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氟胞嘧啶的合成_李年平
- 格式:pdf
- 大小:157.77 KB
- 文档页数:2
载有5-氟脲嘧啶高分子药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周朝华
【期刊名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卷),期】1987(8)1
【摘要】无
【总页数】6页(P87-92)
【作者】周朝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分子药物研究Ⅰ.5-氨基水杨酸与二元羧酸缩聚物的合成 [J], 胡志国;樊风秋;戴新志;李伟;王京芳
2.糖苷合成研究V.2-O-烷基-5-氟脲嘧啶-O-葡萄糖醛酸苷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J], 孙昌俊;王义贵;胡为峰;陈再成;薛鹏;张建国;徐贝力;赵耀然;王美玲
3.阿拉伯半乳聚糖-5-氟脲嘧啶的合成与缓释性能 [J], 马艳丽;方桂珍;金钟玲
4.阿拉伯半乳聚糖-5-氟脲嘧啶的合成与缓释性能 [J], 马艳丽;方桂珍;金钟玲
5.N_1-羧酰-5-氟脲嘧啶系列前体药物的合成 [J], 罗维早;张志荣;张强;吴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二氯-5-氟嘧啶的合成及废液回收处理利用付永丰;郭宁;云志;孙珊珊【摘要】使用5-氟尿嘧啶(5-FU)和三氯氧磷(POCl3)作为原料、N,N-二甲基苯胺(DMA)作为缚酸剂合成2,4-二氯-5-氟嘧啶,系统研究了5-FU与POCl3的摩尔比、5-FU与DMA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简要阐述该反应机理。
反应结束后,向废液中加入NaOH固体对废液进行处理,探讨DMA的回收率和副产物磷酸氢二钠的收率与pH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为5-FU与POCl3的摩尔比为1:10、5-FU与DMA的摩尔比为1:1.5、回流温度114℃、回流时间2 h时,2,4-二氯-5-氟嘧啶的收率为92.2%;通过加入NaOH固体将废液pH调至7,DMA的回收率和副产物磷酸氢二钠的收率都为最大值。
%2,4-Dichloro-5-fluoropyrimidine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5-fluorouracil (5-FU) and phosphorus oxychloride in the presence ofN,N-dimethylaniline (DMA) as acid acceptor. The effect of molar ratio of 5-FU to phosphorus oxychloride, molar ratio of 5-FU toN,N-dimethylanilin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was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5-FU and POCl3 ratio 1:10, 5-FU and DMA ratio 1:1.5, reaction temperature 114℃, reaction time 2 h were 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of synthesizing 2,4-dichloro-5-fluoropyrimidine. Under this process condition, maximum yield of 92.2% of 2,4-dichloro-5- fluoropyrimidine could be obtained. The pH of waste water was then adjusted by adding sodium hydroxide, and the effect of pH on recovery of DMA and yield of by-product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was studied. When pH was adjusted to 7, maximum recovery of DMA andmaximum yield of by-product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could be obtained.【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7页(P1723-1729)【关键词】5-氟尿嘧啶;缚酸剂;合成;废水;回收;水合物【作者】付永丰;郭宁;云志;孙珊珊【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9;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54.1引言2,4-二氯-5-氟嘧啶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应用于合成医药(卡培他滨、伏立康唑等)、农药(双氟磺草胺等)[1-3]。
2020年第26期/总第320期0引言5-氟尿嘧啶(5-FU )由Duschinsky 等[1]于1957年首次合成,是一个重要的抗肿瘤药物,也是氟代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氟尿嘧啶的合成方法(根据Scifinder 调研)可归纳为3种方法:直接氟化法,缩合环合法及其他方法。
直接氟化法是以尿嘧啶为原料,与惰性气体(N 2)稀释的氟气或活性含氟化合物反应直接合成目标产物(5-氟尿嘧啶)[2-4]。
此法工艺简单,收率高,但因氟气来源少,价格贵,氟气毒性大、对设备的要求高等原因,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应用较少。
其他方法主要是以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为起始原料,此法原料难得,成本高,不适宜产业化[5-6]。
目前主流工业化路线为缩合环合法,以氟乙酸甲酯为起始物料,经与甲酸乙酯在甲醇钠的催化下等到氟代丙醛酸甲酯烯醇式钠盐,此中间体与甲异脲(固体或者液体)环合成2-甲氧基-5-氟尿嘧啶,后经酸水解、重结晶等过程得到5-氟尿嘧啶[7-10]。
此法路线长,效率低,但原料廉价(国内有大宗商品),反应条件温和(未见严苛的反应条件),易于产业化,总体成本低廉而得到国内生产厂家的青睐。
图1高纯度5-氟尿嘧啶合成工艺反应路线示意图一种高纯度5-氟尿嘧啶合成工艺研究陈小林摘要以氟乙酸甲酯为起始物料,在甲醇钠催化下与甲酸乙酯缩合得氟代丙醛酸甲酯烯醇式钠盐(化合物IV ),氟代丙醛酸甲酯烯醇式钠盐与固体甲异脲(起始物料III )环合得到2-甲氧基-5-氟尿嘧啶(中间体V ),中间体V 在盐酸中水解为5-氟尿嘧啶粗品,粗品经过二甲亚砜和水两次精制,得到符合EP 标准的高纯度原料药。
在n (氟乙酸甲酯):n (甲醇钠):n (甲酸乙酯):n (固体甲异尿)=1∶2.2∶2.25∶2、缩合温度30-40℃、缩合时间9h 、环合温度35-45℃、环合时间9h 、水解温度50℃,酸浓度(4M )、二甲亚砜(5V )、水(10V )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总摩尔收率为:45.3%、HPLC 纯度>99.9%,其结构经过LC-MS 、H-NMR 确认。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作者:凡长坡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1期【摘要】5-氟尿嘧啶的常用合成工艺有缩合环化法、直接氟化法及其他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5-氟尿嘧啶缩合环化法、直接氟化法及其他方法的合成工艺及具体途径,旨在为5-氟尿嘧啶的合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5-氟尿嘧啶;合成;工艺;研究进展5-氟尿嘧啶,分子式为C4H3FN2O2,一种嘧啶化合物衍生物,也是抗代谢药物的一种,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且抗肿瘤谱较为广泛[1]。
5-氟尿嘧啶在体内首先反应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抑制DNA的合成,也可反应生成氟尿嘧啶核苷,参与正常RNA的合成,进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5-氟尿嘧啶在抗肿瘤治疗中主要作用于细胞繁殖的S期,对其他阶段细胞繁殖影响较小。
5-氟尿嘧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也容易进入脑组织及肿瘤转移灶。
5-氟尿嘧啶的代谢产物主要有原型、二氧化碳和尿素。
其中原型主要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其他代谢产物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尿素,分别经呼吸系统和尿液排出。
5-氟尿嘧啶难以从外界环境中提取制备,以化工合成为主。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知,5-氟尿嘧啶的常用合成工艺有缩合环化法、直接氟化法及其他方法[2]。
本文对5-氟尿嘧啶合成工艺做出如下概述。
1 5-氟尿嘧啶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制5-氟尿嘧啶为白色粉末或白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不溶于苯、氯仿以及乙醚等溶剂,没有臭味,略有苦味。
5-氟尿嘧啶的熔点为282℃,紫外在265或266nm处有最大吸光度。
5-氟尿嘧啶是嘧啶类的氟化物,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合成,对RN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鳞癌、皮肤癌、肝癌、膀胱癌等。
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胃炎、腹痛及腹泻,严重者有血性腹泻或便血,应立即停药。
5氟胞嘧啶合成方法
5氟胞嘧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广泛应用于药
物合成和农药合成等领域。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1. 首先,将2,4-二硝基胞嘧啶和3,5-二氟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2,4-二硝基-3,5-二氟苯甲酸乙酯。
2. 然后,将2,4-二硝基-3,5-二氟苯甲酸乙酯与氨水反应,在碱
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5-氟胞嘧啶。
3. 最后,通过提取、结晶等工艺步骤,纯化获得5-氟胞嘧啶
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成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和反应条件,并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合成反应的高效和产物的高纯度。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2019年文档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引言近年来,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它们为基础的5-氟尿嘧啶、伏立康唑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5氟嘧啶环的合成、氟嘧啶C2、C4和C6位的烷基化及其卤代一直是合成上的难点和热点。
鉴于嘧啶环的药用活性及氟原子的特殊性质,在嘧啶环上引入氟原子已成为合成新药物的重要考虑因素。
本文主要进行的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工艺研究,综合考察各相关反应的产率、反应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中间体的纯度、性状等各方面因素。
1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5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从氟乙酸乙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另一类是直接对现有的氟嘧啶类化合物进行烷基化、a-卤代烷基化以及基团的取代反应;还有一类就是从2,3,3,3-四氟丙酸甲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得到产物。
具体的合成方法举例如下:1.1从氟乙酸乙酯出发6-(1-溴乙基)-4-氯-5-氟嘧啶的合成[1][2]。
本方法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乙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α-氟丙酰乙酸乙酯(2),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3),再用POCl3使化合物(3)的羟基氯化、NBS溴代得目标化合物(1)。
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保持了较高的产率,总收率为41.7%[1]。
原料氟乙酸乙酯价廉易得,除第一步反应收率较低以外,其余各步收率较为良好。
其合成条件对设备要求不高,只要用脲和胍来替换第二步反应中的脒,就可以分别得到不同的反应中间体及产物。
1.2从氟嘧啶类化合物出发2,4-二氯-6-乙基-5-氟嘧啶的合成[3]。
本合成方法以2,4-二氯-5-氟嘧啶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而得。
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
本实验的格氏试剂的制备中常用碘或碘钾盐作催化剂,然后采用1,2-二溴乙烷作为反应引发剂。
抗恶性肿瘤新药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的合成朱仁发;何勇;淤奇【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06(32)6【摘要】以去氧氟尿苷、盐酸羟胺、氯甲酸正戊酯等为原料合成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反应经加成、氢化、缩合、酰胺化等步骤得目标产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EI-MS确证.五步合成目标产物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总产率20.05%(以去氧氟尿苷计).【总页数】2页(P22-23)【作者】朱仁发;何勇;淤奇【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合肥紫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合肥紫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相关文献】1.氟代碳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N-烷基-5-甲酰胺基-1,2,4-氧杂二唑基-3-(4′-脱氧-4′-氟-β-L-吡喃型阿拉伯糖)的合成 [J], 程华2.二肽物±(4S)-5-[叔丁基二甲基硅氧-4-二苄氨基-2-甲酰氨基-N-3-羟基-2-(三苯甲烷基)丙基]戊酰胺的合成 [J], 王月慧;马兵;吴菊;刘建武;沈介发;严生虎;张跃3.N4-烷基-5-甲基-2'-脱氧胞苷的合成及其掺入到寡核苷酸中对杂交亲和力的影响[J], 余建鑫;张万年;李科;姚建忠;章玲4.9-(2-膦酰甲氧乙基)腺嘌呤及其口服前药阿地福韦双特戊酰氧甲酯的合成 [J], 张勇;李欣;宫平;汪玉梅5.1-酰氧基-2,8,9-三氧杂-5-氮杂-1-锗杂三环[3,3,3,O^(1,5)]十-碳烷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J], 李靖;谢庆兰;王积涛;刘华;姚心侃;王宏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