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怎样实现“零排放”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2
规模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控措施摘要介绍了规模养猪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了减少规模养猪场污染的技术措施与政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养猪场;环境污染;防控措施近几年生猪养殖在我国增长较快,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但我国的养猪业是在农户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规模小而分散,畜禽散养散放,混养混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污水肆意流淌,养殖环境差,不仅畜禽发病率高,而且还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1-4],严重地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规模养猪场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粪尿及生产污水,每生产1头肥猪约产生粪尿约2 t、污水4 t;1个年出栏1万头的肥猪生产线,可产生粪尿2万t。
每天清洁地面、冲洗粪沟及猪饮水时浪费等而产生的污水总量为100~150 m3,COD值平均为1 500 mg/L,BOD5达1 200~1 300 mg/L,总氮量接近1 100 mg/L,总磷量约为440 mg/L。
另外,猪场污水中可检测出的病菌主要有致病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杆菌、结核菌、布氏杆菌和猪丹毒等。
1.1对空气的污染粪便的恶臭是污染空气的最大问题,养殖场恶臭(除动物皮肤分泌物、粘附于皮肤的污物、外激素和呼出气体等外)主要来源于粪尿堆放过程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氨、硫化氢等)。
同时,畜禽场废弃物中可携带100余种细菌、病毒[3],这些病原体可随灰尘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污染。
1.2对水体的污染经测定,养殖场所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水流入溪河污染水体[4]。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氨等耗氧物质,使水中的溶氧大幅度降低,水中生物因缺氧而难于生存,导致死亡、腐烂等,严重污染水体。
1.3对土壤的污染畜禽饲料中的一些促生长剂,如抗球虫药物、抗生素及高铜、高锰、高铅等微量元素,饲料原料(如菜籽饼)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等均可随粪便排出体外,渗入土壤,当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将会引起土壤组成和性状改变,破坏土壤原有的基本功能。
猪场碳排放量控制与减排措施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严峻影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猪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养殖环节,其碳排放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猪场碳排放量的控制和减排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能源利用、粪便处理等多个方面探讨猪场碳排放量控制与减排措施的专家化观点。
一、饲养管理1.优化饲料配方:合理饲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专家建议根据猪的生长阶段、生理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调配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
同时,利用金合利等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减少草料的浪费,降低碳排放。
2.减少粪便污染:粪便处理是猪场碳排放控制的重点。
合理设计猪房的污水收集系统,收集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生物技术和能源回收技术,将粪便转化为可再利用的面粉或生物能源等,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能源利用1.替代能源利用:传统的猪场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据了较大比例。
专家认为,可以探索和应用替代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从根本上减少猪场的碳排放。
此外,科技进步也使得风能和地热能等替代能源的应用成为可能。
2.节能措施:猪房的通风设施通常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导致相应的碳排放。
专家认为,可采用新的通风技术和设备,如可调速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等,有效降低能耗。
此外,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和光照传感器来调节照明设备的使用,也能减少能源浪费,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三、粪便处理1.有机肥料的利用:适当处理粪便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种植,从而降低对化肥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科学的堆肥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粪便中的有机质,提高有机肥料的效果和利用率。
2.生物气化技术:现代猪场可采用生物气化技术将粪便转变为生物气或制造发电。
这种技术利用了粪便中的生物能源,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广东省农业厅文件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粤农〔2012〕140号─────────────────────────关于印发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农业(畜牧兽医)局、环境保护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根据《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粤府办【2012】14号)要求,为确保完成我省农业源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减排任务,省农业厅与省环境保护厅共同编制了《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作为“十二五”及今后我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减排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作为农业、环保管理部门在减排工程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和环境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依据。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指导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抄送:全省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题词:畜牧业污染减排指南通知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畜禽养殖业是污染减排重要领域之一。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不仅有利于农业源污染减排,还有利于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为规范、指导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减排,制定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适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新建、改建和扩建污染治理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引用标准及文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应符合以下标准有效版本的要求,其中《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国家和省排放标准中最严格标准执行。
DB44 /613-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497-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环发〔2011〕148号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通知3 定义3.1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指达到如下规模的养殖场(小区):生猪≥500头(出栏)、奶牛≥100头(存栏)、肉牛≥100头(出栏)、蛋鸡≥10000羽(存栏)、肉鸡≥50000羽(出栏)。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范文一、背景概括生猪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生猪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饲养密度大、粪便无害化处理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生猪养殖业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污水和臭气,严重危害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项科学、高效的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二、整治目标1. 减少废弃物排放:通过推行循环利用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措施,将废弃物最小化,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2. 控制污水排放:通过改进生猪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将处理水平提高至国家排放标准。
3. 降低臭气排放: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臭气的散发和扩散。
4.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辖区内生猪养殖场的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5. 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加强养殖场的管理,规范养殖行为,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措施1.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养殖场改进设施和治理技术,推广环保型养殖模式。
2. 推行循环利用技术:鼓励养殖场合理利用废弃物,如生物菌肥、秸秆等,开展有机肥料和生物柴油生产。
3.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要求建立集中处理设施,采用有效的生物处理和泥沙分离技术。
4. 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养殖场清洁能源利用,如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减少耗能和污染。
5. 加强养殖场管理:要求养殖场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环境培训和考核。
6. 强化环境监测:建立生猪养殖场环境监测网络,对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
7.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四、组织实施1. 设立专门机构:成立生猪养殖污染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由生猪养殖污染整治领导小组编制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养猪场节能方案及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猪业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大规模的养猪场经常面临能源的消耗和浪费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养猪场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养猪场节能方案及措施。
1. 充分利用自然光养猪场大多需要使用电力照明,因此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养猪场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增加天窗、透明墙体等装置,以便更好地引入自然光线。
此外,根据猪舍的朝向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在必要时安装遮阳罩、窗帘等设备,以调节光线的强度。
2. 高效利用热能在养猪场中,保持合适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加热方式往往会浪费大量的热能。
因此,养猪场可以考虑以下的节能措施:- 安装高效的隔热材料,减少热能的散失;- 运用隔热窗户和绝热门,提高热能的保温性;- 采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加热;- 应用集中供热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
3. 合理调整照明系统养猪场通常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照明,因此合理调整照明系统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措施:- 安装光照传感器,根据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 使用高效节能的LED灯泡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定期清洁和维护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最佳效果。
4. 合理管理饲料和水资源在养猪过程中,饲料和水资源的管理也可以帮助节约能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确保饲料的质量和种类,以减少浪费和能源消耗;- 使用自动配料技术,减少饲料和能源的浪费;- 定期清洗和维护饮水设备,以防止漏水和浪费。
5. 优化设备和机械管理养猪场通常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机械,因此合理优化它们的使用能帮助节约能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保持其高效和可靠;- 优化设备的使用时间和次数,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机械,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规模养猪场怎样实现“零排放”
通过干湿分离机,烘干的猪粪便经过处理发酵做成有机肥,废水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沼气废渣制作有机肥,从而实现粪便“零排放”。
这是记者日前在平阳县益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的-幕。
该合作社负责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猪粪变废为宝了,养殖场再也不会臭气熏天、粪便横流了。
”目前,我县4l个规模养猪场基本实现了粪便“零排放”。
-直以来,养猪场的粪便排放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瓶颈。
近年来,面对生猪养殖发展快,数量大,且排泄物多、污染严重等情况,我县开始探索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从去年8月开始,我县按照生态规模养殖场建设要求和“-场-策、确保效果”的治理原则,采用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雨水、粪尿、污水“三分离”技术,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当时,全县4l个规模养猪场列入2008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范围。
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4l个项目于去年底完工,共投入263万元,建设雨污分离设施管道l0000多米,沼气池5456立方米,沉淀池、氧化塘5亩,堆粪房420平方米,配套农田果园4000多亩、鱼塘30亩。
目前,4l 个规模养猪场的粪便、尿液及污水均达到干湿分离,粪便送堆粪场堆放,尿液及污水入沼气池厌氧发酵。
据计算,4l个猪场共存栏猪l2200头,平均每天排放粪便约30吨,日产尿液及污水200吨,沼气池每天可处理550立方米,处理能力高于实际排放量。
猪场周边有4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