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机构的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6章 机械的平衡6.1 复习笔记本章主要介绍了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计算和平面机构的完全平衡和部分平衡的计算。
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计算(质径积的计算),常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而且几乎每年必考。
除此之外,静(动)平衡条件、完全平衡、部分平衡等内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要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一、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1.机械平衡的目的(1)设法平衡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以消除或减小其带来的不良影响;(2)对于利用不平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来工作的机械,则需研究如何合理利用不平衡惯性力。
2.机械平衡的内容(1)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的惯性力平衡(见表6-1-1)表6-1-1 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的惯性力平衡(2)机构的平衡作平面复合运动或往复移动的构件产生的惯性力无法在构件本身上找到平衡,必须研究整个机构使各运动构件惯性力的合力以及合力偶得到完全的或部分的平衡,以消除或降低最终传到机械基础上的不平衡惯性力,满足上述条件的平衡称为机械在机座上的平衡。
二、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见表6-1-2)表6-1-2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图6-1-1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三、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1.静平衡实验(见表6-1-3)表6-1-3 静平衡实验2.动平衡实验试验一般需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机的内容见表6-1-4。
表6-1-4 动平衡机3.现场平衡对于一些大型和高速转子,由于装运、蠕变、电磁场或工作温度等的影响会破坏制造期间的平衡。
若制造期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可在现场直接测量机器中转子支架的振动,来确定不平衡量的大小及方位,进而进行平衡。
四、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许用不平衡度(见表6-1-5)表6-1-5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许用不平衡度图6-1-2 许用不平衡量的分配五、平面机构的平衡。
平面机构平衡操作方法
平面机构平衡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 确定平面机构的几何形状和各部件的质量分布情况。
2. 确定平面机构的质心位置和重心位置。
3. 计算各部件对平衡的影响力和转动惯量,包括原动机、连杆、曲柄、摇臂、支撑杆等。
4. 对相邻的部件进行动静平衡的校正,使整个平面机构达到动静平衡。
5. 根据平面机构的使用条件和要求,进行可靠性测试和耐久性测试,保证平面机构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操作平面机构平衡的关键是对各部件的重心位置精确确定,并进行相应的校正,以达到使整个平面机构在工作时不产生偏差和震动的效果。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平面机构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智慧树知到《机械原理》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机械是()的总称。
A:机器和机构B:机构和构件C:机器和零件D:机构和零件正确答案:机器和机构2、机器能够完成能量转换。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机构能够完成能量转换。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机器包含机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6、内燃机是用来传递物料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7、一台机器是由一个以上的机构组成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8、机器和机构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
A:对B:错正确答案:对9、机器和机构都是具有确定运动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10、变速箱是机器。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一章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B: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C: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D: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正确答案: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2、两构件在几处相配合而构成转动副,在各配合处两构件相对转动的轴线()时,将引入虚约束。
A:交叉B:重合C:垂直D:异面正确答案:重合4、一个平面低副所受的约束数为()。
A:0B:1C:2D:3正确答案:25、仅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所绘制的简图称为()。
A:机构运动简图B:机构示意图C:运动线图D:机构装配图正确答案:机构示意图6、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移动副是()。
A:2级副B:3级副C:4级副D:5级副正确答案:5级副8、构件通过()而构成的可相对运动的系统成为运动链。
A:运动副B:铰链C:零件D:机架正确答案:运动副9、齿轮副是高副。
A:对B:错正确答案:对10、螺旋副是空间运动副。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2、速度瞬心是()为零的重合点。
A:相对速度B:绝对速度C:加速度D:速度正确答案:相对速度3、速度瞬心是()相等的重合点。
机械原理简答题终极整理版《机械原理》考研常考简答题整理⼀、平⾯机构的结构分析1.平⾯机构基本定义:机器:可⽤来变换或者传递物料、能量或信息的装置机构:能实现预期机械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包括原动件,从动件,机架零件:机器制造单元构件:机器运动单元杆组:从动件系统中分解为若⼲不可再分,⾃由度为0的运动链约束:对独⽴运动的限制⾃由度:构件具有的独⽴运动的数⽬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运动联接运动链:两个以上以运动副联接⽽成的系统虚约束:对输出件的运动不起约束作⽤的约束局部⾃由度:与输出件运动⽆关的⾃由度2.在什么条件下,运动链具有运动可能性、运动确定性、可以成为机构?⾃由度⼤于零;⾃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运动链中某构件固定为机架3.⾼副低代时,齿轮副如何处理?齿轮副是将所引⼊的两个转动副分别位于相接触的两齿廓的曲率中⼼处,对于⼀对渐开线齿廓的齿轮副,曲率中⼼分别位于两齿轮的啮合极限点⼆、平⾯机构的运动分析1.什么是速度瞬⼼,相对瞬⼼与绝对瞬⼼的区别?速度瞬⼼: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绝对瞬⼼处的绝对速度为零2.⽤速度瞬⼼法和⽮量⽅程图作机构速度分析有什么优缺点?速度瞬⼼法:只能进⾏速度分析,适⽤于简单的平⾯机构⽮量⽅程图:作图不是很准确3.什么是三⼼定理?作平⾯平⾏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它们位于⼀条直线上4.机构在什么时候有哥⽒加速度,如何确定?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相对运动为转动,牵连运动为平动时两构件重合点有哥⽒加速度,它是由于相对速度⽅向变化产⽣的加速度,θωsin 2r e c v a =三、平⾯机构的⼒分析1.什么是摩擦⾓,移动副中总反⼒如何确定?摩擦⾓:总反⼒和法向反⼒的夹⾓总反⼒和法向反⼒夹⾓为摩擦⾓,偏斜⽅向和相对速度⽅向相反2.什么是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当量摩擦系数:摩擦⼒和铅锤载荷的⽐值当量摩擦⾓:由当量摩擦系数确定的摩擦⾓3.矩形螺纹和三⾓形螺纹副各有什么特点,适⽤于什么场合?矩形螺纹:当量摩擦系数⼩,传动效率⾼,适⽤于传动三⾓形螺纹:⾃锁性能好,联接强度⾼,适⽤于联接4.什么是摩擦圆,摩擦圆的⼤⼩和什么有关?以轴颈中⼼为圆⼼,与总反⼒⽅向相切的圆;摩擦圆半径与轴颈半径和当量摩擦系数成正⽐5.为什么实际设计中采⽤空⼼轴端?轴端压强和半径成反⽐,因此轴端中⼼部分的压强⾮常⼤,极易压溃6.什么是机械效率,其意义是什么?机械效率是输出功(有效功)和输⼊功(驱动功)的⽐值,它反映了输⼊功(有效功)的有效利⽤程度7.什么是⾃锁和⾃锁性能,移动副和转动副⾃锁的条件是什么,⾃锁时阻抗⼒和机械效率满⾜什么条件?⾃锁:由于摩擦⼒的作⽤,不管驱动⼒多⼤都不能使构件运动的现象⾃锁性能:机构反⾏程⾃锁⽽正⾏程不⾃锁移动副⾃锁的条件是驱动⼒作⽤在摩擦⾓之内,转动副⾃锁的条件是驱动⼒作⽤在摩擦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