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功利 主义思考问题的思路是:每个 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时都会根据 自己的所得来衡量自己的所失, 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成员的欲 望;
二是直觉主义的正义观。依靠 人们的直觉,在人们看来或感 到最接近正确的标准来衡量公 平或公正。罗尔斯对这两种正 义观均持否定的观点,尤其反 对功利主义的正义观。
9.2 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与内容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 目标是通过保障尽可能多的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 生活,来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劳动者之间的差距。
同时,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资源的合理 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政府为失业者在失业时提供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和 再就业的行为规则。
除失业外,还有高小、初中毕业未能升学 的学生和家庭妇女要求就业。在百废待兴 的中国,对失业问题的解决,引起了领导 者的高度重视。从1950年起,就在全国开 展了对失业者的救济工作。1952年对失业 者中有劳动能力的划归劳动部门进行救济, 无劳动能力的划归民政部门管理。
1954年,又规定除失业工人和知识分子外, 其他失业者的救济都划归民政部门,1956 年5 月9日,劳动部、内务部联合发布通知, 原来由劳动部管理的对失业者的救济工作 统一划归民政部门管理,列入社会救济。
第9章 失业保险
9.1 失业保险概述 9.1.1 失业保险的定义与特征 1. 失业保险的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由于外力不
可抗拒的因素而造成的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 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由于经济周期、行业竞争、产业转型、劳 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等原因,每个劳动者都有 可能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
障的制度安排,是在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间 建立风险分散机制、追求分配公平的一种社 会制度。社会公正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凯恩 斯主义经济学为失业保险提供了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