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50
一、碎部测量2.碎部测图的方法及比较(传统、数字)碎部测图方法:a传统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b航空摄影测量法:航空摄影像片—内业制作c数字测图法: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和地形图数字化。
测图方法比较传统测图:根据碎部点的坐标手工绘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适于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航空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摄影像片,以控制点为基础,借助内业仪器制作成图。
适于大面积地形测图。
数字测图: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电子地图。
3.大平板仪的构造平板:测板、基座、三脚架照准仪:望远镜,直尺,支柱对点器:用来对中地面已知点.附件: 尺子,夹子,大头针,三棱尺,三角板4.大平板仪测图原理极坐标法已知A,B已知点,测绘其它地物特征点在A点对中,整平,用B点定向,固定图纸。
瞄准其它测绘点,定出其方向线,再沿方向线量取A到该点的距离,按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即可。
5.大平板测图的准备工作1)上级资料成果准备:控制点、图式2)仪器及工具准备:检查与检校3)图板准备:图纸:聚脂薄膜、绘图纸绘制坐标格网:绘图仪\格网尺\直尺展绘控制点:6.大平板测图的成图过程①安置平板仪:对点(对中):使地面控制点与图上相应点在同一垂直线上。
整平:使平板表面水平。
定向:使图纸上已知方向线与实地方向线一致。
②测绘特征点:用照准仪直尺斜边紧贴图上的a点,照准碎部点上所立的尺子。
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
在直尺斜边上,根据计算的水平距离,按比例尺点出碎部点的位置。
③勾绘地物:按地物符号平滑连接。
拼接:取相邻图幅对应点的平均值检查:室内: 符号注记,地物的完整性等室外: 对照实物抽查整饰:完整,完善,美观1..地物符号分类及其表示地物符号(表示类别、大小形状及位置)比例符号:房屋、江河、森林、果园比例符号:控制点、独立树、烟囱等半比例符号:道路、河流、管道等地物注记:名称、特性说明、数量等2..等高线表示的原理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一个测站的碎部测量——经纬仪测绘法一、实验目的:1、练习用经纬仪测量碎部点的观测方法。
2、练习用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测站点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方位角,最后计算虽不点的高程。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经纬仪一架,罗盘仪一架,水准尺一根,花杆一根,记录版一块,测绘板及架子各一个,图纸一张。
三、实验组织、方法、步骤和要求。
1、在建筑物旁边,在通视的情况下选定A、B两点,用罗盘仪分别测出AB、BA的方位角。
2、用经纬仪架立在A点,量取仪器高i (假定H A=100m)3、瞄准B点,调水平度盘至0°00′00″。
并读出上、中、下叉丝的读数,记录数据。
4、立尺人依次将水准尺立在建筑物的特征点上,观测人瞄准特征点,读出水平角、竖直角,上、中、下叉丝的读数,并画表格记录数据。
5、同3、4的方法在B点架立经纬仪,测量个可视特征点的水平角、竖直角,上、中、下叉丝的读数,并记录数据。
6、计算:D=kl cos²αh=1/2klsin2α+i-v7、展绘碎部点:根据本组所测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在图纸上绘出建筑物的地形图。
四、完成实验报告:视距测量记录2012年5月14号仪器高:i=1.530m测点编号尺上读数视距间隔L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高差水平距离测点高程上丝中丝下丝1 0.916 0.874 0.833 0.083 94 12 00 -04 12 00 27 30 00 0.050 8.255 100. 0502 0.475 0.402 0.329 0.146 93 33 00 -03 33 00 61 04 06 0.226 14.544 100.2263 1.112 0.853 0.596 0.516 90 38 12 -00 38 12 05 31 12 0.104 51.594 100.104。
碎部测量方法—全站仪测图法
一、踏勘测区,选择地物点,绘制地形草图
1、地物点:道路(L 1)、中心圆花坛(T 1)、广场边界(C 1)、灯柱(D 1)、树木(4棵以上)(S 1)、苗圃(M 1)。
2、手绘地形草图,把所选择的地物点标记在图上(如下图所示)。
不同地物用不同代号,便于区分。
地物宽度、长度可以用钢尺量测并记录下来。
二、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设置作业】—【设站】—坐标定向—在地物点上树立棱镜,测出地物点坐标—在碎部测量手簿上记录点的坐标,绘制工作草图。
碎部测量手簿填写示例
迁站前检查有无遗漏;不便于立棱镜的点可在EDM 设置中将“P-标准”改为“NP ”模式。
三、回宿舍按点的坐标绘制地形图。
(0.1mm 细线)
工作草图
点号 X
Y
H
L 1 L 2
L 3
L 1
L 1
M 2
M 3
M 1
T 11
J 2
L 1
L 3
L。
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碎部测量方法及步骤
1、根据控制点坐标将其展绘到图纸上
2、将仪器安置在点上(测站点),确定定向点(可以通视且距离最远的控制点)
3、将图纸上的两点(测站点、定向点)用直线连接,宜淡不宜浓没因为以后要擦掉。
4、左盘精确瞄准定向点并置零
5、将棱镜安置在要测的点位上
6、瞄准棱镜,读取水平盘读数,测出平距、高差,并记录
7、用量角器量取大小为水平盘读数的角值,并做记号点(宜淡不宜浓,看得见就行)
8、从安置点沿方向点量取对应的图上距离,做记号即得所测点图上位置,标注高程
9、重复操作5—8测其他点
10、根据各点关系将地物、地貌及时绘制出来
3。
碎部测量一.概念碎步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碎部点:碎部测量中,地物的测绘实际上是地物平面形状的测绘,地物平面形状可用其轮廓点(交点和拐点)或中心点来表示,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的特征点(碎部点)。
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特征点碎部测量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工作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
碎部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地面数字测图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2.传统测图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传统测图工作程序:①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②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③进行测图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顺利进行;④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⑤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⑥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⑦组织检查和验收;⑧野外原图整饰及清绘等工作二.测图方法(一)传统测图1.准备工作:资料准备:包括收集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控制点成果以及任务书和技术计划书等。
仪器与工具准备:种类繁多,小物件较多,认真准备,以免遗漏,对测图仪器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与校正,使其能满足测图要求。
图板准备: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和展绘控制点。
经纬仪测图所用图纸: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保管。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方格网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3mm;各小方格的顶点应在同一条对角线上,小方格的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1mm;图廓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