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三课
- 格式:ppt
- 大小:998.50 KB
- 文档页数:43
八年级上历史第3课教案教案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历史第3课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八年级上历史第3课教案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_、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更不高兴了。
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
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
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笔记一、标题解读1. “飞天”-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
这里用来形容吕伟跳水时的姿态轻盈优美,就像飞天一样,有一种空灵、超凡脱俗的美感。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看到标题就能让人对吕伟的跳水动作有一个很美好的想象。
2. “凌空”- 强调吕伟在空中的状态。
“凌”有升高、超越的意思,“凌空”就是高高地在空中,突出了跳水这个项目的特点,从高处跳下在空中做出优美动作的瞬间。
二、文章内容1. 第一段- 开头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这里简单的描写就把吕伟的神态刻画出来了。
“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两个词用得特别好,让人感觉她不是来参加激烈的比赛,而是来进行一场优雅的表演。
就像一个女王,非常有气场,在10米高台上都不慌不忙的。
2. 第二段- 对吕伟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环境描写哦,通过描写白云和飞鸟,更加衬托出吕伟的沉静。
你想啊,周围的一切都在动,只有她那么淡定,就像世界都围着她转一样。
而且这也让整个画面感更强了,就像一幅动态的画,吕伟是画面的中心。
-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又一次提到“飞天”,把她的身体比作被空气托住,这个比喻超绝。
就好像空气都成了她的舞伴,在帮她完成这个绝美的动作,而且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联系起来,真的是把她的美和艺术感提升到了极致。
3. 第三段- 重点来了,描写吕伟起跳的瞬间。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这里的“轻舒”“轻轻一蹬”这些词语,把吕伟起跳时的轻盈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觉她就像一片羽毛,稍微用力就飘起来了,没有一点沉重感。
-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这里再次强调了她像“飞天”,不过这次是在起跳后的瞬间,就像这个“飞天”的形象贯穿了她整个起跳到空中的过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生字词的拼音意思第3课:困倦kùn juàn 是指困乏,疲倦。
语出唐郑檠《开天传信记》;“师自远而来,困倦,欲于何方休息耶?" 骤雨zhòu yü本义为暴雨。
骤雨,又称阵雨,指的是为时不长的降雨,其强度变化可以很大。
飞溅fei jiàn 向四外溅。
蓦然mà rán 猛然:不经心地。
捶打chui da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
烧灼shao zhuó烧烫(人的皮肉) 。
瞳仁tóngrén 也叫“瞳人”,通俗意思指眼珠。
恬静tiánjing 褒义词,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聒噪guōzao (1)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
(2)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
犹言打扰了,对不起。
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
(3)泛指打扰,烦。
亢奋kàng fen 形容极度兴奋的样子。
晦暗huìan 昏暗、暗淡。
束缚shufù意思是缠住不能脱身。
羁绊jībàn 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闭塞sè1、堵塞管道2、交通不便,偏僻;风气不开。
战栗zhanlì也做颤栗,发抖。
冗杂rǒng事务繁杂。
严峻jùn 1、严厉、严肃:~的考验,~的表情2、严重;形势。
震撼hàn 震动、摇撼。
磅礴páng bó1、气势盛大、雄伟辐射fú1、从中心各个方向沿直线伸展出去2、电磁波或微观粒子流。
渺远miǎo 年代久远,历史悠长。
大彻大悟chè彻底觉悟或醒悟。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jiá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讲解
第三课是《小松鼠和松果》,主要讲述了小松鼠为了寻找满足自己吃东西的欲望,在树林中四处奔走寻找松果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小松鼠与松果的关系,告诉我们努力与奋斗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小松鼠为了填饱肚子,四处寻找松果。
它爬上树枝,跳到树顶,甚至爬上高山,都没有找到松果。
最后,当它以为再也找不到松果的时候,却一下子发现自己脚下的地面上覆盖着很多松果。
它非常高兴地收集了很多松果,填满了自己的储存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努力去寻找,奋斗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小松鼠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努力寻找松果,最后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也象征着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只有付出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梦想。
此外,这个故事还启发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
小松鼠费尽心思地寻找松果,但却没有想到松果就在它的脚下。
这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要具备观察力和细致的心思,才能发现身边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看到作家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描写,给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等正能量的思想。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资源,不要忽视它们所带来的价值。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工夫】2017年 10 月 12 日【教学内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P13--P18)【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缘由。
【课型与方法】本节课为新授课,次要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相应的学法有浏览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探求法。
【教学课时】本节课教学为一课时。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教科书教案课件先生预备:教科书预习新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师:同学们,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缘由是甚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比拟,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有哪些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些成绩,一同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目标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浏览本节课第一子目内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考虑以下成绩: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缘由是甚么?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预备工作有哪些?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性事情是甚么?4、太平军起义后,在人事组织上做了怎样的安排?先生以小组为单位,探求合作完成,全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目标二:定都天京师过渡:永安建制后,太平军包围北上,前后围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王朝构成对峙局面。
师:那么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对内对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大家继续浏览教材,找出成绩答案。
先生浏览教材,找出答案,汇报交流,明确:对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外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师:《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次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成绩。
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成绩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先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浏览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先生根据教材内容,得出: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初全军覆没。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3、初步建立政权: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天王节制。
二、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全盛1、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北上,攻克武昌。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意义: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但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三、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3、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洪秀全病逝。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好词:1.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2.转弯抹角:形容说话办事不直截了当,绕来绕去。
3.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5.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6.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后也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没有了音讯。
7.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8.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美好景色或花草树木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样子。
9.天衣无缝:原形容衣服做得十分漂亮,合身又好看。
后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
好句: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3.不可名状,也无法形容,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那种感情。
4.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例子,比如著名的阿尔罕布拉宫,也是被掠夺、焚毁、破坏殆尽,现在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
5.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历史,应该铭记这些罪行,以便更好地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6.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尊重文化遗产,珍视人类文明的宝藏,以便传承给后代。
7.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应该用心呵护、传承发扬。
8.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9.治理一座大城市必须像治理家庭一样精心,勤于管理、关心市民的各个方面和他们的喜怒哀乐。
10.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在瞬间被毁灭,这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悲痛和愤怒。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的宝藏。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三课一、课文概述本课主要围绕“旅行”这一主题展开,介绍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和风景。
课文通过对话和短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旅游景点和特色,同时学习相关的英语表达。
二、重点词汇1. 景点:scenic spot2. 特色:characteristic3. 英语:English4. 对话:dialogue5. 短文:essay三、语法点解析本课主要讲解了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
例如:I have been to Beijing twice. (我去过北京两次。
)四、课文翻译对话部分:A: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other country? (你去过别的国家吗?)B: Yes, I have been to France and England. (是的,我去过法国和英国。
)A: What are the main attractions in these countries? (这些国家的主要景点是什么?)B: In France, people can visit the Eiffel Tower and the Louvre Museum. In England, tourists can enjoy the London Eye and the British Museum. (在法国,人们可以参观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
在英国,游客可以欣赏伦敦眼和英国博物馆。
) 短文部分:The United States is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There are many famous attractions, such as the Statue of Liberty in New York, the Grand Canyon in Arizona, and Disneyland in California. These places attract millions of visitors every year. (美国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笔记如下: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背景: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危害,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军队战斗力下降,人民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
虎门销烟的过程: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183000多千克。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鸦片战争的过程: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称为鸦片战争。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
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
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阻止了英军的侵略,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和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