提出问题,什么是继电器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继电器是如何工作的4、演示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结合电磁铁讲解常见的四角继电器和五角继电器的工作原理;5、分组演示85-86端子的吸合实验,利用万用表的蜂鸣档测量85-86端子,以及30-87通电前后的状态,学生参与;6、结合电路符号,讲解四角、五角继电器的原理;7、学生设计电路,用四角继电器控制小灯泡发光;8、分组实训,进行电路连接,并完成工作页的相关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规范、安全,不得出现短路:利用四角继电器控制小灯泡,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电路连接的又快又准确;9、分组实训,进行电路连接,并完成工作页的相关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规范、安全,不得出现短路:利用五角继电器控制两个小灯泡,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电路连接的又快又准确;10、各小组交流心得,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点评。
11、实车电路分析,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析桑塔纳2000喇叭电路的电路图,说明喇叭继电器的作用;12、各小组根据电路图,完成喇叭工作的电流走向,并画出喇叭电路的结构图,教师巡回检查指导;13、提出思考问题:结合电路图,试分析喇叭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并提出相应的排除方法。
《时间继电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时间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功能;(2)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继电器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掌握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继电器的构造及其各部分名称;2.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 时间继电器的功能与应用;4. 常见时间继电器的产品介绍;5. 运用时间继电器设计电路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时间继电器的构造及其各部分名称;(2)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时间继电器的功能与应用;(4)运用时间继电器设计电路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运用时间继电器设计电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继电器的工作过程;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时间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知识讲解:(1)讲解时间继电器的构造及其各部分名称;(2)阐述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介绍时间继电器的功能与应用;(4)展示常见时间继电器的产品图片。
3. 实验演示:(1)演示时间继电器的工作过程;(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4. 案例分析:(1)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时间继电器的应用;(2)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继电器设计简单电路。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时间继电器的应用场景;(2)每组选出一个案例,设计一个时间继电器电路。
电磁继电器教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2. 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1. 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2.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电磁继电器实验器材:电磁继电器、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电器设备,你们知道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很多电器设备都是通过电磁继电器来控制的。
二、探究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15分钟)1. 展示电磁继电器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构造。
2. 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产生磁场,磁场吸引铁芯,使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实验演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15分钟)1. 连接电磁继电器实验电路:将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等连接好。
2. 演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打开开关,观察灯泡的亮灭和电磁继电器触点的闭合断开情况。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四、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应用(15分钟)1. 举例说明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饭煲、洗衣机、空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继电器是如何实现远程控制的?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2. 强调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应用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电磁继电器应用实例,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教学内容联在控制线路中,当电动机负载电流过大时,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带动其动作机构动作,将触点断开,从而将电动机控制线路断开,达到对电动机过载保护。
3.选用:热继电器热元件额定电流的选择一般可取(0.9~1.05)I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对工作环境恶劣,起动频繁的电动机可取(115~15)IN。
4.安装:热继电器应安装在其他发热电器的下方。
整定电流装置的位置一般应安装在右边,并保证在进行调整和复位时的安全和方便。
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动断触点串接在控制线路中。
5 .图形及文字符号:二、中间继电器1.结构:由电磁机构和触点系统组成。
电磁机构与接触器相似,其触点因为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容量较小(一般为5~10A),无灭弧装置。
2 .用途:中间继电器在机床控制线路中,常用来控制各种电磁线圈,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一个或多个输出信号,起到触点的放大作用。
适用于控制线路中把信号同时传递给几个有关的控制元件。
3 .安装:中间继电器的安装、使用与接触器类似。
教学内容4 .图形及文字符号三、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根据电流值大小动作的继电器。
根据用途可分为过电流、欠电流继电器。
1.结构:由线圈、圆柱静铁心、衔铁、触点系统及反作用弹簧等组成。
2 .用途:它主要用于频繁起动和重载起动的场合,作为电动机和主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
3 .选用:主要根据负载电流或起动电流、所需的触点数目及复位方式等来选择。
4 .图形及文字符号:四、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在电路中起控制动作时间的继电器,它主要用于需要按时间顺序进行控制的电气控制线路中。
1.分类:时间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有电磁式、电动式、空气阻尼式、晶体管式等。
2.用途:用于接收电信号至触点动作需要延时的场合。
继电器教案第一篇:继电器教案继电器教学目的:了解电磁学原理在汽车上的应用,熟悉继电器的基本结构,掌握检测继电器通断的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课本教学重点: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用万用表检测继电器控制电路。
教学过程一、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基本结构继电器是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两大系统组成的。
电磁系统(感受系统):线圈、铁心、衔铁等电磁系统(感受系统):线圈、铁心、衔铁等2、工作原理(1)线圈通电→产生磁通→电磁吸引力→衔铁吸向铁心→衔铁带动动接点动作→继电器励磁(吸起)(2)线圈断电→吸引力下降→衔铁依靠重力落下→继电器失磁(落下)二、继电器的作用继电器具有继电特性,能以极小的电信号来控制执行电路中功率相当大的对象。
三、继电器的分类1、按动作原理分类电磁继电器: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信号设备中常用感应继电器:通过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与翼板中的另一交变磁场所感应的电流相互作用,翼板转动。
如,相敏轨道电路所使用的交流二元继电器2、按动作电流分直流继电器交流继电器:交流电源供电,如,信号机点灯电路中用于监督信号机是否灭灯的灯丝继电器,用于信号机灯泡主、副灯丝转换的灯丝转换继电器等3、按动作快慢分正常动作继电器:衔铁动作时间0.1-0.3秒,大部分信号继电器属于此范围缓动继电器:包括缓吸和缓放两种,衔铁动作时间超过0.3秒4、按工作可靠度分安全型继电器(N型):依靠重力作用释放衔铁非安全型继电器(C型):依靠弹力保证继电器落下,又称弹力式继电器四、安全型继电器整流式继电器应用于交流电路中,其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动作原理与直流无极继电器基本相同,在直流无极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整流电路,一般采用四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
五、巩固练习1、继电器根据电磁原理随着()的动作,动接点与静接点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
A 衔铁 B 线圈 C 铁芯 D 轭铁2、按()分类,继电器可分为电磁继电器和感应继电器。
一、继电器
1.定义: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热、时间、转速、压力等)的变化,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任务的电器。
2.作用:接通或断开电路,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任务。
3.继电器一般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测机构:感测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然后传递给中间机构
中间机构:感测值与预定值比较
执行机构:接通或断开电路
感测机构把感测到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传递给中间机构,将它与预定的值(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值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便使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接通或断开电路。
4.继电器与接触器都属于自动电器,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用来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特们仍有很多不同之处,
1).继电器用于控制小电流电路,触点额定电流不大于5A,不加灭弧装置;
接触器用于控制大电流电路,触点额定电流不小于5A,加灭弧装置。
2).各种继电器可以在相应的各种电量或非电量作用下动作;比如:电流、电压、速度、时间等;接触器只能对电压的变化作出反应。
4.继电器的类型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1)按在电路中的作用分:控制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定时功能、速度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热继电器—过载保护)。
2)按动作原理分: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电子式和热继电器等。
3)按感测的参数分:电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4)按动作时间可分为:瞬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
咱们在继电器这一大节中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
二、时间继电器
1.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实现触点延时接通或断开的自动控制电器。
是从得到输入信号(线圈通电或断电)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才动作的继电器。
感受元件接受外界信号后,经过设定的时间才使执行机构动作。
2.延时方式分为两种:通电延时和断电延时。
1)通电延时也成为动作延时,即通电延时动作,断电立即复位;那怎么延时的呢?比如:当我们按下灯泡的开关时灯泡立即亮,那这就属于瞬时动作,瞬时动作就是感应元件接受外界信号后立即动作;那如果按下开关要过段时间才亮呢,这就属于延时动作了。
2)断电延时:通电立即动作,断电延时动作;按下开关灯泡立即亮,当断开开关的时候,灯泡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灭。
3.时间继电器的分类
时间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有电磁式、电动式、空气阻尼式和晶体管式,分别看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吧:
电磁式:结构简单,价格低,但延时较短(0.3~5.5S),只能用于直流断电延时。
电动式:延时精度高,延时可调范围大(可达几十小时),但价格较贵。
空气阻尼式:结构简单,价格低,延时范围较大(0.4~180S),有通电、断电延时两种,但延时误差大(精度低)。
晶体管式:延时可达几分到几十分钟,延时精度比空气阻尼式好,比电动式差。
三、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尼作用(空气阻力作用)而达到延时的目的,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时间继电器。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结构:
电磁系统:铁心、衔铁、线圈、反力弹簧和弹簧片;电磁系统与接触器中的电磁系统无论是结构还是作用都是一样的。
它是由铁心、衔铁和线圈组成。
用于操纵触点的闭合与断开。
触点系统(两个微动开关):两对瞬时触点和两对延时触点。
有两个微动开关分别来控制瞬时触点和延时触点的闭合与分断。
在电磁系统上方的是两对瞬时触点,常开与常闭,它们在线圈通电后会立即动作;在空气室上方的是常开、常闭延时触点。
传动机构:推板、推杆、杠杆及宝塔弹簧等。
空气室:时间继电器的延时作用就是在空气室里面实现的,利用空气的阻力而达到延时的目的。
空气室上面有一个调节螺钉,可以调节延时的长短。
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类型
1)通电延时型:线圈通电后要延长一段时间触点才动作;而线圈失电时,触点立即复位。
2)断电延时型:线圈通电后触点立即动作;而线圈失电时,触点要延长一段时间才复位。
结构区别:组成元件相同,电磁机构反转180度安装。
3.时间继电器的符号:
线圈符号瞬时触点
4.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