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推进“零排放”养猪模式的应用及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75.76 KB
- 文档页数:2
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大约要吃掉7亿头猪,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在规模化养猪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污,随意排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对粪便处理技术进行合理运用。
在各种处理技术中,微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的效果较好,可将该技术运用到规模化养猪中,以此来实现养猪场零排放的目标。
一、零排放养猪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1、基本原理微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的理论基础为微生态与生物发酵,以筛选的方式获取对猪的粪尿具有降解作用,并且还能产生对各类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效果的益生菌,通过特殊的工艺,制成垫料发酵菌。
同时可利用锯末、谷壳和米糠等原料制作培养基,在其上接种发酵菌,堆积发酵后,形成发酵垫料。
发酵垫料床分为薄床和厚床两种,前者的厚度为15-30cm左右,这种垫料床通常只用一次,一批猪养成出栏后,便需要更新一次垫料。
后者的厚度为80cm左右,可将猪的粪便清理至发酵垫料中,利用垫料的益生菌,使粪便完全发酵后,以较快的速度降解,从而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采用厚垫料床,不需要冲洗和清扫,只要适当添加垫料,便可重复使用,一块垫料床的使用寿命在2-3年。
2、技术优势微生物发酵床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其之所以能够在规模化养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微生物发酵床在养猪场的应用,能够使养猪过程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粪便中的病原菌、寄生虫会被有益菌杀灭,猪舍的环境获得显著改善,为猪的育肥创造有利条件;饲料的利用率也有所提升,使猪肉的品质得到提高;工人不需要每天清除粪便,减轻了劳动强度,猪舍也不用每天冲洗,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从而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使用1年之后的垫料,经过加工后,能够变为生物有机肥,可用于果树种植,与化肥相比,有机肥的效果更好,不会对果树造成毒害,也没有残留,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目标。
桃源豪猪养殖业发展建议桃源豪猪养殖业发展建议1、尽快将豪猪申报列入“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名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豪猪为我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在国家规定“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的54种野生动物名录中是没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豪猪“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尚属不合法行为。
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符合“人工养殖野生动物种源不依赖野生种群;养殖技术成熟;有一定的规模;有丰富的食物来源;有相应的疾控能力”条件的,即可申报列入“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名录。
从我县豪猪养殖业现状看,已经完全具备上述要求,可以向国家林业局野保司申请将豪猪列入“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名录”。
2、尽快申请注册商标权。
无数事实表明,拥有好的注册商标,可以迅速提升产品附加值,树立品牌形象,进而主3、建立桃源豪猪优良品种繁育基地。
豪猪因野生数量稀少,繁殖缓慢,大大制约了我县豪猪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仅我县目前的存栏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建立豪猪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桃源豪猪产业已是迫在眉睫。
具体做法是:选准一处理想规模地,精选一批体大健壮繁殖能力强的公母猪做种源,聘请有关专家研究解决豪猪人工授精、保胎、及繁殖期饲料搭配等技术难题,提高受孕、产仔率,加快繁殖速度,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
同时基地还应肩负起技术培训、售后跟踪服务等责任,以优质的服务树立桃源豪猪品牌形象。
随着媒体宣传效应的逐步推动,很多养殖户开始引种养殖。
但因为豪猪繁殖速度慢,种苗数量少,养殖时间短,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大规模,也还没有真正的成批量的商品走入消费市场,豪猪养殖还处在引种繁殖阶段。
豪猪养殖刚刚起步,这一新兴养殖产业的.开发,有着特殊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市场前景。
同时,豪猪作为一个新鲜、珍稀品种,其菜品目前只有极个别特色酒楼作为极品菜肴推出,其身价不菲以至大部分酒店还很少看到用豪猪肉加工制作的菜品。
豪猪成品市场还是空白。
2 零排放模式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应用的意义2.1零排放模式是实现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畜禽粪便是发展生态农业不可缺少的有机肥,零排放模式治理污染所产生的粪污与其他污染物或化肥相比,对农业生态环境更安全。
一是与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相比,零排放模式产生的粪尿富含碳、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基本元素,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不会造成有害物质在人体内富集,是安全、优质的农业有机肥;二是现在有些饲料会添加铜、锌等微量元素,用这些饲料养猪产生的粪尿作为有机肥,有可能造成土壤中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富集,零排放模式粪肥灌溉牧草,牧草作为饲料养猪,猪肉品质好,味道鲜,其粪便作为有机肥也不会造成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富集;三是长期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用牧草饲养的猪产生的粪便粗纤维含量较高,作为有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零排放模式治理污染过程的物质循环利用过程,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我们通常所说的畜禽养殖污染物,当它外排到环境中时,就是污染物;当它得到综合利用时,它就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所以它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零排放模式使这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2.2零排放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的治理方式2.2.1应用零排放模式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可以减轻环境负荷。
按环发[2004]43号文件“畜禽养殖排污系数表”计算,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每万头猪COD排放量为266吨/年。
如果采用零排放模式,每万头猪就可以减排COD266吨/年。
2.2.2应用零排放模式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养殖场废水经沼气化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但是其排放标准远远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水质标准(见表1),这些达标废水排放到水环境中,当它超过一定的环境容量或水体自净能力时,还有可能造成水环境污染。
现以通过验收的某乙养殖场(生猪存栏总数3000头,母猪400头)为例比较,见表1对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见表2),养殖污水经沼气化处理后基本上可以达到农田旱作灌溉水质标准。
养猪废水零排放浅析论文导读:发展养猪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猪肉制品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随着养猪行业的不断发展,养猪粪便、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有效做好养猪废水、粪便的治理工作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积极探索并实现养猪废水、粪便的零排放技术不啻为当前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养猪,废水,零排放,浅析猪肉及其制品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摄入动物蛋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猪、粮稳天下的农业治国之策。
发展养猪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猪肉制品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磁县养猪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和“产-加-销”的产业链条。
全县养猪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随着养猪行业的不断发展,养猪粪便、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有效做好养猪废水、粪便的治理工作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积极探索并实现养猪废水、粪便的零排放技术不啻为当前的一剂良药。
1.传统的养猪废水治理技术养猪场废水是养殖业废弃物中最典型的一类污染物,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
由于养猪业属传统产业,用于废水处理的资金有限,所以养猪场废水处理各项指标要完全达标难度很大。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养猪场废水处理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工程应用实践。
目前,养猪场废水处理研究的工艺方法主要有物化处理、自然生态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
但是,由于受地理条件、资金、技术和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废水处理方法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
如:自然生态法处理需要大面积的处理场地;好氧处理能耗大,去除污染物不完全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论文。
2.零排放技术原理及优点2.1技术原理在猪饲料及生活环境(猪舍内垫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形成有利于猪生长发育的优势微生态系统,有效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乙酸、丙酸、乳酸、抗生素及细菌素等共同组成对外籍的化学屏障;原籍菌群有秩序地定植于黏膜、皮肤等表面或在细菌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的定植,起着占位、争夺营养或拮拉作用,使有害微生物失去生存环境和营养而不能繁殖。
猪场零排放养猪技术实践探讨李建兴陈其发吴少全(福建省诏安县绿洲生化有限公司)概要:综述发酵床养猪法的猪舍建设与垫料制作,介绍实际采用发酵床养猪法的日常管理工作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讨论探索发酵床垫料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关键词:发酵床BFA 猪场有机肥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养猪业当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效益提高”;三是“环境治理”。
这是养猪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近几年,零排放生态垫床养猪技术在我国悄然兴起。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根据不同类型猪群建立一定厚度的发酵床垫料,原料为谷壳、锯末等,与发酵菌种(如BFA)等混合发酵后,铺到猪舍里面,猪只所排出的粪尿在渗入垫料后,经有益微生物发酵迅速被分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无臭味、粪尿零排放。
这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解决了养猪业对环境污染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使用后的旧垫料又是制作生物有机肥的良好原料,可以使资源达到循环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养猪新技术。
但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如何,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试验模式1生物发酵床猪舍的结构及设计发酵床的猪舍应有上下通气窗,形成舍内良好空气的对流。
冬天有利于室内水蒸气的蒸发,夏季有利于通风透气,但在南方应防止台风的来袭。
垫料位置的划分可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具体选择按具体环境决定。
以下是生态垫床猪舍结构图(±0.0以上建筑)猪舍应选择南北通风而不宜东西向,防止阳光直照,猪栏每栏面积不宜过大,每栏放养12-15头,大约每头大猪占1.5平方米(小猪1.2平方米)站台不要太宽,容得下猪前腿站住吃食即可,站台比垫床面高5公分左右。
饮水器的安排应注意避免饮水时漏下的水流进发酵池,引起发酵池垫料腐烂,导致发酵失败。
做法是水咀做在窗外,窗外引一条小沟排走滴下的水。
如果水压太大,应在前面建造一个带浮球的水桶进行减压。
猪-沼-茶循环农业
作者: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
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4期
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
桃源县茶庵铺镇尚寺坪村养猪大户龙济庆采用猪-沼-茶无污染、零排放的循环农业养殖
模式,为常德市的循环农业的建设树立了典范。
他的养殖场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存栏能繁母猪340多头、种用公猪20头,年产乳猪10000头、肉猪2000头,同时拥有人造林33公顷、大叶茶基地53公顷,年产值700多万元。
为了有效地处理好生猪粪便污染环境问题,实现废弃物的利用。
龙济庆在市、县有关部门
的支持和指导下,筹集资金40多万元,在养猪场建立一个500平方米的大型沼气池,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净化猪场粪便和污水,年产沼气7.2万立方米,不仅解决了养殖本身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提供了养殖场繁殖区、保育区照明和供暖以及职工生活照明,一年节约资金6万多元,周边
4个村民小组农户因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也因此得到了彻底改善。
按照循环农业的良性生态发展链,遵循“玉米喂猪、猪粪化沼、沼气发电、沼液喂鱼喂猪、沼渣肥地”的循环模式,栽种的大叶茶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提高了产品质量,也符合绿色
食品标准;沼液喂鱼能节约7%的饲料,且增产18%以上;沼液喂猪可节约12%的饲料,增产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