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8章 组合逻辑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97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3. 学会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1.2 功率、能量的概念及计算2. 电路的基本组成2.1 电路的定义及组成要素2.2 电路的基本元件2.3 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3. 电路定律3.1 欧姆定律3.2 基尔霍夫定律3.3 电路功率计算4. 电路分析方法4.1 串并联电路分析方法4.2 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4.3 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教学资源:1.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2. 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3. 实验设备及器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工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2.1 利用课件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动画演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2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2.3 利用实验设备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3. 课堂互动:3.1 提问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让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填空题1. 已知图中U1=2V, U2=-8V, 则UAB=-10 。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 有三个6Ω的电阻, 若把它们串联, 等效电阻是18 Ω;若把它们并联, 等效电阻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 等效电阻是9 Ω。
4.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 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 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 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 设U=12V、I=2A、R=6Ω, 则UAB= -24 V。
7. 直流电路如图所示, 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 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 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 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 在直流电路中, 电感可以看作短路, 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 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50 Hz。
10. 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 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间的关系是: IP=IL。
11. 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 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 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º)V, 则其最大值为311 V, 频率为100 Hz, 初相位为-60º。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 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º)V, 电阻R=10Ω, 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º,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 若线电压为380 V, 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17.32 A。
15. 式QC=I2X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 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
17. 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 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 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 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学期试题库(7~8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1、数字逻辑电路中三种基本逻辑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
2、逻辑电路的两种逻辑体制中,正逻辑的高电平用______表达,低电平用______表达。
答:1、0。
3、二进制只有______和______两个数码,计数规律是_________;十进制有______个数码,计数规律______。
答:0、1、逢2进1、10、逢10进1。
(中)6、8421BCD码是一种______码,即:从高位到低位的二进制数码的______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有权、权、8、4、2、1。
4、逻辑函数的基本表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逻辑函数式、真值表、逻辑电路图。
(中)5、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该电路在任一时刻的输出状态取决于该时刻电路的____________状态,与电路____________无关。
答:输入状态、原状态。
6、三位二进制编码器有_______个输入端;_______个输出端。
答:8、3。
(中)7、需将十进制数0~9编成二进制代码,最少需要_______位二进制代码。
答:4。
8、BCD码编码器能将_____进制代码编成_______进制代码。
答:十、二。
9、触发器是最常用的具有____________的基本单元电路。
答:记忆功能。
(中)19、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都具有____________功能,在某一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此时的____________,还与电路____________有关。
答:记忆、输入状态、本来的状态。
10、“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输入端是_______和_______,输出端是_______和_______。
答:D R 、D S 、Q 、。
第1章 直流电路一、 填空题: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 和 3个基本部分组成。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 和 ;对电信号进行 、和 。
2. 电路有 、 和 三种工作状态。
当电路中电流0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_____上。
3.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 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 元件。
4.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方向。
二、选择题: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 )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 )功率。
A 、吸收;B 、发出。
2. 当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3.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A 、50mA ;B 、2.5mA ;C 、250mA 。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电流参考方向?什么是关联参考方向?2.为什么不能使实际电压源短路?四、计算题1. 已知电路如图1.4所示,其中E 1=15V ,E 2=65V ,R 1=5Ω,R 2=R 3=10Ω。
试求R 1、R 2和R 3三个电阻上的电压。
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6电路中的电流I3。
3. 已知电路如图1.10所示。
试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支路电流I和电流源的电压U。
教材P25页24、25、28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一、填空题:1.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
2.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该电路为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第5章 半导体器件习题选解 P148-1505.2.1 如题5.2.1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Y 的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 A =V B =0V ;(2)V A =+3V ,V B =0V ;(3)V A = V B = +3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当V A =V B =0时,因二极管正向偏置,而使D A 、D B 处于导通状态,电流相等,电阻R 上的电流为:mA I I I DB DA R 07.39.312==+=,输出端V Y =0V 。
(2)当V A =3V,V B =0时,因二极管D B 正向偏置,而使其处于导通状态,即D B 导通,同时使D A 反向偏置,而使D A 截止,则流过D A 的电流为0;流过D B 和电阻R 上的电流相等,即:mA I I DB R 07.39.312===。
(3)当V A =V B =+3V 时,因二极管正向偏置,而使D A 、D B 处于导通状态,电流相等,电阻R 上的电流为:mA I I I DB DA R 3.29.3312=-=+=,输出端V Y = +3V 。
题5.2.1图5.2.3 题5.2.3图所示,E=5V ,,sin 10tV u i ω=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0u 的波形。
解: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分析各个电路,所以它们的输出电压波形分别为:(a)、(b)对应的波形为(a );(c)、(d)对应的波形为(b )。
题5.2.3图5.3.1 现有两个稳压管D Z1、D Z2,稳定电压分别为4.5V 和9.5V ,正向电压均为0.5V ,试求如题5.3.1图所示各电路中的输出电压U 0。
解:(a )图:VU U U Z Z 145.95.4210=+=+=(b )图:V U 00= ,因为外加电压小于两个稳压管的稳压值。
(c )图:V U 15.05.00=+=, 两个稳压管的均正向导通。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6题,每题1分,共46分)1.在钟控同步RS触发器中,当RS取值不同时,则Q=A、0B、SC、RD、1正确答案:B2.放大器的通频带指的是A、频率响应曲线B、下限频率以上的频率范围C、放大器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D、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三极管具有能量放大作用B、锗材料晶体三极管的饱和压降是0.1VC、硅材料晶体三极管的导通电压是0.3VD、体现晶体三极管电流放大特性的公式是正确答案:B4.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的逻辑关系为A、与非门B、或门C、与门D、非门正确答案:C5.以下关于理想集成运放的各种表述中,错误的是A、线性应用时,有“虚短”概念B、开环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C、共模抑制比无穷大D、线性应用时,有“虚断”概念正确答案:B6.主从JK触发器的初态为0,JK=00时,经过2n+1个触发脉冲后,输出状态为A、一直为1B、一直为0C、在0、1间翻转,最后为0D、在0、1间翻转,最后为1正确答案:B7.数码寄存器的输入、输出方式为A、串行输入、并行输出B、并行输入、串行输出C、串行输入、串行输出D、并行输入、并行输出正确答案:D8.LED数码管显示不含小数点的数通常由()段组成。
A、4B、5C、6D、7正确答案:D9.影响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A、管子参数的变化B、电阻变值C、温度D、管子老化正确答案:C10.如果三极管的基极电流是40μA,集电极电流是2mA,则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A、20B、50C、200D、500正确答案:B11.利用二极管反向电击穿时两端电压保持稳定的特性来稳定电路两点电压的二极管称为A、整流二极管B、光电二极管C、变容二极管D、稳压二极管正确答案:D12.理想运放电路接成反相器,其输入电压为4V,则输出电压约为A、-2VB、-4VC、2VD、4V正确答案:B13.JK触发器,若J=K=0,则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A、翻转B、保持C、置1D、置0正确答案:B14.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容易产生A、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都存在B、饱和失真C、截止失真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15.D触发器的D端和Q端相连,D触发器的初态为“0”状态,试问经过10个时钟脉冲后触发器的状态为A、1状态B、0状态C、不定状态D、高阻状态正确答案:B16.具有记忆功能的逻辑电路是A、译码器B、显示器C、加法器D、计数器正确答案:D17.十进制数126转换为二进制数为A、1111101B、1111010C、1111110D、1101110正确答案:C18.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A、电压放大倍数略大于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B、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C、电压放大倍数略大于1,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D、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正确答案:D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十进制数11用8421BCD码表示为1001B、8421BCD码0001表示的十进制数为2C、8421BCD码0111比十进制数5大D、8421BCD码0011比二进制数10小正确答案:C20.有一型号为2AP9的二极管,其中“2”表示二极管,“A”表示采用N型锗材料为基片,“9”表示产品性能序号,则“P”表示A、检波二极管B、普通用途管C、开关二极管D、变容二极管正确答案:B21.乙类推挽功放电路与甲类功放电路相比主要优点是A、无交越失真B、输出功率大C、不用输出变压器D、效率高正确答案:D22.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是A、输入有高,输出为低;输入全低,输入为高。
电工大学课本目录第1章电路概念与分析方法1电路和电路模型2 电路组成和作用3电路模型4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5 电流的参考方向6 电压的参考方向7 电功率8无源电路元件9 电阻元件10 电感元件11 电容元件12 有源电路元件13 独立电源14 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15 受控电源16 基尔霍夫定律1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8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9支路电流法20 叠加原理21 结点电压法22 戴维南定理23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1 换路定则和初始值确定2 换路定则3 初始值确定4 —阶电路瞬态过程分析方法5 经典法6 三要素法7 —阶电路瞬态过程的三种响应8 —阶电路的脉冲响应9 徽分电路10 积分电路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1 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2 频率3 有效值4 初相位5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 单一元件正弦交流电路7 电阻元件交流电路8 电感元件交流电路9 电容元件交流电路10 RLC串联交流电路11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12 功率关系13 阻抗串联和并联14 阻抗串联15 阻抗并联16 电路中的谐振17 串联谐振18 并联谐振19 功率因数的提高20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22三相正弦交流电路23 三相电压24 三相电路中负载连接25 三相电路的功率.26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第4章半导体器件1 半导体基础知识2 本征半导体和掺杂半导体3 PN结4 半导体二极管5 基本结构6 伏安特性7 主要参数8 特殊二极管9 晶体管10 基本结构11 放大作用12 特性曲线13 主要参数14 场效应管15 基本结构16 工作原理17 特性曲线18 主要参数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2 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3 静态分析4 动态分析5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6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7 静态分析8 动态分析9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应用10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1 静态分析12 动态分析13 多级放大电路14 级间耦合15 分析计算16 差分放大电路17 静态分析18 动态分析19 输入和输出方式20 功率放大电路21 要求和特点22 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3 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应用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2 组成原理3 主要参数4 传输特性和分析方法5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 反馈基本概念7 反馈类型和判断8 具体负反馈电路分析9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10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11 比例运算电路12 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13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14 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15 电压比较电路16 矩形波产生电路17 RC正弦波振荡电路18 运算放大器使用时应注意问题19 选件和调零20 消振和保护第7章直流稳压电源1 不可控整流电路2 滤波电路3 稳压电路4 简单稳压电路5 集成稳压电路6 开关稳压电路7 可控整流电路8 晶闸管9 可控整流电路第8章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1 数字信号和数制2 数字信号3 数制4 逻辑门电路5 基本逻辑门电路6 TTL集成门电路7 CMOS集成门电路8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9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10 逻辑函数表示方法11 逻辑函数化简1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13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4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15 加法器16 编码器17 译码器和数码显示18 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19 只读存储器20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21 可编程逻辑阵列22 可编程阵列逻辑23 应用举例24 产品判别电路25 多路故障检测电路26 公用照明延时开关电路第9章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1 双稳态触发器2 RS触发器3 JK触发器4 D触发器5 寄存器6 数码寄存器7 移位寄存器8 计数器9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10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11 集成计数器12 555定时器和应用13 555定时器14 555定时器组成单稳态触发器15 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16 应用举例17 4人抢答电路18 搅拌机故障报警电路19 8路彩灯控制电路第10章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1 D/A转换器2 T型电阻网络IDAC3 倒T型电阻网络DAC4 集成电路DAC5 A/D转换器6 数据采集系统7 多通道共享S/H和A/D系统8 多通道共享A/D系统9 多通道A/D系统第11章变压器与电动机1 磁路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3 磁路分析方法4 变压器5 变压器工作原理6 变压器特性和额定参数7 特殊变压器8 三相异步电动机9 结构和原理10 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11 使用12 单相异步电动机13 直流电动机14 控制电动机15 交流伺服电动机16 步进电动机17 超声波电动机第12章电气自动控制技术1 常用控制电器2 低压开关3 熔断器4 自动空气断路器5 交流接触器6 热继电器7 时间继电器8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9 直接启停和点动控制10 正反转和行程控制11 时间和顺序控制12 可编程序控制器13 组成和原理14 程序设计方法15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举例16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17 三相异步电动机Y-Δ启动控制附录A 现代通信技术附录B 安全用电附录C 电工电子EDA仿真技术。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1.1 电路的概念(1)略(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1)零、负电位、正电位(2)3、1.5、3、1.5、0、3(3)-7,-51.3 电阻(1)3∶4(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104.4ρm根据S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220===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1)25401000===P W t h (2)略(3)31680072002.0220=⨯⨯==UIt W J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三、填空题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 R ρ=;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1.5510=-=-=b a ab V V U V10)5(5=--=-=c b bc V V U V15)5(10=--=-=c a ac V V U V15-=-=ac ca U U V2.2.012024===t Q I A Ω===202.04I U R 3.(1)210100220=+=+=r R E I A (2)2001002=⨯==IR U V(3)20102=⨯==Ir U r V4.(1)8804220=⨯==UI P W(2)15840001800880=⨯==Pt W J(3)1440018005.0422=⨯⨯==Rt I Q J(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 电阻的连接(1)5.04211===R U I A 10205.022=⨯==IR U V1210221=+=+=U U U V(2)由于12221221R R R U R U P P == 故142820101212=⨯==P R R P W(3)(a )Ω==343R R ab(b )Ω=⨯==++++=32043535)()(R R R R R R R R R ab (c )Ω===1444R R ab (d )R R R R R R R R ab ++++=)2()2(Ω=⨯==53245858R 2.2 基尔霍夫定律(1)5、3、6、3(2)假设2I 、3I 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1所示,依基尔霍夫定律,知:2332213311321E R I R I E R I R I I I I =+=+=+128038050008.0008.0322332=+=+⨯=+I R I I I I即 解得 图2.1 作业测评2电路图0245.02=I A=24.5mA0325.03=I A=32.5mAΩ=3842R2.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rE I s =、不变、并、r I E s =、不变、串 (2)(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2.2(a ')所示。
第8章思考题与习题8.1 在题8.1图所示电路中,A 、B 是数据输入端,K 是控制输入端,试分析在控制输入K 的不同取值下,数据输入A 、B 和输出间的关系。
(a ) (b )题8.1图解:(a )F a =ABK+(A+B)K当K=0时,F a =(A+B) 与逻辑关系当K=1时,F a =AB 或逻辑关系(b )一位二进制数比较器,低电平有效AB Kb1 b2 F b2 AB A K F 1b ⋅⋅=B A K ⋅=BA K +=AB B K F b ⋅⋅=3B A K ⋅=BA K +=312b b b F F K F ⋅⋅=BA K ⊕+=8.2设计一组合逻辑电路,输入为三位二进制数,输出为F 。
其功能是:输入的三位数码中有奇数个“1”时,电路的输出F 为1,否则为0。
要求用“异或”门实现该电路。
解:设三位二进制数分别为A 、B 、C由真值表可得F=m 1+ m 2 + m 4 + m 7 =A ⊕B ⊕CC B A F8.3 试用三个一位半加器实现下列函数,且不附加任何其它门。
(1)F 1(X ,Y ,X )=Σm (1,2,4,7)(2)F 1(X ,Y ,Z )Z Y X YZ X += (3)F 3(X ,Y ,X )=Σm (1,3,5,6) (4)F 4(X ,Y ,X )=X Y Z解:8.4某工厂有三个车间,每个车间各需1KW的电力。
这三个车间由两台发电机组供电,一台是1KW,另一台是2KW。
此三车间经常不同时工作,为了节省能源,又保证电力的供应,试设计一个逻辑电路,能自动完成配电任务。
解:设三个车间为A、B、C:“1”工作;“0”不工作1KW发电机为F1,2KW发电机为F2:“1”工作;“0”不工作列真值表:A B C F1F2 A B C F1F20 0 0 0 0 1 0 0 1 00 0 1 1 0 1 0 1 0 10 1 0 1 0 1 1 0 0 10 1 1 0 1 1 1 1 1 1CBAF⊕⊕=1ACBCABF2++=C8.5用两片CC4512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分别生成逻辑函数Y 1和Y 2,画出接线图。
电工电子技术百科名片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基础知识;晶体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1.图书信息书名: 电工电子技术作者:肖志红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5月1日ISBN: 9787111301448开本: 16开定价: 23.00元编辑本段内容简介《电工电子技术(上册)》共8章,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常用分析方法、暂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电气控制技术、工厂用电与安全用电。
每章配有难度适中的习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章节配有工程应用举例及Multisim仿真实例。
《电工电子技术(上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本科生、大专生及成人教育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自学考试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前言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第2章电路常用分析方法第3章暂态电路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磁路与变压器第6章交流电动机第7章电气控制技术第8章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附录附录A Multisiml0简介附录B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中英文名词对照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编辑本段2.图书信息基本信息书名:电工电子技术作者:罗岩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版次:2010年7月第1版定价:31.90元开本:16装订:胶装ISBN 978-7-5058-9680-2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最新基本要求编写,同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点的分布以及深度上进行了调整,使教材更加突出实用性、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本书共分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路、常用电工仪表、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应用技术、电动机应用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低压电器与安全用电技术、PLC及其应用技术、电子电路中的元器件、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和数字电路。
思考与练习答案第1章半导体器件一、填空题1.过热烧毁击穿2.单向导电性3.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放大区4.发射结集电结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5.100 2.5mA6.正偏反偏7.几~几十1.5〜3V8.光电反偏9.放大10.100 4mA11.集电极发射极12.⑴集电基发射(2)50 ⑶PNP13.电压电场效应14.结绝缘栅15.源极漏极16.控制极触发P N栅极反向维持二、选择题1. B2.B3.B A4.B5.C6.C7.A8. B9. B 10. B 11.B 12.C A B三、综合题1.图(a)“Ao = 6V;图(b)”Ao = 0V;图(C)U A0=12V;图(d)U A0=-6V2,两只稳压值不等的稳压管串联使用,有4种接法,结果分别为13. 5V、6. 7V、8. 2V、1.4V;两只稳压值不等的稳压管并联使用,有4种接法,只是得到的稳压值只有两种,结果为6V 和0. 7V;四、实训题1.答:⑴黑笔接的是万用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红笔接的是万用表内部电源的负极。
在万用表测得的阻值小的情况下,说明此时二极管外加的电压是正向电压(正向偏置),所以黑笔(电源正极)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⑵若将红、黑笔对调后,万用表指示的方向与⑴相反,即阻值很大,近似为无穷大。
(3)如正向、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二极管内部为断路。
(4)如正向、反向电阻值均为零,二极管内部短路。
(5)如正向和反向电阻值接近,说明此时二极管已不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能。
2.答:⑴基极 (2)基极NPN 型PNP 型第2章 三极管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静态 Q /BQ /CQ U BEQ U CEQ2.动态 输入信号 电源直流交流3.不失真地放大输入信号4.开路 短路 短路5.基极 射极 集电极6.相反7,同 减小 低提高8.截止失真减小饱和失真增大输入信号过大 9.截止饱和R B10.集电 共集电极11. 1电压 电流和功率 相同 12.共射组态 共集组态 共射组态 13.阻容耦合 变压器耦合直接耦合14.减小增大 15. 30 P A 3mA16. (1) 48u A,2.4mA, 5.2V,放大(2) 1000uA,50mA, 0V,饱和 (3) 10 V, 截止二、选择题1. C2. B3.B4. B5. A C6. C四、实训题 1.答: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CQ 时,应选择万用表的电流挡位(具体挡位应根据被测电 路的参数来选择),将万用表串联接在电路中。
第8章组合逻辑电路【课题】8.1概述【教学目的】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及功能特点。
【教学重点】1.数字逻辑电路的分类和特点。
2.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种类。
3.会区分数字逻辑电路的类型。
【教学难点】区分数字逻辑电路的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法【参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基本逻辑门电路有哪几种,它们的逻辑功能是什么?2.画出与非门逻辑符号并说明其逻辑功能。
二、新授内容1.组合逻辑电路(1)特点:数字逻辑电路中输出信号没有反馈到输入端,因此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状态只与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无关。
(2)电路组成框图:教材图8.1。
2.时序逻辑电路(1)特点:数字逻辑电路中输出信号部分反馈到输入端,输出信号的状态不但与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且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有关。
因此,这种电路有记忆功能。
(2)电路组成框图:教材图8.2。
三、课堂小结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四、课堂思考P176思考与练习题。
五、课后练习对逻辑代数作重点复习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课题】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教学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2.会对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功能分析。
【教学难点】对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作功能说明,并用文字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参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公式化简,用练习的方式进行。
二、新授内容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
(1)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推导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2)化简和变换(3)列真值表(4)分析说明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举例(1)老师举例讲解(2)老师举例,学生讨论分析例1 已知逻辑电路如图8.1所示,试分析其逻辑功能,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图8.1三、课堂小结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
2.组合逻辑电路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