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甘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46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D.杜威二、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
2014年甘肃省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冯富珍2014年8月8日在瑞士日贝瓦宣布,在西非爆发的( )疫情已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A.埃博拉B. 口蹄疫C.疯牛病D.非洲猪瘟2.2014年7月15日至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期间,五国签署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议,新组建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A.上海B.里约热内卢C.莫斯科D.约翰内斯堡3.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地区发生了6.5级地震,灾区在进行卫生防疫中,做法正确的是:(1)确保食品安全;(2)做好挖掘、搬运和掩埋中的卫生防护;(3)寻找水源,检验水质,并进行饮用水消毒处理;(4)为了争取时间,用同一车辆运输救灾食品和杀虫剂等物资。
A.(1)(2)B.(1)(2)(3)C.(1)(2)(4)D.(1)(2)(3)(4)4.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是取自甘肃省()出土的一匹铜奔马。
A.武威B.张掖C.平凉D.陇南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A.动力、控制力、灵活性B.生命力、控制力、影响力C.活力、控制力、影响力D.生产力、控制力、创造力6.“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到“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改变,进一步体现了义务教育的:A.公益性B.均衡性C.强制性D.公平性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A.中共七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8.以下关于河西走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边界B.还把2000—3000米,长约1000公里C.地势平、光热足,适宜耕地D.甘肃主要的粮食基地,面临荒漠威胁9.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地处今天甘肃的:A.玉门市B.嘉峪关市C.敦煌市D.兰州市10.甘肃省居于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从我国经典的地理阶梯论看,该生大部分位于我国的:A.第一阶梯B.第二阶梯C.第三阶梯D.第四阶梯11.从地缘位置来看,甘南高原属于(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青海高原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1A.计划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经济手段13.西部大开发战略包括众多重大建设工程,以下不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是:A.西气东输B.西电东送C.北煤南运D.青藏铁路14.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重点是:A.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B.资本注入、生态保护、资源开发C.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环境保护D.经济开发、对口支援、科技教育15.我国曾采取过的,为西部地区发展打下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的重大行动是:A.边疆开发B.三线建设C.“大跃进”D.屯垦戍边16.总体来看,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产阶级( )需要A.追逐利润B.民主法治C.****统治D.政党制度17.英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负责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各部、委、局D.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8.事业单位是和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教文卫等活动的社会组织,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在于:A.社会公益B.科学研究C.辅助政府D.弥补市场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B.140C.150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D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1、在网上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时,必须输入____。
A、网址B、名称C、类型D、关键字2、在 Windows 中有两个管理系统资源的程序组,它们是____。
A、“我的电脑”和“控制面板”B、“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C、“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D、“控制面板”和“开始”菜单3、计算机内部进行算术与逻辑运算功能的部件是____。
A、硬盘驱动器B、运算器C、控制器D、RAM4、如果想寻找一个文件,哪项内容与寻找该文件无关____。
A、文件的类型B、文件建立的时间C、文件的大小D、文件的图标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C、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6、在资源管理其中查找文件时,可以按指定条件进行。
下列选项中,不能充当查找条件的一项是____A、文件类型B、文件页码C、文件日期D、文件名7、在Word2000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应该选择的操作是____。
A、单击"编辑"→"格式"B、单击"格式"→"段落"C、单击"编辑"→"段落"D、单击"格式"→"字体"8、在Word 的编辑状态,设置了标尺,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____。
A、普通方式B、页面方式C、大纲方式D、全屏显示方式9、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计算机软件是享有著作保护权的作品B、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C、使用朋友单机版正版软件的注册码D、制作盗版软件是一种违法行为10、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隐藏性、____和传染性等特点。
A、必然性B、再生性C、潜伏性D、明显性11、WWW是什么的缩写____。
A、Wide Web World B.World Web wide C.Wed World Wide D.World Wide Web12、在计算机中应用最广的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是指____A、音码B、形码C、条形码D、ASCII码13、可以作为衡量网络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____A、时钟频率B、采样频率C、传输速率D、显示分辨率14、IP地址用4个十进制整数表示时,每个数必须小于____。
中公教育甘肃分校2014年甘肃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真题试卷【含答案】【共三套】【强烈建议考教师的学生下载此文,作为备考资料复习】--------本文由中公教育师资研究院编制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中公教育甘肃分校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20。
甘肃省庆阳市招聘考试《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从高等教育发展角度,高校教师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A、职业道德B、科研水平C、教学水平D、创新能力【参考答案】A2.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参考答案】C3. 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参考答案】A4. 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
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参考答案】B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参考答案】B6. 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参考答案】C7. 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参考答案】D8.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认识是发展,在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
A、交往性B、间接性C、教育性D、引导性【参考答案】C9. 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的B、间接的C、一般的D、特殊的【参考答案】D10. 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决定,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
甘肃省武威市《教师职业能力测验》教师教育含答案《说明:全方面的收集整理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事物,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A、针对性B、趣味性C、新颖性D、规范性【参考答案】C2. 传统的关于教学任务的认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方面()。
A、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C、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种品质D、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参考答案】C3.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参考答案】B4.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参考答案】B5. 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参考答案】A6. 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参考答案】C7.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参考答案】D8. 上位学习又称()。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参考答案】B9.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30B、140C、150D、160【参考答案】B10.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参考答案】B11.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1.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层次结构
D.教育规章制度
2.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 )。
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C.区别于动物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
3.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带有明显阶级歧视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交叉制
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加强幼小衔接
B.普及并延长义务教育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D.高等教育多样化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以下关于创新精神表述正确的是( )。
A.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B.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C.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6.下列关于师生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教师态度对师生关系有直接影响
B.学生亲近老师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的渊博学识
C.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仅指教师方面
D.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师生关系也有影响
7.国家课程的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判断题)
8.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两者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
(判断题)
9.双轨制的产生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无关,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
(判断题)
10.神经元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心理都要通过它的活动来实现。
(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A选项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B选项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C选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
D选项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主张,认知心理学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19世纪欧洲双轨制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
4.【答案】ABCD。
5.【答案】ABCD。
6.【答案】ABD。
中公专家解析:影响师生有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环境方面。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双轨制的产生既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有关,又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心理都要通过它的活动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