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鸡球虫病是一种由鸡球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家禽养殖业。
鸡球虫主要在鸡的前段肠道寄生,其幼虫和成虫会给鸡的消化道造成损伤,导致鸡的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十分重要。
1. 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鸡球虫病的监测,检查养殖场内鸡的粪便样本,以及鸡的粪便样本、水源的虫卵浓度,判断鸡场内是否存在鸡球虫感染,以及感染的程度。
2. 病虫害防治计划: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计划。
包括预防性药物治疗、环境卫生管理,以及健康检查和饲料管理等。
3. 疫苗接种: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鸡对鸡球虫的抵抗力,预防感染。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鸡球虫疫苗可供选择。
4. 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粪,保持鸡舍干燥清洁。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鸡舍进行消毒,杀死潜在的寄生虫。
5. 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如可乐定、阿维菌素等,以预防感染。
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根据养殖场的感染情况和鸡的年龄段来选择,剂量应准确。
6. 管理和预防:合理管理养殖场,规范饲养操作,提高鸡的健康免疫力。
饮水设备要经常清洗,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 药物治疗:如果感染已经发生,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但需要叮嘱养殖商遵循药物使用指导,不得滥用和超量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8. 轮换饲养地:鸡的连续饲养会导致地面的寄生虫积累,因此鸡场内可以进行地块轮换,让地面休养一段时间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包括病虫害监测、疫苗接种、环境清洁和消毒、饲料添加剂、管理和预防、药物治疗、轮换饲养地等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地采取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鸡球虫病的感染率,提高养鸡效益。
鸡场注意防控球虫防治鸡球虫病的妙招
鸡球虫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数在夏季的发病率要高,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利于球虫的滋生和传播。
无论是规模养殖场还是小散养,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控。
达龙菌虫佳,快速治疗鸡球虫病。
各个品种、阶段的鸡都可能感染球虫病,但从多年来养鸡场球虫病的发生情况来看,往往雏鸡发病率较高,且症状也较为明显,而成鸡感染后则症状一般较轻。
感染来源及传播媒介。
鸡感染球虫的途径和方式是食入感染性卵囊。
带虫鸡的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另外,昆虫、鼠类、鸟类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都可成为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
诱导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运动场潮湿,舍内外卫生条件很差,以及各种应激状态均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易感染球虫而发病,而且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寄生虫病,主要由鸡球虫寄生于鸡的消化道引起。
该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寄生于鸡的肠道、盲肠、回肠和直肠,引起鸡密封炎、腹泻、贫血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技术:
1. 定期检查:定期对鸡舍和鸡群进行检查,观察鸡的粪便情况,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控制禽群的流动,防止野鸡、老母鸡等可能带来鸡球虫的禽类进入鸡群。
3. 保持清洁:鸡舍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清理鸡粪、沟渠和污染物,减少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
4. 合理饲养:给鸡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高质量的饲料,增强鸡的免疫力,减少鸡球虫感染的机会。
5. 使用药物:对鸡舍和鸡群进行定期的驱虫治疗,使用降低鸡球虫寄生率的药物,如吡咯酮、尼奥莫辛等。
6. 进行综合防治:采用饲料掺混驱虫、灭虫饮水等综合防治措施,减少鸡球虫的寄生和传播。
7. 使用灭虫剂:在饲料中加入灭虫剂,如吡咯酮、苯扎胺等,能有效地杀灭寄生在鸡体内的鸡球虫。
8. 提高免疫力: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鸡球虫的侵袭。
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需要综合和系统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合理饲养、使用药物、综合防治、使用灭虫剂、提高免疫力、定期监测等技术。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保持家禽的健康和生产。
当^畜龠养殖业组稿 \Email: nmgxmy2008@ 台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杨兆成广西博白县凤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7605鸡球虫病是规模养鸡场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是由寄生在鸡的肠上皮细胞内的一种或数种单细胞寄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多发于2耀7周龄雏鸡,以血便带痢为主要特征。
尤其在利于球虫卵囊繁殖的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更易造成爆发性流行。
即使患鸡病愈,也会出现生长滞后、产蛋量降低等状况,且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因之大大提高。
1流行特点(1) 传染源。
病鸡和带虫鸡是主要传染源。
卵囊在 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下生存力较强,一般的消毒药对其没有杀灭作用,但病原对干燥和高温的抵抗力较弱。
人、衣物、用具,以及某些昆虫可成为机械传播媒介,带虫鸡粪、饲料、土壤等都可传播疾病。
(2) 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感染,鸡吃到孢子化的卵 囊而被感染。
各品种和各日龄的鸡都有易感染性,纯种鸡和杂交鸡比本地鸡易感染,2耀7周龄雏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其中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危害8耀18周龄的鸡。
(3)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多雨季节为 主,南方集中在3耀11月份,北方集中在4耀9月份。
营养缺乏、潮湿、拥挤、卫生状况恶劣等都会诱发该病。
2发病原因饲养条件恶劣。
饲养密度过大,鸡群过于拥挤,造成空气不流通;光照不足,运动场缺少光照,粪便潮湿,给卵囊的生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鸡舍卫生条件差,饲料和饮水被污染,粪便堆积太多;日粮配合不 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等。
3临床症状(1) 盲肠型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导致盲肠 损伤,对3耀6周龄的雏鸡致病性最强,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无血色,消瘦,运动迟钝,呆立于鸡舍,羽毛粗乱无光泽,常于感染后4~5天突然排泄大量血便,血便呈鲜红色或黑紫色。
排血便后1耀2天内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50%以上。
1周后多停止排血,耐过鸡逐渐康复。
(2) 小肠型球虫。
鸡球虫病的防治方法
核心提示:主要危害雏鸡,死亡率高,每年春、夏时节多发。
感染方式是鸡食入感染性卵囊,环境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
主要症状:腹泻,便血主要危害雏鸡,死亡率高,每年春、夏时节多发。
感染方式是鸡食入感染性卵囊,环境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
主要症状:腹泻,便血,生长停滞,精神迟钝,呆立,往往消瘦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防治:1、搞好鸡舍卫生、干燥,并定期消毒;2、及时隔离病鸡,进行治疗;3、鸡群关养密度不宜过大。
治疗:1、大蒜头50克捣烂,加水100毫升,拌料自食,每日1次,连喂5天~7天。
2、马齿苋、铁苋菜各150克,切碎拌料自食,每日1次,连喂5天~7天。
球虫病养鸡的防控措施养鸡是农业中常见的经济产业之一,然而,养鸡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为了保障鸡只的健康发展,球虫病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环境改善、合理饲养、消毒措施等方面介绍球虫病养鸡的防控措施。
一、环境改善1.1 饲养场地选择为了预防球虫病的发生,选择饲养场地时需谨慎选择清洁、通风良好的场地,并做好排水系统,以确保场地干燥。
1.2 场地消毒在饲养前,应对饲养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
1.3 定期清理粪便定期清理饲养场地的粪便,保证鸡舍的清洁卫生环境,减少球虫的滋生。
二、合理饲养2.1 合理饮水为了防止球虫通过饮水传播,应定期清洗饮水器,并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饮水器的高度应合理设置,使鸡只能舔到水面,而不是将嘴浸入水中。
2.2 优质饲料提供优质的饲料,增强鸡只的抵抗力,减少球虫的侵袭。
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潮湿和霉变。
2.3 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每只鸡之间应保持足够的生活空间,有利于降低球虫的感染风险。
三、消毒措施3.1 残留物清理定期清理鸡舍内的残留物,如鸡粪、食物残渣等,防止滋生球虫。
3.2 鸡舍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如高锰酸钾等,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3.3 饮水器消毒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防止球虫通过饮水传播。
3.4 饲料消毒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饲料的卫生与安全。
四、定期检查与防疫4.1 定期检查定期对养鸡场内的鸡只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球虫病的症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2 防疫措施选用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减少球虫的传播。
同时,也要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增强鸡只的耐病能力。
综上所述,球虫病对养鸡业的威胁不容忽视。
为了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养鸡户应从环境改善、合理饲养、消毒措施等方面进行防控。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1鸡球虫病的危害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影响着无论是家庭鸡还是家禽养殖的鸡类。
如果感染这种病毒,它会对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造成影响。
病毒感染者会感到胃部和肠部消化不良,从而导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生产性能恶化。
在婴儿期,它会导致不良生长发育,影响市场价值。
更严重的是,它也是一种很棘手的传播疾病,会在家禽之间传播,最终导致更大的财务损失。
2防治措施
(1)加强清洁卫生:应定期对鸡舍和饮水池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加强免疫:应加强免疫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毒、低剂量、低价格的疫苗,有效防治鸡球虫病。
(3)合理饮食:应多用有营养物质的新鲜蔬菜、粮食,少加任何有害物质。
(4)给予病菌抑制剂:可在饮食中添加病菌抑制剂,避免因寄生虫对病鸡造成的伤害。
(5)动物疾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动物疾病防控措施,必要时检疫、隔离,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3总结
总之,要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就必须增强其免疫能力,加强清洁卫生,添加病原抑制剂,并进行动物疾病防控。
此外,还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以避免鸡球虫病给家禽养殖造成损失。
鸡球虫病怎么治疗有没有鸡球虫病特效药鸡球虫病怎么治疗呢?鸡球虫病严重危害养鸡业。
得病的鸡既使病愈鸡生长仍然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
那么有没有鸡球虫病特效药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方面的活题。
一、鸡球虫病的治疗鸡场实行“全进全出”养殖方式,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通风、干燥和卫生。
发生鸡球虫病后使用以下药物治疗:1、聚醚类抗生素:奠能菌素、盐霉素、拉沙里霉素、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
2、磺胺类:磺胺喹嚼啉钠、磺胺氯吡嗪钠、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等。
3、硝基苯酰胺类:二硝基苯酰胺(球痢灵)和硝基苯酰胺等。
地克珠利、妥曲株利、尼卡巴嗪、氨丙啉及常山酮等。
二、鸡球虫病特效药1、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2、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
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
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3、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天。
三、鸡球虫病的剖检特征(1)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两支盲肠显着肿大,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有严重的糜烂。
(2)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使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
黏膜上有许多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胡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
(3)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壁上出现大量针头大小的出血点,黏膜有严重的出血。
(4)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黏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紫黑色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上皮。
四、鸡球虫病的实验室诊断用饱和盐水漂浮粪便可查到球虫卵囊,刮取肠黏膜涂片可查到卵囊和大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
鸡球虫病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垫料的干燥和清洁卫生。
降低饲养密度,对产蛋鸡群要防止机械性传播。
发生疾病时要及时更换垫料。
2.发病后要及时用药,但药量不宜过大,应至少保持一个疗程。
治疗时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如求爽、三字球虫粉等药物)以外,饲料中多维素要增至3~5倍,每公斤饲料或饮水中加维生素K3 3~5毫克,饲料中的粗蛋白降5%~10%。
球虫很易产生耐药性,最好是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3.药物预防:抗球虫药很多,常用的有20多种。
(1)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克球粉、盐霉素、莫能霉素、马杜拉霉素、拉沙霉素(又称球安)、地克珠利等,此类药物只适用于肉仔鸡,具有高效、广谱、增重等作用。
主要是用于预防。
~(2)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①尼卡巴嗪(球净)对毒害、柔嫩、堆型、布氏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均有高效,作用峰期在第4天,安全性良好。
②球痢灵对毒害艾美耳球虫最强效,对巨型、堆型艾美耳球虫较差,对其他型有高效,作用峰期在第3天,安全性良好。
③氯苯胍等。
(3)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4~5天的药物①强效氨丙啉(强效安宝乐)对盲肠球虫效力最强,对堆型也较强,对其他较弱。
②磺胺类药物主要作用第二代裂殖体,对第一代裂殖体亦有作用。
(4)百球清作用于球虫发育的各个阶段:对柔嫩、巨型、堆型、布氏及毒害艾美尔球虫均有高效。
特别适合预防和治疗。
4.疫苗预防(1)球虫苗种类:球虫苗有弱毒苗和强毒苗,强毒苗已少用。
①弱毒苗分:肉鸡三价、四价苗(柔嫩、巨型、堆型、和缓艾美耳球虫)。
②种鸡四价、七价苗(柔嫩、巨型、堆型、毒害、和缓、早熟、布型艾美耳球虫)。
(2)免疫机理①免疫应答:只有裂殖子能刺激免疫应答。
第一代裂殖子数量较少,第二代裂殖子是主力。
也就是说,卵囊被鸡吃进后,第1~2天无免疫作用,第3天开始有免疫作用,第4~5天是免疫作用的高峰。
②免疫力的积累和增强:鸡初次感染某种球虫,无论感染强度如何,都只能产生短暂的免疫力,要多次感染才能形成强而持久的免疫力。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鸡球虫病是鸡类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球虫寄生在鸡的消化系统内引起。
该病对鸡的健康和养殖效益有很大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
一、饲养管理方面的防治技术1. 环境卫生:保持饲养场的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粪便。
球虫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粪便进行的,保持环境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球虫的传播。
2. 饲料卫生:保持饲料的清洁和新鲜。
使用无球虫感染的饲料能有效避免球虫的感染和传播。
3. 饲水卫生: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球虫可以通过饮水方式传播,在饲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剂可以减少球虫的传播。
4. 合理养殖密度:适度控制鸡舍内的鸡只数量,避免鸡只过度拥挤,减少球虫的传播和感染机会。
5. 接种球虫疫苗:鸡球虫的防治还可以采取接种球虫疫苗的方式进行,可以有效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减少球虫感染。
6. 定期检疫: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和检疫,发现球虫感染早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药物防治技术1. 投药防治: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球虫杀灭药物进行投药防治,如吡硫酮、甲硝唑等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造成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
2. 预防性投药: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定期给所有鸡只进行预防性投药,以防止球虫的感染。
3. 疫区治疗:对球虫感染高发的疫区进行集中治疗,减少球虫感染的传播。
4. 药物轮换:定期更换使用的杀虫药物,避免球虫对药物产生抗性,提高防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要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药物,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和对鸡只的不良影响。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包括饲养管理方面和药物防治两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的感染和传播,提高鸡只的养殖效益和健康水平。
2017 年第 8 期(下半月)
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216科研◎畜牧兽医
养鸡场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张春艳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
病,临床症状特征为消瘦、贫血、血痢、生长发育受阻。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暴发,将会造成鸡群生长发育受阻,导致料肉比下降,饲料报酬降低。
本文主要介绍鸡球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给予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
1 病原学
鸡球虫病原为艾美耳属的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对鸡群的危害最大。
临床病例多见的为多种球虫造成的混合感染。
通常鸡球虫成虫寄生在肠上皮细胞内,球虫卵囊则随着排泄物一起排到体外。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球虫卵囊经1~3天即可成为孢子化卵囊,其内含有成熟的子孢子,正常鸡常因误食具有感染性成熟的孢子化卵囊而发病。
球虫卵囊对外界环境和常用的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
温暖而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球虫卵囊的生长发育,但是较低温度、较高温度以及干燥等环境将会延缓卵囊的孢子化速度,甚至使卵囊亡死。
2 流行病学
发病鸡和隐性带虫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或使用工具等以及苍蝇、蚊虫、鼠类等都能成为鸡球虫病传播的媒介。
鸡常因误吞入含有孢子化卵囊的食物而感染。
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均能感染。
本病的多发季节为湿热多雨的夏季,且以3个月以内的蛋鸡或种鸡多发,成年蛋鸡或种鸡感染则多表现为阴性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患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头蜷缩,饮食减少,鸡冠以及可视黏膜有贫血现象、颜色发白,鸡只逐渐消瘦,下痢,排血红色或棕褐色血便。
剖检发现病变主要在盲肠部位,表现为盲肠肿胀变大,黏膜有出血或坏死现象,内部有许多红色血液或凝集的血样块。
鸡球虫对小肠的伤害主要在小肠中段,表现为使肠壁变厚、坏死,内有血液或凝集的血样块。
严重感染病例多经3〜5天死亡。
4 诊断方法
临床上鸡体带虫但不发病的现象很常见,所以鸡的发病和死亡是不是由于球虫感染引起,不通过实验室检测很难确诊。
简单方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采集发病鸡的粪便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法进行检查,若查到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方法二,解剖采集肠黏膜或刮取肠粘膜进行涂片检查,若观察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中任何一种,即能确诊。
5 综合防治5.1 加强饲养管理
养鸡场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各生长阶段的鸡要分开饲养,谨防带虫但不发病的成年鸡传播病原给雏鸡。
鸡舍的内外环境一定要做到干净卫生,并且严防饲料、饮水、使用工具等被含有球虫的粪便污染。
粪便要尽快打扫,进行堆积发酵以消灭寄生虫卵囊。
保持鸡舍干燥,防止潮湿,用具、料槽、水槽等可用热蒸汽或热碱水等定期消毒。
5.2 药物治疗
发病时应特别注意不可乱用治疗药物,以防中毒,最好选用水溶性的抗球虫药物,通过饮水途径给药。
养鸡场在选用抗球虫药物时要严格执行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方案,以避免或减缓耐药性的发生。
还应该注意,治疗时适当给予维生素K 和维生素A 能加快患病鸡康复。
常用的抗球虫药为氯苯胍、球痢灵、硝氯苯酰胺等,药物做预防时剂量为治疗量的一半。
5.3 疫苗预防
目前市售有抗球虫疫苗多为活卵囊疫苗,常用的方法为拌料,应拌足够的料至少够鸡吃6小时。
疫苗接种后2周应特别注意不要给鸡群投喂抗球虫药,因抗球虫药会阻碍球虫疫苗繁殖或将其杀死,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若是平养10天内不要更换垫料,因为接种球虫疫苗鸡需要重复感染才能产生免疫。
(作者单位:461400河南省太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