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舞的树叶小班体育教案素材
- 格式:docx
- 大小:12.79 KB
- 文档页数:2
小班体育教案飞舞的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趣味游戏”,详细内容为“飞舞的树叶”游戏。
通过此游戏,让幼儿体验树叶飘舞的乐趣,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叶飘舞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他们的体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树叶飘舞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模型、音乐播放器、绳子。
学具:每组一个树叶模型、一根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树叶飘舞的场景,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然后邀请幼儿模仿树叶飘舞的动作,引导他们注意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树叶模型,讲解树叶飘舞的原理,并示范如何用绳子控制树叶飘舞。
接着,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树叶飘舞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协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树叶飘舞的成果,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飞舞的树叶2. 内容:树叶飘舞原理:利用绳子控制树叶模型的旋转和飘动。
游戏规则:分组进行,每组一名幼儿控制绳子,其他幼儿协助,使树叶模型飘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树叶模型,并尝试用绳子控制树叶飘舞。
2. 答案:树叶模型制作方法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针对他们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代替绳子,探索更多有趣的树叶飘舞游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幼儿园小班有趣教案《小树叶的舞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了解树叶的舞蹈动作。
2.难点:创编树叶舞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树叶、颜色卡片、音乐CD、舞蹈道具。
2.环境布置:在教室四周挂上树叶图案,营造大自然氛围。
四、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引导幼儿说出树叶的形状、颜色。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树叶为什么会跳舞吗?2.教师示范树叶舞蹈(1)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示范树叶舞蹈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树叶舞蹈动作,如:摇曳、飘落、旋转等。
3.创编树叶舞蹈(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2)教师发放颜色卡片,每组根据颜色卡片创编树叶舞蹈动作。
(3)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幼儿完成舞蹈创编。
4.舞蹈表演(1)每组进行舞蹈表演,其他小组观看。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5.舞蹈游戏(1)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进行舞蹈游戏。
(2)游戏规则:幼儿在音乐声中,模仿树叶舞蹈动作,音乐停止时,幼儿迅速找到相同的树叶颜色卡片,组成一个小组。
(2)教师鼓励幼儿谈谈自己对树叶舞蹈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树叶、创编舞蹈、舞蹈表演等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在舞蹈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意识。
5.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幼儿,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树叶手工制作,如:树叶贴画、树叶书签等。
2.带领幼儿到公园、树林等地,观察不同季节树叶的变化。
2024年小班体育教案飞舞的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材》第四单元“趣味游戏”,具体内容为“飞舞的树叶”。
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模仿树叶飞舞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飞舞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通过模仿树叶飞舞,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树叶飞舞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树叶飞舞的基本动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树叶图片、绳子。
学具:每人一根绳子,用于模仿树叶飞舞。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现象,引导幼儿关注树叶飞舞的动作。
邀请幼儿模仿树叶飞舞,感受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树叶飞舞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动作要点,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树叶飞舞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动作质量。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树叶飞舞”游戏,增加活动趣味性。
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六、板书设计1. 飞舞的树叶2. 内容:叶片飞舞动作要领注意事项:身体协调、灵活性、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模仿树叶飞舞,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作业,提交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对树叶飞舞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 拓展延伸:结合美术课程,让幼儿用画笔描绘树叶飞舞的景象,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树叶飞舞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学重点:掌握树叶飞舞的基本动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飞舞的树叶小班体育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学习树叶飘落的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树叶飘落动作的学习与练习。
2. 团队协作游戏的开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树叶飘落的动作,掌握团队协作游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树叶飘落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树叶飘落音乐、树叶图片、落叶道具。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树叶飘落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树叶飘落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树叶飘落接力赛”、“树叶飘落捉迷藏”等。
2.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游戏方法,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3.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要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3.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团队协作情况,及时调整游戏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团队协作的表现。
2.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树叶飘落主题的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3. 开展树叶飘落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参考1. 《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2. 《幼儿园体育课程设计》3. 《幼儿体育教育研究》九、安全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杂物、障碍物。
树叶飞飞体育教案教案标题:树叶飞飞体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飞飞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内容:1. 树叶飞飞体育的介绍和规则解释。
2. 热身运动:包括拉伸、跑步、跳绳等活动,以准备学生进行树叶飞飞体育运动。
3. 树叶飞飞体育技能训练:包括传球、接球、射门等基本技能的练习。
4. 树叶飞飞体育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比赛,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技能。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树叶飞飞体育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规则和目标。
2. 热身运动: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拉伸、跑步、跳绳等,以准备学生进行树叶飞飞体育运动。
3. 技能训练:分阶段进行技能训练,首先介绍基本的传球、接球、射门等动作要领,然后进行示范和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4. 比赛组织: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树叶飞飞体育比赛,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技能进行比拼,同时培养协作和团队精神。
5. 总结回顾: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于树叶飞飞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树叶飞飞体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热身运动的指导视频或音频。
3. 技能训练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4. 小组比赛所需的树叶飞飞体育器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热身运动和技能训练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在比赛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技能运用和团队合作情况。
3.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于树叶飞飞体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树叶飞飞体育,提高技能水平。
2. 组织校内或校际的树叶飞飞体育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竞技性。
3. 结合树叶飞飞体育的特点,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或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2024年《树叶的舞蹈》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教材《大自然的奥秘》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树叶的舞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并学会用树叶进行创意舞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树叶创意舞蹈的编排。
教学重点:树叶的生长过程、树叶的认识、创意舞蹈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叶生长过程的图片、树叶标本、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树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树叶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见过的树叶。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介绍树叶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树叶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标本,让幼儿触摸、观察,加深对树叶的认识。
(3)开展“树叶找家”游戏,让幼儿将树叶与相应的树木图片配对,巩固树叶知识。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发放树叶、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用树叶进行创意画。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创作过程。
4. 舞蹈创编(10分钟):(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叶的舞蹈。
(2)分组进行舞蹈创编,鼓励幼儿相互协作,将创意融入舞蹈。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树叶的舞蹈》2. 内容:(1)树叶的生长过程(2)树叶的认识(3)创意舞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树叶进行创意画,并编写一个小故事。
答案示例:小兔子捡到了一片枫叶,它把枫叶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树叶拼出了一幅美丽的画。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树叶创意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024年小班体育教案飞舞的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身体协调性发展”,详细内容为“飞舞的树叶”活动。
此活动通过模拟树叶飘舞的动作,旨在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叶飘舞的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树叶飘舞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身体灵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设备、树叶道具。
学具:瑜伽垫或软垫。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树叶飘舞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树叶飘舞的动态。
邀请幼儿模仿树叶飘舞的动作,让幼儿自由发挥,感受身体协调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树叶飘舞的标准动作,分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邀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进行树叶飘舞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立“树叶飘舞大赛”,让幼儿分组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团队和最佳个人。
比赛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幼儿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飞舞的树叶2. 内容:树叶飘舞动作要领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树叶飘舞日记描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动作掌握程度、团队合作情况等。
家长评价,包括幼儿在家庭练习中的表现。
答案示例:今天我学会了树叶飘舞的动作,我觉得很有趣。
在课堂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大家都很努力。
回家后,我还教给了爸爸妈妈,他们也很喜欢这个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树叶飘舞练习,增进亲子关系。
一、教学目标:1. 学习用身体动作模仿树叶飘落的样子。
2. 能听懂老师的口令,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加强身体协调性,提高运动能力。
4. 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树叶飘落的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难点:听从口令,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树叶图片、音乐CD、口哨。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b. 学生自由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a. 老师展示树叶飘落的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b.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3. 游戏环节(10分钟):a. 老师吹哨子,学生听到哨声迅速做出树叶飘落的动作。
b. 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组动作做得最好。
c. 老师点评,给予鼓励。
4. 放松活动(5分钟):a. 老师带领学生做深呼吸,放松身心。
b.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能听懂口令,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2. 学生对树叶飘落动作的掌握程度如何。
3. 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否得到提高。
4. 针对学生的表现,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内容:1. 学习用脚尖走路模仿树叶的轻盈。
2. 能听懂老师的口令,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加强身体协调性,提高运动能力。
4. 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用脚尖走路模仿树叶的轻盈,提高身体协调性。
难点:听从口令,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八、教学准备:1. 教具:树叶图片、音乐CD、口哨。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九、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a. 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树叶飘落动作。
b. 学生自由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2. 教学新动作(10分钟):a. 老师展示用脚尖走路模仿树叶的轻盈,学生跟随模仿。
《跳舞的树叶》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与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跳舞的树叶”。
详细内容包括:树叶的结构与功能,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以及自然界中树叶舞蹈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树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树叶的结构与功能,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
难点: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模型、实验器材(如风扇、风速计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树叶、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树叶舞蹈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神奇现象。
(2)提问:为什么树叶会跳舞?树叶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2. 例题讲解(1)讲解树叶的基本结构(如叶片、叶柄、叶鞘等)及功能。
(2)分析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风力与树叶舞蹈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叶,描述其形态及舞蹈情况。
(2)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4.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记录不同风速下树叶的舞蹈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风力与树叶舞蹈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六、板书设计1. 树叶的结构与功能2. 风力对树叶舞蹈的影响3. 实验数据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树叶,描述其形态及舞蹈情况,并分析风力对其舞蹈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收获。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实验操作的设计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跳舞的树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树叶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树叶舞蹈。
二、教学内容:1. 树叶的形状和特点:介绍常见的树叶形状,如椭圆形、三角形、枫叶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颜色等特征。
2. 树叶舞蹈的创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将树叶想象成不同的角色,如小鸟、蝴蝶、舞蹈家等,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树叶舞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形状和特点的树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树叶舞蹈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片树叶,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树叶舞蹈。
3. 表演: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树叶形状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树叶舞蹈创作的积极性和创意表现。
3.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不同形状和特点的树叶样本。
2.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3. 音乐播放设备。
4. 评价表格和评分标准。
六、教学步骤:1. 观察树叶: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公园中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
观察树叶的细节,如纹理、形状、颜色等。
2. 树叶归类:将收集到的树叶带回教室,让学生将它们按照形状或颜色进行分类。
3. 树叶绘画:让学生选择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树叶的轮廓和细节。
5. 表演和评价:学生分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欣赏。
七、教学策略:1. 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 创作和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树叶舞蹈,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3. 合作和交流:鼓励学生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创作出优秀的树叶舞蹈作品。
八、教学延伸:1. 树叶工艺品:让学生利用收集到的树叶,制作成各种工艺品,如树叶书签、树叶装饰品等。
飞舞的树叶小班体育教案素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信号,走跑交替做动作。
2、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秋叶飞舞飘落的情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风姐姐头饰一个、铃鼓1个,道具扫帚1把。
2、幼儿事先观察过风吹小树和树叶的情景。
3、录音机、音乐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根据信号变化、调整身体动作—游戏结束、放松身
体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秋天的树和树叶给风吹了以后的情景:树会摇晃,叶子会飘落下来
(2)念儿歌,模仿小树长大。
小孩:我是一棵小树苗,风一吹,雨一洒,慢慢慢慢长大了,变成一棵大
树来。
秋风吹来啰,秋风吹来啰。
2、根据信号变化,调整身体动作。
(1)根据教师的语言信号,变换身体动作。
教师扮风姐姐,说:“大风来了,幼儿边跑边做树叶飞舞样子,说:“刮
小风了”,幼儿就慢慢地走说:“龙卷风来了”,幼儿就转动着跑;说:“风停下来了”,幼儿就下蹲想象做树叶飘落在地的各种动作。
(2)根据教师手中铃鼓的节奏变化,变换身体动作。
教师手中的`铃鼓摇得快,树叶就在大风中跑。
铃鼓摇得慢,树叶就在小风中走,铃鼓啪得响,就代表风停了,小树叶不动了。
(3)根据教师手中扫帚方向的变化,幼儿变化身体的活动方向教师用扫帚把幼儿扮成的小树叶扫成一堆。
教师不断变换扫的方向,幼儿须跟着扫帚的变换方向奔跑。
3、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捡落叶的游戏。
教师:“呀,大风一来,扫好的是把地上的树叶捡回家吧!”教师拍一下幼儿的头,扮“落叶”的幼儿就慢慢跟在教师后面,直到落叶捡完,全体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