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方子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罗大伦:送给身边患鼻炎的朋友两个方子
入秋后,很多人为鼻炎烦恼。
罗大伦曾经送给身边患鼻炎的朋友两个方子,供大家参考:
“桔梗元参汤”
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
桔梗9克、元参(即玄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这个方子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
“五味石膏汤”
治疗鼻炎中鼻涕黄的
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里面加了点清热的中药。
罗大伦表示:“之所以敢把这个方子公布,是因为方子里面的药物,除了半夏,剩下的都是食物,很安全,有鼻炎的人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注意孕妇不要服用了(我不建议孕妇随便服药)。
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一般服用三服就该见效,如果没有任何效果,就停止不要服用了,
那是没有对证。
如果见效了,服用六服就该差不多了。
【罗⼤伦博客妙⽅整理】罗⼤伦博客妙⽅现在外感病越来越凶恶,我总是感觉,通常的外感,稍微调理,即会治愈。
可是现在的外感却越来越复杂,因为雾霾越来越重,导致空⽓的成分⾮常复杂。
⽽最受此害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中医宝库⾥⾯筛选武器了。
现在的外感,如果控制不住,就会越来越严重,甚⾄演变成肺部感染,成为肺炎。
此时,西医会⽤抗⽣素处理,但是,由于我们过多使⽤抗⽣素,结果导致外邪对抗⽣素有了抗药性,所以抗⽣素的效果在下降,很多⼈⽤了抗⽣素,甚⾄会没有效果。
肺部感染,我们中医中药的效果⾮常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往往忽略的,我们认为西药快,中药慢,殊不知,中药对症了,效果⼀样快的。
肺部感染,中医也分各个证型,也有阳⽓不⾜的,但是,在最初阶段,多数是热邪壅滞的热症。
此时患者的症状,多是发烧,严重了,甚⾄会咳吐腥臭痰,或脓⾎,胸中隐隐作痛,咳嗽的时候尤其严重。
此时患者的⾆质红,苔黄腻,脉滑,跳动得很快,中医叫脉数。
这⾥⾯,看⾆⾮常关键,⾆质此时是红⾊的,越红说明热越严重。
此时,中医会⽤清热解毒、化痰清肺的药物,⽽我建议,在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的经典⽅⼦:苇茎汤。
这个⽅⼦,因为是孙思邈的《备急千⾦要⽅》⾥⾯的⽅⼦,所以也叫千⾦苇茎汤,以区别于后世的其他同名⽅剂。
这个⽅⼦的原来的剂量是这样的:苇茎(⼆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粒)、⽠瓣(半升)、上四味。
以⽔⼀⽃。
先煮苇茎。
得五升。
去滓。
内诸药。
煮取⼆升。
服⼀升。
我现在使⽤,通常⽤这样的剂量: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冬⽠⼦30—60克、桃仁9克。
这个⽅⼦⾥⾯,原⽅⽤的是苇茎,对于什么是苇茎,稍微有点争议,多数医家认为是芦苇的茎,因为茎在⽔上,主升发透邪的作⽤较强,⽽后世苇茎不⼤⽤了,都⽤芦根,过去认为芦根与苇茎药性稍有不同,芦根⽣于⽔中,清热透热的作⽤更好。
现在我们已经主要⽤芦根来代替苇茎了,我的体会是效果还是不错的。
原⽅是先煮苇茎,然后⽤这个⽔来熬其他的药物,我们今天放在⼀起熬就可以了。
罗大伦:治疗痔疮的祖传秘方
我们家以前是祖传的中医肛肠科,有一个治疗痔疮的秘方——蚯蚓治痔疮。
对于单纯的内痔或者外痔、混合痔,用蚯蚓来治很有效。
大家可以去药店买黄芪9~12克,地龙粉6克。
用黄芪煮水冲服地龙粉。
或单用地龙五十克,让药店给研成粉末,装入胶囊,每次服用六颗,早晚各一次。
还可以将地龙磨粉,跟两倍于药物体积的瘦猪肉馅儿搅拌,不要放佐料,包成饺子,蒸熟,每次吃七至十个,一日两次。
可以蘸佐料吃,味道虽然怪些,但是效果不错。
连吃四五天,就可以达到收缩痔疮的效果。
吉林老中医史鸿涛先生治类风湿方(罗大伦)类风湿是一个非常难治的疾病,算是疑难杂症了。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子,是吉林老中医史鸿涛先生。
这个方子的主方是这样的:生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甲珠15g 白芷15g 白鲜皮15g 甘草15g。
此方可随证加减,以改动方中药物用量为主,或将药物稍事变更。
热盛为主,可加漏芦30g,漏芦清热而不伤阴;以寒为主者,可加制附子10g,增强散寒止痛之力;顽痹正虚、关节变形者,可加当归20g、制附子10g、伸筋草15g,并改甲珠30g,加强温补穿透之力。
我个人的心得是:这个方子在应用的时候,我一般会去掉防己,加上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如果患者阴虚明显,则加生地,一般用到30克左右,服药有上火的症状的,加上知母15克。
没有阴虚或者上火的,则不必加。
方子里面的甲珠,就是穿山甲的鳞片,这个药一般我很少用,因为穿山甲是很珍贵的动物,但是,如果治疗大病,还是可以用的,只是熬药太可惜,此药非常昂贵,可以研磨成粉,每次冲服3克。
此方服用,一般一周即可见到明显效果,坚持服用,远期效果很好。
验案1:吴姓,男,34岁,1955年6月5日就诊。
患感冒月余,现主症两足关节红、肿、热、痛,甚则难忍,不敢着地。
当地医院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查舌红,苔黄,脉濡数。
证属湿热痹阻经络,治以清热祛湿,活血开痹法。
处方: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甲珠15g 白芷15g 白鲜皮15 g 甘草15g 漏芦30g连服8剂,为期半月,告愈。
验案2:李姓,女,24岁,1978年8月4 日就诊。
当地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已4月余。
现两手关节肿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浑身酸重,四肢发凉。
面色青暗,舌质淡,中有白苔。
脾阴不足罗大伦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脾阴不足----罗大伦现在,我发现脾阴不足的孩子非常的多。
我觉得这与吃肉多有关,必须荤素搭配,必须多吃青菜,孩子只吃肉,不吃青菜,会引起脾阴不足。
中医认为脾非常的重要,是人体后天之本,我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需要脾来运化吸收的。
如果脾胃虚弱,对人体的影响则很大。
要补脾的话,就要分出阴阳来。
因为脾是有阴、阳的。
我们今天说说脾阴吧,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脾阴,实际上这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内容,但是我发现,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的多,正因为大家都不了解这个内容,所以对一些病总是搞不好。
为什么现在孩子脾阴不足的多呢我的观点是:因为现在伤阴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吃的好多肉类都是带激素,因为动物吃的饲料里面就已经添加了激素。
激素进入人体后,因为激素的东西都是阳性、热性的性质。
长期食用,脾阴就伤了。
我遇到过很多脾阴虚的孩子,都是常年吃肉。
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孩子是脾阴虚呢?脾阴虚的小孩一般有什么样的情况呢?嘴唇鲜红,因为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这种孩子的嘴唇往往是鲜红鲜红的,舌头伸出来也是红的,舌苔非常的薄,或者干脆没有舌苔。
这种孩子往往下眼袋比较明显,而且眼袋微微发红。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眼睑与脾相应,中医管眼睑叫“肉轮”,一般水肿的患者,脾虚不能控制水湿,往往出现眼睑水肿。
而脾阴不足之人,我的观察,眼袋不但大,而且往往发红,尤其是孩子比较明显。
然后晚上睡觉容易盗汗,手脚心热。
饭后容易肚子胀。
这种孩子特别爱动,特别容易发火,脾气不好,容易哭闹,因为心里烦躁。
很多孩子几乎没有静的时候。
你让他静下来,你就觉得他像火一样,不断的在燃烧,非常容易发火。
另外,脾阴虚的孩子大便会特别干燥,还会口干舌燥。
脾阴虚,会引起孩子的很多疾病,比如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咽喉肿痛,这是因为上焦有热的缘故,还有很多疾病都有脾阴不足的影子,甚至连自闭症的孩子,很多都是脾阴不足的。
治鼻炎方这个方子治疗"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桔梗元参汤,组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小孩子的用量减一半就可以了。
另外,对鼻炎也可以使用外用药,去药店买几十克芙蓉叶,让他们给研成粉末,自己用榨汁机磨也可,然后上到鼻子里,或是把这个粉末放到口罩的夹层中,让患者戴,这样疗效也不错。
但是如果是寒邪深入的那种总是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这个方子力道则显得不够,一般还需要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子来治疗。
如果流的是黄鼻涕,说明此时有热,黄元御用的是五味石膏汤: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
里面加了点清热的。
另外一个方子,是苓泽姜苏汤:茯苓9克、泽泻9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6克、橘皮9克、苏叶9克,这个方子治疗的是鼻塞的特别的严重,说话声音都不清楚的,这是体内的湿气特别重,再加上寒湿瘀滞,导致的鼻炎,具体的症状还应该有全身的其他表现,比如舌苔白腻,四肢肿胀,胸脘痞闷等有湿邪的症状,方子里的泽泻不可久服。
咽源性咳嗽,有一种咳嗽,西医叫做咽源性咳嗽,就是感冒的同时引起了慢性的咽喉炎症,这个炎症会总是引起咳嗽。
大家可能都关注气管等部位了,忽视了慢性咽炎也会引起咳嗽。
所以我在治疗长期咳嗽的病人的时候,总是在方子里加入薄荷、射干等通利咽喉的药物,通过实际观察,这样效果就好了很多。
细辛3克、五味子5克、薄荷9克、射干9克、法半夏9克、杏仁9克、枳壳9克、桔梗9克、沙参9克、陈皮6克、瓜蒌壳9克、甘草3克,如有黄痰等热证,加入黄芩5克、桑白皮9克。
这个方子是江西著名老中医林鹤和老先生所创立。
此方我应用多年,治好久咳患者无数,许多都是咳了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医院毫无办法者,一般在四服到五服之间痊愈,不用多服。
之后可以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善后。
淋症的治疗方法;身体每遇到生气、着急或着凉就会犯尿道炎,轻则小肚子憋憋堵堵,重者排小便时感觉不适,更严重的觉得疼,这种病在中医里称为"淋证"。
罗大伦-心律失常-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
《伤寒论》: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
组成:炙甘草15g 生姜9g 桂枝18g 红参10g
生地黄30g 阿胶9g 麦冬10g 火麻仁30g
大枣10g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气阴两虚,心脉失养证。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一般用30克,但是有的名医会用到更多,比如上海的柯雪帆教授,他研究用更大量的生地,然后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效果非常的好。
《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在这里张仲景用的就是这个作用。
方子里面的炙甘草是主要的药物,方子的名字就是以此来起的,因为炙甘草有通心脉的作用。
配伍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方子里面的阿胶、麦冬、火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
火麻仁有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的作用。
可以治疗心肌炎;方子里面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这个清酒我们现在用黄酒就可以,我一般每次加入几茶匙,熬了以后,一点酒味都没有,但是通络的药性留在药汤里了。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罗大伦一个护肝的千古名方院长在线2017-07-10 18:38 罗大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
本文来源:罗大伦《救命之方》(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由中医思维+编辑整理。
院长在线按+在"逍遥丸"这个方子里面,柴胡是梳理肝气的,白芍敛阴柔肝,和当归一起来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
方子里面的薄荷也是升散的,可以透达肝经郁热,生姜则是辛发的,也可以发散郁结。
1、身体最容易出现"肝气不舒"的问题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是不断地升降沉浮的,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身体则会上热下寒,百病丛生。
那么,人体气机运行最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呢?答案是:肝!中医理论中,肝,不只是一个器官,更是整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藏血,主疏泄--调畅情绪,负责身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
但是,如果情绪郁闷,其郁积的程度已超过了肝的疏泄能力了,就会导致肝系统的运行障碍一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会导致身体出现哪些问题呢?(1)手脚冰凉肝主四末--四肢的末端,如果肝气郁积,气血则无法到达四肢末端,手脚就会冰冷,中医称之为"四逆〃,很多女性朋友都是这样的;(2)易怒、心烦、失眠多梦、抑郁;(3)头晕目眩,身困乏力;(4)瘀血;(5)女性月经不调(有些女性在月经前特别容易发火,这很可能就是肝气不舒引起的,还有的是月经前乳房胀痛,也与此相关。
传统中医认为,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经。
肝经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肝气不舒与月经不调也有很大关系),痛经,经闭或崩漏;(6)食欲差,胸胁胀痛;(7)器质性病变;其实,"肝气不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压力大,情绪疏解能力差,相关疏导机构少,所以"肝气不舒"的人情绪问题很多,由此弓丨起的各种疾病也非常的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总结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我所见过的身体出问题的人里面,百分之七十的人的疾病都是情绪不良引起的。
——经方五苓散(罗大伦)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会有开错方子的时候,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让人难以忘记。
在我还在读书学习中医的时候,那是很多年前了,有一次在一个中医门诊,遇到一个农村妇女,患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口渴,想喝水,据她丈夫说,她每天要拿着暖瓶,不断地喝,要喝好多的水,但是仍然口渴,这个病她找了很多医院检查,并且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
当时我和大家一起给她诊了脉,然后看舌头,是厚厚的一层白苔,非常厚,但是当时我对舌诊还毫不精通(现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了,当时理解不深),心中感觉奇怪后,还是从症状开始分析了,就很自信地对大家分析:当然,口渴就是津液大亏了,一定是阴虚,要滋阴!结果,和大家商量,就以我为主开了三副滋阴的方子。
然后,这位妇女抓了药,就走了。
几天后回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效果,还是这样口渴,每天喝几暖瓶的水。
当时我们觉得可能是药力不够,于是,又开了三副滋阴的方子。
结果,还是没有效果。
我傻眼了,觉得此病没有那么简单,束手无策,后来听说她要去北京看望孩子,就告诉她,到北京找名医吧。
这件事,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放了这么多年,这是一直非常愧疚的地方,自己还没有什么把握,就开出了方子,这是自己学问不深,并因此而耽误人,有的时候,想起来,觉得如果要再次遇到这位农村妇女,我一定要向人家鞠躬道歉。
后来,自己读书多了,知道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阴虚,而是体内的水湿太重了,水湿蓄积在膀胱,导致气化不利,这会导致整个疏布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所以身体还是处于缺水的状态,此时是局部水很多,但是另外的部分缺水,所以会口渴,但是喝的水会很快尿出。
这个时候,要用张仲景的利水的方剂来调理,比如著名的五苓散。
这样的患者,后来我遇到了几例,让我觉得安慰的是,我后来都正确的处理了这个问题。
比如,有位中年妇女,口渴,不断喝水,小便多,自己形容如同直肠子,喝了就尿,每天要两暖瓶的水,但是还是口渴。
做过检查,曾经怀疑脑部有肿瘤,后来经过检查证明没有。
著名中医罗大伦:这是我用过效果最好的补血方,自己在家就能做!很多女性都会手足冰凉,这多数是血虚,由于血液不足,不足以濡养远离心脏的四肢,四肢得不到血液的温养,自然就发凉。
值得提出的是,气是属于阳性的物质,血是属于阴性的物质,气虚经常伴有阳虚;血虚亦经常伴有阴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可见气能生血,血能生气,气虚的同时也有血虚的兼症,血虚也常常伴随着气虚的症状。
所以临床上气血不分家,常统称为气血虚弱。
女性本身比男性容易冷,而气血虚弱的女性就更容易受到寒证的困扰。
补好气血,便可让女性远离寒证。
那么女性的气血虚该从哪里着手改善呢?首先,多吃温性食物一点应该从脾胃来入手,人体的能量要依赖脾胃的运化从食物中获取。
所以如果你是寒性体质,在饮食中尽量不要吃冷食,多选择易消化、暖胃的食物,如桂圆、核桃、大枣、枸杞、羊肉汤之类。
其次,注意保暖其次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下半身的保暖,所谓“寒从脚下起”,冬天还在露脚裸的年轻人,看着是时尚了,但当心寒气入侵哪。
另外,做做有氧运动“动能升阳”,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跑、散步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亦能使轻微的风寒随汗而解。
最后,用药膳食疗补气血如果你除了怕冷,还有疲倦乏力、睡眠差、面色苍白等症状,说明你气血已经严重不足,需要食疗调养。
补气血最好的食疗方:玉灵膏玉灵膏,又叫“代参膏”,出自清代名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书中记载玉灵膏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原材料特别简单:龙眼肉+西洋参粉,10:1的比例进行配备,蒸成膏即可。
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博士在央视《百家讲坛》也特别推荐了这个养血方,做法如下:1、干龙眼肉洗净切碎,加西洋参粉,具体量可以自己定,但龙眼肉和西洋参的比例是10:1,比如用了300克龙眼肉,那就加30克西洋参粉。
一起搅拌均匀放在炖盅,不用加水。
2、放入锅中隔水蒸,至少10小时以上,最好蒸够40小时。
蒸成膏状,放在罐子里存冰箱保存。
这点要说明一下,很多读者说,那岂不是要蒸两天?没错的,按照王孟英介绍的方法,每天放在饭锅上蒸,蒸到百次,那就差不多是40个小时以上。
罗大伦:一个补血的方子罗大伦:一个补血的方子气和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没有了血,气无所依托,就飞散消失了;同样,如果没有气,血就无法行动,也就没有了任何作用。
那么,血虚会出现哪些问题呢?大家知道,血液是濡养四肢百骸的,我们身体所有的器官,都需要血液带来的营养,如果血液不足了,全身的各个部位都会出现问题。
假如我们的心血虚,就会出现心悸、怔忡等情况。
因为心藏神,要靠血来养,心血不足,关于思考的整个系统都会出现问题——记忆力会变差,思考时会觉得累,晚上梦多,总是烦躁,这都是血不养心造成的问题。
如果肝血亏,那么问题也很大。
因为肝藏血,中医认为肝为刚脏,属木,需要濡润,如果血液不足,那就如同一棵树没有浇水,没有水叶就会枯萎,肝缺少血,人就容易发火,会觉得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同时,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得肝血的濡养才能看清东西,如果肝血虚,视力就会模糊,眼睛容易疲劳,总觉得干燥。
如果肺的血不足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肺中的血如果亏虚,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利,甚至会导致心悸、胸中憋痛,很多老人心脏出现的问题,其实都和肺血不足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对此不加注意,见到心脏病就一味地活血化淤,往往会导致病情缠绵反复,越来越重。
因为本来血不足已无血可通,还通什么呢?就如同河道里面没有水,我们还要不断地挖掘拓宽,这不仅无用,反而还会伤及无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补血,让河道里的水充足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女性有特殊的生理特点,有经、带、孕、产等生理阶段,而这些事情都会引起阴血的消耗与损伤,所以,女子身体血虚的情况尤其明显,血虚所带来的问题,也比男子要突出很多。
有人说,男子靠气来养,精气足,则身体健康;女子靠血来养,阴血足,则身体健康。
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血虚的确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很大的问题。
那么,血虚该怎么调理呢?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调理血虚的例子。
我在老家的时候,有一次去电视台,办公室里的编辑们都让我给诊脉,大家站成排等着。
罗大伦各种药方要相信自己身体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2.强健心脑血管,防止猝死:三七西洋参粉3.三七粉:专化瘀血,延缓衰老4.大病之后,元气大伤,吃山萸肉恢复5.耗神太多,身心太累,喝“炙甘草汤”防止心脏“偷停”6.长期失眠老得快,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来泡脚7.身体血液不足,用“玉灵膏”补8.身体体质太差了,吃点“十全大补丸”补补9.“六味地黄丸”肝脾肾全补,主要补肾10.感恩“地龙粉”,治痔疮不一定要手术了11.吃“当归苦参丸”,治疗热毒皮肤病12.你万万想不到——治痛风要吃“乌鸡白凤丸”13.“逍遥丸”,专治被气憋出病来的人14.过敏性鼻炎太普遍,何方能绝根:“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15.老人孩子有严重的咽喉肿痛,可用仙方“普济消毒饮”16.老人咳喘、痰多,用千古名方“三子养亲汤”17.吃对阿胶,一生不贫血,发不白18.瘀血导致的痛经,要吃“山楂红糖膏”19.血虚、血瘀的女性要经常用“桃红四物汤”泡脚20.手脚冰凉,离不开“当归熟地羊肉汤”21.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22.刚受寒感冒,服“天然感冒药”——紫苏叶23.暑湿感冒引起高烧,会用到的药物藿香、佩兰24.“藿香正气”不是治中暑的,是祛寒湿的25.感冒后咽痛、痰黄、发热,用蒲公英熬水喝26.遭蚊子叮咬后肿痒难消,一抹“八味锡类散”就好27.万事皆可等,尽孝不能等28.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的事情,我们躲不掉29.在我们的一生中,有无数的温暖值得感恩30.计较“回报”好不好31.放不下,就不会新生32.警惕!慢跑可能会导致猝死33.白领的减压大法——清晨的静默显示部分信息前言惟有对症之方,方可救己救人于危厄。
著名中医学博士罗大伦妙论二至丸
著名中医学博士罗大伦妙论二至丸
有朋友问我在节目里讲的治疗少白头的事情,其实节目播出以后,电视台办公室的电话接了很多,直到第三天我偶尔去办公室,还是有人咨询,看来少白头很多。
我当时是在读博士,最后很辛苦,要搞科研,很多内容都不是中医的东西,涉及到颜色科学,计算机分析等,辛苦得连夜干,结果头发白得很厉害,到剪头的时候,理发师总是劝我,焗油吧,你看看,剪下去像下雪一样。
但是我知道焗油的染料对人体很不好,就一直拒绝,等到毕业了,就在家里给自己开方子,用的是二至丸,女贞子三十克、墨旱莲三十克,每天熬水当茶喝(三碗水熬剩两碗),这个二至丸中的女贞子是冬至月采,墨旱莲是夏至日采,这个时候药物的药性传统认为是最好的,所以叫二至丸,有滋阴的作用,我大约服用了一年,结果头发变黑了很多,理发师再也不劝我了,而且还向我咨询,怎么弄的,他也想搞搞。
回家以后,母亲也说,你头发怎么黑了?那天拍节目,大家都过来看,原来还真是黑的(当然,没有完全黑,还有残余,但是和以前比好多了)。
还有就是吃黑豆的方法,有个老中医坚持过,坚持了好多年,是宽街中医院皮肤科的一位老专家,现在头发还黑呢,但是人家坚持的时间长,一般人没有那个毅力。
据说二至丸有人买到了中成药,当然这就更方便了。
【步骤图】引火汤(罗大伦老师)正常煎。
上焦火症,是虚火,需要填补肾精,将虚火引下来。
在“引火汤”中,最核心的药物,就是熟地。
学习中医这么多年,我的心得是:在补肾精的药物中,熟地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他的药物只能配合它。
比如,在滋补肝肾之阴的“六味地黄丸”中,君药就是熟地;而在温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中,君药也是熟地,分量都比较重。
因为肾精肾阴不足,这时清热解毒不管用,可以用“引火汤”来调理。
蒲公英用到了六十克,仍然无效。
最后改用“引火汤”。
结果,患者当晚服用,第二天起床,眼睛症状好转大半。
再用两天,彻底痊愈。
现在伤精耗精的事很多,女性工作忙碌,杂事繁多,思虑过重,这些情况都会引起肾精的消耗。
如果诊断自己有肾精亏虚的问题,可以用一个食疗方法,这也是广东人经常用的、粤菜馆里常见的靓汤——“生熟地煲龙骨”。
这个汤能够滋肾阴降虚火,同时对阴虚津伤导致的便秘也有很好的疗效。
做法如下:(1)准备好用料:猪龙骨(就是猪脊骨)带肉的500克、熟地30克、生地20克、蜜枣3个、干龙眼3个(剥皮)、生姜五片、盐少许。
(2)先将生姜去皮,将切下的生姜皮和猪龙骨放在开水里面煮一下,捞出。
生姜皮扔掉。
(3)将熟地和生地先煲半个小时,然后放入猪龙骨、生姜片、蜜枣一起煲,最好煲一个小时左右。
(4)在快要关火之前十分钟左右,放入龙眼肉。
(也可以不放龙眼)(5)放入少许盐,调味至自己喜欢的程度。
此汤特别适合肾精不足和肾阴不足的女性,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如果感觉自己燥热、心烦,或皮肤出现各种问题,一周可以煲此汤两次,对身体大有助益。
吃素的女性,可以单独用熟地煲汤,放点莲藕和山药,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
罗博士特别叮嘱:对于那些阳虚、平时大便就不成形的人,此汤忌用。
罗大伦:速查速用的养生救命方罗博士开给您全家的养生救命方救急之方1强健心脑血管,防止猝死三七西洋参粉适应人群:心绞痛,心脑血管有瘀阻。
同时,体力不好,走不远就气喘胸闷,气阴两虚的人群。
配方: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
用法:两者混合均匀。
每日温水冲服,一般每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
这个方子如果增加一味药——丹参,也是等量,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
叮嘱:1.当患者因为水湿过剩引起湿邪蒙蔽心阳的时候,三七西洋参粉就力不从心了,此时需要用温阳祛湿的方子。
2.孕妇不要服用,切记!2身心太累,要防止心脏“偷停”炙甘草汤适应人群:耗神太多,身心太累,心脉失养的人群。
配方: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6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阿胶9克、麦门冬9克、火麻仁9克、大枣7枚(掰开)。
用法:上述药材除阿胶外,用黄酒2调羹、水5碗熬,熬剩2碗后,滤出药汁,倒掉药渣,把捣碎的阿胶放入药汁,微微加热并搅拌,烊化。
口服,一日2次。
此方服用7日后就要停止。
3长期失眠老得快,用它来泡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适应人群: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肝气不舒”,紧张、郁闷、焦虑等情绪,伴有严重失眠、两胁胀痛等症状。
配方: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白芍6克。
用法:熬40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2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叮嘱:孕妇忌用。
4治疗热毒皮肤病当归苦参丸适应人群: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精鼻赤、毛囊感染等各种皮肤病。
配方:当归苦参丸、100克赤小豆。
用法:每天用100克赤小豆,熬水喝,配合吃当归苦参丸(用量遵医嘱或说明书)。
5痛风吃它就能缓解乌鸡白凤丸适应人群:对脾肾虚损型的痛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配方:乌鸡白凤丸。
罗大伦故事方最近看罗大伦老师《中医这样看病》,发现罗老师讲了自己许多用药经验,本想自己摘录一下,结果在网上发现有朋友已经辑录,那就不再费力了,转来大家一起参考。
再此向原创网游致谢。
1、小儿盗汗有的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有的是缺钙。
如果只是伴有手足心热。
则由阴虚内热的嫌疑,可以用一些凉性的食物。
如梨汁、西瓜汁,也可用几克桑叶泡水加冰糖。
服用一两次即可。
也可用六味地黄丸化水,服用一两次,药量为成人的四分之一。
如果还在母乳喂养期的,可以给母亲服用六味地黄丸。
通过调治母乳来治疗孩子。
2、治疗小儿食积:焦三仙各10克熬水喝。
3、感冒后长期咳嗽验方:细辛3克。
杏仁9克(捣)。
法半夏9克,陈皮9克,瓜蒌壳9克。
枳壳9克,桔梗9克。
薄荷9克。
沙参9克,射干9克。
五味子6克,黄芩6克。
桑白皮9克。
甘草6克。
药物先泡半个小时。
水开后煮十分钟。
方义:感冒后正气不足,邪伏于内,必须将邪气宣出。
如果没有黄痰等热证。
可以去掉黄芩、桑白皮。
一般四五服即可。
之后用通宣理肺丸或金匮肾气丸善后。
4、雨天淋雨后着凉,可用葱白、生姜煮水喝,另加热水泡脚。
5、小儿咳嗽:橘子皮熬水。
水开后五分钟即可。
如果有热,可以加渗透梨皮、萝卜丝。
如果痰完全是清的,白色的。
可以配合一点姜片或者苏叶。
6、小儿的病重在调理脾胃,如小儿哮喘,可以在未发作期使用八珍糕调理,药房有健脾八珍糕成药。
八珍糕原方: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山药50g。
莲子肉30g,白扁豆20g。
芡实10g,薏苡仁10g。
罗大伦使用方法:太子参20g。
白术30g。
茯苓50g。
山药50g,薏苡仁50g。
芡实20g。
白扁豆20g,莲子肉50g。
生山楂30g,炒麦芽30g。
如果舌质红,去掉太子参、白术。
可以磨粉熬成糊加渗透冰糖。
白扁豆必须煮20分钟以上,否则会出现呕吐症状。
7、六味地黄丸对症:肾阴虚(1)舌像:舌质红。
舌苔薄。
(舌苔厚者,体内有湿,须先除湿)(2)脉象:脉细数。
脉缓者勿用。
罗大伦温胆汤泡脚配方
1
罗大伦温胆汤泡脚配方
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述药材熬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30分钟,滤出药汁,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背即可,泡25分钟左右为宜。
一般体内有痰湿的人,脾胃吸收的能力还不如脚底经络吸收的好,建议用这个方子泡脚。
2
罗大伦温胆汤泡脚注意事项
如果是热胖子(实热型的胖子一般都是比较结实,力气大,饭量大,容易饿,睡眠好,嗓门大,脸红唇红,皮肤比较粗糙),就直接用这个方子;
寒胖子(一般肤色黄暗或黄白的肥胖,其皮肤湿润,体型腹大而松软,臀腿松坠,食欲旺盛、易疲劳、多汗或易汗,浮肿,尤其是下肢浮肿为多,且多伴有膝关节疼痛),就把方中的竹茹去掉。
如您寒湿严重(舌体白,舌苔白腻,齿痕明显,容易腹泻),无湿热特征(无黄苔,无舌体红,无大便干燥,小便黄的特征),则可每付加生姜3-4片同煮。
小贴士:刚开始泡温胆汤最好连续泡8-10天,如果痰湿或湿热非常重,刚开始泡温胆汤最好连续泡10-14天;后续可每周泡2-4次,或每个月在感觉症状明显的时候连续泡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