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荒原”——穆旦诗歌中现代性意象
- 格式:pdf
- 大小:93.34 KB
- 文档页数:1
论穆旦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灵魂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穆旦的诗歌是诗、思、智的结合,不仅穿插了他切身的生命体验与文化体验,也融合了他的个人气质与心灵思辨。
上世纪四十年代及之前属于穆旦诗歌创作的前期阶段,其前期诗歌蕴含了大量的自我书写与丰富的现代自我意识,突出并确立了一个抒情主人公“我”的存在。
“我”的艺术形象是穆旦在诗歌中有意无意塑造的矛盾交织又和谐统一的现代自我形象,是独立于穆旦自身之外的“人”,也可以说是文学意义上的穆旦。
“我”是痛苦的被围者,重视个性独立与理想实现,却经常陷入现实与理想难以缓和的矛盾中饱尝痛苦无法逃离;是赤诚的爱国者,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普世之爱,悲悯中国底层平民、抨击社会阴暗面,更为践行报国壮志投笔从戎;是冷峻的思想者,曾虔诚拜服在上帝的信仰里寻求精神寄托,之后否定上帝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并直面自己的内心,探寻生命与生活的真谛。
浅论穆旦《诗八首》的现代性和“西化”特征作者:杨锐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3期摘要:穆旦的诗歌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中最具现代性、最“西化”的。
穆旦诗歌的长处在于其善于把控住作者的现实感受,进而以之为基础对生命和自我存在进行深入的思考。
他的《诗八首》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西化”、现实性、中国性。
关键词:穆旦;《诗八首》;现代性;西化《诗八首》是穆旦先生于1941年创作的一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性、“西化”、现实性、中国性在穆旦诗歌中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国现代新诗从产生之日起最首要的任务便是冲破古代诗歌的藩篱,这层藩篱首先是语言上的,其次是精神上的,只有在两个各方面都取得突破,中国的新诗才能真正地现代化起来。
因此无论是胡适在《尝试集》中的“平白如水”还是穆木天、李金发等象征诗人的“晦涩艰深”,都代表着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努力。
穆旦的《诗八首》中这种努力更是无处不在。
在语言的表述上,如,“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这些诗句采取了打破常规的表述方式,无论在句式的安排上还是在词语的选择上皆是如此。
作者刻意经营这些句子无非是想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这里所谓的“陌生”即“能指”和“所指”发生断裂。
当读者看到“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暂时的你”或者“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的时候,这种不同于常规的表述便会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深入了解作者隐藏在字词背后的意蕴。
在精神层面上,从文学诞生的那一刻起,爱情就是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讨论爱情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
穆旦的《诗八首》同样是讨论爱情,但他却开辟出了一条不同以往的道路。
在大多数古典的爱情作品中,“终成眷属”似乎就是爱情的终点,才子佳人、王子公主从此在一起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也是大多数人对于完美爱情的认识。
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1. 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是那么复杂多变,就像一个神秘的多面体,你说是不是?比如在《我》中,那个自我既迷茫又倔强。
2. 他诗歌里的自我有时孤独得让人心疼,这难道不像在黑夜中独自前行的人吗?像《冬》里的自我,就沉浸在深深的孤寂中。
3. 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常常充满矛盾,哎呀,这多有意思啊!就如同《蛇的诱惑》里,自我在挣扎与纠结。
4. 你看,那自我形象有时又是那么坚定勇敢,不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吗?《赞美》中的自我便是如此。
5. 穆旦笔下的自我会有深深的思索,这不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那样吗?比如在《冥想》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6. 他诗歌中的自我还会有彷徨不安呢,这和我们面对选择时很像吧?像《窗》中的自我。
7. 穆旦诗歌中的自我有时会很脆弱,哎呀呀,多让人心生怜爱啊!像《在旷野上》的自我。
8. 那自我形象有时又充满希望,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不是吗?《合唱》里的自我就闪耀着希望。
9. 穆旦诗歌里的自我常常在追寻着什么,这多像我们一直在追逐梦想啊!如《出发》中的自我。
10. 总之,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丰富多样,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我觉得穆旦真的太厉害了,能把自我刻画得如此生动!。
穆旦诗的现代精神(一)关键词:穆旦现代主义本我自我超我摘要:从穆旦诗歌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现代”深受英美现代派诗歌和现代西方文论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探讨穆旦诗歌的现代性,更应该以西方的现代精神为参照。
穆旦在历来的评论者那里被称为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诗人,而在探讨穆旦诗歌现代性的时候,大多数论者从他诗歌的表现策略、语言以及主题意象去讨论,而这种讨论是建立在对“五四”到30年代中国新诗的观照上来进行的,我们从穆旦诗歌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现代”深受叶芝、奥登、艾略特等英美现代派诗歌和现代西方文论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探讨穆旦诗歌的现代性,更应该以西方的现代精神为参照。
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的集大成者,艾略特是反浪漫主义者,他的现代的诗学品质建立在对浪漫主义诗学的反叛上。
浪漫主义诗学的核心价值是将客观真实与主观表现联系起来,突出诗对象的诗人主体性,但浪漫主义所讲的“情感”、“情绪”,基本是指一般心理现象,在唯意志论来看还只属于“表象”世界,而在表象世界深处,还有一个“本质”世界。
表象世界只是不可知的世界;本质世界才是为我们所把握的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现代派认为,世界无现实可言,亦无真实可言。
要说现实有真实,那就是“我”的现实,“我”的真实。
“也就可以说‘我即世界’。
世界即我,我即世界——我们的艺术就应从表现原来那个不真实的世界转向表现“我”这个唯一真实的世界。
这就决定了现代派诗歌以‘我’为对象的诗学原则”①。
传统浪漫主义也强调“我”的表现,但“传统诗学中的‘我’是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可以旁观这个客观世界的我,这种‘我’表现目的是为了宣扬一种较为单一的人格个性;而现代派的‘我’的表现是为了获得与世界本质的沟通,与普通人的人格本质的沟通,让人领悟到宇宙人生的深层内涵。
这就要求现代派诗人不仅要表现作为社会人格的我,自我人格的我,还要表现作为本能人格的我,这三‘我’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②。
一、本我。
试论穆旦20世纪40年代诗歌中的现代自我形象
邹英;李超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5)005
【摘要】作为九叶派最杰出的诗人穆旦,以其自身独特的生死体验并结合他所接受到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资源,在他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生成了最具反叛性和异质性的诗歌特质.他对战争背景下个体存在性的思索、对现代个人的自我异化与分裂的拷问,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构成部分,塑造出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现代性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注入新的现代性质素.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邹英;李超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6.1
【相关文献】
1.战争的思虑与自我的探索——穆旦20世纪40年代诗歌初论 [J], 张军
2.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探险者"——论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人"穆旦 [J], 李如
3.从浪漫到现代——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J], 刘燕
4.真诚的痛苦——论20世纪40年代穆旦诗歌的现代性 [J], 王献芬;王献敏
5.试论穆旦诗中的现代自我形象 [J], 杜瑾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诗歌《荒原》赏析-精品文档资料现代诗歌《荒原》赏析一、《荒原》中的“荒原”意象及其象征意义1.即将孕育出生机的“荒原”。
死亡与复活是《荒原》中的两大主题,“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
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诗开头就以死亡来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
诗中首先呈现出了大量的关于死亡的“荒原”意象。
随后写到了死亡与复活的轮回,讲到上帝在绝望中拯救了整个世界,孕育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荒原》中有大量集聚宗教色彩的描写死亡与复活两大主题的的意象,诗人大肆描写了死亡与复活是为了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刻的揭露和再现。
《荒原》中的死亡并不是终极死亡,而是死中含有生的希望的死亡,是人类新生的前提条件。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中写到:“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四月是初春时节,春雨悄悄的滋润着万事万物,本来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
但艾略特笔下的四月却成为“最残忍的一个月”,孕育生命的季节孕育出来的却是“死亡”,给人一种悲凉之感;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冬季本应是寒气凌人,苍茫与萧瑟的季节,却被艾略特说成是“冬天使我们温暖”。
2.复活意象――死亡意象的升华。
《荒原》中的复活意象是孕育在死亡之中的。
第一章最后写道:“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体/抽芽了吗?今年它会开花吗?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叫这狗熊星走远吧,它是人们的朋友,不然它会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来!你!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这里的尸体象征着就灵魂的死亡,“种”、“抽芽”、“开花”则意味着生命的新生,表达了新生事物的期待,只是这个愿望要经受世事的考验。
论穆旦诗歌的自我意识。
穆旦诗歌是中国唐代的一个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自我意识的特点。
本文将从穆旦诗歌中具体剖析其自我意识的表现,并探讨其原因以及影响。
一、穆旦诗歌的自我表现穆旦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自我表现的元素。
他在自己的诗歌中经常用第一人称表述,如“吾”、“我”,这代表了他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同。
同时,他对于自己的外貌、性格、自然情感以及感情体验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表达。
比如在《赋得残荷》中,“自谓高心方自复,怜君终爱故园情。
”在这段诗中,穆旦将自己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表达出其“高心方自复”的低调自信,而“怜君终爱故园情”则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感情依恋。
在《答刘倮》中,“万缕吴丝一线愁,离人还向故园头”的句子中,穆旦体现了他的感情体验。
从穆旦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自我认知的关注,以及自我表现的自信和积极性。
二、穆旦诗歌自我意识的原因首先,穆旦是一位文化素养高、见识广的人,对于自我表达有一定的能力和意识。
其次,作为一位文人,穆旦的职责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也促使了他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再次,作为一位渴望接近自然的诗人,穆旦关注自然景物,也就不可避免地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穆旦诗歌中自我意识的表现。
三、穆旦诗歌自我意识的影响穆旦诗歌中自我意识的表现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及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其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的特点反映了唐代诗歌逐渐发展为个人的表达形式,标志着古代诗歌和文学中“主体性”的形成。
其次,穆旦诗歌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和文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穆旦诗歌具有自我意识的表现,这是其文化素养、文学角色、自然情感等因素的共同结果。
其自我表达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诗歌个人化的趋向,对于后世诗歌和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浅析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充满了现代主义的特征。
本文就从流派、主题、形式等方面来分析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
一、流派特征
穆旦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兼具洛可可风格和抒情主义特色的诗人。
他的诗歌中存在很多与传统诗歌相悖的特点,如采用自由诗歌形式、打破传统韵律和语言表达方式。
他善于将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意蕴融合在一起,独树一帜,赋予诗歌以个性和魅力。
二、主题特征
穆旦的诗歌主题多与个体的命运、人类的命运等相关。
诗人关注的不仅是个体的心灵深处,更是对生命、爱情、自由等普遍关注的话题。
诗人审视世界的敏锐视角和独特的个人体验,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
他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凸显了现代主义诗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反叛。
三、形式特征
穆旦的诗歌形式极富创新,多采用自由诗的形式和现代语言风格。
他的诗歌语言与常规语言不同,追求着探讨和体验自由的本质。
他通过自由的语言表达,将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分离解构,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抒情效果。
他的诗歌把自然与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个体的感受与宏大的历史背景结合,表达出了人对自由、人性和真相的渴求。
总之,穆旦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表达着诗人对传统诗歌形式和价值观念的颠覆和反叛。
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创新性、个性和思辨性。
他的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仍然具有很大的思想深度和文学魅力。
穆旦诗歌意象
穆旦是一位现代中国诗人,他的诗歌意象多元且丰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穆旦诗歌意象:
1. 自然景象:穆旦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自然界的景象,如山、水、云、风等。
他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对自然世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2. 花草植物:花草植物是穆旦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他用花草植物的形象来描绘各种情感和心境,如用花的盛开代表喜悦和希望,用枯萎的叶子代表凋零和岁月的流逝。
3. 动物:动物是穆旦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元素,如蝴蝶、鸟、鱼等。
他通过描绘动物的形象和行为,来寓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4. 音乐:音乐是穆旦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他借用音乐的形象来表达文字的美感和抒发情感,如用音符和节奏来形容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
5. 时间和记忆:穆旦的诗歌中常常出现时间和记忆的意象,如时钟、钟声、小时、日子等。
他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回溯,探索人们对岁月的感悟和对过往的回忆。
总体来说,穆旦的诗歌意象广泛而深刻,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歌的力量和美感。
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穆旦是中国新诗在30、40年代下的一面旗帜,而穆旦诗歌又是我国现代主义诗歌下的代表作,穆旦的大多数诗歌都具有独特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就穆旦本身来说,其是一位思绪敏锐和社会责任感极强的知识分子,其所创作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
当前,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士开始对穆旦的诗歌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穆旦诗歌的理解,以提升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品质。
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具有形象的现代生活化元素穆旦是一位极具现代生活形象的知R分子,其大多数的诗歌都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在诗歌的描写中,穆旦懂得如何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诗歌当中,并通过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生活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在表达现代生活化元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选取生活意象则成为广大诗人应当面对的一大问题,诗人在选择意象的时候往往需要结合该意象的形象,以使其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诗歌的中心思想。
通常情况下,在传达诗歌情感的时候,穆旦往往会探究生活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合适的现代化形象来创作诗歌,而这便是穆旦诗歌中一大现代主义特征。
就如,穆旦在评价《还原作用》一文中,其看出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并通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刻地评价,由此也可以看出穆旦懂得诗歌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而现代生活化元素的依托是表达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重视诗歌创作的深度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士已开始着手诗歌的创作,这也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诗歌创作的市场。
其中,从我国传统诗歌的创作领域上进行分析的话,人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很好地满足了主题与形式的统一性,而对于不同的诗歌其具有不同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古代诗歌的主题可以从爱情、边塞、闺怨、田园等几个方面开始着手创作。
但是,穆旦的诗歌便很好地突破了这一创作特点,与一般诗歌相比较的话,穆旦的诗歌具有内在结构的魅力,其更加重视诗歌创作的深度与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