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法技术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61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动力。
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 、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并且发酵床养猪法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小了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
4 、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饮用水,能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能源支出。
5 、据商业机构推广材料强调能节省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6 、垫料在使用3 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传统的养殖粪尿污染非常严重,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至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吉林省长热线也接到大量的类似污染问题,另外疾病,食品问题,养殖效益问题均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只有转变养殖思路,才能养殖致富,目前生态养殖是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养殖技术。
“生态环保发酵床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是养猪业的一大革新,是破解养猪业三大难题的有效法宝。
1、“环保门”:猪粪废水自消化通过采用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猪场的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粪尿转化为有机肥,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猪因粪尿氨过重和猪场冲洗猪冷热不匀,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也大大降低,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粪尿处理成本。
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猪舍环境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发酵床的特性,提高猪舍的气候环境,改善猪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一、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发酵床是由秸秆、木屑等有机物质制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优质的有机物质,如玉米秸秆、麦秸、木屑等,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有害物质的原料;2. 将原料切碎,均匀堆积,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堆积高度以不影响猪只活动为宜;3. 在堆积过程中,适时加入适量的水分和发酵剂,保持堆积物的湿度和酸碱度适宜;4. 定期翻动发酵床,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发酵,保持床面的通风透气性。
二、发酵床的作用与优势1. 控制猪舍气候环境:发酵床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吸收和释放热量,调节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2. 改善空气质量:发酵床能够吸附和分解氨气等有害气体,减少猪舍内的气味和空气污染,提高猪只的健康状况;3. 促进猪只生长: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产生丰富的有机酸和酶类物质,提高饲料的可利用性,促进猪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4. 减少疾病发生:发酵床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只的感染风险,提高猪只的免疫力;5. 提高养殖效益:发酵床养猪技术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
发酵床养猪技术已经在一些养猪大户和养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养殖户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信心;2. 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养殖户掌握发酵床的制作和管理技术,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3. 加强监测与评估,定期检测发酵床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
总结起来,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利用发酵床的特性,改善猪舍的气候环境,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一、什么是发酵床养猪(零排放养猪)?发酵床养猪又被称作福利养猪、生态养猪、零排放养猪、懒汉养猪、发酵床养猪等概念。
其实质就是在养猪过程中给猪提供一个类似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环境,发酵床生态养猪过程中主要包括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及喂养两方面。
生活居住环境就是用各种农作物垫料等建筑生物发酵床,喂养就是饲养纯生态的发酵饲料以及饮水改善,在这三个方面给予猪的生活居住及喂养过程中一个自然生态的自由舒适生活环境。
二、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粪便排泄物等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物的拱掘天然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掩埋,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等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转化。
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与农田有机肥被分解的原理基本一致,关键是垫料碳氮比与发酵微生物益生菌的选择。
其技术核心在于“发酵床”的建设制作和管理维护,可以说,发酵庆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该养猪法经济效益的高低。
1、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调度照射原理,因地制宜地建设猪舍,充分利用不同季节空气流向建设猪舍。
猪舍多设臵天窗、卷帘机、通风机等可调节通风透气的设施,用以控制猪舍空气的流向和流速。
猪舍屋顶及窗户设臵要充分考虑太阳日照规律。
2、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发酵微生物的不断生长繁殖可以将猪粪尿迅速分解转化,从而达到处理粪污的效果。
3、利用温室和凉亭子效应,改善猪体感知温度,冬季将保温卷帘放下,整个猪舍成为一个温室,同时发酵床也产生相当热量,对猪只腹感温度有很好改善。
同样,在夏季等高温时节,由于几乎全敞开窗户,形成了扫地风、穿堂风等类似凉亭子的效果,结合垫料与饲喂人性管理,猪只感觉非常凉爽。
4、利用有益菌占位原理,增强猪只抗病免疫力,提高饲养效率和猪肉品质,病原菌致病的基础是病原菌达到一定的浓度造成的不良反应,由于发酵微生物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在垫床上、空气中甚至猪舍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有益菌,使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形成阻挡病原菌的天然屏障。
发酵床养猪技术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简介发酵床养猪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微生物垫料(锯末、木屑、秸秆粉等含粗纤维高的物质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再加上复合微生物菌种)来养猪,猪生活在厚达80厘米厚的微生物发酵垫料上,吃喝拉撒都在垫料上面,靠垫料中的微生物发酵作用和垫料本身的吸附作用,把猪排泄出来的粪和尿进行分解同化和利用,转变为无臭无害的物质和菌体蛋白质,部分可供给猪食用,与此同时,猪生活在厚垫料上,提供了猪拱料、戏耍、啃料、类似吃泥土等心理上的需要,满足了猪的福利,从而减少了心理应激的发生,进一步减少了猪的各种常规应激。
发酵床猪舍其垫料由于有益菌占绝对优势,这样有益微生物菌群形成了一个防御有害微生物的天然屏障,提高了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了猪的抗病能力;由于猪粪料都被微生物垫料吸收转化,不会从发酵床养殖栏舍排放出一点粪尿来对环境的影响,且发酵床养猪几乎没有臭味,没有任何的粪水排出养殖栏舍之外,是完全的零排放、零污染环保的养殖技术。
加上猪不断拱吃在发酵床中产生的菌体蛋白,适当的运动等,使得猪的肉质得以改善,从而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猪肉产品,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猪粪尿的零排放理想。
并显著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酵床养猪法又叫懒汉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厚垫料养猪法等。
它是集养猪学、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土壤肥料学、体现对动物福利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
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上有机垫料,再将猪关入猪舍。
猪从小到大都生活于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只需三天左右时间,粪便就被微生物分解。
同时,粪便又给菌类提供营养,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这些高蛋白物质又成了猪的美食,猪吃了不但帮助消化,还能提高免疫力。
整个发酵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小“生物圈”,不再需要对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因而它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新版)目录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原理二、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特点三、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操作方法四、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五、绿陇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六、发酵床养猪技术应用的误区及问题解答前言众所周知,发酵床养猪技术来源于日韩等国,在我国的普及率一直不高,直到最近两年发酵床养猪技术忽然成为香饽饽,开始在我国养猪场大面积出现。
原来发酵床得以迅速传播与养殖环保政策不无关系,当然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新兴的环保养猪技术,可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培养出健康无病的生猪,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正文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原理1.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因地制宜的建设猪舍充分利用不同季节空气流向建设猪舍。
猪舍多设置卷帘机等可调节通风的设施,用以控制猪舍空气的流向和流速。
猪舍屋顶及窗户要充分考虑太阳日照规律。
2.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发酵微生物的不断生长繁殖,对猪产生的粪尿迅速分解,从而达到处理粪污的效果。
3.利用温室和凉亭子效应,改善猪只体感温度冬季将保温卷帘放下,整个猪舍成为一个温室,同时发酵床也产生相当热量,对猪只腹感温度有很好的改善。
同样,在夏季,由于几乎全敞开窗户,形成了扫地风、穿堂风等类似凉亭子的效果,结合垫料管理,猪只感觉非常凉爽。
4.利用有益菌占位原理,增强猪只抗病力,提高了饲养效率和猪肉品质病原菌致病的基础是病原菌达到一定的浓度,由于发酵微生物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在垫床上、空气中甚至猪舍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有益菌,使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形成阻挡病原菌的天然屏障。
即使有极少量病原菌的刺激,也只能使猪只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使猪只形成坚强的保护力。
二、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特点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垫料在栏舍内建成一个发酵床,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利用添加在发酵床中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
核心是发酵床技术和猪舍的建筑设计。
一、发酵床养猪法的优点通过一年多在新城镇周启松养猪场的试验表明,发酵床养猪法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猪粪尿处理难题,实现了“零排放”,减少臭气,有利于环保。
2、发酵床结合特殊猪舍,使猪舍通风透气,温湿度适合,同时发酵床增加了养猪环境的舒适度,有利于猪的生长。
3、不再使用或减少使用抗生、抗菌性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
4、由于发酵床养猪不需用水冲猪舍、不需每天清除猪粪,仅此一项就可节约劳力50%以上。
一个人可饲养500~1000头肉猪或100~200头母猪。
5、猪的平均饲养期可缩短10~15天,每头猪可节约饲料粮25公斤。
6、可节水75%~90%;仅兽药、水电、饲料的节约,每头猪可增收50~80元。
二、发酵床的制作要求1、圈舍要求:一般要求猪舍坐北朝南,这样的圈舍采光好,利于发酵;通风良好,不臭也没蚊蝇。
冬天采光好、保暖,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卷帘或窗)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栏舍内分为水泥区和发酵区(养猪区)。
2、建垫料床:在养猪区砌深度在1米左右的池子,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一般采用地上式,在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方,可以采用地下式。
3、垫料准备:垫料原料可选择锯末、稻壳、谷壳、稻草、秸秆及花生壳等。
制作要求有透气性、保水性、一定的微生物营养源。
4、上床发酵把菌种和垫料拌匀后上床,垫料厚度在60~80厘米,一般发酵4~5天,就可以进猪了饲养。
5、垫料一般可使用3年,但在每出栏一批生猪后,要重新添加发酵菌种,并根据情况适当添加一些有机垫料。
三、发酵床养猪法注意事项1、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2、菌床表面不能太干燥,既要保持很松散,又不让灰尘扬起来。
否则,猪容易得呼吸道病。
3、平时发现猪粪便堆积较多时,应将它摊散均匀,便于降解。
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篇一发酵床养猪技术【摘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有机填垫,再将仔猪放入猪舍.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化生、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关键词】发酵床好处垫料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好处1、降低基建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2、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发酵床养猪技术由于不需要对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3、相对节水、节电、节人工。
发酵床养猪由于不需要每天用大量的水冲洗圈舍,达到节约用水90%以上.发酵床养猪冬暖夏凉。
不用采用地暖、空调等设备,大大节约了能。
冬天发酵产生的热量可以让地表温度达到20度左右,解决了圈舍保温问题;夏天,只是通过简单的圈舍通风和遮荫,就解决了圈舍炎热的问题。
由于饲养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所以节省了人工。
4、降低饲料成本发酵床养猪能够节省饲料的原理是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猪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
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可以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减少精料用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加之猪生活环境舒适,生长速度快,一般可提前10天出栏。
5、降低药费成本。
猪生活在发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用药成本。
6、变废为宝垫料和猪的尿混合发酵后,直接变成优质的有机肥,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使用,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二、酵床技术实现猪场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1、猪舍的建设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一般要求猪舍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
养猪技术是每个养猪户必须熟练掌握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养猪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发酵床养猪技术技术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畜牧堂是根据现代养猪过程需要养猪技术向大家介绍,即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原理1、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因地制宜的建设猪舍充分利用不同季节空气流向建设猪舍。
猪舍多设置卷帘机等可调节通风的设施,用以控制猪舍空气的流向和流速。
公寓的屋顶和窗户应该充分考虑太阳的阳光。
2、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发酵微生物的不断生长繁殖,对猪产生的粪尿迅速分解,从而达到处理粪污的效果。
3、利用温室和凉亭子效应,改善猪只体感温度冬季将保温卷帘放下,整个猪舍成为一个温室,同时发酵床也产生相当热量,对猪只腹感温度有很好的改善。
同样,在夏天,由于窗户几乎全开,形成了风扫、风等效果的亭子,结合被褥管理,猪感觉很凉爽。
4.利用有益菌占空原理,提高猪的抗病性,提高猪肉品质病原菌的繁殖效率和致病性,使病原菌达到一定浓度,由于发酵微生物等有益细菌的大量繁殖,有益细菌渗透到猪圈的床、空气甚至各个角落,使有益细菌成为主导菌,形成防病的天然屏障。
即使有极少量病原菌的刺激,也只能使猪只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使猪只形成坚强的保护力。
总之,发酵床猪从全新的角度对猪舍建设、养殖管理、生物安全系统、饲料制备、疾病控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必须为有益的发酵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培养条件,以便迅速消除猪的排泄物;另一方面,必须确保生理环境,以满足猪的生理需要。
发酵床养猪猪舍的建造场地选择与总体布局1、地理位置由于发酵床式的养猪模式不需要大量的粪便运输,对交通的要求相当较低。
故猪场选址应结合区域规划的同时,着重考虑猪场整体防疫。
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
一般要求离动物加工厂至少1000米;距离通道与交通主干道和交通主干道相连;最近的村庄不少于2000米;高压线不得通过小猪和苗圃。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养猪技术,实现了养猪无污染、无臭气、零排放问题,彻底解决了规模养猪场以及农村养殖户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在我省部分地区示范推广。
1.什么是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利用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采集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菌落,经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土著微生物原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土著微生物原种、锯屑、秸秆等农副产品以及一定量的泥土、天然盐等加到一起,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
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制成发酵床。
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发酵床上面,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被土著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人工清理。
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随着猪粪尿的消化,臭味也就没有了,而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优质的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相辅相成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臭气、零排放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2.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一是猪舍的地上部分,包括猪舍的类型、屋顶、墙、窗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猪舍内部结构及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二是发酵床的设计与建造;三是发酵床、猪舍各部设施以及猪的饲养管理。
㈠猪舍地上部分的设计与建造北方地区发酵床养猪猪舍的类型宜采用半钟楼型屋顶、四面墙体或三面墙体加一面塑料大棚式设计。
半钟楼式屋顶设计,即在猪舍的顶端纵轴南向设计一排立式通风窗。
由于阳光的照射以及发酵床的温度,猪舍内部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变小,从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底部南北两侧低开的通风口吹进凉爽的风上移。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舍内良好的空气对流现象,舍内空气得以有效交换。
良好的通风使得发酵床内的水分蒸发,圈底则保持疏松柔软状态。
发酵床面的上升气流带走了猪床表面的水分,使得与猪体接触的床面湿度降低,给猪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发酵床养猪技术方法发酵床养猪能提高猪肉品质,在规模养猪场应用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下面一起来看看,发酵床养猪技术方法一、猪舍的建造猪舍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一般要求选择地下水位低的地势,东西走向,座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建自动饮水器,从而达到猪舍无臭、无蝇的要求。
1、地上部分的建造圈舍的后墙为1.8米的红砖墙为宜,每1.5米需要1.2米*1.5米窗户一个,离地平面高度为0.1米左右,顶部1/3为石棉瓦,2/3为无滴膜,每5米加天窗一个,夏季准备遮阳网,冬季草帘子足量。
2、圈舍的面积长度不限,宽度不超过8.2米,靠后墙内留1.2米过道以便操作,其余为饲养面积,每4米长加80公分高铁丝网间隔加固,把地面向下挖90~100厘米深,挖完坑以后,坑周围需砌单砖以防土下堆。
二、发酵床的制作方法1、原料锯末、黄土、盐、原菌(长春市食用菌研究会提供的同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速功”牌微生物“育生菌”)2、比例每立方米锯末7袋左右,黄土30千克,食盐0.45千克,原菌1千克。
3、操作过程首先按每立方米放7袋左右锯末来计算,往里加水以手用力攥,能看见水但不滴水为好,含水量约为60%,算出锯末和所需水量,按所测每立方米锯末的量,加入食盐和黄土,把菌放入到计算好的水中,然后喷到混合好的锯末中,拌均匀添到坑内,最后表面喷原菌一次。
夏天2~3天可以使用,冬天为7天左右。
饮用菌:头3天1:100比例(原菌和水),一星期以后为1:300比例,每间隔一星期比例上升300,直到1:2000比例为固定饮用量。
三、发酵床的注意事项1、猪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
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
2、注意床面不能过于干燥,如过于干燥会导致猪肺炎,可定期在床面喷洒活性剂。
3、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时加活性剂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进行。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基本概念 (1)第二节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原理 (2)第三节干撒式发酵床需要的营养物质 (2)第二章干撒式发酵床猪场的建设 (3)第一节猪舍的基本要求 (4)第二节猪舍的CAD图纸 (6)第三章垫料的准备 (7)第一节原因分析 (8)第二节管理措施 (9)第三节垫料选择 (10)第四章干撒式发酵床的分类比较 (11)第五章干撒式发酵床的操作方法 (13)第六章干撒式发酵床维护 (14)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基本概念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多数人关注的是生物发酵床的环境效应,往往忽视生物发酵床对猪的疾病防控作用;对其采取放任式管理,易导致病菌滋生,影响了猪只的健康生长。
建立合理的生物发酵舍并对生物发酵床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病原的生存机会,降低猪病的发生机率。
湖北畜牧兽医桑梓湖种猪场使用洛东生物发酵床饲养断奶仔猪5010头,死亡160头,育成率高达96.8%,比2019年的85%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培育猪转进152头,育成率100%,与2019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笔者经过在洛东生物4年管理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以下从猪舍设施、垫料管理、饲料和病猪管理四个方面结合微生物平衡理论介绍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防控疾病的管理措施,并作出原因分析。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的原理原生态是形成发酵床养猪的理念之一,自然生态系统有适应其环境的微生物菌群,承担着清清洁的重任。
发酵床养猪是利用人工培养的高效有益发酵微生物快速降解、消化猪粪尿的过程。
其技术原理:是以锯末、稻壳、谷壳等有机作为垫料,在垫料中加入干撒式发酵菌,利用猪的翻拱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的粪尿与垫料充分混合,在垫料中有效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下,对猪的粪尿进行及时的发酵、降解与转化。
干撒式发酵床需要的营养物质N菌体生长的营养源:粪尿中能量物质包括未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物质(粗蛋白)等,为菌体主要提供氮源。
实用技术·养殖技术·新农村2020.9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主要采用秸秆、稻壳等垫料和益生菌发酵形成软床,供猪群自由活动,使猪粪等排泄物被有益微生物快速降解,消除恶臭,抑制虫卵、病菌,最终成为有机肥,用于果树、农作物基肥,达到循环利用,获得养猪和造肥双重效益。
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猪舍不再需要人工清扫冲洗,是一项低成本、零排放的环保养猪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1.推广条件(1)猪舍建设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的地方,避免地下水和室外雨水浸湿垫料。
猪栏内养猪床面按1∶2设置硬床和软床,硬床为水泥板,软床由稻壳、食用菌渣、秸秆草捆等组成,床体厚度60厘米。
软床制作时表层20厘米应添加发酵菌剂,当料层升温达35℃以上即可进猪饲养。
(2)疫病防控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模式,疫病防控重点是免疫预防和菌床自净屏蔽,不采用药物保健和化学消毒,一旦发生烈性疫病则将软床添加菌剂高温发酵后再使用。
为防止病菌积累,菌床每年更换1次,每次可饲养育肥猪3批。
(3)垫料维护发酵床生态养猪在养猪同时要维护垫料中发酵菌活性,始终保持垫料适宜水分和粪便承载量,防止形成粉尘化和泥样死床,需要一定技能培训,并配备旋翻机械等设施。
(4)高床饲养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如今在育肥猪生产应用中已较普遍,但在哺乳猪、保育猪生产中因采用高床饲养,设施投资较大,一般猪场应量力而行。
2.技术要点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关键是菌床维护管理,保持料层温度在40℃~50℃,垫料含水量在30%~60%;垫料表层无明显粪尿堆积、松软不起尘、略显潮湿不板结;空气中无氨臭等气味;舍内无蝇蛆滋生,屋顶和墙体无水滴凝结。
(1)菌床翻松根据粪尿堆积、湿度、板结等情况及时进行机械翻松,使发酵床能源源不断发酵分解猪群粪污等排泄物,避免发酵床的局部负荷变大而出现“水泡床”现象。
(2)通风管理发酵床的运行离不开良好的通风环境,应经常为猪舍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以保持猪舍空气清新。
第一章发酵床养猪技术概述第一节发酵床养猪的概念一、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与酶的生命活动过程。
如酵母发面就是常见的发酵。
工业化的发酵如生产抗生素和酶制剂的发酵过程。
狭义的发酵是指没有氧气参与(厌氧条件下)情况下,微生物进行的氧化反应代谢过程。
如饲料青贮过程的发酵。
发酵床技术的发酵是指发酵床的功能菌生长繁殖,并完成粪尿降解转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以有氧代谢反应为主导,但也有较弱的厌氧和兼性厌氧反应。
二、发酵床发酵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床”,而是一种全新的养猪和相配套的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又称生态养猪技术、生态发酵床养猪法、自然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等,但都离不开发酵这个核心。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依靠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利用特种复合微生物群持续稳定地将猪的粪尿为气体、有用物质与能量,实现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一种环保养殖模式。
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改换成由添加了专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的具有发酵功能的地面。
垫料的原料最好是锯末,也可以用稻壳和农作物秸秆等。
发酵就是在锯末等垫料的帮助下,专用发酵菌群以猪的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粪尿分解生成气体、菌体物质和其他无机物,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
发酵过程不但能完全分解猪的粪尿,而且给猪提供了温暖的圈舍地面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及供猪拱食的菌体物质。
粪尿中的水分绝大部分被发酵热量蒸发掉了。
发酵床养猪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无粪尿排放,对环境无污染;二是满足了猪自身的生活条件和原有生活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猪的健康活力,猪群生病少、生长快。
发酵床养猪技术还具有节能、节粮、节水、省工、省药,提高猪肉品质等多方面的效果。
三、干撒式发酵床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发酵床技术分为湿式和干撒式两种。
湿式发酵床是将垫料原料与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分,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摊开散热后铺进猪圈,然后进猪饲养的方法。
目前推广的发酵床技术大多属于湿式技术,湿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较多缺陷。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总结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将猪舍床料进行发酵处理,并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改善猪舍环境的养猪技术。
该技术主要基于微生物降解床料中的有机物质,使有机物质变为稳定而无害的有机肥料,从而减轻了猪舍内氨气的含量。
以下是对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总结:一、原理及优势:1.基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床料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为稳定的有机质,减少氨气的排放,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2.充分利用生物发酵的过程,将床料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可供猪只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提高猪只的饲料利用率;3.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能够提供猪只的体温维持,减少猪只的能量消耗;4.发酵床料具有较好的排尿性能,能够减少猪舍内的湿度,降低疾病的传播。
二、技术要点:1.床料选择:选择适宜的床料对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实施至关重要。
床料应以可腐性有机物为主,如秸秆、木屑、稻壳等,同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2.发酵剂的选择:对于床料进行发酵处理需要添加适量的发酵剂,常用的有石灰粉、醋酸纤维素、乳酸菌等。
发酵剂的选择要根据床料的性质和养猪环境的特点来确定;3.发酵过程的管理: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床料的湿度、通风和温度等因素。
湿度要保持在30%~50%之间,通风要保持流通,避免积聚氨气和有害气体。
温度要保持在30℃左右,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过程的进行;4.床料的更替:床料的发酵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7天至10天左右。
当床料发酵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更换新的床料,避免床料中的有机物质发酵产生过多的氨气;5.猪舍环境的调控: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进行监控和调控。
合理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发酵和猪只的生长。
三、技术应用及效果:1.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适用于各类猪舍,特别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
通过该技术可以改善猪舍环境,减少氨气排放,提高猪只的生长性能;2.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能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猪只的免疫力;3.通过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4.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废物的排放,对于环保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