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23
篇一: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钠及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钠分别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2.了解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等物质的反应情况3.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基础知识】一、单质钠(1)与氧气反应:(钠与氧气的反应与条件有关)常温条件下;加热条件下。
(2)与水(酸)反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
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②熔化成光亮的小球:(钠的熔点;该反应为反应)③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气体产生)④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剧烈)⑤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生成的溶液呈性)。
(3)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结构解释:na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na原子易(“得到”或“失去”)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作剂,表现出强性,在自然界中以态(“游离”或“化合”)形式存在。
少量的钠可保存在中。
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一般用。
二、钠重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钠的焰色反应呈色,钾的焰色反应呈色(透过)注意点:①实验用品②用洗涤做过焰色反应的铂丝四、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上述转化关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课堂分析1. 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需要加入的试剂或方法。
①na2co3粉末(nahco3)②na2co3溶液(nahco3)③nahco3溶液(na2co3④nacl溶液 (nahco3【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c.钠与氧气化合时作还原剂 d.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对于反应:ticl4+4na == 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b.该反应中ti元素被氧化c.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 d.ticl4是还原剂3.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4.下列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b.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氢钠d.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都显红色5.(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二、复习预习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 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钠与水(冷水)反应 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与水反应发出哧哧的声音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放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4)钠与碱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5)钠与盐反应:Na与盐溶液一般不发生置换反应,但与熔融的盐可发生置换反应。
(如4Na+TiCl4(熔融)Ti+4NaCl)Na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1)如果盐溶液的溶质不与NaOH反应:如氯化钠溶液;(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NaOH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2Na+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因Na与水反应时有热量放出,生成的Cu(OH)2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此反应中有时会有黑色沉淀CuO生成。
【演示实验1】老师演示实验3-1。
【操作】用镊子从煤油中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将其切开,将切面展示给学生看。
【组织讨论】让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在组内讨论。
【提问】通过观察发现钠沉在煤油瓶的底部,那么钠的密度和煤油的密度有什么关系?【板书】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观察,钠是以什么状态存在?(固态)是什么颜色?(灰色)硬度是大还是小?【板书】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固体、质软【提问】切开钠后发现切口呈银白色,很快变暗,这说明什么?【讲述】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单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灰色的物质,该物质就是氧化钠。
【记录现象】1、金属钠为固体;2、在煤油下层;3、切开外皮,看到银白色光泽;4、钠很软;5、切口很快变暗。
【讨论】学生讨论金属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猜测钠在常温下在空气中生成的物质。
【回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回答】钠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钠能用小刀切开,说明钠的硬度小。
【回答】说明钠本来并不是灰色的,而是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作用而变成灰色。
【总结】物理性质: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质软。
化学性质: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Na2O(氧化钠),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试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环节三:教的活动3【安排实验2】下面我们就来讲述钠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实验3-2。
学的活动3【学生实验】1、用镊子夹取钠块并用滤纸擦干表面后,用小刀切取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钠及其化合物教师活动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
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展示图片)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Na2SO4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
(展示图片)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反应中丢失。
教师总结: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思考讨论:教师: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展示图片并向同学们演示该过程)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
新课讲解:钠的物理性质:①质软,能用刀切割②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③熔点:97.8℃④沸点:883℃⑤密度:0.971g/cm3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教师:用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了,这是因为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是氧化钠。
(展示图片中的反应方程)思考讨论:教师:裸露在空气中的钠就能直接和氧气反应,钠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如果将钠加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思考讨论:教师: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
(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思考讨论:教师: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注: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教师: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这种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 2O 2)。
(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思维启迪:钠的化学性质:钠和其他非金属反应教师:(1)在氯气中燃烧:现象:燃烧、产生白色的烟。
钠及其化合物精品教学设计引言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与氧、氯等元素能够形成多种化合物。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精品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钠的基本性质,包括外观、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 掌握钠与水、氧气和卤素等元素发生反应的特点。
3. 了解钠的常见化合物,并能够描述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4. 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意识,并能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二、教学内容1. 钠的基本性质介绍a. 外观:银白色金属b. 密度:0.97 g/cm³c. 熔点:97.8°Cd. 沸点:883°C2. 钠与水反应实验a. 实验目的:观察钠与水反应的过程和产生的产物b. 实验步骤:1) 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并观察产生的现象。
2) 测量温度变化。
3) 观察气体的产生情况。
c.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应理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3. 钠与氧气反应实验a. 实验目的:观察钠与氧气反应的过程和产生的产物b. 实验步骤:1) 将一小块钠放入燃烧瓶中。
2) 用火柴点燃钠片。
3) 观察产生的现象和残留物。
c.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应理解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4. 钠与卤素反应实验a. 实验目的:观察钠与卤素反应的过程和产生的产物b. 实验步骤:1) 将一小块钠放入玻璃试管中。
2) 逐一加入氯、溴和碘的水溶液。
3) 观察产生的现象和溶液的变化。
c.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应理解钠与卤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5. 钠的常见化合物介绍a. 氯化钠:白色固体,常用食盐。
b. 碳酸钠:白色固体,用于制备碳酸饮料。
c. 硫酸钠:无色结晶,用于制备玻璃。
d. 亚硝酸钠:白色结晶,用于制备食品添加剂。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实验法:教师可以进行钠与水反应、钠与氧气反应和钠与卤素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并通过讨论和解释加深理解。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一、教学重难点1.重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反应2.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二、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火光中的生死别离引出金属钠。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思考•交流1】1.请画出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它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容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一、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一】1.钠在常温下与氧气的反应【实验3-1】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保存在哪里?其表面是什么颜色),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
切割金属钠在表面皿上进行。
【实验用品】玻璃片、镊子、小刀、滤纸、金属钠【提示】金属钠的切割方法:滤纸吸干煤油—镊子夹取--小刀在表面皿上切割①用什么工具可以切割金属钠?②钠被切开后切面什么颜色?③在空气中放置切开的钠,切面的颜色会怎样变化?现象:取出的金属钠表面有一层黄色层,切开的切口处露出银白色光泽。
切口在空气中露置一会,会逐渐变暗。
物理性质:光亮的银白色、密度比煤油大、质软。
相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二】2、钠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实验3 2】用小刀切一小块(绿豆大小)金属钠放,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放在蒸发皿里,加热。
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
注意钠的取用:①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 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钠块要绿豆粒大小。
【实验用品】表面皿、镊子、小刀、滤纸、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提示】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①钠的形状是否有变化?②火焰是什么颜色?③生成物是什么颜色?现象: 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接着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淡黄色固体) 。
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三】【实验3-3】在小烧杯中加入约一半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绿豆大小)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注意钠的取用:①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 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钠块要绿豆粒大小。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金属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相关方程式
【学情分析】:本节课虽为新授课,但是所涉内容并不太难
【学习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2、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及用途。
【重、难点】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⑤
问题思考: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程式?
2、金属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拓展延伸:
1、回忆锌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推测钠与盐酸反应吗?如果能,与锌与盐酸反应比较哪个更剧烈?
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2、将金属钠放入CuSO 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同步练习】
1、在烧杯中加入水(密度为)和苯(密度为 388.0-⋅cm g )各50mL ,将
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 30.97-⋅cm g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 、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作上下跳动
2、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 、盐酸
B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铁溶液
D 、硫酸镁溶液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在空气中 加热或点燃
3、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比较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颜色状态。
3.2.1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1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主要用途。
3.理解Na2O和Na2O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Na2O和Na2O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难点:Na2O和Na2O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钠钾合金在医疗上的研究进展相关资料…… 局部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
钠钾合金消融的方法打破传统消融的理念……通过钠钾合金与组织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
反应物钠和钾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完全被吸收。
通过注射器将很少量液态的钠钾合金注射到目标组织,局部产生高温,反应同时生成氢氧根和氢气。
氢氧根产生类似于电化学反应中正负极的作用,形成碱性环境,对肿瘤组织起到杀伤作用。
另一方面,反应产生的气体在肿瘤组织内部发生气穴效应,依靠气体冲击造成细胞的机械性坏死破裂。
……【问】通过资料可知钠的相关性质为哪些?【生】可与水反应反应放热、反应生成氢氧根和氢气、反应剧烈。
【展示】探究实验钠与水的反应操作:向盛有水(滴有酚酞)的小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生】实验记录【问】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生】2Na+2H2O===2NaOH+H2↑【讲解】反应中的钠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Na与酸的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2↑比水更剧烈【问】若金属钠着火如何灭火?能不能用水?【生】金属钠着火一般用砂土盖灭,不能用水灭,因为水与钠反应放热且生成易燃物H2火烧得更旺。
【展示】钠块【讲解】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97.81 ℃)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大,但比煤油的小。
钠保存在煤油中【问】画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生】【讲解】结构决定性质,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单质。
高中化学金属钠课程教案
一、课程背景介绍
本课程主要介绍金属钠的性质、结构、应用以及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属钠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金属钠的结构和应用;
3. 能够进行相关实验,并能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内容
1.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下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产生氧化钠;
2.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金属钠可以与氧、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3. 金属钠的结构和应用:金属钠的结构为离子晶体结构,主要应用在有机合成和精细化工中;
4. 实验:制备氢氧化钠、制备铜钠合金等实验。
四、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金属钠的外观和性质;
2. 讲解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并进行相关示范实验;
3.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金属钠的应用领域;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估
1. 实验记录:学生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分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课堂表现:学生对金属钠相关知识和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1. 课本、教案、实验材料等;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七、拓展延伸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或者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金属钠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以上为金属钠课程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二、复习预习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 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钠与水(冷水)反应 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哧哧的声音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放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4)钠与碱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5)钠与盐反应:Na与盐溶液一般不发生置换反应,但与熔融的盐可发生置换反应。
(如4Na+TiCl4(熔融)Ti+4NaCl)Na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1)如果盐溶液的溶质不与NaOH反应:如氯化钠溶液;(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NaOH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Na+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因Na与水反应时有热量放出,生成的Cu(OH)2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此反应中有时会有黑色沉淀CuO生成。
(Cu(OH)2CuO+H2O)4、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通电2Na + Cl2↑。
5、钠的用途: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6、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与Na结构相似的还有Li、K、Rb、Cs等元素。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均易失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它们均为活泼金属,均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与氧气、非金属、水、酸等反应,生成产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2)差异性与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由Li到Cs,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核到最外电子层的距离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减小,失电子能力增强,即还原性增强,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程度更加剧烈。
如与氧气反应时,Li常温或燃烧均生成Li2O,Na常温时生成Na2O,燃烧时则生成Na2O2,而K常温生成K2O2,燃烧生成KO2(超氧化钾)。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碱--均为强碱,且碱性依次增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考点/易错点3钠的氢氧化物1、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俗称:苛性钠、烧碱、火碱。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收水分而发生潮解,易溶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
2、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与酸反应中和生成盐和水。
(3)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与铵盐反应生成碱性气体。
3、氢氧化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在橡胶塞的玻璃瓶(原因是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会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粘稠性,会是塞子黏住导致开不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考点/易错点4钠盐四、例题精析【例题1】.有一小块钠久置于空气中,最后生成的产物是( ) A.Na 2O 2 B.NaHCO 3 C.Na 2CO 3 D.Na 2CO 3·10H 2O【答案】 C【解析】钠在空气中久置,其变化过程是:Na −→−2O Na 2O −−→−OH 2NaOH Na2CO 3·10H 2O −−→−-OH 2Na 2CO 3【例题2】将31.2 g 过氧化钠和100 g 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25.6% B.31.2% C.32.0% D.34.5%【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故所求溶液的溶质为NaOH 。
2Na 2O 2+2H 2O4NaOH+O 2↑2×78 4×40 32 31.2 g x yx =78231.2g 160⨯⨯=32 g(NaOH) y =7823231.2g ⨯⨯=6.4 g(O 2)w(NaOH)= g g g 4.61002.3131.2g -+×100%=25.6%【例题3】有关热稳定性的强弱比较,不正确的是( )A.K 2MnO 4<KMnO 4B.Na 2O 2>Na 2OC.NaHCO 3<Na 2CO 3D.KClO 3<KCl【答案】A【解析】在加热条件下,Na 2O −→−2O Na 2O 2,NaHCO 3Na 2CO 3,KClO 3KCl ,KMnO 4K 2MnO 4,故A 不正确。
五、课堂运用【基础】1、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其产物不随反应物用量比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是()A.C和O2B.NaOH溶液和CO2C.Na2CO3溶液和盐酸D.Na和Cl2【答案】D【解析】A选项中,O2不足量,生成CO2;O2过量,生成CO2。
B选项中,CO2不足,生成Na2CO3;CO2过量,生成NaHCO3。
C选项中,盐酸不足,生成NaHCO3和NaCl;盐酸足量,生成NaCl、H2O和CO2。
D选项正确。
2、将11.5 g金属钠投入到88.5 g水中,反应完毕后,求生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20.1%【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钠跟水反应有氢气产生,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
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生成NaOH和H2的质量分别为y、z,则:2Na + 2H 2O2NaOH+ H2↑2×23 2 ×18 2×40 211.5 g x y z46∶36=11.5 g∶x x=9 g46∶80=11.5 g∶y y=20 g46∶2=11.5 g∶z z=0.5 g解法1:w(NaOH)=%1005.05.115.8820⨯-+gggg=20.1%解法2:w(NaOH)=%10095.882020⨯-+gggg=20.1%【巩固】1、下列各步反应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且每一物质均含A元素写出A、B、C、D、E、F的化学式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答案】A—Na B—Na2O2C—Na2CO3 D—NaCl E—NaOH F—NaHCO3【解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先判断出已知具体色态的B为何物质,金属对应的化合物呈现淡黄色的暂判定为Na2O2,那么就可以引出D为NaCl,C + CO2+ H2O F,F C,而Na2O2可以生成C,C可以生成NaCl,从而推导出各物质。
2、在盛有5 mL澄清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B.浮在液面快速游动C.液体底部出现银白色固体D.溶液变浑浊【答案】C【解析】钠首先跟水反应,发生的现象有: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液面上迅速游动,有气泡产生等。
因跟水反应需消耗水(减少溶剂)且生成OH-,都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析出Ca(OH)2 沉淀。
【拔高】1.200℃时,11.6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6g。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A.5.8 B.11.6 C.23.2 D.46.4【答案】C【解析】解法一:差量法设原混合气体中含CO 2和H 2O 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固体质量增加 78×2g 2mol 106×2g (212-156)gx28x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固体质量增加78×2g 2mol 40×4g 4gy2y2823644181160104x y x y x m o l y m o l +=+=⎧⎨⎩==⎧⎨⎩....解得 则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M =+=1160104232....故选C解法二:平均值法由方程式:2CO 2 + 2Na 2O 2 === 2Na 2CO 3 + O 2和2H 2O + 2Na 2O 2 === 4NaOH + O 2↑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m ()增,应是 mm m (C O )(H O )(O )222与的总和减去之值,即:m m m m (C O )(H O )(O )()222+-=增 所以,()()[]()m m mm (O )c o H O 222=+-增这样, m g gg O ()..2116368=-=则O 2物质的量n 8g 32g /m o l 0.25m o l (O )2== 又由于n 12[n n ](O )(H O )(C O )222=+ 所以混合气总物质的量()()()n n 2n H O C O o 222+= 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11.620.2523.2解法三:估算法 CO 2的式量为44,水蒸气的式量为18,因此两种气体的混合物的平均式量必介于二者之间,故应选C 。
2、将a g水煤气(成分为CO和H2)充分燃烧,将燃烧生成的气体(150℃)通过盛有过量的Na2O2的干燥管(反应气体无损失),充分反应后干燥管增重b g,则a和b的关系为()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2H2+O2=2H2O, 2H2O+2Na2O2=4NaOH+O2 把这两个反应加和,得到:2H2+Na2O2=2NaOH 相当于过氧化钠直接吸收了氢气。
同样道理:2CO+O2=2CO2, 2CO2+2Na2O2=2Na2CO3+O2 把这两个反应加和,得到:CO+Na2O2=Na2CO3 也是相当于过氧化钠直接吸收了CO 所以有多少克CO和H2的混合物,最后Na2O2的质量就会增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