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主要建筑师简介及作品共102页
- 格式:ppt
- 大小:10.24 MB
- 文档页数:102
1.格罗皮乌斯(1887~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大美术一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面和良好的比例。
吕彦直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别号古愚。
安徽滁州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
1894年生于天津。
吕彦直先生照片吕彦直的父亲名叫吕增祥,安徽滁州人,光绪五年举人,在晚清李鸿章幕府任文案知县。
曾任驻日使馆参赞。
历任临城、南宫、天津知县。
1900年,吕增祥任开州知府,1901年因脑瘤卒于任上。
吕彦直年仅7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随其姐吕静宜居巴黎数年。
常参观罗浮宫博物馆,酷爱绘画和雕塑艺术。
回国后,先后入南京金陵中学、北京五城学堂学习。
1911-1913年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求学。
1913-1918年由北京政府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建筑工程(先入电子系,后转入建筑)。
1918-1921年担任美国建筑师墨菲助手。
吕彦直曾担负北京燕京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的建筑工程设计,用中国传统风格设计现代建筑,初显其才华。
1921—1925年9月回国后,先与过养默、黄锡林组织在上海东南建筑公司任职,设计上海银行公会等大型建筑工程的设计,后独立创办彦记建筑事务所。
期间,他的建筑设计多为小巧、舒适和花园式洋房,但已在研究中国古典式建筑,并努力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是年5月,总理丧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悬奖征集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轰动了国内外的建筑师和美术家,许多人纷纷报名应征。
当时吕彦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青年建筑师,但他对自己的才学满怀信心,毅然报名,与众多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展开竞争,终于一举夺魁,荣获首奖。
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
1925年9月—1929年3月接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聘请,任陵墓建筑师。
接受南京国民政府聘请任总理陵园计划专门委员。
他潜心研究,周密构思,设计出的中山陵墓图案,具有鲜明的中国建筑风格与特色。
编号:10成绩:科学方法研究项目题目:现代科学家梁思成系别:工商管理系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姓名:陈佳娜班级:12工管八班学号:121031020指导老师:郭小林2013 年06 月19 日现代科学家—梁思成1、人物简介: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
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
当时是[4]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1924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
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被普林斯顿大学赠予名誉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等职。
他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
他所撰写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梁启超曾经送给长子梁思成这样一副对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这是一个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勇往直前。
[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本重新出版的800多年前宋朝颁布的一部建筑书《营造法式》,当即托人带交给梁思成与林徽因,并在扉页上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先宠也,……遂以寄思成、徽因永宝之。
”梁思成与林徽因尽管当时还看不懂书中的宋代建筑术语和内容,但父亲激励的话促使他们产生了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愿望。
2、个人履历1912—1914年在北京汇文中学学习。
1915—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
建筑⼤师崔愷及代表作品崔愷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天津⼤学硕⼠,中国⼯程院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国家⼯程设计⼤师。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北京现代城公寓、宁波天⼀家园住宅社区等⼗余处作品…崔愷认为城南开发要因地制宜,⾛创新之路:⼀是要有别于城北⾼塔林⽴的城市形态。
简历:1984.10 毕业于天津⼤学建筑系获硕⼠学位1984—1985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筑师1985—1987 深圳华森建筑与⼯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7—1989 ⾹港华森建筑与⼯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9—1996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1997—2000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2000—2015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程设计⼤师2011年12⽉8⽇当选中国⼯程院⼟⽊、⽔利与建筑⼯程学部院⼠2015—今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程院院⼠获奖:1997 “全国优秀科技⼯作者”1998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 “国家⼈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 “国家百、千、万⼈⼯程”⼈选2000 “国家设计⼤师”2003 “法国⽂学与艺术骑⼠勋章”2006 “梁思成建筑奖”2007年亚洲建协⾦奖2011年当选中国⼯程院⼟⽊、⽔利与建筑⼯程学部院⼠兼职: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建筑师协会国际竞赛委员会联席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港建筑师学会会员北京市⼈民政府顾问常熟市⼈民政府顾问北京市⾦融街建筑顾问东莞松⼭湖⾼科技产业园建筑顾问天津⼤学兼职教授南京⼤学兼职教授西南交通⼤学兼职教授多家专业杂志编委多家社会媒体顾问作品:主持:全程负责从⽅案设计到施⼯图设计,直⾄现场服务。
主创:主要负责⽅案设计阶段。
指导:负责⽅案设计和⼯程指导。
1982 建筑师之家主创全国⼤学⽣建筑设计竞赛⼀等奖1987-1991 阿房宫凯悦酒店主创陕西西安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1989-1992 蛇⼝明华船员基地主创⼴东深圳深圳市优秀设计⼀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1991-1994 丰泽园饭店主持北京宣武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国家第七届优秀⼯程设计铜质奖全国中青年“建筑师杯”优秀设计奖1995-1997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主持北京海淀国家第九届优秀⼯程设计铜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北京市“九⼗年代⼗⼤建筑”1995-1997 威海中信⾦融⼤厦主持⼭东威海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1996-2000 现代城⾼层公寓主持北京朝阳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等奖1998-1999 外研社⼆期⼯程(印刷⼚改造) 主持北京海淀1999-2001 天⼀家园住宅社区主持浙江宁波2000-2001 北京外国语⼤学逸夫教学楼主持北京海淀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银奖2000-2002 ⽔关长城三号别墅主持北京延庆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奖法国蓬⽪杜艺术收藏2000-2002 清华科技创新中⼼主持北京海淀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 ⼀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铜奖2000-2003 富凯⼤厦主持北京西城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届全国绿⾊建筑创新奖三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银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 ⼀等奖2000-2003 康堡花园主持北京朝阳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三等奖2001-200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楼主持北京海淀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 ⼀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01-2004 外研社⼤兴国际会议中⼼主持北京⼤兴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01-2004 福建龙岩学院主教学楼主持福建龙岩2001-2005 ⾸都博物馆主持北京西城2002-2003 成都东⽅明珠花园指导成都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住宅设计) ⼆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银奖2002-2003 北京雅昌彩印天竺⼚房综合楼主持北京顺义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公共建筑)⼆等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2-2004 ⼴东东莞松⼭湖商务办公⼩区主持⼴东东莞2005年度全国优秀规划设计⼀等奖(部级)2002-2004 西安紫薇⼭庄度假村及别墅区主持陕西西安威海第⼆届⼈居建筑设计⼤奖赛铜奖2002-2004 北京蓝堡国际公寓主创北京朝阳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等奖2002-2004 民航总局办公楼改造主持北京东城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公共建筑)⼆等奖2002-2004 浙江⼤学⽣命科学学院(⽅案、初步设计)主持浙江杭州2007年度杭州市建设⼯程西湖杯(优秀勘察设计)⼆等奖2008年度浙江省建设⼯程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等奖2002-2004 ⼤连软件园⼋号和九号办公楼主持辽宁⼤连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公共建筑)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2-2004 华融⼤厦主创⼴东深圳2002-2004 唐⼭会展中⼼主创河北唐⼭2002-2004 福建⼴电中⼼主持福建2002-2004 殷墟博物馆主创河南安阳亚洲建协建筑奖(ARCASIA Award)2007年⾦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2002-2005 安徽出版⼤厦主持安徽合肥2002-2005 北京德胜尚城办公⼩区(德胜科技⼤厦) 主持北京西城第⼗届⾸都规划建筑设计⽅案汇报展⽅案奖(公共建筑) 优秀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铜奖2003-2004 湖南株洲体育中⼼主持湖南株洲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三等奖2003-2004 北京国典综合楼主创京第⼗⼆届⾸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案汇报展⽅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2003-2005 ⼤连软件园⼗号和⼗⼀号办公楼主持辽宁⼤连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3-2005 ⼤连软件园软件⼯程师公寓主持辽宁⼤连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铜奖2003-2005 敦煌市博物馆主持⽢肃敦煌2003-2005 北京市数字信息出版社主持北京东城第⼗届⾸都规划建筑设计⽅案汇报展⽅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佳⽅案奖2003-2007 秦安⼤地湾遗址博物馆主持⽢肃天⽔2004-2005 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主持江苏南京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4-2005 辽宁五⼥⼭遗址博物馆主持辽宁桓仁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4-2005 海银博物馆主持北京密云2004-2005 ⼭东理⼯⼤学图书馆主持⼭东淄博2004-2006 拉萨⽕车站主持西藏拉萨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等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奖2004-2006 中国驻南⾮⼤使馆主持南⾮⽐勒陀尼亚2004-2006 中国驻南⾮开普顿领事馆主持南⾮开普顿2004-2006 ⼭东德州⾏政中⼼主持⼭东德州2004-2006 中国驻南⾮开普顿领事馆主持浙江宁波2004-2006 ⼭东⼴电中⼼主持⼭东济南2005-2006 韩美林艺术馆主持北京通州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5-2008 中纪委⾕泉会议中⼼主持北京平⾕2005-2006 西昌⽂化艺术中⼼及⽕把⼴场主持西昌凉⼭全国⼈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案竞赛⾦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5-2008 浙江⼤学紫⾦港校区农⽣组团主持浙江2005-2006 天津塘沽图书馆主持天津2005-2006 天津海河新天地项⽬C-1区主持天津2005-2006 天津⼤沽⼝炮台博物馆主创天津2005-2007 北京外国语⼤学体育馆主持北京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三等奖2005-2007 北京⼈民⼤学图书馆主持北京2005-2007 ⽆锡鸿⼭墓遗址博物馆2005-2008 南京艺术学院主创江苏南京2005-2008 天津博学院主创天津2006-2007 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馆2006-2007 河北后城援助⼩学校2006-2007 ⽇照⼭海星⽩宫会所2006-2007 钓鱼台前门宾馆院落整治修缮⼯程主持北京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7-2007 西⼭创意产业基地B区主持北京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7-2008 西⼭项⽬A/E/F区主持北京2007-2007 ⼭东济南章丘朱家峪古村接待中⼼2007-2007 北京丰盛危改东区主创北京2007-2008 重庆B18- 1 主创重庆2007-2008 奈伦国贸主持天津2007-2008 奥运信息柱主持北京2007-2008 奥运多功能演播塔主持北京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铜奖2007-2008 奥运下沉庭院3号院主持北京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7-2008 苏州⽕车站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银奖2007-2008 妇联综合楼翻扩建主持北京2007-2008 蓬莱古船博物馆主持⼭东省蓬莱2007-2008 三眼井⽂化历史保护修缮主创北京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7-2008 天津塘沽区响螺湾⽉亮岛主持天津2008-2009 上海项⽬朱家⾓⽔上宾馆主持上海2008-2009 鄂尔多斯东胜区体育公园主创内蒙古2008-2009 鄂尔多斯⽂化中⼼主创内蒙古2008-2009 敦煌莫⾼窟旅游中⼼主持敦煌2008-2009 昆⼭⽂化中⼼主持2008-2009 济南全民健⾝中⼼主持济南2008-2009 北⼯⼤软件园Ⅱ项⽬主持北京2008-2009 内蒙古⼴播影视数字传媒中⼼(⼀期)主持内蒙古2008-2009 重庆万州三峡移民纪念馆主持重庆万州2008-2009 吉安⾏政中⼼主持吉安2008-2009 泰⼭桃花峪游⼈服务中⼼项⽬主持⼭东济南2008-2009 平⾕特⾊⽂化展⽰中⼼主持北京2008-2009 德阳市奥林匹克后备⼈才学校主持四川德阳2008-2009 泰⼭桃花峪游⼈服务中⼼项⽬主持⼭东泰安2009-2010 天津于家堡⾦融区03-15项⽬主持天津2009-2010 天津渤龙新城项⽬主持天津2008-2010 中纪委⾕泉会议中⼼五区健⾝馆主持北京2009-2010 ⼤同博物馆主持⼭西⼤同2009-2010 北川羌族⾃治县⽂化中⼼主持四川北川2009-2010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持江苏省徐州2009-2010 北京市第35中学主持北京2009-2010 保定市博物馆/⼤剧院主持河北省保定2009-2010 北京邮电⼤学新校区主持北京2009-2010 西安环城西苑主持陕西西安研究:2005 唐⼭市商业中⼼区城市空间整治研究2005-2006 北京外国语⼤学校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2006-2007 德胜尚城国际演讲:1996.09 法国巴黎1996.10 ⽇本⼤阪2001.04 马来西亚吉隆坡2004.06 韩国釜⼭2005.02 韩国⾸尔2005.10 新加坡2006.01 斯⾥兰卡科伦坡2006.03 越南胡志明市2006.03 中国⾹港2006.11 荷兰代夫特2007.01 巴基斯坦卡拉奇2007.11 维也纳奥地利2008.05 曼⾕泰国2008.07 都灵意⼤利国际展览:2004.12 中国台北2008.01 英国伦敦2008.03 美国纽约2008.09 法国巴黎外界评价作为⽬前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物,崔愷的专家设计⼯作室⽆疑带有更多的“名⼈”⾊彩。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毕业1997年,在杭州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主任王澍作品1989年海宁青少年宫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7年自宅1997年陈默工作室2000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2000年上海顶层画廊2000年墙门(雕塑)2001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2001年一分为二(雕塑)2002-2003年宁波当代美术馆2002-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2002-2003年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2002-2003年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2003年拆筑间2003年 HZ093—7282003年三合宅/南京2004年三合宅/杭州2003-2004年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
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
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
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
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
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在象山校园的空地上,这样的砖瓦堆成一座小山。
事实上,整个象山校园就是建立在这些旧砖瓦上面的。
在整个中国都在“拆”的时候,王澍的象山校园却使用了大量的旧建筑材料,所有的砖头、瓦片、石头都来自浙江省的拆房现场。
十四位建筑学专业背景的院士在首届建筑设计博览会2018(北京)中展出了十四位建筑学专业背景的院士的作品,呈现他们在各自时代的创作实录与思考状态。
吴良镛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等,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本次参展项目: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菊儿胡同、孔子研究院等。
下图为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庭院。
展开剩余90%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
曾多项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其中两项作品获80年代全国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奖。
现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顾问等职。
2000年荣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本次参展项目:河南博物院、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等。
下图为河南博物院西北角外观。
傅熹年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文物鉴定专家,启功先生的私塾弟子。
祖籍四川省江安县,1933年1月生于北京。
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
本次参展内容:含元殿外观大样图、唐长安大明宫重玄门遗址复原图、太原明代崇善寺复原图等。
下图为明北京平面布置以宫城为模数图。
张锦秋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
1966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现任院总建筑师。
1991年获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1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5年获国际编号为210232小行星命名为“张锦秋星”。
卢毓骏(1904~1975)卢毓骏先生1904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入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学习,1925年在巴黎大学都市规划学院任研究员.1929年回国,在南京考试院工作.1949年到台湾,并于1961年创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他地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大考场及铨叙部,汤山望云别墅,南京高等法院,台湾科学馆,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教职员宿舍,“中国文化大学”校园规划及华冈校舍.大仁馆.大义馆.大伦馆.菲华楼.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训练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试院等.他地专著有《防空建筑工程学》.《防空都市计划学》.《新时代都市计划学》.《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史与营造法》.他发表地论文主要有《建筑艺术新论》.《三十年来中国之建筑工程》.《新时代工业化之应有认识》.(明堂新考——个中国建筑师想像中地中国古代明堂》.《反映有机文明地中国建筑》.《都市计划及造园》.《以柔克刚——防御原子弹建筑地若干构想》等.他认为,一个好地建筑设计必须与都市计划有良好地配合.在教学中,他强调学生要尽力多涉猎艺术.工学.设备等方面地专业知识,并多接触文学.哲学,只有如此才能加强设计地深度.卢毓骏先生于1975年在台湾病逝.南京考试院刘鸿典(1904~1995)刘鸿典先生,字烈武,1904年生于辽宁省宽甸县.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市中心建设委员会建筑师办事处任技术员,在此期间曾获实业部颁发地建筑师证书.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银行任建筑师.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兴业银行总行任建筑师.1941年在上海创办宗美建筑专科学校,兼营建筑师业务.1947~1949年成立鼎川营造工程司,执行建筑师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二级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设计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五届理事会理事,建工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建委科学研究审查委员会委员,是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他还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进.《美术辞林》.《陕西省地方志》等大型辞书地编撰工作.他地主要建筑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福州交通银行.南通交通银行.杭州交通银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厦.上海虹口中国医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园风格各异地独立别墅群.东北工学院校园总平面设计.东北工学院冶金馆.长春分院教学楼.沈阳工学院采矿馆.淮南矿区火力发电厂等他还主持了华山风景区及多个城市规划地评议会.参加了兵马涌二.三号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临潼贵妃池重建,广州市游乐园.西安火车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宽工程等多项设计方案地评议.刘鸿典先生于1995年在西安病逝.陆谦受(1904~1992)陆谦受先生是广东省新会人.幼年随父赴英,1930年毕业于伦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学院(Dip.A.A),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A.R.I.B.A).1930年回国,任上海中国银行建筑科科长.1935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副会长.1949年联合留英归来地王大同.陈占祥.郑观宣等组成“五联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后赴香港.50年代曾以自己地事务所与甘铭.周耀年及李礼元等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参与香港大型村屋——苏屋村地部分设计. 他地建筑设计作品主要有上海中国银行总行.上海中国银行西区分行.汉口路华商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行员宿舍.南京珠宝廊中国银行.青岛中国银行行员宿舍.苏州中国银行.南京金城银行等.其中,上海中国银行总行位于上海外滩,是该地众多高层建筑中唯一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地(由英商公和洋行担任顾问工程师).他倡导地建筑主张是,一件成功地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地需要;第二不能离开时代地背景;第三不能离开美术地原理;第四不能离开文化地精神.王华彬(1907~1988)王华彬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7年11月15日生.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庚款留学生预备班,后留学美国欧柏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市中心建设委员会建筑师.上海沪江大学教授.之江大学建筑学系主任.教授.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房管局总工程师.建筑工程部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等.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历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二.三.四.五.六.七届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先后当选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50多年来,王先生在建筑教育.建筑设计.科学研究与学术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中青年时期主持设计过很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居住区地规划设计,主持过全国性居住建筑.办公楼建筑及食堂建筑地整体标准设计等,他在建筑风格.建筑历史.建筑标准.建筑科技等方面都发表过重要文章.他参加编制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中地《汉语主题词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在中国建筑学会和键筑学报》工作期间,为促进建筑学科地发展作了大量地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性学术活动地开展和学术水平地提高.王华彬先生于1988年8月22日在北京病逝.刘致评(1909~1995)刘致平先生字果道,辽宁铁岭人,1909年生,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是建筑系第一班学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逃亡关内,入中央大学建筑系插班借读,1932年毕业.1933年入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到浙江省风景整理委员会任建筑师.1935年经梁思成推荐,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法式助理,1943年起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1934年到1945年,他地研究成果主要有: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思成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协助梁思成编辑《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共10辑),调查研究河北沧州古建筑,做河北正定隆兴寺及赵州大石桥修复设计,调查研究北京北海静心斋和恭王府,云南和四川民居,撰写四川广汉县志中有关城市建设和建筑地篇章.刘致平地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云南一颗印》.《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等.刘致平先生于1995年11月14日病逝于北京.张镈(1911~1999)张镈先生祖籍山东省无棣县,1911年4月12日生于广州.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在北平.天津.南京.重庆.广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宫进行大量古建筑测绘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教授.1951年3月从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5年退休,聘为院顾问总建筑师.张镈先生生前主持和指导设计了百余项重大工程,设计工程数量之多,实践经验之丰富,造诣之深,设计水平之高在建筑界享有盛誉.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友谊宾馆.北京饭店东楼和贵宾楼等工程是其大量作品中地代表作.张镈先生是无党派知名人士,曾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北京市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并任第三.四届政协常委.张镈先生曾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技术顾问.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顾问.曾兼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顾问.张镈先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65年,把毕生地精力全部献给了建筑事业.在他晚年之际,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一生为祖国建筑事业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出版张镈先生所著地《我地建筑创作道路》一书,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完成地第一本自传.张镈先生于1999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人民大会堂安东尼奥·高迪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地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高迪是一位天才而富有个性地建筑师.高迪最早接受地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地圣家族教堂,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地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其后有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是20世纪美国一位最重要地建筑师,享有世界盛誉.他设计地许多建筑受到普通地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地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地影响,但是他地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地代表人物有明显地差别,他走地是一条独特地道路.主要作品有: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地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地创办人.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地学校,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主要作品:包豪斯校舍.丹默斯托克居住区.德国柏林西门子住宅区.格罗皮乌斯自用住宅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20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坚持“少就是多”地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地新概念.他地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地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是20世纪最重要地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地高峰.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地主要代表. 从白色系列地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丰富多变地作品和充满激情地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地城市面貌和当代人地生活方式.约恩·乌松约恩·乌松<或伍重>(Jorn Utzon,1918-2008),丹麦人,游历过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澳大利亚地悉尼歌剧院是他地经典作品.1957年,名不见经传地伍重地设计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地230位参赛者作品中脱颖而出.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临水而建,有如巨大地白色贝壳群,又像是海上地船帆,成为悉尼地标志,伍重也因这件杰作跻身世界著名建筑师行列.弗兰克·盖里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 1929-),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地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地建筑而著称.作品:沃特·迪斯尼音乐厅.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维特拉公司总部.诺顿住宅.欧洲迪斯尼娱乐中心.维特拉家具博物馆.辛辛那提大学分子研究中心等.丹下健三丹下健三(KenzoTange, 1913-),拥有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地赞誉.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地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丹下健三强调建筑地人性,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地顶峰之作,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地建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黑川纪章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1934-2007),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地结合,认为建筑地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地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地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地建筑概念.代表作品: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中银舱体楼(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等.贝聿铭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喜好地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地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地划时代建筑.而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地是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地设计.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地最优秀地建筑家”.1983年,获得建筑界地“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当代建筑师作品47、其他当代建筑师作品1. 贝聿铭□通过运用抽象几何形体及混凝土、钢和玻璃等基本材料的娴熟技巧,形成简明的建筑风格,强调雕塑感;·华盛顿美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卢佛尔宫金字塔2. 路易斯·康□主张感知建筑精神,作品中常有明显轴线,但其技术手段和材料等并不新颖,注重光线、阴影、材料和结构的表达力等·费城理查德医学研究楼·金贝尔美术馆·孟加拉国际议会大厦·耶鲁大学不列颠艺术中心3. 丹下健三□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功能创造出新语言·东京都新都厅(1991)·东京国立代代木体育馆(1961—1964)·山梨文化会馆(1967)·朝会馆·日本香川县厅舍(1958)·东京海湾规划方案(1960)4. 黑川纪章□新陈代谢,舱体建筑,共生理论,灰文化,灰空间·中银舱体大楼·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5. 矶崎新□早期:雕塑感外形,简明构成,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夸张的构架表现日本传统结构的风貌近期:新古典主义+手法主义·群乌县立美术馆(1974)·筑波中心大厦(1982)6. 桢文彦提出“群造型”和“场的形成”理论□新陈代谢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待建筑创作,重视城市空间·东京螺旋体大厦(1985)·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1986)·东京体育馆(1990)7. 安藤忠雄□纯粹性,复杂的象征性,永恒性和普遍性·大阪光的教堂(1989)·西班牙塞维利亚国际博览会日本馆(1992)·大阪天保山博物馆(1994)8. P. offo. 奥托[德] “蜘蛛人”□钢结构或悬索式的蓬敞结构、网索结构、张力结构·蒙特利尔博览会德国馆and R·古德伯罗·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9. Eero. 沙里宁□主张有个性和象征·你肯乐迪环球公司候机楼(1956—1962)·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1962)·杰斐逊纪念拱门(1967)·耶鲁大学冰球馆(1958)·美驻英大使馆10. SOM建筑事务所□注意表现和坚持从使用、环境和文脉出发,强调专业与其他专业协调·芝加哥汉考克大厦(1970)·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974)·纽约利华大厦(1952)第一座全玻璃外墙建筑·上海金茂大厦(1998)and 上海建筑设计院11. 约翰·波特曼□哲学核心是“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主张“共享空间”,重视用光线、色彩、自然的水来柔化人造环境·旧金山海亚特旅馆·亚特兰大桃树街广场旅馆12. R·迈耶□白色派,建筑风格典雅;·亚特兰大海伊美术馆(1983)·萨饵茨曼住宅(1967)·布朗克斯发展中心(1970—1975)·法兰克福艺术博物馆德国1979—1984·盖蒂中心13. 菲利浦·约翰逊□“古典主义者”·纽约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 T&T)1984·林肯文化艺术中心中的舞蹈与轻歌剧院·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58—1966)14. 迈克尔·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波特兰大厦(1980)(波特兰市政厅)·休曼那大厦(1982)·斯奈德曼住宅(解构主义)15. D·埃森曼[美]□运用“结构关系”,“符号集”进行形式表达;运用建筑的三度空间;运用线、面、体的几何学操作产生形体;被看作为晚期现代建筑与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住宅3号(米勒住宅)1970·10号住宅方案16. 阿尔多·罗西[意]□主张新古典主义及类型学、城市形态学,属于新理性主义者·威尼斯世界剧场(1979)17. R·罗杰斯[英]□主张高技派·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1977)and R·皮亚诺·伦敦劳埃德大厦(1979—1986)18. R·罗杰斯[英]□建筑形式与结构完美结合,没有虚假装饰,用结构作为装饰的表现,钢筋混凝土技术纯熟·罗马小体育馆(1957—1959)·米兰皮瑞利大厦(1955—1959)and G·庞蒂·都灵展览馆(1950)19. 詹姆斯·斯特林[英]□重视应用遗产,有后现代主义手法,古典传统·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1983)·康奈尔大学艺术中心·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1964—1968)·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1959—1963)and 戈文·兰根姆住宅(1958)and 戈文20. 诺曼·福斯特[英]□高技派·香港汇丰银行(1986)·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德)·雷诺销售总部(瑞)(1981—1983)and 阿鲁普事务所21. 建筑电讯集团(Archigram)六位建筑师伦敦□采用高技术、轻质、基础结构式的途径,而不关心这些巨型结构的社会及生态后果22. 贝纳·屈米[法]□解构主义·拉维莱特公园23. 马利奥·波塔[瑞]□新理性主义,用符号较多,不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斯塔比奥独产住宅(1980—1982)·戈塔杜银行大楼(1988)·达罗住宅(1992)24. 汉斯·夏隆[德]□表现主义倾向,德国有机建筑,讲求功能、技术、经济、形式自由·柏林爱乐音乐厅(1956—1963)·斯图加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25. 约翰·伍重[丹]□象征主义+乡土风格·悉尼歌剧院·弗雷登斯保新村(丹)26. 罗伯特·文丘里[美]□现代主义·费城栗子山庄·老年人公寓·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27. 查尔斯·柯里亚[印度]□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到建筑中,体现了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大尺度几何形体+地方材料·圣雄甘地纪念馆(1958—1963)·干城章嘉公寓(1970—1983)·英国议会大厦(1987—1992)·斋薄尔博物馆(1986—1992)28. P·S·考克斯[澳] (Philip Sutton Cox)·悉尼展览中心(1988)·悉尼足球运动场(1988)·Yulavy旅游度假村(1984)29.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英]□注重功能,精致简洁,追求并创造高科技的时代美,精确施工美、结构美,考虑功能使用舒畅的美·西班牙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英国馆(1992)·柏林证券交易中心(1992)·滑铁卢国际车站(1988—1993)·普利莫斯西部晨报总部大楼(1993)30. 柯利亚·杨经文[马来西亚]□生态建筑,考虑建筑的节能,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法论·梅纳拉商厦(1989—1992)·杨经文自宅(1984)·IBM大厦马来西亚1985·上海军械大厦·德国罗斯托克大厦31. 摩什·赛夫迪[加拿大]·蒙特利尔住宅(1988)·加拿大国家美术馆(1988)·魁北克省文化博物馆(1987)·摩迪新城·温哥华图书馆广场·渥太华市政厅(1994)32. 泰瑞·法莱尔[英]·香港九龙火车站总体规划(1999)·香港凌雷阁·伦敦河岸大厦·三星公司欧洲总部33. 雅玛萨奇□新古典主义·纽约世贸中心(1973)·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大楼(1961—1964)·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1959)·1964西雅图世博会科学馆(1964)34. 斯东(E.D.Stoue)□典雅主义·美驻印度大使馆(1955)·1958年布鲁赛尔世博会美国馆(1958)·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华盛顿)(1971)35. W.K.哈里森(美)·联合国总部大楼(纽约)(1946—1958)·联合国秘书处大厦(1950)·美国钢铁公司大楼(1967—1971)36. Q·尼迈耶(巴西)·巴西议会大厦(1958)·巴西利亚总统府·巴西教育卫生部大楼and 柯比西埃、科斯特(1936—1945)37. 前川国男□粗野主义·京都文化会馆(1961)·东京文化纪念会馆(1961)·东京晴海公寓(1958)38. 大谷幸夫·京都国际会馆(1963)·东京国立剧场(1966)39. 其他建筑师、建筑作品·林肯纪念堂[美](1922)H·培根[美]·德国法兰克福罗梅斯塔居住区(1928)F·梅[德]·荷兰鹿特丹万勒尔工厂(1926—1929)I.A.布林克曼等·列宁墓(1924—1930)A·舒舍夫·卡尔·马克恩大院维也纳(1925—1930)K·恩·莫斯科地铁车站(一期工程)(1931—1935)A·杜什肯等·林中公墓火化堂瑞典斯德哥尔摩(1935—1940)E.G.阿斯普朗德·罗马终端火车站(1948—1950)雅里尼·卡斯特拉奇·莫斯科国立大学(1949—1955)L·鲁德涅夫莱·全苏农业展览馆群体[俄] (1939—1958)V·阿尔塔拉列夫斯基·维罗那卡斯泰维奇博物馆[意] (1958—1964)C·斯卡帕·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墨西哥](1963—1964)P·拉米雷斯[墨]·门兴格拉德巴赫市博物馆[德] (1982)H·霍莱因·美越战军人纪念碑(1982)玛雅·林璎·利雅德国际机场[沙特] (1983)HOK事务所·沙特阿拉伯外交部[沙特](1974—1984)H·拉尔森[丹]·国立罗马艺术博物馆[西班牙](1986)R·莫尼奥·阿拉伯世界研究院[法](1987)丁·努维尔·澳大利亚国会大厦(1988)M·乔哥拉·德方斯大拱门[巴黎](1989)J.O.V.斯普瑞克森and P·安德鲁·东京葛西临海水族园(1989)谷口吉生·巴黎音乐城(1990)C.de.仓赞巴克[法]·波恩艺术博物馆[德](1992)A·舒尔特斯·鹿特丹美术馆[荷](1992)OMA事务所·陬访湖博物馆、赤彦纪念馆[日](1993)伊东丰雄·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1988—1995)A·西扎·关西国际机场候机楼[日](1994)R·皮阿诺·东京国际文化信息中心(1996)R·维尼奥里·柏林犹太人博物馆(1993—1944)D·里伯斯金德纽约五人小组(New York Five)“白色派”彼得·艾森曼、麦克尔·格雷夫斯、约翰·海杜克、理查德·迈耶、查尔斯·格瓦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