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药学专业(医药贸易与市场营销)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专业培养特色与方向医药贸易与市场营销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以药学、贸易学、管理学为基础,从事医药贸易、市场营销、药物研发以及能进行科学管理、决策与组织协调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这类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实际应用,以及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初步的项目策划能力。
四、专业基本培养规格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敬岗爱业,遵纪守法,热爱药学专业,树立严谨、求实、准确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药德、医德”和为社会服务的献身与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现代药学、贸易与管理学综合知识,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富于进取、创新、开拓的精神。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及计算机在药物研发与医药贸易、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4.能胜任在各类医药类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涉外及跨国生产型与经营型企业,以及有关大学、研发、药检、决策、医院等相关单位的科研、管理、策划与教学工作。
五、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毕业总学分:154学分,其中:必修课104学分,选修课50学分(政治理论选修课 2学分,艺术类公选课 2学分,全校性公选课不超过 20学分)。
课内总学时:2700六、教学实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安排。
为加强学生对药物研发与医药贸易业务知识了解与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在暑假(第六和第七学期中间,按3周计算)与第七学期第一周为市场调查与专业实习(合计4周),第八学期集中进行毕业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
学生从第七学期可以提前自由进入相关实验室或课题组,参与研究工作或进行创新性科研综合训练。
七、教学时间安排(附表一)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九、副修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三)附表一:教学时间安排表说明:“上课”一栏按每学期18周减去“入学教育”、“军事课”、“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的时间后的实际上课周数填写。
药理学院内药学系四年制专业课程流程架构表藥理學院內藥學系四年制專業課程流程架構學年課程名稱第一學期【藥學導論】數理藥劑類化學類生物藥理臨床類生藥類行銷藥政類資訊管理類第一學年微積分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天然物化學概論*普通生物學中藥概論藥學日文基礎電腦第二學期分析化學有機化學解剖生理學*藥用植物學藥學英文網路應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藥用物化*有機化學*生物化學*解剖生理學藥理學第二學期藥用物化生物統計學藥物化學*藥理學病態生理學*微免學及免疫學本草學第三學年第一學期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藥物化學生物技術導論*調劑學藥物治療學藥學服務生藥學*炮製學第二學期*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臨床藥學藥物治療學非處方藥藥物流行病學營養學藥物資訊藥學見習*生藥學*方劑學藥學溝通技巧第四學年第一學期藥物分析學藥學校外實習藥學倫理藥局管理第二學期臨床藥物動力學CGMP控釋劑型分子生物學生物製劑學生技法規藥廠實務*藥物分析學儀器分析學研究專題製作實證藥學藥事照護中藥學中草藥基源鑑定藥事法規藥物經濟學藥事管理經營社區藥局實務藥業行銷管理消費者行為學職涯規劃。
成都医学院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版一、专业定位与目标1.专业定位:药学专业作为我国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药学人才。
2.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药学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在医药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领域从事药品研发、生产、检验、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四大模块。
(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基础课: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课程,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核心课: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4)实践课:包括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1.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实习课等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实验课:设置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实验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实习课:安排学生在医药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地进行实习,了解行业现状,提高实践能力。
(1)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2)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四、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1.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一定比例,同时聘请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五、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1.质量保障:本专业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设置合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严格考试制度,确保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2.评价体系:本专业建立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课程成绩、实习表现、创新创业成果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综合素质。
浙江中医学院滨江学院药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试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医药营销、药物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后能够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检验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
基本要求: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质。
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掌握药物化学和生药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以及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3)掌握药物的鉴定、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技能;(4)掌握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基本方法;(5)熟悉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6)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进行资料查询、联机文献检索,具有初步撰写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学习一门外语,能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5. 掌握一定的体育、传统保健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年制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一定的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社会科学知识,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医药营销、医院药学与药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方面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
4.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树立依法从业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他人和自身的权益。
5.身心健康,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知识与技能方面1.系统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基本知识。
2.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3.熟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备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6.具备一定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化学、药学。
(二)主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毒理学、药事管理、临床医学概论。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军事训练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计2学分。
(二)药学综合技能培训80学时,安排在第一至第六学期,计5学分。
(三)社会实践2周,安排在假期,计2学分。
(四)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18周,计18学分。
四年制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1.学科门类:医学2.专业名称:药学3.专业代码:1007014.招生时间:2005年5.学制:四年6.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医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1.素质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2)以病人利益为重,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合理利用医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4)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
(5)尊重同仁,有团队合作精神。
(6)树立法律观念,依据药事法规工作。
2.知识目标(1)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等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药物制剂的生(3)掌握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
(4)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临学科的新知识。
(5)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独立地、持续地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自身和专业的发展。
(6)熟悉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掌握药事管理法律、法规。
3.技能目标(1)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及制备技术。
(3)掌握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4)具有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以“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与创业能力为重点,形成“理实结合、医药兼备”的专业特色,培养“懂药品、精服务”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药学四年的学习计划第一年第一年的学习主要是打好药学基础,学习药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第一学期的课程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课程,打好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
第二学期开始学习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课程,逐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此外,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药学实验室的实践活动,如合成化合物实验、动物试验等,提前感受和了解实验室工作的流程和要求,为以后的实验课程打下基础。
此外,通过参加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院系学术交流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素养。
第二年第二年的学习主要是进一步学习药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包括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药物物理化学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药物的性质、制备和分析方法,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和药物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要学习医学相关的课程,如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等,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和感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原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和药物研究做好准备。
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举办的药学实践活动,如药物分析实验、诊所实习等,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丰富实践经验。
第三年第三年的学习主要是学习临床药学和药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理解常见疾病的用药原则和治疗方案。
通过临床教学和实习,参与临床药师的工作,了解临床用药管理和患者药物治疗情况。
在课余时间,可以积极参加临床药学实践活动,如临床药师实习、临床用药指导等,锻炼临床阅读与专业知识的应用,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
第四年第四年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药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包括新药研发、药物制剂、临床试验等相关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加深对药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为未来的药学研究和工作做好准备。
除了课程学习,还可以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了解科研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科研项目的开展,培养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
药学课程表一、课程概述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起源、制备、性质、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学科。
药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他们成为合格的药师或医药研究人员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置1. 药物化学•授课教师:李教授•学时:36小时(理论课)、24小时(实验课)•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包括常见有机反应、结构活性关系以及合成路线设计等内容。
实验部分将进行有机合成实验和分析技术的训练。
2. 药剂学•授课教师:王教授•学时:40小时(理论课)、20小时(实践操作)•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剂型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以及其他特殊剂型。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习到药品配方的设计和制备技术。
3. 药理学•授课教师:张教授•学时:48小时(理论课)•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学生将学习到药物的药效学、毒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4. 药物分析学•授课教师:陈教授•学时:32小时(理论课)、24小时(实验课)•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等。
实验部分将进行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5.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授课教师:刘教授•学时:40小时(理论课)•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包括药品采购与配送、合理用药指导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习到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的实际应用技能。
三、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占总评成绩的30%。
2.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
•占总评成绩的20%。
3. 期中考试•考核课程理论知识。
•占总评成绩的20%。
4. 期末考试•考核整个学期所学内容。
•占总评成绩的30%。
四、教材推荐1.《药物化学导论》,李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四年制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1.学科门类:医学2.专业名称:药学3.专业代码:1007014.招生时间:2005年5.学制:四年6.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医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1.素质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2)以病人利益为重,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合理利用医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4)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
(5)尊重同仁,有团队合作精神。
(6)树立法律观念,依据药事法规工作。
2.知识目标(1)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等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药物制剂的生(3)掌握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
(4)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临学科的新知识。
(5)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独立地、持续地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自身和专业的发展。
(6)熟悉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掌握药事管理法律、法规。
3.技能目标(1)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及制备技术。
(3)掌握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4)具有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以“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与创业能力为重点,形成“理实结合、医药兼备”的专业特色,培养“懂药品、精服务”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四年制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70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能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愿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3 从民众的健康利益出发,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发挥医药资源的最大效益;4 培养崇尚劳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5 具有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事业认真负责;6 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7 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要领和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强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尊重同行,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8 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批判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9 树立法律观念,依据药事法规开展各项活动。
(二)知识要求1 掌握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和生药学等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 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和药效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掌握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4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与政策;5 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6 了解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关基础知识。
(三)能力要求1 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药物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药理活性筛选与评价和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2 具备在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从事药品销售、企业管理和药学服务等工作的能力;3 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文献检索方法和相关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处理本专业有关问题的能力,具备知识归纳、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的能力;4 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相当于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文献和有关资料;5 了解现代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产业现状。
药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具有现代药学知识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在学好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专业各课程的基础上,掌握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等的现代药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物的生产、检验、流通、研究和开发等领域从事药物的设计、研发、制剂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实际工作。
3、熟悉国家药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药学的国际通行规则。
了解现代药学前沿学科的发展动态,具备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
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先进技术使用的能力。
4、能运用外语(英语或法语)的药学和日常用语进行一定的国际交流,毕业后能胜任药学的教学、医疗、生产、科研、管理以及具备可能攻读高一级学位或专业培训的必要基础。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的合格标准。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履行建设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1、修业年限为四年2、时间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学习,时间1年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学习,时间2.5年毕业实习,时间0.5年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药学、化学、基础医学2、主要课程(1)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理论;(2)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3)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波谱学、物理化学;(4)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及药用植物学、药物动力学、药品法和药物经济学、药学统计、药事管理学。
药物制剂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制剂工艺设计、剂型改造、车间工艺设计等基本能力,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制剂的开发研制、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技术改造、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医药事业。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公众健康利益,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药学某一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
6.具有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思想观念,能够用科学的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获取和运用。
(二)知识目标1.掌握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剂型的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以及药物制剂生产的工艺设计等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剂型的设计与改进和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的基本能力。
4.掌握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知识。
5.熟悉药事管理与药政的法规、政策。
6.了解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发展动态。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技能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药理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等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操作技术。
2.掌握新药研究的科学方法,具有从事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工艺技术设计以及中、西剂型开发研制、设计与改进的能力。
3.熟悉常用制药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及维护。
福建医科大学四年制药物制剂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702.从2016级开始使用)一、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富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较扎实的药物制剂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生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物制剂专门人才.(三)素质、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通过四年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在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勤恳实干、甘于奉献;谦虚谨慎、爱岗敬业。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5)具备团队精神和大局观念,善于与人沟通,注重团结合作。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满足学习和工作需要.(7)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通过军事训练锻炼身心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
2. 知识目标(1)掌握与药物制剂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药物剂型的制备技术、药物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知识,掌握药物制剂生产安全知识,掌握处方前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稳定性研究等技术手段。
(4)掌握药品管理的政策与法规,熟悉药品注册制度。
(5)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四年制)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㈠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基本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理论;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热爱医药事业,有为振兴我国医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勤于实践,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的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4.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体魄健全,能够胜任正常工作,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㈠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的中医学、中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研究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理药效、临床合理用药、医药贸易及中药新产品开发等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业务培养要求在掌握传统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现代中药提取分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中药材鉴定、炮制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中药制剂制备、检验及药效药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具有中药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好地从事中药鉴定、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理药效、临床合理用药及中药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 掌握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2. 掌握中药材加工炮制和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4. 掌握中药药理、药效及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5. 具备中药制备工艺和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能;6. 熟悉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中药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初步能力;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9. 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福建医科大学四年制药物制剂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702。
从2016级开始使用)一、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较扎实的药物制剂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生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物制剂专门人才。
(三)素质、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通过四年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在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 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勤恳实干、甘于奉献;谦虚谨慎、爱岗敬业。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备团队精神和大局观念,善于与人沟通,注重团结合作。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满足学习和工作需要。
(7)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通过军事训练锻炼身心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
2. 知识目标(1)掌握与药物制剂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药物剂型的制备技术、药物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知识,掌握药物制剂生产安全知识,掌握处方前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稳定性研究等技术手段。
(4)掌握药品管理的政策与法规,熟悉药品注册制度。
(5)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