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6
如何合理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我国是个乙肝大国,保守的估计,我国有一亿以上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如何合理的利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预防乙型肝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人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总有同学、朋友、基层预防接种人员,更多的是儿童家长和一些待孕妇女或待产孕妇咨询婴儿出生后如何使用乙肝疫苗。
现在就我掌握的知识和资料给大家说一说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问题。
一、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常规接种我国对于乙肝的预防,主要策略是对婴幼儿开展乙肝疫苗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为: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
第1剂和第2剂间隔≥28天。
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对已知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µg重组酵母或10µg CHO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免疫。
二、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的预防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所生产的新生儿,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100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10µg重组酵母或20µ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
可达到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接种一针10µg重组酵母或20µg CHO 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µg重组酵母或20µg CHO乙型肝炎疫苗)。
后一种方法不如第一种方法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Jingzhu Yixing Ganyan Ren Mianyiqiudanbai (pH4)Huma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pH4)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本品系由含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
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或抗生素。
2 制造2.1 原料血浆2.1.1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
采用经批准的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或从健康供血浆者筛选抗体效价符合要求的血浆。
原料血浆混合后抗-HBs效价应不低于10IU/ml。
2.1.2每批应由100名以上供血浆者的血浆混合而成。
2.1.3 组分Ⅱ、组分Ⅱ+Ⅲ沉淀或组分Ⅰ+Ⅱ+Ⅲ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
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应能使制品中的IgG亚类齐全,其值与正常人血清IgG亚类分布相近,其值与正常人血清IgG亚类分布相近;应;能保留IgG的Fc段生物学活性(附录Ⅹ P)。
2.2.2 经纯化、超滤、除菌过滤后即为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原液。
2.2.3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3半成品2.3.1 配制制品中可加适宜的稳定剂。
按成品规格以注射用水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原液稀释至抗-HBs效价不低于50IU/ml。
2.3.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4 成品2.4.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及附录ⅠA有关规定。
2.4.3 规格每瓶含抗-HBs效价500IU(10ml)、2000 IU(40ml)、2500IU(50ml)。
前言: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免疫球蛋白使用指南最新》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免疫球蛋白使用指南最新》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免疫球蛋白使用指南最新具有以下内容:免疫球蛋白使用指南最新一、引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机体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抗原,实现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免疫球蛋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最新的免疫球蛋白使用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免疫球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功能免疫球蛋白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大类:IgG、IgA、IgM、IgD和IgE。
每类免疫球蛋白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IgG: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功能是抵抗感染,中和病原体或抑制其活性。
IgA: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防止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等侵入体内。
IgM:通常在感染早期产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IgD:其确切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B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有关。
IgE:参与介导机体对特定抗原的超敏反应,如花粉、食物等,导致出现过敏症状。
三、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
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静脉注射: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使用时需确保药品质量,避免安瓿破碎或药品出现沉淀和渣滓。
注射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需及时停止注射。
肌肉注射: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过敏性疾病等。
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说明书免疫球蛋白(IgG)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人体血液中。
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取制得的一种生物制品,它具有多种免疫功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说明书,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药物。
一、概述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与用途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主要由B细胞分泌。
它具有以下作用:1.中和病毒和细菌毒素2.激活补体系统3.促进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4.诱导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活化5.促进炎症细胞的迁移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包括:1.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如流感、疱疹等2.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3.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4.用于免疫缺陷病、免疫低下患者的治疗5.预防新生儿败血症二、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制备与成分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取制得的一种免疫制剂。
制备过程包括:1.采集健康人的血浆2.分离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3.纯化免疫球蛋白4.病毒灭活和过滤5.分装、冻干和包装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G(IgG),其中包括各种亚型,如IgG1、IgG2、IgG3、IgG4。
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与剂量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如下:1.肌肉注射:一般每次200-400mg/kg,每周2-4次,根据病情和患者体重调整剂量。
2.静脉注射:一般每次0.1-0.2g/kg,每天或隔天一次,根据病情和患者体重调整剂量。
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疗程因疾病和患者状况而异,一般为2-8周。
四、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注意事项与禁忌使用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注射前充分摇匀药液2.注射部位应轮换,避免硬结和疼痛3.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发热、皮疹等4.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禁忌人群包括:1.对免疫球蛋白过敏者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3.急性炎症性疾病患者4.急性发热患者五、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存储与有效期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应存放在2-8℃冰箱中,避免冰冻。
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是一种由含有大量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它能够帮助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治疗,很多遗传性疾病、风湿病、传染病以及血液器官移植等都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来预防和治疗。
一、使用范围:1、预防和治疗抗核抗体相关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炎: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能够抑制抗核抗体的功能,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2、防治传染病:由于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大量抗体,可以帮助人体对抗外来病原的入侵,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3、治疗免疫缺陷:由于免疫球蛋白含有大量抗体,可以帮助缺乏免疫力的人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免疫缺陷的作用;4、治疗血液器官移植:免疫球蛋白能够抑制移植物排斥反应,并促进新植入物的成活,有助于血液器官移植的治疗。
二、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注入方法:1、清洁皮肤:在肌肉组织处清洁皮肤,以使用消毒剂冲洗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2、穿刺: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肌肉内穿刺,以确保药物注入效果;3、注射和检测:将药物放入针头,并慢慢注射到指定区域,注射完成后,用手检查穿刺部位,以确保安全和有效;4、纠正注射方法:如果发现注射方式有误,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重新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注射。
三、注意事项:1、不适用范围:孕妇、婴儿、血糖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2、使用时间:尽量在上午使用,以防止夜间睡眠出现过敏现象;3、规律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时间,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以免影响疗效;4、避免过度使用:过度使用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应避免过度使用。
本说明书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服务,在使用免疫球蛋白时,必须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使用;同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冻干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Jingzhu Yixing Ganyan Ren Mianyiqiudanbai (pH4)Huma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pH4)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Freeze-dried本品系由含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冻干制成。
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或抗生素。
2 制造2.1 原料血浆2.1.1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
采用经批准的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或从健康供血浆者筛选抗体效价符合要求的血浆。
原料血浆混合后抗-HBs效价应不低于10IU/ml。
2.1.2每批应由100名以上供血浆者的血浆混合而成。
2.1.3 组分Ⅱ、组分Ⅱ+Ⅲ沉淀或组分Ⅰ+Ⅱ+Ⅲ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
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应能使制品中IgG亚类齐全,其值与正常人血清IgG亚类分布相近;应能保留IgG的Fc段生物学活性(附录Ⅹ P)。
2.2.2 经纯化、超滤、除菌过滤后即为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原液。
2.2.3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3半成品2.3.1 配制制品中可加适宜的稳定剂。
按成品规格以注射用水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原液稀释至抗-HBs效价不低于50IU/ml。
2.3.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4 成品2.4.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及冻干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及附录ⅠA有关规定。
分装后应及时冻结,冻干过程制品温度不得超过35℃,真空封口。
2.4.3 规格按标示量复溶后每瓶含抗-HBs效价500IU(10ml)、2000 IU(40ml)、2500IU (50ml)。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药理作用】本品含有高效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能与相应抗原专一结合而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
【适应症】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
适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婴儿;意外感染的人群;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乙肝免疫球蛋白保存目前,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液体制剂和冻干制剂,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保存方式1、液体制剂,一般要放在2-8摄氏度且与空气隔绝的环境中。
2、冻干制剂,一般要放在10摄氏度以下且空气干燥的地方。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未开启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保存2年。
在常温下保存,效价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用法用量(1)用法:本品只限肌注,不得用于静滴。
(2)用量:①母婴阻断:HBsAg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1次,每次剂量200~400IU。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出生24h内注射本品100IU;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及时间见乙型肝炎疫苗说明书或按其他适宜方案。
②乙型肝炎预防:一次注射量小儿为100IU,成人为200IU,必要时可间隔3~4周再注射1次。
③意外感染者,立即(最迟不超过7日)注射8~10IU/kg,隔月再注射1次。
【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红肿、疼痛感,无须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禁用。
(2)本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可带乳光澄清液体。
久存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如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不得使用。
(3)安瓿破裂、过期失效者不得使用。
(4)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使用或给第二个人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对丙种球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会与本品产生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可能产生变异反应和免疫过度造成的过敏反应,应予以对症和支持治疗。
【剂型规格】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每瓶100、200、400IU;冻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每瓶100、200、400IU。
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摘要:1.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概述2.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适应症3.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用法用量4.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不良反应5.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注意事项6.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禁忌7.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储存和运输正文: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备而成的一种生物制品,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免疫平衡等作用。
适用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
一、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概述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糖蛋白,由B 淋巴细胞分泌,具有抗体活性。
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是从大量混合血浆或单个供体的血浆中提取制备而成,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二、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适应症注射用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免疫相关疾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用法用量1.静脉滴注:将药物溶解于适量的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肌肉注射:将药物溶解于适量的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注射液中,肌肉注射。
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遵医嘱使用。
四、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不良反应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一般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包括皮疹、发热、寒战、头痛等。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五、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注意事项1.本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2.应避免冰冻。
3.如出现混浊、沉淀等现象,不得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六、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禁忌对免疫球蛋白或本品中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
七、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储存和运输1.应在2-8℃避光保存。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资料一、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1.中和病毒:HBIG中的抗体能够与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肝细胞的结合,起到中和病毒的作用。
2.清除病毒:HBIG中的抗体可以通过与乙肝病毒的非结合复制过程中的病毒颗粒结合,从而加速病毒颗粒的清除。
二、适应症1.乙肝疫苗接种不足者:HBIG可作为乙肝病高风险人群如新生儿、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新生儿等的早期预防措施。
2.高风险暴露者:如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职业暴露乙肝病毒的人群,以及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等。
三、HBIG的给药途径和剂量HBIG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具体剂量的选用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乙肝疫苗接种不足者:- 一般情况下,针对乙肝病毒传播高风险人群如新生儿等,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或者24小时内注射首次剂量的HBIG,剂量为0.5 mL/kg。
-此后,在第1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2.高风险暴露者:-职业暴露人员可按以下剂量进行给药:- 第1次接触:制定乙肝病毒阳性的血清样本后,尽快、但不超过7天内给予HBIG 0.06 mL/kg(最大不超过5 mL),同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 以后的暴露:继续接触乙肝病毒阳性的血清样本后,尽快、但不超过7天内再次使用HBIG 0.06 mL/kg。
四、HBIG的不良反应HBIG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红肿和硬结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恶心、呕吐和过敏反应等全身症状。
但一般症状较轻,大多可以自行缓解。
五、注意事项1.对HBIG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2.HBIG首次给药后,需进行HBsAg抗体(抗-HBs)水平的监测,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剂量。
3.HBIG使用后,还是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提高免疫效果。
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制度一、用于乙肝母婴阻断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由财政拨专款、新生儿免费注射。
二、助产机构要加强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管理,建立健全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制度,准备充足的冷藏设备,专人负责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储存和运输工作,确保乙肝免疫球蛋白在2~8℃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
助产机构应在每季第3个月10日前估算下一季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数,填写“母亲表面抗原阳性新生儿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需求计划”,及时上报到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助产机构应严格按照“辽宁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出入库账簿”进行出入库登记,对于报废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做好报废原因记录。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乙肝免疫球蛋白有效期2年备查。
定期核对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进出账目,日清月结,每月盘查1次,做到账、物相符。
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库存量不可以超过3个月。
三、助产机构应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免费为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将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厂家、剂量填写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并填写“辽宁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免费注射登记表”。
助产机构应严格实行专人专柜保管,确保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安全管理。
助产机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使用的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登记数量必须与用于母婴阻断的乙肝疫苗使用数量相符,不得将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外借、挪为他用、变相收费或造成浪费,如发现有违规行为,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旦发现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丢失、盗窃等情况,应立即报告所属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四、助产机构每年10月30日前,对上一年度(统计时限为上年的10月1日至当年的9月30日止)所用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盘点,并填报辽宁省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注射情况年报表,于11月10日前上报至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冻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Donggan Yixing Ganyan Ren MianyiqiudanbaiHuma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Freeze-dried本品系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供血浆者,采集含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冻干制成。
含适宜稳定剂,不含抗生素或防腐剂。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2.1 原料血浆2.1.1 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
采用经批准的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原料血浆混合后抗-HBs效价应不低于10IU/ml。
2.1.2 低温冰冻的血浆保存期应不超过3年。
2.1.2 每批应由100名以上免疫供血浆者的血浆混合而成。
2.1.3 组分Ⅱ、组分Ⅱ+Ⅲ沉淀或组分Ⅰ+Ⅱ+Ⅲ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
原液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抗生素或防腐剂。
2.2.2 经纯化、超滤、除菌过滤后即为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原液。
2.2.3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3 半成品2.3.1 配制制品中可加适宜的稳定剂。
按成品规格以注射用水或人免疫球蛋白原液稀释抗-HBs效价不低于100IU/ml,并适当调整pH值及钠离子浓度。
2.3.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4 成品2.4.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及冻干分装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分装后应及时冰冻,冻干过程制品温度不得超过35℃,真空封口。
2.4.3 规格含抗-HBs 100IU/瓶、200IU/瓶、400IU/瓶。
抗-HBs效价不低于100IU/ml。
应为经批准的规格。
2.4.4 包装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制度
1. 疫苗接种:针对未感染乙肝的人群,推行乙肝疫苗接种,以增强个体对乙肝的免疫力。
2. 疫苗计划:制定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包括接种时间、间隔和剂量等,以确保接种的高效率和良好的防护效果。
3. 免疫球蛋白接种:针对乙肝感染风险高的人群,如新生儿、乙肝患者的亲属和医疗从业人员,推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以在感染后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4. 用药管理:对于已感染乙肝的人群,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乙肝抗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等,以控制复制和减少肝损伤。
5. 定期检测:定期对携带乙肝的人群进行乙肝感染标志物的检测,以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教育宣传:开展乙肝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主动接种和积极治疗。
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制度的目标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降低乙肝疫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公共健康。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做好效果探究。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同期对照组,对受检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
结果:肝硬化组免疫球蛋白水平相比其他组整体免疫球蛋白值及相关水平显著较高(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对照组正常患者相关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
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为疾病分类提供正确依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临床探讨乙肝作为一种传染性较高的疾病,严重时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状况,严重时将会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1]。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机体的血液、其他组织内,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在机体后不断复制,直接影响肝功能,并造成免疫球蛋白水平上升。
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检验,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各类肝病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为(33.9±6.6)岁;16例为急性肝炎,10例为慢性肝炎,14例为肝硬化。
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为(33.4±6.1)岁。
对受检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空腹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做好离心10min,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利用血清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IgM、IgG以及IgA等免疫球蛋白指标的检测。
1.3观察指标血清IgM、IgG以及IgA等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
2.结果通过进行临床比较,其中肝硬化组免疫球蛋白水平相比其他组整体免疫球蛋白值及相关水平显著较高(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对照组正常患者相关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