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_宏观_第15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49
⾼鸿业《西⽅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的决定:AD-AS模型)第15章国民收⼊的决定:AD-AS模型15.1 复习笔记⼀、总需求1.总需求概述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平来表⽰。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出的总数量。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所表⽰的需求总量和价格⽔平之间的关系。
它表⽰在某个特定的价格⽔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平的产量。
在价格⽔平为纵坐标,产出⽔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何表⽰被称为AD曲线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价格⽔平相对应的私⼈和政府的⽀出,因此,总需求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
2.总需求函数的推导在两部门的经济中,IS曲线的⽅程为:y=c(y-t)+i(r)+g。
LM曲线的⽅程为:M/P=L1(y)+L2(r)。
在上⾯两个⽅程中,如果把y和r当作未知数,⽽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作参数来对这两个⽅程联⽴求解,则所求得的y的解式⼀般包含P这⼀变量。
该解式表⽰了不同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可以由IS-LM图推导。
如图15-1所⽰,上图是IS-LM图形,下图是总需求曲线的图形。
当价格⽔平从P1下降到P2时,减少了货币需求,⼜由于名义货币供给未变,因⽽LM曲线向右下⽅移动,即从LM(P1)移动到LM(P2)。
这使得利率下降,即从r1下降到r2。
利率下降使投资增加,国民收⼊⽔平上升,即从y1增加到y2。
总之,较低的价格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给⽽使GDP增加。
这样,不同的价格⽔平和不同的收⼊⽔平的组合点相连,便构成了总需求曲线AD。
图15-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从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可知,总需求曲线表⽰国民收⼊与价格⽔平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其斜率为负,曲线向右下⽅倾斜。
西方经济学(宏观)现代远程教育《西方经济学》(宏观)课程学习指导书王文玉编2022年8月课程内容与总的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性质和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的学习方法建议:第一步,观看录像;第二步,阅读教材相应章节;第三步,再看一遍讲课录像;第四步,自己试着总结每一讲的内容并和老师的总结对照;第五步,做习题。
注意:在学习的过程要多思考,争取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切忌死记硬背。
第六步,关注新闻媒体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和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章节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各章重点和要求第11章国民收入核算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流量存量GDP最终产品中间产品GNP国民收入内容国民收入核算简单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放经济宏观分析AD-AS模型失业和通胀增长学时分配45323344三、思考题1.解释为什么GDP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
2.按照支出法GDP有哪些构成?3.按照收入法GDP有哪些构成?4.为什么按照收入法计算GDP时要加上间接税和减去政府补贴?5.当把GDP当作经济福利指标来使用时它有哪些缺陷?6.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政府赤字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
7.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某国的国民收入核算数据计算GNP、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
2000年某国部分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十亿美元)净外国要素收入折旧工资租金净利息业主收入公司利润间接税GDP91257563914057171195768299668.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某国国民收入核算数据计算个人收入、政府转移支付、间接税、折旧和GDP。
GDP净外国要素收入GNP折旧NNP间接税国民收入社会保险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公司利润转移支付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可支配收入-9995787008018-706-286-274-12926990第12章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理解和牢记均衡收入的条件,掌握均衡收入的计算,理解消费在均衡收入决定中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乘数的概念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