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_世纪之窗_的思与筑
- 格式:pdf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6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20字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历史与文化的探索
走进天津博物馆,我被这座五层楼高的建筑所吸引。
一开始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座展示天津文物的建筑,但是当我开始浏览的时候,我才了解到它的魅力之处。
展馆由五个大厅组成,每个大厅有自己的主题。
由于人流量大,每个展品都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标注,而且展品与展品之间的关联都有详细的解释,这使得展览有层次感和一定的连贯性。
在古代天津,它是一个关键交通枢纽。
因此,这里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馆内展示了许多汉代和唐代的青铜器、陶器和瓷器。
通过这些展品,我得以了解到天津在这些时期的文化和发展。
在展览中,也包含了瑰宝和艺术品。
其中令我感到最惊奇的是一张“三彩三官像画像”(唐代)。
这是一幅三个上神的人像,他们分别拥有不同的角色。
我也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漫画,与它们旁边的配套解释一起,让我感到十分有趣。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是令我感到愉快和充实的。
我在展览中学到了许多有关天津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我相信这次参观会对我的历史知识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我也更加热爱中国文化,愿努力学习并传承。
参观天津博物馆的感受我最近有幸参观了天津博物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天津博物馆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为主要任务。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和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赞扬。
进入博物馆的大厅,我被宽敞明亮的空间所吸引。
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雕塑,栩栩如生的造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大厅四周则是巨大的展示柜,展示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
我走近一看,发现这些文物不仅包括了陶瓷、青铜器等传统艺术品,还有绘画、书法、玉器等多种艺术形式。
每一件文物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的卓越。
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精心布置的展览。
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从中国古代的历史、宗教、文化到现代的艺术创作,无一不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
在展厅里,我不仅看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文物,如《清明上河图》、《卧牛图》等,还了解到了一些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博物馆通过精美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将历史和文化呈现得生动有趣,让我对中国的古代文化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爱。
除了展览品的丰富多样,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地向游客提供咨询和解答,同时还设置了多个导览点,让游客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
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许多互动体验区,如仿古试衣、传统手工制作等,让游客能够更亲身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些贴心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参观的乐趣,还让我对博物馆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观天津博物馆,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看展览和与工作人员交流,我对中国古代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文明、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简洁版天津市博物馆是我近期参观的一家博物馆。
作为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天津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建筑。
建筑外观设计简洁而大气,彰显着古朴的东方元素。
走进博物馆内部,我感受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氛围。
展览区域划分清晰,每个展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
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被博物馆丰富的展品所吸引。
每一个展品都仿佛是一个个潜藏的宝藏,让我穿越时空与历史相遇。
从古代文物到现代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展示了天津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天津的历史和传统,也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更多的好奇和热爱。
除了展览区域,博物馆还设有交互式体验区。
这里不仅让我可以亲自动手参与,感受历史文化的乐趣,还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深入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
例如,在一个古代手工艺品展览区,我亲自尝试了制作陶瓷的过程,欣赏了传统工艺带来的美感。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参观的乐趣,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天津的传统文化。
另外,博物馆还设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区域,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与文物互动学习的机会。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对历史和文化保持好奇心。
我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充满激情地参与各类教育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是一家非常具有教育和娱乐性的博物馆。
通过参观,我不仅了解了天津的历史文化,还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的丰富展品、交互式体验和教育活动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我相信,这样的博物馆将继续为更多的人带来难忘的学习和享受。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800字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天津博物馆是一座集藏文物、研究文化、展示文明、普及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和平区。
近日,我参观了这座博物馆,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启示。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天书奇谭》、《铜人》、《鸟兽丈夫图》等。
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农耕和货币经济时期的文化遗产,还体现了秦汉和唐宋时期的书法、绘画和雕刻技艺。
在这些文物的陈列之间,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
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关于天津历史和城市建设的展品,如《天津城墙模型》、《民国天津街道模型》等。
这让我深刻地了解了天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天津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存的完美结合。
这些展品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让人对现代城市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文物和展品,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关于天津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容,如《历年百年天津天气状况》、《天津空气质量展示》等。
这些内容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天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
在博物馆中,我与众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游客交流,我们就文物、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些交流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让我认为文化交流将会是不断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天津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遗产对于古代和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这座博物馆不仅让游客了解了天津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推动。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展示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认识自然与科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引言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博物馆,坐落在天津市中心,是天津市重点文化单位之一。
在最近的一次参观中,我有幸近距离欣赏了这座博物馆的珍藏和展示。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对天津博物馆的观后感和体会。
博物馆的布局与环境天津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颇具特色,整体建筑以传统的中国园林风格为主题,结合了现代的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博物馆的大门高大宏伟,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当步入馆内时,立刻被陈设和装饰所吸引。
整个博物馆的布局很合理,房间之间的连接通道宽敞明亮。
另外,博物馆的环境整洁干净,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非常适合展示文物。
展品与陈列天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展品,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古玩等多个类别。
在展览区域,每个展示柜都陈列着精美的文物,有些还搭配着专门设计的展板和图片,用以解读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这些展品都经过精心保护和修复,保留下了其原始的风貌,令人叹为观止。
在游览过程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青铜器展区。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天津博物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早期的礼器到后期的器物,青铜器的演变过程清晰可见。
每个青铜器都有其独特的形状、纹饰和铭文,展示了古代工匠的巧思和技艺。
通过观赏这些青铜器,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天津博物馆还设置了专门的书画展区和古玩展示区。
书画展区陈列了许多历代名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以及一些文人墨宝。
古玩展示区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古代艺术品和工艺品,如玉器、瓷器、玻璃器、漆器等。
参观这些区域,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学习与体验天津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地方,还是一个学习和体验的场所。
在博物馆内,我参加了一些举办的活动和讲座,通过专业讲解员的讲解和指导,我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例如可以试穿古代服饰、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等。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_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与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
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
听解说员介绍,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进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
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含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
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
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通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与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
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
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与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
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
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
历史在变化,历史在进展,现如今的天津已不在是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进步着的天津,不断进展着的天津,充满生命力的天津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进展与创新。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极具规模和历史底蕴的博物馆,我在参观之后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首先,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非常精美,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从外观看,博物馆采用了古典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在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庄严和肃穆的氛围,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圣的地方。
博物馆内部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域,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
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天津的历史展览,展示了天津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历程。
通过这个展览,我了解到天津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展览中展示的文物和图片让我感受到了天津的繁荣和独特的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有一些临时展览,展示了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多样性。
这些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意和才华,也让我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天津博物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观看展览和学习相关知识,我更加了解了天津的历史和文化,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和文物保管工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参观天津博物馆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我对博物馆的建筑、展览和文物保护工作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天津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珍惜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样本天津市博物馆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西北角内环线北侧,占地面积达10.6万平方米。
这座博物馆是一座集史前遗址、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在参观天津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品展示。
首先,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非常独特,它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氛围。
馆内的展品也琳琅满目,从古代文物到现代艺术品,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
在展览中,我尤其被古代铜器和书画作品所深深吸引。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除了展览品,博物馆还有许多互动展示和展示形式,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博物馆内设有多个主题展览厅,通过音视频、实物和互动设备等形式,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和历史背景。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一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等,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参与的机会。
参观天津市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展览和互动展示,我对天津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的古代文明有了更多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我也更加明白了文物的重要性,它们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是我们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也更加意识到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们的魅力。
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和活动,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其中。
我对博物馆的设计和展示形式都非常满意,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观和学习。
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样本(二)《天津市博物馆读后感》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天津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天津市博物馆作为该市的主要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天津的丰富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作为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各个时代的历史沉淀与文化积淀。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对于这次天津博物馆之行的观后感。
一、博物馆的结构和布局第一次来到天津博物馆,我被它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整个博物馆建筑群以古典欧陆式为主,气势恢弘,气度不凡,内部的陈列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和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展览店铺的精美陈列天津博物馆是一个汇聚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物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些像彩陶大缸、彩陶黑带缸、方陶和彩绘二虎定偃月形铜器等罕见珍品,有些展品甚至是我第一次见到,感觉十分新奇与神秘。
三、展览内容的简介在天津博物馆的展览中,我最为瞩目的是那些与清朝有关的展品。
其中包括了宫廷文物、领导人遗物、以及各种奇珍异宝。
我尤其喜欢一些青花瓷碗和陶瓶,它们的设计和创意十分精美,色彩搭配合理,再加上独特的造型,让人看得十分过瘾。
四、电影、书籍或演出的评价在这次天津博物馆之旅中,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
尤其是从一些展品的内容和历史背景中,我了解了一些我不曾知道的历史文化事实,让我深深地感叹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启示和总结经过这次对天津博物馆的参观,我对清朝这个历史时期的了解加深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文化能够传承,文化能够展示,文化能够提升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更奠定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
我决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重视对于文化和历史的学习,让自己的知识面愈加广博。
最后的最后,参观天津博物馆的这一次,让我受益匪浅。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多关注历史文化,多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加自信地向前迈进!。
2008年12月-2012年5月,天津文化中心从方案竞赛到竣工开放历经3年半的时间。
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少年宫和大型购物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商业建筑,成为全新的城市文化殿堂。
我们的设计团队有幸参与到其建设中,承担四大文化建筑之一—天津博物馆的设计工作,见证了天津博物馆“世纪之窗”从概念到建成的全过程。
设计原点:天津历史与文化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公众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设计必须植根于天津的历史与文化,才能促使公众产生对博物馆的认同与文化共鸣,才能建成一个真正属于天津人民的博物馆。
我们以“世纪之窗”的概念作为设计的原点,再现天津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这是回顾天津设卫建城600年的文明之窗,是再现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历史之窗,也是展望天津美好前景的未来之窗。
“世纪之窗”将成为天津博物馆的核心空间,成为最具特色与震撼力的场所。
建筑核心:以“世纪之窗”的空间序列展现天津的精神特质
如何将“世纪之窗”这个抽象的文化概念通过现
代的表现手法转化为具体而震撼的建筑空间,是设计的关键与精华所在。
我们将“世纪之窗”设定为一个完整空间序列,试图通过空间的塑造诠释城市的历史。
它由内而外贯穿整个博物馆,宽敞宏大的公共空间紧密联系各个展厅,成为公众参观和体验建筑的核心空间。
作为“世纪之窗”的开端,博物馆北向主入口以宽50m、高17m 的“重门叠涩”形成深邃的入口空间,引导公众进入博物馆。
这6层逐级放大的叠涩象征天津设卫建城600年的悠久历史,成为博物馆与天津历史联系的纽带。
进入博物馆后,公众将置身于宽30m,长80m、高14m 的“时光隧道”。
这是博物馆连接各个展厅的公共大厅,是“世纪之窗”最核心和最精彩的部分。
大厅的天窗与侧墙形成层层叠叠的格栅,营造强烈的纵深感。
阳光由天窗洒下,由暗至明,在墙壁和台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更增添了大厅的仪式感。
大厅纵向逐级上升,由低至高,连接古代、近代、现代展厅。
公众拾级而上,依次参观各个时代的主题展厅,仿若穿梭于“时光隧道”,游历天津由古至今的文明和历史发展。
原设计预想的“时光隧道”大厅应该是一个集展
览、交流、流线组织为一身的文化共享大厅。
在代表天津600年建城史的6层平台上,应精心布置具有各时期代表性的高大展品,点明空间内涵、烘托文化氛围。
目前,展品的内容和形式尚待确定,我们期待在天津博物馆的后续营造中,能最终实现这一构思。
公共大厅在南端横向展开成宽100m、高12m 的“未来大厅”,这是“世纪之窗”的终点。
宽阔的“未来大厅”与深邃的“时光隧道”形成强烈的反差。
阳光穿过巨大的玻璃幕墙,使“未来大厅”成为最明亮的空间。
“未来大厅”将充分展现天津文化中心和城市景色,预示着天津的美好未来。
和而不同:互动协商以保证建筑群体的整体效果天津文化中心环绕开阔的湖面布置了一系列城市公共建筑,共同构筑城市的文化殿堂。
参与文化中心设计的设计机构是来自全球各地近10个不同的设计团队,为避免不同文化建筑各自为政,并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各设计团队在文化中心建设指挥部统筹下,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充分交流沟通,以达成协调一致。
同时,我们还参与到后续建筑、景观评选等决策过程中。
与以往由一家主导,多家配合的组织形式不同,这种平等互动的组织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建筑师
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建筑师表现其专业素养和专业优势。
最终,在保证文化中心整体和谐的基础上,各文化建筑各具亮点,达到了“和而不同”的整体性。
调适完善:多方协调、实验比较、现场调适以达到较高的完成度
从图纸到现场施工过程,总需要面临众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对材料的选择及对细部的把控。
为了突出“世纪之窗”的空间序列,博物馆主入口的六重门和未来大厅采用了古铜肌理。
由于紫铜材质幕墙在建筑上的应用并不多见,铜板的不同氧化程度会影响铜板的成色,为调适铜板成色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减少不同铜板之间的色差,确保铜在防氧化、抗腐蚀等方面的性能,需要对铜板的最终效果进行严格把控,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反复实验,并挂到现场做等比例对比才能确定。
从最终建成效果看,铜板和浅黄色石材两种材质交相辉映,相互烘托,古铜色的六重门和未来之窗成为博物馆的点睛之笔。
纵观天津博物馆从概念到实施的整个过程,有艰辛、有喜悦,也有遗憾。
我们期待天津博物馆不仅仅通过内容丰富、精彩的展览来让人们了解历史,而且建筑本身也能成为向人们述说历史的场所,容纳各种现代城市公共文化活动,成为新世纪天津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载体。
□
天津博物馆“世纪之窗”的思与筑
CONCEIVING AND CONSTRUCTING "CENTURIAL WINDOW" OF TIANJIN MUSEUM
何镜堂,吴中平,郭卫宏/HE Jingtang, WU Zhongping, GUO Weihong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
家重点实验室 收稿日期:2012-09-15
1
1 入口外景/Entrance view(摄影/Photo: 姚力/YAO Li)
2
4 2 天津文化中心/Aerial view of Tianjin Cultural Centre(摄影/Photo:
姚力/YAO Li)
3 总平面/Site plan
4 首层平面/Ground floor plan
7
6
5 北立面外景/Exterior view of north elevation(摄影/Photo: 姚力/YAO Li)
6 二层平面/Second floor plan
7 三层平面/Third floor plan
9
10
8
8 南立面外景/Exterior view of south elevation(摄影/Photo: 姚力/YAO Li)9 四层平面/Fourth floor plan 10 五层平面/Fifth floor plan
13
11 细部/Details(摄影/Photo: 姚力/YAO Li)
12.13 剖面/Sections
14 时光隧道/Interior view,“Time Tunnel”15 未来大厅/Interior view,Grand Hall (14、15 摄影/Photo: 姚力/YAO Li)
12
We designed the "Centurial Window" as the core of the Tianji Museum. It represents the long history and important status of Tianjin City.
"Centurial Window " is the grand public hall which goes through the museum and connects each gallery.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museum symbolizes the long history of 600 years that Tianjin constructs city by six layers gradually enlarged corbels. The public lobby is layer upon layer, which is like a time tunnel, followed by the ancient, modern, contemporary gallery, and leads the public to experienc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of Tianjin. There is a grand hall of a 110-meter horizontal panoramic view in the end of “Tunnel”, to sufficiently show the grand view of the city.□主要设计人/Project Team: 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郑少鹏/HE Jingtang, GUO Weihong, WU Zhongping, ZHENG Shaopeng
建设地点/Location: 天津市河西区天津文化中心/Tianjin Cultural Centre, Hexi District, Tianjin
设计时间/Design Time: 2008.12建成时间/Completion: 2012.05用地面积/Site Area: 40 922m 2
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rea: 57 856m 2
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