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394.72 KB
- 文档页数:7
CPSO优化参数的战斗机空战效能MELM评估模型
魏燕明;甘旭升;程毅东;吴依涵;李胜厚
【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
【年(卷),期】2022(47)3
【摘要】针对近距与超视距空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极限学习机(ELM)的空战效能评估模型。
引入一种基于M估计的ELM,以抵御样本数据中粗差的干扰;采用基于混沌策略的PSO算法优化ELM隐含层的输入权值和偏差,以降低随机选取参数的影响,提升评估模型的精度;利用所建模型对战斗机空战效能进行评估。
仿真表明,所提方法仅通过20次迭代就收敛到令人满意的精度,并具较强的抗粗差能力,从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7页(P129-135)
【作者】魏燕明;甘旭升;程毅东;吴依涵;李胜厚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1;TM930
【相关文献】
1.参数可调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系统研究
2.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3.基于模糊理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模型
4.基于区间数的第4代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
5.基于核Fisher鉴别分析的RVM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核Fisher鉴别分析的RVM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任水利; 甘旭升; 丁黎颖; 杨国洲【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9(044)010【总页数】6页(P143-147,152)【关键词】相关向量机; 核Fisher鉴别分析; 特征提取; 战斗机; 效能评估【作者】任水利; 甘旭升; 丁黎颖; 杨国洲【作者单位】西京学院西安710123; 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西安7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85; V271.40 引言战斗机的空战效能评估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评估结果的优劣对战场态势预估、作战效果预测、飞机效费分析、作战优势对比等具有重要影响。
要做出正确的空战效能评估,不仅需要考虑诸多的影响因素,还需要选择合适、有效的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尤其是对后者的探索,更是反映了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对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早期主要以性能对比法、概率综合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判法[1-2]为主,之后,通过不断改进创新,发展到以神经网络[3]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神经网络方法优势明显,它避开了统计分析法中的假设条件,能够利用自身非线性映射能力处理空战效能评估中的不明确、未知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然而,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不足。
神经网络遵循经验风险最小化,导致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出现训练效率低、过拟合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
此外,在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空战效能评估过程中,没有考虑样本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这势必为改善评估模型性能提供了空间。
基于此,以所建立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核Fisher 鉴别分析(KFDA)[4]特征提取的相关向量机(RVM)[5-6]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即先采用KFDA 对空战效能评估指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据此利用RVM 构建战斗机的空战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1 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要构建反映实际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应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的设计原则,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详尽了解和掌握战斗机空战的有关特点。
第16卷第9期2009年9月电光与控制Electronics Op tics & ControlVo l. 16 No. 9Sep. 2009 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傅裕松1 , 黄长强1 , 韩统2 , 杜海文1( 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 2. 空军94982部队,安徽安庆246001)摘要: 详细分析了对数法模型评估飞机空战能力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充分考虑了信息化条件下影响飞机作战能力的综合指标因素,建立了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
最后以9种机型的空战能力评估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空战能力; 对数法模型; 指数模型; 评估中图分类号: V271.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637X ( 2009) 09 - 0024 - 05 Syn thesized Index M odel for A i r Com ba t Capab ilityA ssessm en t of F ighter A ircraftsFU Yusong1 , HUANG Changqiang1 , HAN Tong2 , DU Haiwen1(1. Engineering College,A 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πan 710038, China; 2. No. 94982 Unit of PLA,Anqing 246001, China)Abstract: The meri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logarithm model in air com bat capability assessm ent of fighter aircrafts are analyzed. In vi ew of the com p rehensive facto rs that have effect on the fighter aircraft air com bat cap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 nfo rm ation war, a synthesized index model is established fo r air com bat capability assessm ent. Taking the air com bat capability assessm ent of 9 types of fighters as examp le, the calculation result show s that the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Key words: air com bat capability; logari thm model; index model; assessm ent0 引言式中: B 为机动性参数; A1 为火力参数; A2 为探测能力参数;ε为操纵性能系数;ε为生存力系数;ε为航程1 2 3要科学合理地评估飞机的作战能力,就必须从作战的现实战场需求出发,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情报交流本文2010-03-10收到,作者分别系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博士生、教授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孙 鹏 杨建军图1 美国空军F -22猛禽战斗机 摘 要 在简要分析典型第四代战斗机技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系统的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体系,重点选取影响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的七个主要指标(生存能力、机动性能、态势感知能力、信息支援能力、攻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建立了指数模型,最后用该模型方法对F -22、F -35和苏-35B M 三种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第四代战斗机 效能评估 模型引 言随着美军F -22猛禽战斗机正式列装,俄军Т50也进入全面试验阶段,似乎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第四代战斗机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开展第四代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推动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技术性能分析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使用和发展划分为三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为第一代;喷气机由亚声速到超声速的时代为第二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时代为第三代。
而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隐身能力和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的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斗机。
第四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F -22为例分析):1)具有隐身性能F -22的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1m 2,可以做到DOI :10.16338/j .issn .1009-1319.2010.06.017情报交流图2 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分析指标体系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大大增强作战的突然性、隐蔽性,提高作战效能[1]。
2)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发动机不开加力时,飞机能以M a=1.58的速度超声速巡航30m i n 。
可大大提高空中发射导弹的初始速度,把敌机拦截在更远的空域,这在双方迎头相遇的超视距空战中尤为重要。
考虑气象因素的飞机空战能力评估模型
王青;端木京顺;轩永波;韩统;李闯
【期刊名称】《电光与控制》
【年(卷),期】2012(019)008
【摘要】针对指数法评估飞机空战能力的不足,研究了气象环境对飞机作战效能的影响,分析了综合指数模型中飞机操纵性能、态势感知能力、火力性能受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不良气象环境下的飞机系统空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以3种机型的空战能力评估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王青;端木京顺;轩永波;韩统;李闯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321.22
【相关文献】
1.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 [J], 傅裕松;黄长强;韩统;杜海文
2.基于二元区间数理论的作战飞机空战能力评估 [J], 杨啟明;吴勇;张建东
3.基于概率影响图的空战能力评估模型 [J], 许建锐;李战武;欧建军;徐安
4.考虑气象因素的飞机空战能力评估模型 [J], 王青;端木京顺;甘旭升;轩永波;李闯;韩统
5.考虑航空战略联盟风险因素的Shapley值收益分配模型 [J], 丛晓妮;肖瑶;李实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董彦非;王礼沅;张恒喜
【期刊名称】《航空学报》
【年(卷),期】2006(027)006
【摘要】首先详细分析了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中常用的对数法模型,指出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空战理论和实际情况,针对原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效能评估解析计算方法--综合指数模型;同时对综合指数中各分项能力的评估模型进行了修改完善.最后以7种机型的空战效能评估为例计算并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总页数】4页(P1084-1087)
【作者】董彦非;王礼沅;张恒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72;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
【相关文献】
1.参数可调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系统研究 [J], 黄国庆;王国良;臧青松
2.基于模糊理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模型 [J], 粘松雷;严建钢;林云
3.粗集支持向量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智能评估 [J], 龚胜科;徐浩军;林敏
4.基于区间数的第4代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 [J], 龚胜科;徐浩军;苏晨;林敏
5.基于核Fisher鉴别分析的RVM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 [J], 任水利; 甘旭升; 丁黎颖; 杨国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任务的作战飞机效能评估模型
张建康;程龙;黄俊;武哲
【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31)012
【摘要】针对作战飞机的任务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作战飞机任务的任务效能新概念;采用概率分析方法将飞机作战过程分解并抽象为一组概率值,建立了相应的任务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兼顾传统仿真评估模型结果精度的同时,具有模型简明、计算消耗低、方便快捷等特点;更具有实际作战指挥意义,其快速可信的评估结果有利于作战指挥官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任务规划,从而有利于在执行特定任务时更好地运用现有的作战飞机和武器;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对作战飞机携带不同机载武器时在不同作战环境中打击不同作战目标进行效能评估.【总页数】5页(P1279-1283)
【作者】张建康;程龙;黄俊;武哲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1.4
【相关文献】
1.作战飞机效能评估的广义模型 [J], 罗继勋;高晓光;赵晓睿
2.基于粗糙集的飞机空地作战效能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 [J], 潘景余;王礼沅
3.一种无人作战飞机作战效能评估的模型及方法 [J], 郑晓辉
4.作战飞机作战效能量化评估模型 [J], 陈军;罗来科;张鹏
5.作战飞机对地攻击效能评估的markov模型 [J], 高永;姚灿;向锦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机作战效能的综合指数评估研究
王光源;高世清;陈玉林;丛红日
【期刊名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1)004
【摘要】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作战需求,分析了影响战机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因素,包括直接攻击指标因素和各种保障指标因素,在一般指数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战机作战效能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框架,并用该方法对国外部分主战战机作战效能开展了评估研究.
【总页数】3页(P487-489)
【作者】王光源;高世清;陈玉林;丛红日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指挥系;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指挥系;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训练部,山东,烟台,26400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指挥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20.8
【相关文献】
1.空-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J], 董彦非;王礼沅;张恒喜
2.基于幂指数法的远程精确打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J], 陈庆龙;王磊
3.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估的LINK-16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J], 马欢;车敏
4.基于"联合指数"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J], 王振宇;马亚平;李柯
5.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空中突击旅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J], 王浩;闫永玲;张庆波;陈建军;乔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航空电子综合体效能评估
宋博;唐红;张清理
【期刊名称】《弹箭与制导学报》
【年(卷),期】2013(033)005
【摘要】航空电子综合体作为现代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能状况对完成战斗任务尤为重要,文中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对航空电子综合体效能进行建模评估,通过对技术状态转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分析,证明了马尔科夫模型评估航空电子综合体效能时的可行性.最后以航空电子综合体完成导航任务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提高电子综合体战斗效能提出了改进措施.【总页数】4页(P159-161,168)
【作者】宋博;唐红;张清理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38;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6;E962
【相关文献】
1.基于串并联模型框架的军用航空综合体效能评估 [J], 张振坤;袁贵勇;陈东林
2.航空综合体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J], 马东立;韩莹
3.串并联模型框架在军用航空综合体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J], 袁贵勇;刘晓东
4.串并联模型框架在军用航空综合体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J], 袁贵勇;刘晓东
5.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航空电子系统效能评估 [J], 余婧;周璇;何锋;谷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7卷 第2期 1999年6月飞 行 力 学F LI GHT D YN A M ICS V o l.17 N o.2June 1999 1998-12-07收到初稿,1999-03-05收到修改稿。
航空自选课题资助。
攻击机作战效能评估的顶层数学模型艾 剑 良(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 摘 要 讨论了研究攻击机作战效能时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给出了描述战区云层分布规律、地形分布规律及侧向参数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研究讨论了机载空对地武器可攻击区、攻击机首攻概率及最大发现目标概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在目标区存在敌防空系统时计算攻击机攻击效能指标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作战效能 防空系统 可攻击区 首攻概率引言作战效能一般定义为战斗机在确定的作战环境完成具体作战任务的能力。
作战效能评估不仅能够评价飞机本体方案、机载设备系统方案的优劣及作战能力的高低,而且是飞机综合概念设计及机群综合的理论基础[1],因而它日趋成为现代飞机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并成为当今航空发达国家的热门研究课题。
根据战斗机的任务特点,一般可将战斗飞行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在机场的战斗飞行准备阶段;飞向目标的航线飞行阶段;与目标作战阶段;返航阶段。
由于现代防空火力系统、电子干扰系统、先进的截击机拦截系统等的出现,使得现代航空作战环境日趋复杂,为了全面评价战斗机的作战效能必须综合考虑各战斗飞行阶段的效能。
下面以对地攻击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目标区存在敌防空系统时单机在一个战斗飞行过程中攻击效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攻击效能分析的顶层数学模型,为最终评价对地攻击机在整个战斗飞行过程中的综合作战效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机载空对地武器可攻击区的建立机载空对地武器可攻击区(AAF)的几何参数是影响攻击机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设攻击机在攻击阶段作水平飞行,下面讨论机载空对地武器可攻击区的建立原理。
一般来讲,攻击机最后的攻击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攻击机飞向目标区,借助于机载设备对地面目标进行搜寻、进行首攻可能性的评价及瞄准点、武器类型的选定,此阶段结束于攻击机与地面被攻击目标信息的建立;第二阶段——完成必要的机动,以使攻击机能够使用已选定类型的武器;第三阶段——目标瞄准,此阶段结束于武器的发射或投放;第四阶段——武器(导弹)的导引(当攻击机使用电视导引或半主动制导导弹时,需经历此阶段),此阶段结束于武器战斗部在目标区爆炸或可控武器转入自主导引;第五阶段——攻击机做机动飞行以便飞离目标区或对目标进行再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