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溢出、制度和生产率增长
- 格式:pdf
- 大小:449.87 KB
- 文档页数:15
官方网站拼音r是我们常说的翘舌音,有的也说成卷舌音,无论是翘还是卷,其实都是舌头形态的描述,它的具体发音动作是这样的:r: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发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除了r,翘舌音还有zh、ch、sh三个,不会发翘舌音是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病理因素也是常见的原因。
翘舌音不会发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只有翘舌音不会发,其他音都没有问题的话,多是由于发音器官功能问题造成的。
但造成发音器官功能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实很多方言中没有翘舌音,但很多人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在学的过程中就是很长时间都学不会呢?其实从语音病理学上来说,这其实就是功能的问题,发音是一种动作,像其他动作一样,需要进行长期的练习才能发准,否则肌肉力量或者协调性就会不足,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相对容易,因为在肌肉还在生长,而成年人则基本固化,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相对来说,要比其他部位的完善得早一些,五岁左右语言发育基本就已经成熟了。
另外,舌肌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灵活性,同时也说明发音其实是个要求很高的精细动作,舌肌的复杂其实和语言是分不开的,相对来说动物的舌头就相对扁平,有些可能会有爆发性的肌肉,但复杂性却会差多了。
其实一种语言中基本都会有几十个基本的发音动作,区别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关键就在于舌头的动作。
所以如果一直没有发过翘舌音,那么对于这个动作来说,舌头相关部位的肌肉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练习而达不到准确发音的标准。
有些孩子并不是缺少翘舌音的语言环境,其实也是某些原因造成的发音器官的功能障碍,比如由于翘舌音的发音动作相对来说或者对于某些孩子来说相对较难,于是用其他发音替代,而家长又没有纠正,或者语言环境的问题,如果孩子说话比较晚,有些发音动作还没熟练,同样可能用其他音替代,即使家长纠正了,如果掌握不好方法,往往效果不会很理想,而且这也和孩子的配合和接受能力有关。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翘舌音不会发,如果一直持续到下去,甚至到了成年再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难度,按照正确的发音动作自己练习无法得到准确的发音的话,可以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
化学中气体动力学的R表示什么气体动力学的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
有机化学的R是对烃链的通称。
同时R也是摩尔气体常数,R=8.314J/(K*mol)。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这个数的数值为8.314Pa·m3/K·mol,8.314×10的立方Pa·L/K·mol。
立体化学的R表示一个碳原子附近右旋式(顺时针)分子排列方式,判定的方式依照Cahn Ingold Prelog priority rules,生物化学的R表示精氨酸(arginine)。
物理化学R的数值特点:物理R表示气体常数(又称通用或理想气体常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
气体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为波尔兹曼常数。
这是表征理想气体性质的一个常数。
气体常数值是8.314J/(mol·K)。
R=8.314的单位是J/(mol·K),气体常数表征理想气体热力学特性的一个常数。
为理想气体的绝对压力p和比容v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T之比。
常以符号“R”表示,单位为“J/(kg·K)”。
气体常数在数值上即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理想气体在可逆定压加热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K时对外所作出的膨胀功。
其值仅取决于气体的种类,与气体所处的热力状态无关。
例如氧气的R总是等于259.8J/ (kg·K)、氮气的R恒为296.7J/(kg·K)等。
在工程热力学等学科中,常根据通用气体常数除以千摩尔质量或按迈耶公式来计算确定各种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
气体常数(R *)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常数值是8.314J/(mol·K)。
R * = 8.31432×103N m kmol-1 K-1。
R的计算公式
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电阻率ρ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这个规律就叫电阻定律(law of resistance),公式为R=ρL/S。
其中ρ:制成电阻的材料的电阻率,L: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S: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R:电阻值。
ρ——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米(Ω·m);
L——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米(m);
S——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平方米(m²);
R——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欧姆,简称欧(Ω);
U——电压值,国际单位制为伏特,简称伏(v);
I——电流值,国际单位制为安培,简称安(A)。
龙源期刊网
字母“R”的多种含义
作者:
来源:《学苑创造·B版》2011年第03期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英文字母,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它们的意思却各不相同。
现在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处方笺上的“R”:在医院的处方上印有一个大写字母“R”,意思是“取下列药品”。
图书统一书号上的“R”:有的图书统一书号后面印有一个“R”和两组数字,这里的“R”表示该书是少年儿童读物。
商标上的“R”:我们经常看到在商品包装的一角上印有一个
“R”标记,它表示这些商品的商标是经过注册的。
注册商标符号是世界通用的。
荧光屏上的“R”:当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有时电视屏幕会出现一个标记,并且还会一闪一闪的,它是英文Repeat的第一个字母,表示“慢镜头重放”。
热力学r是多少
摩尔气体常数R是一个热力学常数,数值近似等于
8.314J/(mol·K),这个常数的具体数值,之前是通过气体测定的,而现在它的书甚至的确定择优更精确的结果所确定。
在热力学中,摩尔气体常数R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玻尔兹曼常数k的乘积,即R=k·NA,然而,根据目前的最新国际单位制,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的定义,是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确定的,热力学温标的基本单位开尔文的定义,是根据玻尔兹曼常数的数值确定的,因此,在现行的国际单位制下,摩尔气体常数作为两个规定常数的乘积的结果,它的数值也就是确定的,不由具体的实验结果所确定。
化学中r的数值与单位化学中r的单位是8.314×10^3。
气体动力学的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
有机化学的R是对烃链的通称。
同时R也是摩尔气体常数,R=8.314J/(K*mol)。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这个数的数值为8.314Pa·m3/K·mol,8.314×10的立方Pa·L/K·mol。
立体化学的R表示一个碳原子附近右旋式(顺时针)分子排列方式,判定的方式依照Cahn Ingold Prelog priority rules,生物化学的R表示精氨酸(arginine)。
物理化学r的数值特点物理r表示气体常数(又称通用或理想气体常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
气体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为波尔兹曼常数。
这是表征理想气体性质的一个常数。
气体常数值是8.314J/(mol·K)。
r=8.314的单位是J/(mol·K),气体常数表征理想气体热力学特性的一个常数。
为理想气体的绝对压力p和比容v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T之比。
常以符号“R”表示,单位为“J/(kg·K)”。
气体常数在数值上即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理想气体在可逆定压加热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K时对外所作出的膨胀功。
其值仅取决于气体的种类,与气体所处的热力状态无关。
例如氧气的R总是等于259.8J/ (kg·K)、氮气的R恒为296.7J/(kg·K)等。
在工程热力学等学科中,常根据通用气体常数除以千摩尔质量或按迈耶公式来计算确定各种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
气体常数(R *)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常数值是8.314J/(mol·K)。
R * = 8.31432×103N m kmol-1 K-1。
声母r的四字词语
声母r的四字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类特殊词语,它们的特点是每个词的首个字的声母都是r。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母r的四字词语。
1. 日落西山:表示太阳落下山的景象。
它意味着一天即将结束,也可以比喻一个事物或人物的衰落。
2. 如火如荼:形容事物迅速发展、蓬勃的样子。
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火焰熊熊燃烧的样子,表达了事物快速发展的态势。
3. 如鱼得水:形容人处在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环境中,感到非常舒适和自在。
比喻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4. 如释重负:形容解除心头的沉重负担,感到轻松和自在。
比喻解除了困境、烦恼或负担,轻松了心情。
5. 人云亦云:形容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只会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6. 忍辱负重:形容忍受屈辱和负重的重负,承受痛苦和压力。
7. 任重道远:形容任务重大、道路漫长。
意味着承担的责任很大,实现目标的路程还很遥远。
这些词语都很常见,用在文章或口语中都能够准确表达所需的意思。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对您有所帮助。
医学上的r值摘要:1.引言:介绍医学上的r 值2.r 值的定义:详细解释r 值的含义和计算方式3.r 值的应用:讨论r 值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4.r 值的重要性:分析r 值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5.结论:总结r 值在医学上的作用和价值正文:【引言】医学科研中,r 值是一个常用的统计学概念,它能够反映实验或者观察中的关联程度。
在许多医学研究中,r 值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它能够帮助医学研究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r 值的定义】r 值,全称Pearson 相关系数,是一种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学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在-1 到1 之间,当r 值为1 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当r 值为-1 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当r 值为0 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计算r 值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公式r=(Σ((x_i-平均x)*(y_i-平均y))/(√Σ(x_i-平均x)^2Σ(y_i-平均y)^2)),其中x 和y 是两个变量,x_i 和y_i 是它们的每一个观察值,平均x 和平均y 是它们的平均值。
【r 值的应用】在医学研究中,r 值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通过计算r 值,研究者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r 值的重要性】r 值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量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和有说服力。
同时,r 值也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数据,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信息。
【结论】总的来说,r 值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数据,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r是什么货币
R是南非的货币符号。
南非兰特是由南非储备银行发行的货币,于1961年2月正式发行,取代之前的南非镑。
最新的版本是2014年发布的,最大面值200兰特,最小的是10兰特。
南非兰特由南非储
备银行(中央银行)发行。
扩展资料:
南非原为英国的自治领地,使用南非镑,1946年12月18日,
初次规定含金量为3.58134克,与英镑等值。
1949年9月18日,南非镑随英镑贬值30.5%,含金量减为2.48828克,官方汇率由1南非镑兑4.03美元贬为2.80美元。
南非地处非洲中南部地区。
也是南非以及整个非洲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富有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丰厚。
主要是以旅游业石油业矿天然气进出口贸易运输业为主。
领土面积非洲第一。
人口大国,经济发展非常不错的国家,也是非常发达的国度。
医学上的r值【原创实用版】目录1.R 值的定义与含义2.R 值的应用领域3.R 值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4.R 值的重要性与局限性正文1.R 值的定义与含义在医学领域,R 值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主要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R 值,全称为相关系数,通常用 r 表示,是一个介于 -1 和 1 之间的数值。
当 r 值为 1 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当 r 值为 -1 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当 r 值为 0 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2.R 值的应用领域R 值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疾病诊断、疗效评估、疾病预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计算 R 值,医学研究者可以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3.R 值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R 值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公式 r=(Σ((Xi-平均值 (X))*(Yi-平均值(Y)))/(√Σ(Xi-平均值 (X))^2Σ(Yi-平均值 (Y))^2) 得出的。
其中,X 和 Y 分别为两个变量,Xi 和 Yi 分别为它们对应的每一个观测值,平均值 (X) 和平均值 (Y) 分别为 X 和 Y 的平均值。
R 值的大小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样本量、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变量的测量误差等。
因此,在计算 R 值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 R值的准确性。
4.R 值的重要性与局限性R 值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量化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为研究者提供直观的判断依据。
然而,R 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R 值只能反映线性关系的强度,对于非线性关系,R 值并不能准确反映。
其次,R 值的计算结果受到样本数据的影响,当样本量较小或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时,R 值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一、r音节的划分在双音节中或多音节中,在两个音节相邻处有r时,可分4种情况:(1)相邻处是rr时,一个r归前面的音节,重音符号标记在r后,r 前面的元音按闭音节读音(重读音节):如:car.ry sor.ry mar.ry cor.rect hur.ry cur.ri.cu.lumException: fur.ry bur.ry(2)相邻处是“元音字母+r+辅音字母”时,r归前面的音节,r前面的音节按r音节读音(重读音节):如:par.ty thir.ty birth.day nor.mal ex.er.size(3)相相邻处是“元音字母+r+元音字母”时,r归前面的音节,r前面的读音按闭音节读音(重读音节)。
如:ve.ry A.me.ri.ca im.mo.ra.li.ty de.ge.ne.rate spi.ritException:her.o zer.o par.ent(少数双音节或多音节r前面的读音按-re音节读音,r与后面的元音拼读)(4)相相邻处是“元音字母组合+r+元音字母”时,r归前面的音节,r前面的音节按-re音节读音,并且r与后面的元音拼读。
如:aer.ial clear.ance eur.ope oar.age blear.eye二、“掐头去尾看中间”口诀含义:1、出现c+v+c+v+c,如Canon这样的情况,如能借助形的判断来确定发音,同时还了解这个单词所表达的意义则更好,就能准确拆分。
Canon按口诀应该是ca+non,ca是open syllable,但canon(佳能)的原意是can+on(既有能力又稳定),此时,中间的“n“既当前syllable的尾也当后面syllable的头叫“封前启后”结构。
如:habit timid vivid2、如果是cv+cv+cv结构如:Canada加拿大,也是封前启后结构。
重读音节按close syllable来读音。
如:vegetable telephone nationality magnificent family三、成音节的定义:如果一个单词是以字母-le结尾,单独划分为一个音节,如果与前面的辅音构成辅音连缀时,将辅音字母一同划分为一个音节,如:table uncle marble people hurdle stablepickle buckle sickle四、单词的变形:单词在表达不同含义或改变词性时,会在原单词上增加字母或音节,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前缀”“后缀”及“动词的变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英文字母,但是意思却各不相同。
现在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处方笺上的“R”:在医院的处方上印有一个大写字母“R”,意思是“取下列药品”。
图书统一书号上的“R”:有的图书统一书号后面印有一个“R”和两组数字,这里的“R”表示该书是少年儿童读物。
商标上的“R”:我们经常看到在商品包装的一角上印有一个“R”标记,它表示这些商品的商标是经过注册的。
注册商标符号是世界通用的。
电影上的“R”:是Restricted的第一字母。
在美国指限级电影,未满17岁者必须有成年的监护者带领才能入场。
荧光屏上的“R”:当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有时电视屏幕会出现一个标记,并且还会一闪一闪的,它是英文Repeat的第一个字母,表示“慢镜头重放”。
另外,几何和工程图中的“R”表示半径;热学中的“R”表示普通气体常数;电学中“R”表示电阻;试卷中的“R”表示正确。
r的正确书写方法
在英语中,字母r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母,但是很多人在书写时都存在一些错误。
正确书写r并不难,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技巧,就可以轻松写出漂亮的r字母。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r的正确书写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小写字母r的书写方法。
在书写小写字母r 时,首先要注意笔画的方向和顺序。
我们可以从上到下,先写一个小弧线,再向右下方延伸出一个小尾巴。
这样就完成了小写字母r 的书写。
在书写时,要保持笔画流畅,不要出现断笔或者颠倒的情况。
接着,我们来说说大写字母R的书写方法。
大写字母R相对于小写字母r来说,稍微复杂一些。
在书写大写字母R时,我们先写一个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然后再向右下方延伸出一个小尾巴。
最后,在直线的右上方再加上一个小弧线。
这样就完成了大写字母R 的书写。
同样,要注意保持笔画流畅,不要出现断笔或者颠倒的情况。
除了基本的书写方法外,正确书写r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
如,要注意书写的大小和比例,不要让r的大小和其他字母不协调。
另外,要注意书写的位置和间距,不要让r的位置偏离太远或者太近。
还要注意书写的整体形状,要保持r的整体形状清晰美观。
总的来说,正确书写r并不难,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和
技巧,就可以轻松写出漂亮的r字母。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书写中,
能够注意这些细节,写出更加漂亮的字母r。
R&D溢出、制度和生产率增长陈 刚(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摘要本文估计了中国的R&D回归方程,重点讨论了制度对R&D效率和R&D溢出吸收效率的影响,主要发现包括:本地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本国其他地区的R&D溢出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效应,但却不具有稳健性;外国R&D溢出资本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且贡献远远超过了本国的R&D资本;制度是决定本地的R&D效率和R&D溢出吸收效率的基础性因素,产权制度更完备的地区,不仅当地R&D资本的效率更高,而且当地在利用本国和外国两种R&D溢出资本时的效率也更高。
关键词 R&D溢出 制度 全要素生产率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R&D Spillovers,Institutions and the Growth of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bstract:T 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D reg ression equatio n o f ChinaT he r esults show that:local R&D influences total facto r productivity(T FP)neg atively;w hile the o ther region!s R&D influences po sitively,but it is not r o bust;the fo reig n R&D pr om otes China!s T FP effectiv ely,and it is m ore im po r tant than dom estic R&D In additio n,institution is the basic factor to determ ine the efficiency of local R&D and abso rptivity of R&D spillover If property rig ht ismo re perfective,local R&D w ill be m ore efficient and absorptiv ity of R&D spillo v er w ill be hig herKey words:R&D Spillovers;Institutions;Total Factor Pr oductivity引 言R&D资本和知识是一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
R&D资本越高的国家,其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越快,从而能够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一国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不仅仅由本国的R&D资本来推动,其他国家的均存在着显著的R&D溢出效应(Keller,2004)%,而且,国际R&D溢出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超过了本国的R&D资本(Eato n和Ko rtum, 1996;Achary a和Keller,2007)。
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它们远离国际技术前沿面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后发优势,如果这些国家实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间的R&D溢出效应,通过耗费较低廉的成本来引进、吸收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
国际R&D溢出理论虽然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经验说明,并不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国际R&D溢出中获得同样的收益,实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是令东亚少数国家缩小了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而大多数的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扩大经济开放的努力却并没有收获持续的经济增长。
现有的吸收能力理论(Keller,1996)和适宜技术理论(Basu和Weil,1998;Acemog lu和Zilibotti,2001)都曾经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但是对于东道国来说,无论是人力资本(Nelso n和Phelps,1966)和R&D资本(Cohen和Levinthal,1989)决定的吸收能力,还是由人均资本(Basu和Weil,1998)和熟练劳动力比率(Acemog ulu和Zilibotti,2001)决定的比较优势,都应该是内生于本国的制度环境,因此,不同的制度环境可能才是导致各个国家的R&D溢出吸收能力存在个体性差异的基础性因素。
诺斯(2008)将制度定义为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即∋制度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塑型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
制度由于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而抑制了市场主体∋事前(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了经济交易的可预见性,通过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界定了经济社会的激励结构,激励结构的演进则决定了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绩效。
因此,制度先于经济增长且是其长期增长的基本源泉(Acemog lu等,2004;Rodrick等,2004)。
制度不仅决定了一国的R&D支出(Clar ke,2001)和人力资本积累(M urphy等,1991),还决定了一国内生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N unn,2007)。
上述有关制度同吸收能力和比较优势间关系的讨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意寓着制度在解释各个国家间的R&D溢出吸收效率的个体性差异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制度除去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R&D资本和比较优势来影响R&D溢出的吸收效率外,它同R&D及R&D溢出吸收效率之间还可能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例如,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高昂的事前专用性投资等特点,决定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活动具有很强的制度依赖性)。
在缺乏有效的产权保护和法律规则的环境中,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预期收益具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这将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激励,此时,不仅企业的自主R&D效率会因此降低,而且企业利用和吸收其他企业R&D溢出效应的激励也会因此而降低;反之,高效率的产权保护和法律规则则提高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预% &Keller(2004)综述了国际技术扩散领域的代表性文献。
前者指出,东道国自身的人力资本(Nelson和Ph elps,1966)和R&D资本(Cohen和Levinthal,1989)是决定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东道国只有在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R&D资本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利用和吸收国际前沿技术;后者指出,虽然经济开放使得各国都面临着相同的技术前沿,但各国在要素禀赋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技术引进和技术吸收能力上的差异,如发达国家创新的前沿技术主要是与其要素禀赋(如人均资本、熟练劳动力期回报率,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激励,而且在制度更完备的环境中,企业自主R&D的效率将得到提高,其他企业的R&D溢出效应也可能被这些企业所充分的利用和吸收。
因此,制度质量更高的国家不仅自主R&D的效率会更高,而且这些国家从国际R&D 溢出中获得的收益也可能更多一些,反之则反是。
最近,Acemo glu等(2007)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们指出,先进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但是供给先进技术也需要耗费更高的成本,由于技术供给商并不能完全享有技术创新收益的剩余要求权,因此,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技术供给商将会减少技术创新投资并研发相对落后的技术,技术需求方也只能采用落后的生产技术,也正是各国不同的契约制度导致了它们生产率的差异。
诸如法律起源、专利保护、商业环境等制度因素显著影响了一国对R&D溢出的吸收效率,在Coe等(2009)的研究中也首次得到了证实。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前沿。
近年来,中央政府将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但是至少在当前一个时期内,充分利用国际R&D溢出,以低廉的成本获取前沿技术,这对于中国的生产率提高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却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国内学者针对国际R&D溢出的研究虽然非常丰富,但这些研究大多给予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以过多的关注,对国际贸易承载的R&D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不多见。
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曾就国际R&D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发现国内本行业和其他行业R&D对生产率的增长起阻碍作用,外国R&D则显著促进了生产率增长。
谢建国和周露昭(2009)基于中国地区数据的分析发现,国际R&D显著促进了生产率增长,并且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更高的地区从国际R&D溢出中的获益也更多。
上述两篇文献在研究国际R&D溢出对中国生产率的影响方面最具代表性,其中,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采用了差分变换的方式来克服变量的非平稳性,但差分变换无疑损失掉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且不能捕捉到国际R&D溢出同中国生产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谢建国和周露昭(2009)并未关注变量的平稳性,意味着他们的回归方程可能存在伪回归的可能。
同时,现有文献也没有考虑到制度对R&D效率和R&D吸收效率的影响,从而未能给予行业间和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一个更基础性的解释。
实际上,制度对于中国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性在研究FDI技术溢出的文献中已经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这为本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前期文献基础。
如张海洋(2008)实证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外资技术溢出的影响,发现市场化进程不仅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而且是促进外资技术溢出的决定性因素;蒋殿春和张宇(2008)发现,在控制了制度改善的效率影响之后, FDI对中国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是负面的,国内制度的改进有助于FDI 技术溢出的发挥,相对完善的国内制度环境已成为FDI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国际R&D溢出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虽然已有不少文献对此进行了讨论和梳理,但本文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扩展:(1)采用地区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国际贸易承载的R&D溢出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这完善和补充了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研究%。
(2)除去国际R&D溢出之外,我们还检验了中国各地区间是否存在显著的R&D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