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394.72 KB
- 文档页数:7
CPSO优化参数的战斗机空战效能MELM评估模型
魏燕明;甘旭升;程毅东;吴依涵;李胜厚
【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
【年(卷),期】2022(47)3
【摘要】针对近距与超视距空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极限学习机(ELM)的空战效能评估模型。
引入一种基于M估计的ELM,以抵御样本数据中粗差的干扰;采用基于混沌策略的PSO算法优化ELM隐含层的输入权值和偏差,以降低随机选取参数的影响,提升评估模型的精度;利用所建模型对战斗机空战效能进行评估。
仿真表明,所提方法仅通过20次迭代就收敛到令人满意的精度,并具较强的抗粗差能力,从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7页(P129-135)
【作者】魏燕明;甘旭升;程毅东;吴依涵;李胜厚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1;TM930
【相关文献】
1.参数可调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系统研究
2.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3.基于模糊理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模型
4.基于区间数的第4代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
5.基于核Fisher鉴别分析的RVM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核Fisher鉴别分析的RVM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任水利; 甘旭升; 丁黎颖; 杨国洲【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9(044)010【总页数】6页(P143-147,152)【关键词】相关向量机; 核Fisher鉴别分析; 特征提取; 战斗机; 效能评估【作者】任水利; 甘旭升; 丁黎颖; 杨国洲【作者单位】西京学院西安710123; 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西安7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85; V271.40 引言战斗机的空战效能评估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评估结果的优劣对战场态势预估、作战效果预测、飞机效费分析、作战优势对比等具有重要影响。
要做出正确的空战效能评估,不仅需要考虑诸多的影响因素,还需要选择合适、有效的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尤其是对后者的探索,更是反映了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对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早期主要以性能对比法、概率综合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判法[1-2]为主,之后,通过不断改进创新,发展到以神经网络[3]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神经网络方法优势明显,它避开了统计分析法中的假设条件,能够利用自身非线性映射能力处理空战效能评估中的不明确、未知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然而,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不足。
神经网络遵循经验风险最小化,导致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出现训练效率低、过拟合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
此外,在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空战效能评估过程中,没有考虑样本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这势必为改善评估模型性能提供了空间。
基于此,以所建立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核Fisher 鉴别分析(KFDA)[4]特征提取的相关向量机(RVM)[5-6]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即先采用KFDA 对空战效能评估指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据此利用RVM 构建战斗机的空战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1 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要构建反映实际的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应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的设计原则,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详尽了解和掌握战斗机空战的有关特点。
第16卷第9期2009年9月电光与控制Electronics Op tics & ControlVo l. 16 No. 9Sep. 2009 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傅裕松1 , 黄长强1 , 韩统2 , 杜海文1( 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 2. 空军94982部队,安徽安庆246001)摘要: 详细分析了对数法模型评估飞机空战能力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充分考虑了信息化条件下影响飞机作战能力的综合指标因素,建立了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
最后以9种机型的空战能力评估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空战能力; 对数法模型; 指数模型; 评估中图分类号: V271.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637X ( 2009) 09 - 0024 - 05 Syn thesized Index M odel for A i r Com ba t Capab ilityA ssessm en t of F ighter A ircraftsFU Yusong1 , HUANG Changqiang1 , HAN Tong2 , DU Haiwen1(1. Engineering College,A 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πan 710038, China; 2. No. 94982 Unit of PLA,Anqing 246001, China)Abstract: The meri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logarithm model in air com bat capability assessm ent of fighter aircrafts are analyzed. In vi ew of the com p rehensive facto rs that have effect on the fighter aircraft air com bat cap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 nfo rm ation war, a synthesized index model is established fo r air com bat capability assessm ent. Taking the air com bat capability assessm ent of 9 types of fighters as examp le, the calculation result show s that the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Key words: air com bat capability; logari thm model; index model; assessm ent0 引言式中: B 为机动性参数; A1 为火力参数; A2 为探测能力参数;ε为操纵性能系数;ε为生存力系数;ε为航程1 2 3要科学合理地评估飞机的作战能力,就必须从作战的现实战场需求出发,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情报交流本文2010-03-10收到,作者分别系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博士生、教授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孙 鹏 杨建军图1 美国空军F -22猛禽战斗机 摘 要 在简要分析典型第四代战斗机技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系统的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体系,重点选取影响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的七个主要指标(生存能力、机动性能、态势感知能力、信息支援能力、攻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建立了指数模型,最后用该模型方法对F -22、F -35和苏-35B M 三种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第四代战斗机 效能评估 模型引 言随着美军F -22猛禽战斗机正式列装,俄军Т50也进入全面试验阶段,似乎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第四代战斗机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开展第四代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推动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技术性能分析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使用和发展划分为三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为第一代;喷气机由亚声速到超声速的时代为第二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时代为第三代。
而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隐身能力和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的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斗机。
第四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F -22为例分析):1)具有隐身性能F -22的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1m 2,可以做到DOI :10.16338/j .issn .1009-1319.2010.06.017情报交流图2 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效能分析指标体系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大大增强作战的突然性、隐蔽性,提高作战效能[1]。
2)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发动机不开加力时,飞机能以M a=1.58的速度超声速巡航30m i n 。
可大大提高空中发射导弹的初始速度,把敌机拦截在更远的空域,这在双方迎头相遇的超视距空战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