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防概述1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中国国防重点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
2、国防空间:陆、海、空、天、电、网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搞侵略扩张的国防。
典型代表:美国。
自卫型: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的国防。
典型代表:中国。
联盟型:是指以结盟形式。
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防卫力量的不足。
典型代表:日本、韩国、北约、独联体联盟型国防中,有扩张和自卫两种。
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联盟和多元体联盟中立型: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国的繁荣、发展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
典型代表:瑞士、奥地利、圣马力诺。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⑴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⑵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⑶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⑴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⑵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⑶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国防历史1、古代国防时间: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1年鸦片战争2、《孙子兵法》: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奠基之作3、《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4、中国国防史的启示⑴经济发展史国防强大的基础;⑵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新课本加)第二节国防建设1、国防建设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保卫自身的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防系统中进行的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建设。
2、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⑴武装力量建设⑵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建设⑶军事法制建设⑷全民国防教育3、国防建设的指导原则⑴服从大局、协调发展⑵明确中心、抓住根本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⑷统筹兼顾、突出重点⑸挖掘潜力、提高效益⑹独立自主、借鉴为辅⑺统一领导、军民共建⑻着眼特点、坚持改革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⑴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会正规化的诸军兵种合成的革命部队⑵形成了综合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体系⑶进一步完善了国防动员体系建立了国防动员机制;建立了雄厚的国防后备力量;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优秀人才5、怎样理解我国国防政策⑴国防政策的含义是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
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所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证。
国防的基本职能是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止外来侵略和颠覆。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基本内容包括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两方面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前提。
第四节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陆军:(1)性质:连是陆地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力量。
它具有强大的火力、突击力和快速的机动能力。
(2)编程: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和其他专业部队等组成。
海军:(1)性质: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
(2)编程: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空军:(1)性质: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主要遂行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
它具有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
(2)编程: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以及通信兵等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第五节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动员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措施。
(1)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为抑制战争爆发并多余战争的胜利积聚强大的战争力量,是国防动员基本功能与任务。
(2)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国防动员的最初功能是应对战争的需要。
国防动员活动可以凭借自身的准备和特有的机制,使国家或地区在需要时进入一定的应急状态。
(3)国防动员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防动员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1)官兵一致的原则(2)军民一致的原则(3)瓦解敌军的原则人民军队政治上的三大民主:(1)政治民主、(2)经济民主、(3)军事民主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世界大战可以避免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好转,但任然存在着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奋斗大局1.军队建设是以国民经济为基础的2.军队和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三)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1.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要2.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3.落实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划革命军1.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2.现代化是我军“三化”建设的中心3.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五)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走精兵之路是我军建设的根本方针2.实现精兵之路的途径:注重质量建设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履行使命,统筹军队全面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1.认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2.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可持续发展3.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4.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应对危机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5.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军事创新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2.要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建设全局之中3.要建设一支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第三章战略环境第一节世界军事形态世界军事形式的内容世界军事形式是指当前世界总的军事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防知识一国防概述国防的基本含义: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与国家的关系: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防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国防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国防的基本类型:第一类:进攻性国防。
1、扩张型:即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防。
2、联盟型:即以联盟的形式进行防卫。
第二类:防御性国防。
1、自卫型: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国防类型。
2、中立型:采用严守中立国防政策国家的国防。
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属自卫型国防。
积极防御,属自卫型国防。
现代国防的主要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3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国防精神:指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指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尊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爱军习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等。
艰苦奋斗精神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等。
二 国防历史 中国古代国防中国近代国防国防历史的启示:(一)、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二)、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国家、人民的现代化军队是建立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国家、人民的现代化军队是建立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三)、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前提与关键、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前提与关键三新中国国防建设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边防、海边、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边防、海边、 武装力量建设;战争动员;战略物资的储备;人防建设;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教育;国防法,军事理论研究;后备力量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通信、能源、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一节国防的基本涵义及要素一、国防的基本涵义(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职能1、捍卫国家的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3、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的发展(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与特征1、国防的基本类型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按照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从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将国防划分为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类型。
2、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形式的角逐(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5)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二、国防的要素归结起来,不外乎是与战争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和军事等国防要素。
(一)政治要素国防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一种社会活动,国家安全政策的具体体现,其建设的方方面面无不与各种政治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
(二)经济因素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他对国防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因素1、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认可状况等。
自然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方向、重点、规模和程度。
(五)军事因素军事要素包括武装力量、国防政策、国防制度、国防预算、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科技、国防教育训练和军事法规等。
军事要素是显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
复习思考题: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第二章国防法规:第一节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是规范公民行为国防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依法治军,加强武装力量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国防教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选择题(单选):
1.“国防”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哪一本书?
A.《后汉书》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孙子兵法》
答案:A
2.“国防”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A.国家主权
B.国家内政
C.国家主体
D.国家领土
答案:C
3.台湾问题是我们国家的什么问题?
A.主权
B.内政
C.争议领土
D.遗留
答案:B
4.香港是在中英哪个条约中划给英国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5.钓鱼岛南沙问题是什么?
A.领土争议
B.主权问题
C.人权问题
D.政治问题
答案:A
二.判断题:
1.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 (√)
2.台湾问题是否是国家的内政问题. (√)
3.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
4.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的活动. (×)
5.中国的国防属于自卫型. (√)
三.选择题(多选):
1.古代最早的防伪手段有下面哪几个?
A.石墙
B.城楼
C.石柱堆
D.设岗
答案:A B
2.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防基本类型的有哪几个?
A.扩张型
B.自卫型
C.联盟型
D.中立型
答案:A B C D
3.国防的要素有下面哪几个?
A.国防的主体
B.国防的形式
C.国防的目的
D.国防的结构
答案:A B C
4.广义的领土指的是下面什么?
A.领陆
B.领海
C.领空
D.领岛
答案:A B C
5.国防的目的是什么?
A.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B.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C.保卫国家的经济发展
D.保卫国家的人民和平
答案: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