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碎部测量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95
碎部测量§7-4 碎部测量的方法一、碎部点的选择二、经纬仪测绘法三、增补测站点四、注意事项五、地形点的分布与最大视距一、碎部点的选择一、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地物特征点,地貌的特征点。
(一)地物的特征点的选择特征点:指决定地物形状的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等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 mm均要表示出来,小于,可以用直线连接。
立尺:立尺员把标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1)“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7-4 碎部测量的方法自学——供参考:地物——地球表面上自然和人造的固定性物体。
1、地物测绘要求: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将其正射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图上,或将其边界位置表示在图上,边界内绘上相应符号;不能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在图上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中心位置;根据规定的比例尺,按规范和图式的要求综合取舍;测定地物形状的特征点(拐点)。
2、居民地测绘测图比例尺不同,综合取舍不一样;外围轮廓准确测绘,内部主要街道及较大的空地应区分出来;散列式居民地、独立房屋应分别测绘;一般只测绘房屋的三个角或相邻的两角顶并量取房屋宽度。
3、道路测绘①铁路:标尺应立于中心线上,直线立尺稀,曲线立尺密;附属物按实际位置测定。
路堤测绘路堑测绘3、道路测绘①铁路:②公路:一律按实际位置测绘。
立尺位置:中心、两侧、一侧立尺、一侧实量宽度。
转弯、交叉处尺点密,附属物实测。
路堤、路堑:测绘方法同铁路。
大车路:立尺于道中心,按图式绘制。
小路:视其重要程度综合取舍,弯曲程度综合取舍,与田埂重合不绘田埂。
4、管线的测绘架空管线转折处的支架塔柱实测,直线部分用视距长度图解确定;塔柱上有变压器时其位置按其与塔柱的相应位置绘制;电线和管道按符号绘制。
5、水系的测绘无特殊要求时均以岸边为界,如要求测水涯线、洪水位、平水位,按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测绘。
碎部测量一.概念碎步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碎部点:碎部测量中,地物的测绘实际上是地物平面形状的测绘,地物平面形状可用其轮廓点(交点和拐点)或中心点来表示,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的特征点(碎部点)。
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特征点碎部测量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工作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
碎部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地面数字测图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2.传统测图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传统测图工作程序:①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②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③进行测图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顺利进行;④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⑤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⑥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⑦组织检查和验收;⑧野外原图整饰及清绘等工作二.测图方法(一)传统测图1.准备工作:资料准备:包括收集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控制点成果以及任务书和技术计划书等。
仪器与工具准备:种类繁多,小物件较多,认真准备,以免遗漏,对测图仪器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与校正,使其能满足测图要求。
图板准备: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和展绘控制点。
经纬仪测图所用图纸: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保管。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方格网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3mm;各小方格的顶点应在同一条对角线上,小方格的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1mm;图廓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2mm。
碎部点测量的基本方法以碎部点测量的基本方法为标题,我们将探讨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它在工程、地质、建筑、水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碎部点测量是一种通过测量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确定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碎部点测量的原理、设备和实际应用。
一、碎部点测量的原理碎部点测量的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即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其他未知量。
在碎部点测量中,我们通过测量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确定点的位置和形状。
二、碎部点测量的设备碎部点测量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来进行测量。
常用的设备包括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从而确定点的位置和形状。
测距仪用于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经纬仪用于确定点的经纬度。
三、碎部点测量的步骤碎部点测量的步骤包括:选择测量站点、设置测量仪器、测量角度、测量距离、计算坐标等。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站点,以确保能够观测到所有需要测量的点。
然后,我们需要设置测量仪器,确保其水平和垂直。
接下来,我们通过测量角度来确定点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测量角度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提高测量精度。
测量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测距仪等设备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最后,通过计算和处理测量数据,我们可以确定点的坐标。
四、碎部点测量的应用碎部点测量在工程、地质、建筑、水利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中,碎部点测量可以用于确定地形、建筑物位置和形状,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在地质勘探中,碎部点测量可以用于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在建筑中,碎部点测量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在水利工程中,碎部点测量可以用于确定河流和湖泊的形状和水位,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总结通过碎部点测量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确定点的位置和形状。
这种测量方法基于三角测量原理,通过测量距离和角度来计算点的坐标。
碎部测量简介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detail survey)是根据比例尺要求,运用地图综合原理,利用图根控制点对地物、地貌等地形图要素的特征点,用测图仪器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用等高线、地物、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地理注记等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碎部点的选择和碎部测量的方法一、碎部点的选择前已述及碎部点应选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由于地物形状极不规则,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均应表示出来,小于0.4mm时,可用直线连接。
对于地貌来说,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及方向变化处。
根据这些特征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即可得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
二、经纬仪测绘法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
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此法操作简单,灵活,适用于各类地区的地形困测绘。
操作步骤如下:1.安置仪器于测站点A(控制点)上,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后视另一控制点B。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立尺前,立尺员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标尺,读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
5.记录将测得的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
对于有特殊作用的碎部点,如房角、山头、鞍部等,应在备注中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