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架空线路分坑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19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施行日期:2016年7月1日目录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DL/T5168-2016 (1)表2.0.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表 (3)表3.0.3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划分表 (4)表A.0.1 路径复测记录表(线记1) (6)表A.0.2 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7)表A.0.3 岩石、掏挖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3) (8)表A.0.4 施工基面及电气开方检查记录表(线记4) (9)表A.0.5 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线记5) (10)表A.0.6 OPGW现场开盘测试记录表(线记6) (11)表A.0.7 OPGW接头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7) (12)表A.0.8 OPGW纤芯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8) (13)表B.0.1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 (14)表B.0.2 杆塔拉线(含锚杆拉线)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2) (15)表B.0.3 预制装配式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3) (16)表B.0.4 混凝土杆预制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4) (17)表B.0.5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5) (18)表B.0.6-1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1) (19)表B.0.6-2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2) (20)表B.0.6-3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3) (21)表B.0.7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7) (22)表B.0.8 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1) (23)表B.0.9-1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1) (24)表B.0.9-2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2) (25)表B.0.10 混凝土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1) (26)表B.0.11 钢管电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2) (27)表B.0.12导线、地线含(OPGW)展放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1) (28)表B.0.13 导线、地线直线压接管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2) (30)表B.0.14 导线、地线耐张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3) (31)表B.0.15 导线、地线(含OPGW)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耐张段线线4) (33)表B.0.16 导线、地线(含OPGW)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5) (34)表B.0.17 接地装置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地1) (35)表B.0.18 线路防护设施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防1) (36)表C.0.1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表(线统1) (37)表C.0.1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表(线统1) (38)表2.0.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表表3.0.3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划分表续表3.0.3注:а设计单位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表A.0.1 路径复测记录表(线记1)表A.0.2 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表A.0.3 岩石、掏挖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3)表A.0.4 施工基面及电气开方检查记录表(线记4)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A.0.5 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线记5)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A.0.6 OPGW现场开盘测试记录表(线记6)监理:施工负责人:厂家代表:测试员:表A.0.7 OPGW接头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7)监理:接续施工负责人:测试负责人:测试员:表A.0.8 OPGW纤芯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8)监理:接续施工负责人:测试负责人:测试员:表B.0.1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2 杆塔拉线(含锚杆拉线)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2)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3 预制装配式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3)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4 混凝土杆预制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4)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5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5)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6-1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1)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6-2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2)承台编号设计强度检查结果连梁编号设计强度检查结果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6-3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3)桩号基础编号桩基型式塔型基础型式桩孔号成孔方式钻孔直径钻孔深度浇制温度℃灌注日期:年月日时起~年月日时止混凝土强度等级试块强度MPa 坍落度 cm材料用量(kg/m³)水水泥砂子石子掺和料外加剂水泥品种砂子规格石子粒径 mm 钢筋骨架直径 m 钢筋骨架长度 m 箍筋间距 m 主筋规格、数量及间距Φ×:间距: mm 加强筋间距护筒顶标高m 孔底沉淀层厚度m 漏斗体积m³导管截面积 m²导管编组情况导管总长m 封水方法首批压浆后导管埋设深度(>800mm)m灌注时间拆管混凝土灌注量孔内混凝土标高(m)拆管长度(m)埋管深度(m)图例时/分次序罐数折算量/ / / /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7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7)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8 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1)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9-1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1)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B.0.9-2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2)监理: 专职质检员: 施工负责人: 检查人:表B.0.10 混凝土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1)桩号塔号杆型呼高(m ) 15.4m 施工日期 2015年09月21日 全高(m )21m检查日期 2015年21月22日序号 检查(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允许偏差) 检查结果评级 1 部件规格、数量主控 符合设计要求2 焊接质量主控符合现行GB50233-2014《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7.3.3条规定3 混凝土杆纵向裂缝 主控 不得有4转角、终端杆拉线点向受力反方向偏斜 (%) 一般大于0,并符合设计要求5 导线不对称布置时拉线点向受力反方向侧偏斜(%H ′a)一般 大于0,并符合设计要求 6 横向裂缝(mm ) 一般 普通杆:0.05;预应力杆不得有7 结构倾斜(%) 一般 0.3 8 焊接弯曲(%L b) 一般 0.29横担高差 (%) 一般110KV 0.5220KV ~330KV0.3510 螺栓与构件面接触及出扣情况 一般 符合现行GB50233-2014《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7.1.3条规定 11 拉线安装检查 一般 符合现行GB50233-2014《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7.5.4条规定 12 锲形、UT 型线夹连线的拉线一般 符合现行GB50233-2014《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7.5.1条规定13 螺栓防松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14 螺栓防卸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15爬梯或脚钉一般符合设计要求下端12管压接后推荐值: 液压 mm 。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估规程DL/T5168—目录1 范畴2 规范性引用文献3 通用规定4 质量检查评估范畴5 质量检查评估原则及检查措施6 原材料及器材检查附录A 途径复测、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登记表附录B 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及评级登记表附录C 线路工程施工质量评级登记表1.0.1 本原则系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及评估原则,涉及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接地工程、线路防护设施与原材料及器材检查等方面,规定了质量检查评估原则及检查措施。
1.0.2 本原则合用于110kV~500kV交流和直流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旳施工质量检查及等级评估,对其他电压等级无专业原则旳工程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献…目录下列文献中旳条款通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旳修改单(不涉及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达到合同旳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 772 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775.2 绝缘子实验措施第2部分:电气实验措施GB/T 775.3 绝缘子实验措施第3部分:机械实验措施GB 1001 盘形悬式绝缘子技术条件GB/T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 T2315- 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GB/T 2317.4 电力金具验收规则,标志与包装GB 50205 钢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233-1990 110 -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83-1999 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措施DL/T696-1999 软母线固定金具JGJ 4-1980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53-1992 一般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原则及检查措施3 .0 .1本原则将一条或一种标段旳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定为一种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每个分部工程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中又分为若干相似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中有若干检查(检查)项目。
线路测量分坑指导书路径复测、分坑、施工作业指导书1 编制依据1.1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1.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94);1.3 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质量保证手册》;1.4 兰新铁路盐湖牵引站供电工程施工图纸;1.5 兰新铁路盐湖牵引站供电工程设计交底;1.6 《兰新铁路盐湖牵引站供电工程分坑手册》。
2 施工准备2.1 对测量工具的要求施工测量前对用于测量的仪器、工具等进行精度校验,本工程只允许使用精度为2″的经纬仪,测量工器具必须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严禁不合格的仪器及测量工具用于施工现场。
2.1.1 经纬仪施工前应对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a)水准管和垂直竖轴的垂直度;b)视准轴和水平轴的垂直度;c)水平轴和竖直轴的垂直度;d)望远镜十字线、望远镜水准管竖盘游标水准管等。
对于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仪器应进行校正,即使是新出厂的精密仪器,在使用前也必须进行检定校准后方可使用。
2.1.2 塔尺、钢尺:用于施工测量的塔尺、钢尺应符合要求,对于刻度不清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用于施工测量。
3 路径复测路径复测应以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为准,检查设计档距、高差、转角度数、塔基断面及危险点等,如有偏差应查明其原因。
3.1 路径复测的项目3.1.1 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3.1.2 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3.1.3 档距和高差的复测;3.1.4 基础断面的测量(包括基础各腿基面对中心桩的高差);3.1.5 被跨越物、地形凸起点、风偏危险点高差及水平距离的测量;3.1.6 已丢失的桩位补钉。
3.2 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3.2.1 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以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来复测,复测时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邻的直线桩为基线,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高差偏差不超过±0.5m。
5、架空线路施工(1)测位及定位分坑:1)根据设计档距使用RTK、经纬仪等设备测量确定电杆及拉线基坑位置,施工人员标定杆位桩及方向桩,方向桩根据现场施工环境,距离杆位桩为5米。
1)定位分坑的要求:施工测量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原设计无要求,对于10千伏及以上的线路使用经纬仪测定。
对于10千伏及以下的线路如长度小于500米,可使用花杆进行人工测定,大于500米时使用经纬仪测定。
1)对于特殊塔杆的更换工作,其定位应按施工设计进行,如无设计时应符合国家标准。
为防止中心桩发生位移,施工前应对所有设计桩位进行复测、对定线位的测量应力求准确,且以中心桩上的小钉为基点中心。
1)以杆位中心桩为准进行分坑测量时,应设立坑位方向桩和作为基础找正用的辅桩,还应在垂直线路中心方向设立辅助桩作为校核杆塔起立后是否迈步偏移的依据。
(2)挖坑:1)按灰线位置及深度要求挖坑。
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50mm;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大于20mm。
1)在基坑深度误差超过+100毫米以上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基坑其深部分应以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处理。
1)水泥杆塔基坑深度超过规定值在100~300毫米之间时,其超深部分应填土夯实超过300毫米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处理。
1)凡不能做填土夯实处理的基坑超深部分,如泥水坑、流沙坑、淤泥坑、石坑等均应以铺石灌浆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处理,如超深对地面无影响及其他各种线下设施对线路交叉跨越无影响时,也可不做处理,但要做记录。
1)基坑深度因特殊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做好记录(有设计单位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1)供施工立杆用的杆坑马道,其方向和长度应满足立杆需要,一般马道的坡度不大于45℃,其长度一般为杆塔深度的2/3或者相同,宽度略大于杆根直径,其深度一般掌握在离底盘0.5米。
(3)配电线路水泥电杆埋深:水泥电杆的埋设深度无设计要求时,一般应符合规定:特殊地质条件要经过验算方可工作。
标准及规范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 — 901、放线滑车的轮槽尺寸及所用材料应与导线或避雷线相适应,保证导线或 避雷线通过时不受损伤;2、轮槽底部的轮径当展放导线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采用镀锌 钢绞线作避雷线展放时,其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钢绞线直径之比不宜小 于1.5; 3、对于垂直档距较大,紧线受力所用的滑车应进行验算。
绝对禁止导、地 线及滑车混用。
1、放线滑车的使用,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滑车;滑车吊线采用钢丝绳进行, 禁止使用铁丝代替滑车吊线;2、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及避雷线应认真进行外观检查,对于制造厂 在线上设有的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
3、全线路采用人力与拖拉机相结合的方式,边放边挂的方法进行放线时, 应尽量减少导线与地面的磨损,确保导线光洁度;4、所放导线需经过的跨越架必须经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检查、确认后方 可进行。
1、施工操作者,尤其是特种作业时,必须要作到持证上岗。
要按已明确的 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促进操作者提高 自身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要贯穿工前有 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
做到施工操作程 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2、在各分部工程和特殊施工项目前,必须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 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
参加技术交底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 施工机具设备和安全用具进场后应进行检验,在每次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确认施工机具性能、状况良好,安全系数应满足要求,安全用具合格后方可使 用。
现场使用配电箱均配有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刀闸及保险,配电箱要专 人负责,禁止乱接电源。
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运输较集中,有些部位运输条件 差,应加强车辆管理、驾驶人员及运输人员的安全和法规教育,严防交通安全 事故发生。
特高压架空线路工程全面不等高基础的分坑测量技术摘要:送电线路工程所经地区为多为山地,尤其是高大山大岭、地形险恶地段塔基地形起伏大。
若在山坡处采用等长腿,基路础施工就需要大幅度降基,将塔基范围开挖成一个法大平台。
为了将塔位的土石方开挖量和对自然地貌的破坏减到最小程度保护环境,在设计时往往根据地形情况大量采用了全方位的不等高基础。
不等高基础施工的分坑及尺寸的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文字的统一方法,现场施工方法各异,存在易出错、施工混乱等问题。
一旦出现错误,将对质量、工期、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介绍在±1100kV昌古线路工程中宁夏段不等高基础的施工测量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不等高基础分坑测量1 引言昌吉-古泉(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于新疆准东将军庙换流站,终止于安徽皖南换流站,沿线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线路全长约3319.2km。
由我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宁2标段,线路总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沿线海拔高程在1500~2000m,沿线地形比例为:山地87.7%、高山12.3%。
新建铁塔基础159基,广泛采用了不等高基础,且基础的顶面高差最大处可达10m,基础顶面与中心桩高差可达7m,给基础的测量控制提出的很大的挑战。
2 复测定位复测是指施工前核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
主要工作有:直线杆塔、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档距和标高的复测:丢桩补测;施工基面的开挖测量。
本工程主要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复测直线杆塔桩位,采用测回法复测转角杆塔桩位。
填写复测记录。
3 分坑测量考虑篇幅有限,本文主要讲述直线杆塔、正方形、各基础中心都在横线路方向45°对角线上的全面不等高基础的分坑测量技术。
其它型式的基础可参照进行。
3.1分坑前准备3.1.1工器具准备经纬仪(或全站仪,精度等级不低于2″)、50m钢卷尺、5m钢卷尺、塔尺、标杆、锤、木桩、小钉子、可编辑计算器、细白灰(划线用)。
架空线路的测量1.测量仪器和量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经纬仪最小角度读数不应大于1'。
2.分坑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
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 以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2 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 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
3.如下地形危险点处等应重点复核1 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 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实测值与设计值相比的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4.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桩之间的距离和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400m。
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2 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1/200,对向不应大于1/150;3 当距离大于600m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施测。
5.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 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3 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30''。
6.分坑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
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7.非城市规划范围内架空送电线路架线后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的规定(附录A)8.位处城市的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地面、导线与街道行道树等的最小垂直距离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的规定。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施行日期:2016年7月1日目录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DL/T5168—2016 (1)表2.0。
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表 (2)表3。
0.3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划分表 (3)表A.0。
1 路径复测记录表(线记1) (5)表A。
0。
2 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7)表A.0。
3 岩石、掏挖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3) (8)表A。
0.4 施工基面及电气开方检查记录表(线记4) (9)表A.0。
5 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线记5) (10)表A。
0.6 OPGW现场开盘测试记录表(线记6) (11)表A。
0.7 OPGW接头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7) (12)表A。
0。
8 OPGW纤芯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8) (13)表B.0。
1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 (14)表B。
0。
2 杆塔拉线(含锚杆拉线)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2) (15)表B。
0。
3 预制装配式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3) (16)表B。
0.4 混凝土杆预制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4) (17)表B。
0。
5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5) (18)表B。
0。
6—1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1) (19)表B。
0.6—2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2) (20)表B。
0。
6—3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3) (21)表B.0。
7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7) (22)表B。
0。
8 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1) (23)表B.0.9—1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1) (24)表B。
0。
9-2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2) (25)表B.0。
10 混凝土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1) (26)表B.0.11 钢管电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2) (27)表B.0。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名词及解释一、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架空输电线路主要由导线、避雷线、绝缘子(串)、线路金具、杆塔、基础、接地装置几部分组成,部分杆塔还有拉线。
1、导线:悬挂在杆塔上,用于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设备。
它通过绝缘子串悬挂在杆塔上。
2、避雷线: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悬挂于导线之上.它的作用是防止雷击架空导线,并在架空导线受到雷击时起分流作用,对导线起耦合和屏蔽的作用,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3、绝缘子:用来支持或悬挂导线和避雷线,保证导线与杆塔间不发生闪络,保证避雷线与杆塔间的绝缘。
4、线路金具:线路金具是输电线路所用金属部件的总称。
它是用于悬挂、固定、保护、接续架空线或绝缘子以及在拉线杆塔的结构上用于连接拉线的金属器件。
线路金具可以分为线夹、连结金具、接续金具、保护金具、拉线金具等。
5、杆塔:杆塔用来支撑架空线路导线和架空地线及其他附件,并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和架空地线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保证导线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物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6、杆塔基础:杆塔基础的作用是支撑杆塔,传受杆塔所受荷载至大地。
它将杆塔固定于地下,以保证杆塔不发生倾斜、下沉、上拔及倒塌。
7、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组成,其作用主要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保证线路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8、拉线:用来平衡杆塔的横向横向荷载和导线张力,减少杆塔根部的弯矩.它用来加强杆塔的强度,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力,以减少杆塔的材料消耗量,降低杆塔的造价。
二、常见的线路金具类别1、线夹:线夹用来握持架空线。
(1)悬垂线夹:与悬垂绝缘子串相配合使用的线夹。
悬垂线夹的用途是:把导线悬挂、固定在直线杆悬式绝缘子串上,选用U 型螺丝结构.(2)耐张线夹:与耐张绝缘子串相配合使用的线夹。
螺栓型耐张线夹的用途是:把导线固定在耐张、转角、终端杆的悬式绝缘子串上,选用倒装式结构,其优点是尺寸大小、重量轻、配件少、握力大。
2、连接金具:所谓连接金具是用来连接导线与绝缘子,或是连接绝缘子与杆塔横担的金具。
沾益—大坡35 kV线路改造工程杆塔基础分坑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35kV沾益大坡线路改造工程杆塔基础分坑作业,确保杆塔基础分坑作业的安全及施工工艺。
2 使用范围适用于35 kV沾益到大坡线路改造工程杆塔基础分坑作业。
3 引用标准和执行文件GB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146—2001 《35kV~220kV架空线路测量技术规程》《沾益—大坡35kV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及附图》设计技术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纪要4 工程概况本线路工程位于曲靖市沾益县境内:起于220kV沾益变35kV构架:从沾益变电站35kV 侧本次构架电缆引出线至终端塔、,线路往西北方于110kV沾化线边线外左转,沿110kV沾化线往北经大龙潭西侧、天生洞西侧,于此左转依次钻越110kV沾化线、220kV曲沾Ⅰ线、220kV 曲沾Ⅱ线、110kV沾维线,线路右转,然后右转跨过公路,依次钻越220kV红沾Ⅰ线、220kV 红沾Ⅱ线,往西北方向依次经过下青山、上青山南侧于独石山南侧左转,经上石口河东侧,线路转向西南方向,经上石河口、中石河口南侧,威格小学北侧,过公路转向西北方向过小龙潭南侧,继续西北方向经前所北部,左转经对门村至终端塔,采用电缆接入大坡变本次接入构架侧。
线路长度为17.4km,另沾益变出线构架—P1塔段采用电缆出线,电缆敷设段长为0.107km(沾益变构架-P1段距离);终端塔P74—大坡变进线构架段采用电缆进线,电缆敷设段长为0.056km。
电缆型号为YJV22-3*150。
本线路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丘陵40%,一般山地60%。
交通运输条件较不方便。
5作业准备5.1人员准备测工1名,要求能熟练掌握全站仪;辅助测工2名,记录数据、立标尺及钉桩画线。
5.2 工具准备全站仪一台(含备用电池),棱镜及棱镜杆各一套,钉锤一把,木桩、小钉子若干,皮尺一圈,锄头和砍刀各一把,个人安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