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护理(0002)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42
1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 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在工作中严格细致的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 理措施落实情况。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 、定时翻身,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 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情况而定,一般每2h 翻身一次,必要时1h 翻身一次。
建立翻身记录卡,每次之间按顺时针方向翻身并记录。
2) 、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卧气垫 床,并在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垫气垫圈、海绵圈或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 垫等。
3) 、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者,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及仔细听取患者主诉, 如:皮肤及指(趾)甲的颜色、皮肤温度变化、疼痛等,并适当调节松紧,衬垫 应平整、柔软,如发现石膏过紧或凹凸不平,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
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作用1) 、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
以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 皱褶产生摩擦。
2) 、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衣服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发生拖、拉、推等 现象。
3) 、患者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患者大腿下垫软枕。
4) 、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可在便盆上垫软纸。
3、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1) 、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 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洗净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2) 、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因其影响汗液蒸发,致使皮肤受热 潮湿。
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和肌肉张 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
2)、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蘸少许红花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3-5分钟,已压红的软组织或已发生的压疮,只能用上述方法在周围按摩。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压力性损伤患者该如何护理?压力性损伤,我们以前称之为“褥疮”,后又更名为“压疮”,是指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
压力性损伤是全世界常见的健康问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老龄人器官老化且皮下脂肪萎缩,变薄,弹性差,使皮肤的脆性增加,致使局部受压后不能迅速恢复有效血流灌注,与年轻人相比,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据世界伤口愈合联合会数据显示,压力性损伤不仅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还使老年人的病死率提升至4倍以上。
中国居家长期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达25.8%,住院老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0%~25%。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呢?发生了压力性损伤我们应该如何来护理以促进愈合呢?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答。
一、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压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直是医疗和护理领域的难题,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和治愈后易复发四大特点;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年龄成正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压力性损伤系数也增加,年龄预警值为>54.44岁;70岁以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可达70%;内科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比例大于外科患者,排在前4位的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耐量异常、低蛋白血症,合并2项以上疾病诊断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高于61.74%;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骶尾部、髋部、肩胛部、肘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部、足跟部、耳廓、枕骨。
影响因素:外在因素有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和吸烟内在因素有年龄、皮肤情况、活动力、营养、组织灌注二、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策略(一)、预防性皮肤护理,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和适度湿润,清洁、擦干后应用隔离产品时,应避免剧烈按摩或揉搓皮肤,以免因摩擦而损伤皮肤,确保清洁后擦干皮肤,特别关注皮肤的皱褶处,选择柔软纺织面料作为洗澡巾或毛巾;失禁后立即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和清洁剂,使用隔离产品保护皮肤免受潮湿。
压力性损伤护理引言: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体位不动或外力作用,在身体表面形成的损伤。
这种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与不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压力性损伤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
本文将从压力性损伤的定义、病因、分类、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但可以预防的护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护士来说,学习和掌握压力性损伤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压力性损伤需要全面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体位护理、皮肤护理、压力分散、组织缺血缺氧的预防和处理等。
正文内容:一、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病因1.压力性损伤的定义2.压力性损伤的病因二、压力性损伤的分类1.床位型压力性损伤的分类1.1分期1.2分级1.3损伤程度2.非床位型压力性损伤的分类2.1入院期压力性损伤2.2手术期压力性损伤2.3其他非床位型压力性损伤三、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1.体位护理措施1.1正确的翻身技巧1.2辅助体位改变器具的使用1.3床垫和床单的选择和使用2.皮肤护理措施2.1皮肤清洁和保湿2.2伤口护理2.3合理使用药物3.压力分散措施3.1活动和运动3.2辅助装置的使用3.3合理使用床垫和床褥4.组织缺血缺氧的预防和处理4.1血液循环的促进4.2氧气供应的增加4.3温度调节5.患者教育和心理护理5.1压力性损伤的知识普及5.2患者自我护理的培训5.3心理支持和助力四、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护士角色1.护理评估1.1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工具1.2皮肤评估1.3体位护理评估2.护理干预2.1护理计划的制定2.2护理措施的实施2.3护理效果的评估五、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1.护理团队的重要性2.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3.多维度预防策略3.1压力分散3.2皮肤保护3.3体位护理3.4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总结:压力性损伤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压力性损伤护理要点认识压力性损伤的基本情况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身体部位长时间接受压力或摩擦而引起的损伤。
这种损伤常见于长时间卧床或坐位不动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瘫痪患者、卧床病人等。
常见的压力性损伤包括压疮(也称褥疮或床疮)、剪切损伤和摩擦损伤。
压疮是最常见的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在身体接触床垫或其他硬表面的部位,如脊椎、骨盆、脚后跟、坐骨等。
当这些部位长时间承受压力,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和溃烂。
压疮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从轻度红肿到严重溃疡。
剪切损伤和摩擦损伤通常发生在皮肤与床单、床垫或其他物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
剪切力是指皮肤与床单之间的力量引起的组织创伤,而摩擦力则是指物体与皮肤表面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损伤。
这些损伤通常在上述长期卧床或坐位不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是减轻或消除长时间接触压力的部位。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保持干燥清洁的皮肤、使用床垫和床单的辅助装置、适当的营养和液体摄入等。
对于已经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如清创、伤口敷料、药物治疗等。
压力性损伤分期压力性损伤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压力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情况。
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深度,压力性损伤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期压力性损伤:表皮受损,通常表现为皮肤颜色变化,可能出现红斑,不会消退的白皮肤、瘀斑或渗液。
2期压力性损伤:表皮和真皮受损,形成浅表溃疡、破损的水泡或潮红的血肿。
3期压力性损伤:皮肤和组织损伤加深,形成坏死组织或溃疡,通常与皮下脂肪层相连。
4期压力性损伤:皮肤和组织损伤进一步加深,波及到肌肉和骨头,可能还会引起坏疽。
此外,还有两个额外的分类:深部组织损伤: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损伤迹象,但深层组织已经受到损伤,通常表现为饱满的、紫色或暗红色的区域。
不明确分期的压力性损伤: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确定损伤的确切分期。
对于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压力性损伤,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不明确分期的压力性损伤或潜在的压力性损伤,及早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