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称象》习题精选 冀教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42.01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阅读理解1. 故事中,曹操得到了什么礼物?A. 一匹马B. 一头大象C. 一颗宝石D. 一只鸟答案:B. 一头大象2. 官员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 大象的颜色B. 大象的重量.C. 大象的年龄D. 大象的食物答案:B. 大象的重量3. 第一个提出的称象方法是什么?A. 砍一棵大树做大秤B. 把大象宰了割成块再称C. 用很多人来抬大象D. 直接用普通秤称答案:A. 砍一棵大树做大秤4. 曹冲是如何想到称象的方法的?A. 他看了一本书B. 他问了爸爸C. 他观察到船身的变化D. 他直接想到了用石头答案:C. 他观察到船身的变化5. 故事中,谁的方法最终成功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A. 曹操B. 官员们C. 曹冲D. 士兵们答案:C. 曹冲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曹冲称象方法中的步骤?A. 把大象赶到船上B. 在船舷上画线C. 用吊车吊起大象D. 称船上的石头答案:C. 用吊车吊起大象二、填空题1. 曹冲只有_____岁,就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
答案:七2. 曹冲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然后看船身_____多少,就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答案:下沉3. 曹冲称象的方法中,最后需要称的是_____的重量。
答案:船上的石头4. 曹操听了曹冲的方法后,_____地点点头。
答案:微笑三、判断题1. 故事中,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答案:√2. 官员们提议直接用大秤来称大象。
()答案:×(原文是说需要造一杆大秤)3. 曹冲的方法是把大象分成小块来称。
()答案:×(曹冲的方法是利用船和石头)4. 曹冲的方法最终没有成功称出大象的重量。
()答案:×(曹冲的方法成功了)5. 故事中,曹操对曹冲的方法表示了赞赏。
()答案:√(曹操微笑着点点头)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 故事中提到的大象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随堂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重。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A.2413B.3124C.3241D.21432.“腿”总共有多少画()A.11B.12C.13二、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出来——( )下沉——( )重——( )4.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两句话哪句话更好?为什么?①曹冲七岁。
①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认为曹冲的办法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冲称象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阅读理解1. 曹操的儿子叫什么名字?A. 曹操B. 曹植C. 曹冲D. 曹丕答案:C. 曹冲2. 曹冲提出称象的方法时,他有多大?A. 三岁B. 五岁C. 七岁D. 九岁答案:C. 七岁3. 官员们提出的第一个称象方法是什么?A. 用大树做秤杆B. 直接用大秤称C. 把大象宰了分块称D. 用船和石头答案:A. 用大树做秤杆4. 曹冲的称象方法最后成功了吗?A. 是的,成功了B. 没有,失败了C. 文中没有提到D. 不确定答案:A. 是的,成功了5. 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哪一步是确保大象重量的准确性?A. 把大象赶到船上B. 沿水面画线C. 船上装石头直到下沉到画线处D. 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答案:D. 称船上石头的重量6. 下列哪项不是曹冲称象过程中的步骤?A. 赶大象上船B. 用锤子敲打大象C. 沿水面画线D. 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答案:B. 用锤子敲打大象二、填空题1. 曹冲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_____。
答案:一条线2. 曹冲的方法中,最后通过称_____的重量来确定大象的重量。
答案:船上石头3.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后,_____。
答案:直摇头4. 曹冲提出的称象方法_____(填“简单”或“复杂”),但非常_____(填“有效”或“无效”)。
答案:简单;有效三、判断题1.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答案:√2. 官员们提出的称象方法都不可行。
()答案:√3. 曹冲用船和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答案:√4. 曹冲称象的方法是直接把大象放到秤上称的。
()答案:×5. 曹操最后没有采纳曹冲的方法。
()答案:×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 曹冲提出的方法中,为什么要赶大象上船并在船舷上画线?答案:为了知道大象上船后船下沉了多少,作为后续装石头的标准。
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组词。
1. 称()()()2. 象()()()3. 船()()()答案:1. 称(称重)(称赞)(称心如意)2. 象(大象)(象牙)(气象万千)3. 船(船只)(船舱)(船帆)二、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1. 灬()()()2. 牜()()()3. 舟()()()答案:1. 灬(热)(熟)(煮)2. 牜(物)(牧)(牡)3. 舟(船)(航)(舰)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提出的办法是先把大象赶到一艘________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2. 曹冲的办法是,再将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________,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3. 曹操听了曹冲的办法后,他的表情是________。
答案:1. 大船2. 石头3. 微笑着点点头四、选择题。
1. 曹冲称象的办法中,首先需要把大象赶到哪里?()A. 陆地上B. 一艘大船上C. 一座桥上答案: B2. 曹冲的办法中,用来替代大象重量的是什么?()A. 木头B. 石头C. 沙子答案: B五、连线题。
聪明的曹操高兴的曹冲沉甸甸的大象答案:聪明的-曹冲高兴的-曹操沉甸甸的-大象六、用下列词语造句。
1. 沉甸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头大象看上去沉甸甸的,让人好奇它到底有多重。
2.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曹冲的办法果然奏效,大象的重量被准确称出来了。
七、回答问题。
1. 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重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曹冲首先让大象站在一艘大船上,记录船下沉到水面的位置并画线。
二年级语文下册《称象》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称象》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国家要称量大象的故事。
故事中,人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来称量大象的重量,发现只有用平衡的方法才能真正称出大象的重量。
故事寓意着在做事情时要找到平衡点,才能得到真正的结果。
2.2 生字词学习:大象、国家、称量、平衡、结果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审美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判断题1. 曹操收到大象后,非常不高兴。
()2. 曹冲提出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重的建议。
()3. 曹冲的方法是通过让船下沉到标记线来确定大象的重量。
()4. 曹操没有采纳曹冲的建议。
()5.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而且只有七岁。
()二、选择题1. 曹操收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A. 又矮又小B. 又高又大C. 又瘦又长D. 又圆又矮2. 官员们对大象的重量有什么看法?A. 他们知道大象的确切重量B. 他们认为大象很轻C. 他们好奇大象到底有多重D. 他们认为大象的重量不重要3. 曹冲提出的方法中,首先需要做什么?A. 造一杆大秤B.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C. 把大象宰了D. 找一棵大树做秤杆4. 曹冲的方法中,船下沉到标记线后,接下来要做什么?A. 直接称大象B. 把大象赶上岸C. 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标记线D. 放弃称重5. 曹操对曹冲的建议有什么反应?A. 摇头表示不同意B. 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C. 直接拒绝了D. 没有反应三、填空题1. 曹操收到的大象,身子像________,腿像________。
2. 曹冲建议先把大象赶到________上,然后________船身下沉多少。
3. 曹冲的方法是通过________来确定大象的重量。
4. 曹操对曹冲的建议表示________,并且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
四、简答题1. 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称大象的办法?请简述他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二、选择题1. B. 又高又大2. C. 他们好奇大象到底有多重3. B.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4. C. 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标记线5. B. 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三、填空题1. 一堵墙;四根柱子2. 一艘大船;看3. 称石头的重量4. 同意四、简答题1. 曹冲能想出称大象的办法是因为他观察到船下沉的现象,并利用这个现象来间接测量大象的重量。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象”字组词。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明白要多动脑筋,善动脑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曹冲的聪明才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想象画的设计与展示。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象”字组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想象画纸张。
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
(2)引导学生思考:曹冲是如何称象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为什么曹冲能想到这样的办法称象?他是个怎样的孩子?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组词练习。
4. 想象画设计(1)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曹冲,设计称象的场景。
(2)学生动手画出想象中的场景。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画出想象中的称象场景。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读、讨论等方式,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对曹冲的聪明才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想象画的设计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丰富多彩的称象场景。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想象画,并将作品带到学校展示。
3. 搜集有关曹冲的其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八、课堂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称象》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的字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决()_______ 吹()_______ 钱()______ 钟()______你()_______ 评()_______ 轮()_______ 蚁()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一()大树
一()大秤一()线四()柱子
一()大船一()办法一()石头
五、读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六、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曹冲称象办法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
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
第三步是_____________.
第四步是_____________。
七、看图想想: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用了多大力气向下按水中的小木块呢?
参考答案:
一、议论、曹操、砍树、下沉、停止、重量、称象、果然
二、快快走称称象炊炊烟秤大秤线毛线论议论冲气冲冲议议论
三、河沿沉没称象秤杆砍树吹风停止上下
四、头杯艘堵条个棵根块
五、邻居家的小明才上学。
六、赶大象上船划线装石头称石头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