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共有几个总统参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民国军阀派系中华民国历时38年,在这38年里历经两代中央政府,而这两代中央政府又都是军阀政府。
可以说民国的38年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时代,军阀混战是民国史上的重要内容,民国时代的主要军阀如下:北洋政府时期1、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袁世凯死后,旗下的北洋军阀分裂,但北洋军阀派系仍控臸着中央政府直到1927年。
2、皖系军阀——段祺瑞。
从北洋军阀中分裂出来。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
从北洋军阀分裂而出。
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
由北洋军阀分裂出。
5、晋系军阀——阎锡山。
6、浙系军阀——孙传芳。
7、江苏军阀——齐燮元。
8、桂系军阀(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
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
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
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
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
14、新疆军阀——杨增新。
国民政府时期1、蒋系军阀——蒋介石。
蒋介石是民国后二十年最大的军阀,1928年,由蒋介石主导的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直到1949年南京政府倒台。
2、冯系军阀(西北军)——冯玉祥。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解体,旗下将领分裂成多个军阀派系。
3、晋系军阀——阎锡山。
4、桂系军阀(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5、粤系军阀——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余汉谋。
6、奉系军阀(东北军)——张学良。
7、川康军阀——刘湘,刘文辉,邓锡侯。
8、山东军阀——韩复榘。
9、宁夏军阀——马鸿逵。
10、甘青军阀——马步芳。
11、绥系军阀——傅作义,董其武。
12、滇系军阀——龙云,卢汉。
13、新疆军阀——金树仁,盛世才。
其它军阀:刘镇华,孙殿英,石友三,陈树藩,刘珍年,唐生臹,何键等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民国五位第一夫人谁最漂亮?盘点民国第一夫人
导语:在大众的印象里,似乎民国只有三位总统:孙中山、袁世凯和蒋介石。
其实,从1912年到1948年的民国时期,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中山、袁世凯
在大众的印象里,似乎民国只有三位总统:孙中山、袁世凯和蒋介石。
其实,从1912年到1948年的民国时期,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中正和李宗仁。
现盘点一下这些总统的夫人们,看看“民国第一夫人”究竟都具有哪些特点?
宋庆龄——端庄朴素的国母
宋氏三姐妹,大家耳熟能详。
如今,当初那些胜利者的赞歌与失败者的浩叹,都已逐渐远逝、被岁月长河湮没;但宋氏家族的传奇历史却经久不衰的被民间传诵,而依旧鲜艳夺目的展现在现代人们的眼前。
老大宋蔼龄的精明富有,二姐宋庆龄的刚毅纯真,小妹宋美龄的强悍能干,这三姐妹各自鲜明独特的个性,在男尊女卑的年月里、演绎了一出叱咤风云的时代正剧。
可以说,百年后她们的形象依然灿烂辉煌地烙印在众人心目中。
三姐妹里面,大姐命运最顺利,家庭和美,儿孙满堂,更凭借过人的商计头脑成了当时的巨富,因此说她是世上最好运的女人都不为过。
宋美龄强悍能干,凭借杰出的政治手腕与外交才能成了当时举世闻名的女强人,尤其是赴美国游说、争取世界支持和直接参与开罗会议的辉煌历史,更将她个性的舞台扩展到国际。
人生如此,也足矣!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就是国母宋庆龄了。
一直为她抱憾,从小阅读有关文章时,就蕴涵了这样的思绪。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祖籍广东文昌(今海生活常识分享。
北洋政府时期历任元首(总统、执政、大元帅)表1、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逸仙),广东中山,1912.1.1-4.1,为南北统一,荐袁世凯以自代而辞职。
袁世凯未南下就职,至3月10日,在北京袁就大总统职后,孙在4月1日解职。
副总统黎元洪。
2、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慰亭),河南项城,1912.3.10-1913.10.10,因国会选举正式大总统而解职。
副总统黎元洪。
3、总统:袁世凯,1913.10.10-1916.6.6,帝制失败羞愤成疾而死。
民国五年1月1日(1916.1.1)僭称“皇帝”,改号洪宪,至3月22日下令撤销帝制,23日,废止洪宪年号。
副总统黎元洪。
4、总统:黎元洪(宋卿),湖北黄陂,1916.6.7-1917.7.1,因安徽督军张勋复辟而辞职。
(因袁世凯死,以副总统继任。
)1916.10.30,国会补选副总统,冯国璋当选。
5、代总统:冯国璋(华甫),河北河间,1917.7.6-1918.10.10,受皖系压迫,在任职期满即退职。
(民国六年七月在南京摄行总统事,8月入京)6、总统:徐世昌(菊人),直隶天津,1918.10.10-1922.6.2,因直系军阀邀请黎元洪总统复任,以便他日推举曹锟为总统,徐被迫退位。
(徐自1918年9月当选总统,至1922年6月2日通电辞职,黎元洪于6月11日入京复总统职,其间由阁员高凌蔚摄行总统职务。
副总统未选出)7、总统:黎元洪,1922.6.11-1923.6.3,因直系军阀拥戴曹锟为总统,被逼去职。
8、总统:曹锟(仲珊),直隶天津,1923.10.10-1924.11.2,冯玉祥倒戈叛吴,于10月23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被幽囚于延庆楼,后被逼通电辞职。
自1924年11月2日曹锟通电并咨国会参、众两院辞职,将总统印信移交国务院,代理国务总理黄郛即宣告摄行总统职务,至同月24日,解职。
9、临时执政:段祺瑞(芝泉),安徽合肥,1924.11.24-1926.4.20,因未获奉系张作霖支持,且联奉拒吴计划又告失败,乃通电下野,返居津门。
北洋政府的历任总统们北洋政府是指在满清退位以后,继任的中国合法政府,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在国家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始于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在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为世界各国所承认的合法政府。
而北洋政府最值得称道的就是。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一个国家法统的国家,并且保持了疆域的完整。
在1912年建立起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
历时的十六年的北洋政府一共历经15任国家元首,22任国务总理。
北洋政府始于辛亥革命,必须承认的是辛亥革命是个早产儿,是一个并不成熟的革命,是锅夹生饭,但他的意义是重大的,他推翻三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腐朽的满清统治。
可以说,北洋政府是极其腐朽和衰败的,他的15任国家元首都是谁呢?孙中山,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3日在任,时年46岁。
任期只有一个多月,却影响深远。
但必须指出的是,孙中山当总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一生三次当总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孙中山是伟大革命先行者,他唤起了革命的号角。
但他的一生却是蹉跎的一生,没有任何一个集团和实力派依附和听命于他,无兵无将,他的权力也确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但这是实力使然,是必然的选择。
1925年去世,时年59岁。
袁世凯,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4年10月16日,袁世凯就任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时年55岁。
必须要指出的是,袁世凯当总统是合理合法的,正式在他的任期内,国际社会才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合法政府。
也应当指出的是,是孙中山和袁世凯共同地推翻了满清统治,而且是以和平方式,避免的国家内战。
也免于外国的干涉。
大韩民国各任总统序号姓名在任时间1 李承晚1948. 5.10 ~ 1960. 42 张勉1960. 8 ~ 1961. 5.163 朴正熙1963 ~ 1979.104 崔圭夏1979.10 ~ 1980. 85 全斗焕1980. 8 ~ 19876 卢泰愚1987 ~ 19927 金泳三1992 ~ 19978 金大中1997 ~ 20039 卢武铉2003. 2. 25韩国历史序号历史阶段主要事件1 史前(古朝鲜时期)与三国时代z公元前2333年,檀君建立古朝鲜z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鸭绿江中游,最先建国。
z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
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z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
2 渤海与统一的新罗王朝z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邻近的伽亻耶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
当中国唐朝后来暴露出要将高句丽和百济纳入其帝国版图时,新罗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罗将中国人逐出韩半岛。
新罗在公元668年统一了韩半岛,并在8世纪中叶进入繁荣强大的鼎盛时期。
新罗一直想建立一个理想的佛教国家,佛国寺就是在统一的新罗时期所建立的。
但因王公贵族沉溺于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国对佛教的崇尚开始衰落。
此外,和被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声称有统治权的地区领袖间产生了冲突。
公元935年,新罗国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丽王朝投降。
z公元698年,居住在满洲中南部地区的前高句丽人建立了渤海王国。
渤海王国不仅有高句丽人,还有众多的革末革曷族人。
渤海王国按高句丽王国的行政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京政权体系。
渤海王国有着源于高句丽文化的先进文化。
中国历任大总统第一任——袁世凯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叱咤中国政坛的一代枭雄。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世代官宦权重的大家族,他的政治生涯从天津起家。
他青年科举不第,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
1892年,袁世凯入朝鲜平乱期间,表现出了非凡的外交军事才能,令国内朝野瞩目。
1895年从朝鲜回天津督建“新式陆军”,“天津小站新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照欧洲军制训练的军队,开创了中国军事历史的先河。
袁世凯在天津新军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
1898年参与镇压维新派。
1899年任山东巡抚,逐步接近清廷的权力中枢。
1901年升任中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的中国直隶总督府策划了多起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
1907年入主军机处、兼任外务部尚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受国内外形势所迫,清政府依赖对西洋文化见多识广的北洋集团,起用北洋鼻祖袁世凯,出任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
革命当前,袁世凯深知清庭气数已尽,无可挽回,便联络全国革命势力逼迫清帝退位,实行中国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随后不久,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受当时乱世年代其它帮派的阴谋算计,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身亡,享年57岁。
袁世凯的妻妾甚多,在天津有多处旧居,属海河东路39号的这所豪宅最为别致,德式红色的陡坡屋顶,尖顶扣钟状的八角采光亭,极具欧洲古典情调。
第二任——黎元洪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生于湖北黄陂县夏店,原籍安徽巢县。
年幼时随父亲的政治调动,全家迁入天津塘沽区,19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最西式的海军学校——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黎元洪自幼懂事,学习刻苦,以全校的高分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1888年派往广东随“广甲”编入北洋水师,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随舰队北援。
北洋政府历经15任国家元首,都是哪些人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简称“民国”。
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但此时新生的民国不仅还没有实现统一,而且时刻面临外部的威胁,因为北方的满清政府仍在苟延残喘。
此时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为了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彻底推翻满清统治,巩固民国,被迫与袁世凯达成一条件“如果袁世凯促使清帝主动退位,就将总统之位让给他”。
1912月2月12日,清帝正式退位,民国实现统一。
第二天,孙中山提出辞呈,并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
15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此,中国正式进入北洋政府时代。
袁世凯袁世凯,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被正选选举成为民国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前期,袁世凯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为了民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到了后期,袁世凯为了一己私利,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恢复帝制。
最后在全国风起云涌的讨袁运动中,仅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中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
取消帝制不久后,郁郁寡欢的袁世凯在北京病逝。
纵观袁世凯的一生,恢复帝制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
黎元洪在北洋政府历任中的总统中,黎元洪是唯一一个不是袁世凯嫡系的总统。
1913年10月,黎元洪凭着自己在辛亥革命所积攒下来的资历与袁世凯一起被选举成为中华民国的副总统和总统。
在1916年更是接任成为总统,可是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而黎元洪手上一点实权都没有,最后因府院之争而下野。
1922年,黎元洪梅开二度,再次出任民国大总统,但仍旧没有什么实权,他的总统之位是北洋各个利益集团妥协下的产物。
民国时期风云人物1、袁世凯,1859年生,河南人,北洋军阀领袖,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并于1915年12月宣布称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2、蒋中正,1887年生,浙江人。
中央军领袖,其在孙文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一生致力于统一全国军政,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3、段祺瑞,1865年生,安徽人,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1916年至1920年期间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后袁世凯时代众望所归的北洋领袖。
4、张作霖,1875年生,奉天(辽宁)人,奉系军阀首领。
其在直皖对抗中,稳步扩张,并多次染指中央。
在北洋统治末期,他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
5、吴佩孚,1874年生,山东人,新直系军阀副首领。
直皖战争后迅速崛起,之后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击败强敌张作霖,将其逐回关外。
是时,吴佩孚掌握新直系实权,拥兵十数万,虎踞洛阳,其势力直接影响着大半个中国。
6、冯玉祥,1882年生,河北(原籍安徽)人,国民军系(西北军)首领。
原为直军骨干,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率部发动北京政变,一跃成为北方实力派人物。
随后一度遭直、奉两系联合打压,被迫下野,但仍可借北伐战争再起,割据西北,拥众数十万。
7、阎锡山,1883年生,山西人,晋绥军首领。
其主政山西长达38年,在北方举足轻重,并一度占有晋绥冀察四省区和平津等北方六省区市,为与中华民国相始终的地方实力派人物。
8、李宗仁,1891年生,广西人。
新桂系首领。
蒋中正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二人有时合作,在合作中对抗;有时对立,在对立中合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蒋下野后他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而未果。
9、孙传芳,1885年生,山东人,五省联军首领。
原为直军将领,浙奉战争后迅速崛起,席卷江东五省,拥兵二十余万,成为可与张作霖、吴佩孚相匹敌的实力派人物。
10、张学良,1901年,辽宁人,张作霖长子,东北军(原奉系军阀)首领。
八位民国总统及其书法手迹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代)、徐世昌、曹琨、蒋介石、李宗仁(代)。
(整理网络资料)一、孙中山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专制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书法手迹二、袁世凯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的首脑。
早年在朝鲜发迹,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
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和平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他下令解散国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
他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事件。
袁世凯书法手迹三、黎元洪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
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入海军服役。
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
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
袁世凯去世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
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
黎去世后,以国葬的形式葬在土公山(现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附近)黎元洪书法手迹四、冯国璋冯国璋(1859年-1919年),汉族,字华甫,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人,明代开国勋臣冯胜的后代,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民国代总统。
民国时期一共有几个总统?共有八位:孙文(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中正,李宗仁(代)。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1859年9月16日,他出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
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
袁世凯早年科举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
1892年,大清藩属朝鲜内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
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庭朝野瞩目。
1894年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
1895年受命以道员衔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
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
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
1898年参与镇压维新派。
1899年任山东巡抚,逐步接近清廷的权力中枢。
190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7年入主军机处、兼任外务部尚书。
1908年宣统帝继位,受清皇室排挤,袁世凯被迫下野,隐居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别墅——“养寿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受国内外形式所迫,清庭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由其出任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
革命当前,袁世凯深知清庭气数已尽,无可挽回,便联络全国革命势力及其旧部,倒戈一击,逼迫清帝退位,实行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随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
1916年3月22日,内外交困,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
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临时总统及北洋时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孙文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2.袁世凯北洋军阀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大总统1.袁世凯北洋军阀1913年10月10日——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1916年6月6日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继任黎元洪进步党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1917年张勋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
7月12日此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代理冯国璋直系军阀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7月6日以副总统代理大总2.徐世昌皖系军阀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国务总理署任周自齐交通系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复任(1)黎元洪研究系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代总理署任高凌霨无党派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3.曹锟直系军阀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代总理署任黄郛无党派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皖系军阀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大总统改为虚位,由国务总理摄行。
代总理署任胡惟德无党派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中华民国大总统总理署任颜惠庆无党派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
1926年5月13日宣布摄行大总统代总理署任杜钖圭直系军阀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代总理署任顾维钧无党派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奉系军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广州军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第一次护法)1.孙文中华革命党1917年9月10日——1918年5月4日。
溥仪复辟后国会被废。
孙中山号召国会议员到广州另组新政府。
8月25日于广州召开会议,成立军政府。
9月1日选孙中山为大元帅,展开护法运动。
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1.岑春煊无党派1918年8月21日——1920年10月24日1918年,非常国会受桂系控制,最后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孙中山辞职,由岑春煊任主席总裁。
复任孙文中国国民党1920年11月29日——1921年5月4日1920年军政府桂系及滇系军阀内哄,陈炯明率军驱除。
孙中山复任总裁。
中华民国正式政府非常(时期)大总统1.孙文中国国民党1921年5月5日——1923年3月2日1921年4月,非常国会开会,取消军政府,组织正式中华民国政府,选孙文为非常大总统。
但军政权掌握在陈炯明身上。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陆海军大元帅1.孙文中国国民党1923年3月2日——1925年3月12日1923年孙中山驱逐陈炯明之后再度成立了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1925年孙中山北上商讨国事,因肝癌病逝北京。
代理胡汉民中国国民党1925年3月12日——1925年7月1日民国时期都有哪些总统,更替过程中华民国大总统时期(1911年12月29日到1924年11月2日)孙中山(1911年12月29日---1913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中国同盟会)袁世凯(1913年10月10日——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1916年6月6日政党或派系:北洋军阀)袁世凯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黎元洪(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政党:进步党、研究系)1917年张勋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
7月12日黎元洪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1922年6月12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冯国璋(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1917年7月6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徐世昌(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政党或派系:皖系军阀)曹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其推翻,后无担当此职者中华民国非常(时期)大总统孙中山(1921年5月5日---1923年3月2日政党或派系:中国国民党)1921年4月,非常国会开会,取消军政府,组织正式中华民国政府,选孙文为非常大总统。
但军政权掌握在陈炯明身上。
1948年行宪后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就任时间: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21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
李宗仁(就任时间: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有争议因为李宗仁1949年1月21日就任的是代总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1949年11月16日李宗仁退往广州后无法行使职权.内阁总理(1912~1914)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大总统需任命一个以总理为首的内阁。
内阁总理就职日期离职日期唐绍仪1912年3月13日——1912年6月17日陆征祥1912年6月17日——1912年8月20日赵秉钧1912年9月25日——1913年5月1日段祺瑞代总理1912年5月1日——1913年7月31日熊希龄1913年7月31日——1914年2月12日孙宝琦代总理1914年2月12日——1914年5月1日政事堂国务卿(1914-1916)1914年5月1日,民国北京政府将内阁改名为政事堂,总理改称国务卿政事堂国务卿就职日期离职日期徐世昌1914年5月1日——1916年4月22日段祺瑞1916年4月22日——1916年6月29日国务总理(1916-1928)1916年6月29日,北京政府政事堂复名内阁,国务卿改为国务总理国务总理就职日期离职日期段祺瑞1916年6月29日——1917年5月23日伍廷芳代总理1917年5月23日——1917年5月28日李经羲1917年5月28日——1917年7月1日张勋政变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4日段祺瑞1917年7月14日——1917年11月22日汪大燮代总理1917年11月22日——1917年11月30日王士珍署任总理1917年11月30日——1918年2月20日钱能训代总理1918年2月20日——1918年3月23日段祺瑞1918年3月23日——1918年10月10日钱能训代总理1918年10月10日——1919年6月13日龚心湛代总理1919年6月13日——1919年9月24日靳云鹏1919年9月24日——1920年5月14日萨镇冰1920年5月14日——1920年8月9日靳云鹏1920年8月9日——1921年12月18日颜惠庆代总理1921年12月18日——1921年12月24日梁士诒1921年12月24日——1922年1月25日颜惠庆代总理1922年1月25日——1922年4月9日周自齐署任总理1922年4月9日——1922年6月12日颜惠庆1922年6月12日——1922年7月13日王宠惠代总理1922年7月13日——1922年11月29日汪大燮署任总理1922年11月29日——1922年12月11日王正廷代总理1922年12月11日——1923年1月4日张绍曾1923年1月4日——1923年6月6日高凌霨1923年6月13日——1924年1月12日孙宝琦1924年1月12日——1924年7月2日顾维钧代总理1924年7月2日——1924年9月14日颜惠庆1924年9月14日——1924年10月31日黄郛1924年10月31日——1924年11月25日不设国务总理1924年11月25日——1925年12月26日许世英1925年12月26日——1926年2月15日贾德耀代总理1926年2月15日——1926年4月20日胡惟德署任总理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颜惠庆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杜鍚珪代总理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顾维钧代总理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7日潘复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备注:1917年7月1日,由张勋领导辫子军在北京发动政变,推动溥仪复辟。
当日,张勋被溥仪任命为总理内阁大臣。
但此次帝政复辟在7月12日宣告失败。
段祺瑞在7月14日复任总理。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民国国务总理一职被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