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1.57 M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一章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基本含义(一)国防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防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二)国防与国家密不可分P3①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②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辨析】现代国防绝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方面配合下进行的总体较量P4二、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构成我国国防的政治要素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意志、防务政策、国防性质、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武装力量建设方针。
其中社会政治制度是所有政治要素中对国防最具有影响的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国防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体现在三方面:P4 (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的大小决定国防总体需求最大可能(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国防潜力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另一方面,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军力扩张的极限以及能够承受的战争规模和持续时间(决定国家所需的各种人力、武力、财力)(三)国防的科技要素【辨析】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P5科学技术在国防中产生的影响P5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②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是军队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军队结构的小型化、合成化、多元化的趋势,都是科学技术的杰作③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④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四)国防的自然要素P6国防的自然要素是指一切与国防有关的自然条件。
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国防政策、国防制度、国防预算、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科技、国防教育训练和军事法规【辨析】武装力量是最本质要素不排斥其它军事要素在国防力量中的构成作用P7三、国防的职能P7(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国家存在的物质前提: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中国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海和领空陆地领土:9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3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总面积:12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陆地边界线:2.2万公里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线:1.4万公里(三)保卫国家的统一(四)维护国家安全(五)保障国家发展【辨析】和平时期国家发展的侧重点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与国防的关系P9(六)巩固国家的地位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与特点现代国防又叫大国防、社会国防、全民国防(二)国防的基本特点 P10----所有国防(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5作用的功能。
第一章中国国防重点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
2、国防空间:陆、海、空、天、电、网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搞侵略扩张的国防。
典型代表:美国。
自卫型: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的国防。
典型代表:中国。
联盟型:是指以结盟形式。
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防卫力量的不足。
典型代表:日本、韩国、北约、独联体联盟型国防中,有扩张和自卫两种。
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联盟和多元体联盟中立型: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国的繁荣、发展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
典型代表:瑞士、奥地利、圣马力诺。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⑴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⑵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⑶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⑴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⑵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⑶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国防历史1、古代国防时间: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1年鸦片战争2、《孙子兵法》: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奠基之作3、《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4、中国国防史的启示⑴经济发展史国防强大的基础;⑵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新课本加)第二节国防建设1、国防建设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保卫自身的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防系统中进行的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建设。
2、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⑴武装力量建设⑵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建设⑶军事法制建设⑷全民国防教育3、国防建设的指导原则⑴服从大局、协调发展⑵明确中心、抓住根本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⑷统筹兼顾、突出重点⑸挖掘潜力、提高效益⑹独立自主、借鉴为辅⑺统一领导、军民共建⑻着眼特点、坚持改革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⑴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会正规化的诸军兵种合成的革命部队⑵形成了综合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体系⑶进一步完善了国防动员体系建立了国防动员机制;建立了雄厚的国防后备力量;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优秀人才5、怎样理解我国国防政策⑴国防政策的含义是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
第一章中国国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件是生存与发展问题,一件是安全与稳定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国防伴随着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只要世界上有国家存在,国防就会存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同国体的国家,其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主要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在资本主义社会,国防的主要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生产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主要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国防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国防动员、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这些都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
国防斗争是指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反抗外来侵略,支持正义事业斗争,而采取的以军事为主,包括政治、经沃、外交等方面的行动。
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使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军事理论教程2第一节 中国国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是生存与安全问题,二是发展与富强问题。
只要国家存在,就必须建设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强大国防。
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它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的兴衰荣辱。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建设和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肩负着三个基本职能而存在: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二是从宏观上组织发展本国经济,以求得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三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有国无防就不能立国,国防虚弱就无力抵御外来侵略。
古往今来,任何国家都需要建立巩固的国防。
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
国防通过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达到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的目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安全和稳定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国家将陷入战争与动乱之中,经济建设无法正常进行,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国防受国家性质、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国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这些利益需求又是由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的。
因此,国防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策,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和利益需求。
例如,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追求全球利益,其国防政策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因而,我国的国防在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指导下,以反侵略和维护和平为目的。
中国现代国防简介
中国的现代国防主要包括军事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发展、国防工业建设以及国际军事合作。
在军事力量建设方面,中国拥有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以及武警部队等军种。
中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陆军,拥有现代化的坦克、步兵战车、火炮等装备。
中国海军大量建造现代化军舰,如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以及航空母舰等。
中国空军拥有现代化的战机和空中作战能力。
中国火箭军负责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和部署。
中国战略支援部队是新组建的部队,主要负责信息战、空天使、特种作战等领域的任务。
中国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内卫任务和其他与重大安全事件相关的国内军事行动。
在国防科技发展方面,中国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军事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中国在卫星导航、高超音速飞行器、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国防工业建设是中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了一系列的国防工业,并建立了庞大的军工体系。
中国的国防工业覆盖了航空航天、导弹武器、军舰、坦克等军事装备的制造,为中国军队提供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中国也积极开展国际军事合作,参与联合军演、和平维护行动等。
中国还向其他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防务交流与合作。
总体来说,中国的现代国防体系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并持续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国防概述知识点国防概述知识点:1.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即国家(国防的主体)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目的)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的手段)。
2. 我国的国防对象,首先是“侵略”,其次是“武装颠覆”,即国内企图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
3. 国防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两个方面。
现代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建设,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国防斗争,是指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国家综合利益,反抗外来侵略,支持正义事业和斗争而采取的以军事为主,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行动。
4. 国防与国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2)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3)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国防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策,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和利益需求。
5.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国防(也称侵略扩张型国防)、自卫型国防、联盟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6. 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7. 我国的国防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具有扩张性质,也不与他国结盟,属于自卫型国防。
8. 现代国防并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多种手段配合下进行总体较量。
9.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1)从范围上看,可以分为自卫目标(最低层次目标)、区域目标(中级层次目标)和全球目标(最高层次目标);(2)从内涵上,可以分为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的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个要素:①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③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一元体系&多元体系)、中立型(瑞士)、自卫型(中国)。
4.现代国防的特征:⑴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⑵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综合角逐⑶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
⑷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5.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⑵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⑷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国防法规1.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以划分为16个门类。
2.公民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3.公民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国防建设1.国防领导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等特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
3.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中央军委组成人员为: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中国国防概述1).国家与国防一.国家:用武力保护的人口和土地四要素:领土人民政府主权国家主权:社会个人自然权利的集合体,也是全体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集合体人权:人的自然权利的总和,它包括人的生存权和不妨害他人的发展权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同每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相互联系的。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权的内涵是不同的,因此,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把自己的人权标准和要求强加于人。
主权过时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内战非内政国家安全:最高目标是保卫国家主权,而保卫国家主权的最高表现就是保卫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美国人的国家安全意识: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从世界范围来看问题对地缘战略的制定:如何控制海洋和海上关键岛屿对国家经济/政治战略的制定:如何控制世界市场及能源资源关键地区美国国内问题的解决:更多地是从国际问题的解决入手新世纪的国家安全,应当是以维护我国发展权为核心的世界性的概念。
关注的重点,应当从传统的维护本土安全,转变为维护已经走向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的安全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化的防备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美国2.互助联盟型----- 一元体联盟多元体联盟日韩美(不平等)欧盟北约独联体3.自主中立型----- 瑞士瑞典4.自卫防御型----- 中国(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国防目标是保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国家利益的整体性:安全和发展相辅相成2.国防力量的总和性:经济实力是基础民族凝聚力是灵魂兵员潜力是支柱共同构成国防力量3。
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军事手段外交手段政治对话经济封锁心理施压经济入侵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全面增加防卫能力四.中国的国防历史古代夏朝---- 清代兴衰:兵制建设夏:贵族卫队商:王师西周:车兵戎车虎贲春秋:编织化军队将领秦:京师兵,郡县兵,边兵国防工程建设:1,边防建设长城九镇三关十卫2,海防建设明朱元璋敕令建设海防古代国防思想:1. 兵者,国之大事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2.寓兵于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